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神定志灵对大鼠脑内突触体多巴胺合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荣易;尤月;孙继超;宋宇尘;袁海霞;王娇娇;韩新民

    目的:研究安神定志灵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PKA)的调控作用,揭示安神定志灵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效机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将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分为模型组,利他林组,安神定志灵低、中、高剂量(6.75,13.35,26.70 g·kg-1)组,每组8只,另设WKY大鼠8只为正常组,分别灌胃4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脑突触体,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H,PKA蛋白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d-time PCR)技术检测TH,DDC,PKA mRNA表达水平,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H,DDC阳性细胞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突触体内TH,DDC,PK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利他林组及安神定志灵中剂量组突触体内TH,PKA蛋白及TH,PKA,DDC mRNA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均有所升高(P<0.0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安神定志灵高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1),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及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中DDC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利他林组及安神定志灵低、中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上升(P<0.01),利他林组及安神定志灵中、高剂量组DDC阳性细胞数上升显著(P<0.01).结论:安神定志灵通过调控TH,DDC,PKA的表达,影响多巴胺的合成速度,安神定志灵控制ADHD核心症状的作用可能与调控多巴胺合成速度有关.

  • 多巴脱羧酶小干扰RNA体外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赵丹懿;徐惠绵;尚超

    目的: 探讨多巴脱羧酶(DDC)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合成多巴脱羧酶的小干扰RNA(siRNA-DDC), 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823, 逆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DC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siRNA-DDC转染胃癌细胞系BGC823之后, 其DD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0.27±0.09 vs 0.89±0.14;0.39±0.12 vs 1.26±0.19, 均P<0.05);而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间并无明显差异. 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转染后胃癌细胞数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6.48±3.62 vs 23.72±3.24, 22.38±3.84, 均P<0.05). 提示抑制DDC基因表达能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siRNA-DDC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DDC表达, 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左旋多巴衍生物对多巴脱羧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邓霖芳;谭蓓;郝丽莉;郑龙太;刘江云

    目的 考察左旋多巴衍生物对多巴脱羧酶的抑制活性分析.方法 合成得到1,1二甲基-3-羧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1)、1-甲基-3-羧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2)、3-羧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3)、1α/1β-苯基-3-羧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4a/4b)5个化合物,就其对多巴脱羧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测试,并测定1对多巴脱羧酶活性抑制的米氏方程参数.结果 化合物1~4对多巴脱羧酶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中1效果佳,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387 mmol·L-1,与左旋多巴对多巴脱羧酶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结论 首次发现化合物1~4具有多巴脱羧酶活性抑制作用,猫豆中的化合物1~3是提高左旋多巴生物利用度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 滥用维生素 有害无益

    作者:

    近年来,一些药品广告和一些医学科普杂志对维生素类药物作用的夸大宣传,尤其对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的不确切报道,造成滥用维生素药物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了解维生素的不良反应相当有必要。现在有的人把维生素当成补品大量地吃,这是很盲目的,对多数健康人来说没有必要,某些维生素的过量蓄积甚至能发生毒性反应。滥用维生素C  1对消化系统:每日口服维生素C超过3g,可引起肠蠕动亢进、腹泻、腹痛、溃疡疼痛加剧,严重时致消化道出血。  2对泌尿系统: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草酸盐结石,对其敏感者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结石。  3对血液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能引起高铁红细胞性贫血;还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速恶化;长期大剂量服用后突然停药,可造成反跳性坏血病;每日用量超过5g,可致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治疗量也可发生),重者可致命;大剂量维生素还可引起高钙血症和低钠血症,并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滥用维生素B1  长期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1可引起头痛、疲倦、烦躁、食欲减退、腹泻。肌肉注射给药偶见过敏反应,如药物疹、接触皮炎、荨麻疹、红斑、哮喘等。静脉注射偶见过敏性休克。  滥用维生素B6  长期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6可致消化道溃疡、癫痫和依赖性症状。国外资料报道,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可造成胎儿短肢畸形,其过量的症状表现:抑郁症、头痛、疲倦、腹部胀气、易激动、周围神经炎。  滥用维生素A  维生素A应用过量可致中毒和死亡,其慢性中毒症状是食欲不振、眼球震颤和复视、骨质增生、关节疼痛、皮肤干燥发痒、毛发脱落等;约50%的急性中毒者可引起颅压升高,出现头痛、头昏、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孕妇应用过量可致胎儿畸形。  维生素A还有肝脏毒性反应,可能系应用过量,超过肝解毒功能,造成肝细胞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  滥用维生素D  维生素D应用过量可致中毒反应,如果婴幼儿应用过量,所引起的后果,远比自身佝偻病更为严重。维生素D的毒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持续性腹泻、阵发性腹痛;肝、脾肿大;烦躁、失眠、幻觉、抑郁、脑膜刺激性抽搐、意识障碍,肌张力下降和运动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障碍;肾结石、蛋白尿、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全身血管钙化、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律失常)。  滥用维生素E  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E,可引起头痛、眩晕、恶主、腹泻、抑郁、视力模糊、内分泌代谢和性功能紊乱、血栓性静脉炎、凝血酶原降低、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浓度升高、肺栓塞、高血压和心绞痛加重。  维生素C忌与哪些药合用  1忌与维生素B2或维生素K3、维生素B12、叶酸合用,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各自作用减弱或消失。  2忌与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混合静滴,降效;忌与两性霉素B或万古霉素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忌大剂量与庆大霉素合用,可使其抗菌活性降低;忌与丝裂霉素(自力霉素)混合注射,也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药效。  3忌与抗凝血药华法林、肝素合用,可减弱其抗凝血作用。  4忌与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合用,维生素C可被氧化、破坏而失效;维生素C不宜与水解蛋白、胰岛素、异烟肼、氯丙嗪、苯海拉明、普鲁卡因、阿托品在同一容器混合注射。  维生素B6慎与哪些药合用  1慎与异烟肼合用,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异烟肼可致机体维生素B6减少。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常规量服用异烟肼1~2个月时,可不必合用维生素B6,长期大剂量服用异烟肼,也只需合用少量维生素B6。  2慎与胺碘酮合用,胺碘酮有拮抗维生素B6的作用,故长期应用光敏感性增高。如与维生素B6(每日40~100mg)合用可抑制此不良反应。  3慎与左旋多巴合用,因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酶,能加速左旋多巴的代谢而影响其疗效。但当左旋多巴与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联用时,加服维生素B6,反能提高抗震颤麻痹的疗效。  4慎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可降低两者的血药浓度

  • DDC与D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虞洪;刘军;杨爱平;杨国绘;杨文娟;章锃瑜

    目的 探讨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与多巴胺受体-1(dopamine receptor-1,D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TaqMan探针方法对97名孤独症患儿和100名健康儿童进行DDC基因rs6592961和DRD1基因rs251937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测定.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价孤独症患儿临床表型特征.应用x2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孤独症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 ①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DDC基因rs6592961位点和DRD1基因rs25193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孤独症组病情轻中度与重度儿童DDC的rs6592961和DDR1的rs25193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C基因rs6592961位点和DRD1基因rs25193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无关联.

  • 胃癌腹腔冲洗液多巴脱羧酶mRNA的检测

    作者:赵丹懿;徐惠绵;关一夫;安丽文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探讨多巴胶羟酶(DDC)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并为胃癌腹膜转移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提供新的方法.方法:用RNA提取和RT-PCR方法检测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细胞学(PLC)检查;10例良性疾病的腹腔冲洗液作为阴性时照.结果: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有57例检测到DDC mRNA的表达(62.0%),其表达阳性率与胃癌腹膜转移的PS因素密切相关(P<0.05);且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水平还与胃癌浸润深度、浆膜类型、PLC检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肉眼腹膜转移有关,浸润深度深、浆膜受侵程度重、PLC检查结果阳性及存在肉眼腹膜转移病灶者的DDC mRNA表达相对值明显升高(P<0.05);而10例良性疾病腹腔冲洗液均未检测到DDC mRNA的表达.结论:胃癌腹腔液中DDC mRNA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通过RT-PCR来检测DDC mRNA适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

  •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勤;陈生弟

    左旋多巴(L-Dopa)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DDC-Ⅰ)联合应用是帕金森病(PD)的“金标准”治疗。然而应用3~5年后,约有50%的PD患者会逐渐出现症状波动和运动障碍并发症。投予外源性左旋多巴会被外周组织多巴脱羧酶(DDC)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分别形成多巴胺(DA)和3-氧-甲基多巴(3-OMD)。外周DDC-Ⅰ的应用虽能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降解成DA,但是会被COMT分解成3-OMD。于是,神经药理学家们通过控制、研制成功了COMT抑制剂(COMT-Ⅰ),即托卡朋(Tolcapone)、安托卡朋(Entacapone)。本文就COMT-Ⅰ治疗PD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多巴脱羧酶及其与神经类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作者:宋巧娟;奚耕思;贾艺舒;刘慧婷;程洪琴

    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又称作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是儿茶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多巴脱羧酶可分别催化L-3,4-二羟基苯丙氨酸(L-多巴)和L-5-羟色氨酸合成两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生殖、发育、行为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还与多种神经类疾病和社会行为有关.多巴脱羧酶一般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哺乳类和昆虫的多种神经和非神经组织中.本文从多巴脱羧酶的结构、催化机制、与神经类疾病及其攻击性社会行为的关联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COMT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展望

    作者:贺斌;邵福源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系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多巴胺减少所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减少.迄今基本的治疗药物仍为左旋多巴.尽管合并应用多巴脱羧酶(DDC)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左旋多巴吸收进而增强其生物利用度,但大量的左旋多巴可被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甲基化成无活性的3-O-甲基多巴,从而使体内左旋多巴减少,疗效减退.恩他卡朋(entacapone)作为一种选择性外周COMT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左旋多巴的O-甲基化,增加左旋多巴在中枢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改善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服药次数,并改善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引起的运动波动.病人耐受性良好.

  • 糖尿病脑病进展过程中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周雪妍;朱秋香;韩晓文;樊红彬;印晓星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病( DE)疾病进展过程中多巴胺( DA)及去甲肾上腺素( NE)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为DE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疾病标志物。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2组,DE组大鼠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60 mg/kg)制备疾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溶剂。每2周取实验动物的血浆、脑脊液、海马和皮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检测DA和NE在各组织中的浓度水平,实时定量 PCR检测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合成、代谢相关限速酶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E组大鼠海马中的DA在STZ给药后第4周显著下调;而在脑脊液、血浆以及皮质中则分别于第6、8、10周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下调趋势。 NE在海马中于第6周出现明显的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皮质和脑脊液中于第8周开始显著下调;而在血浆中至第10周才开始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下调趋势。多巴脱羧酶( DDC)的表达在STZ大鼠的皮质和海马区域都有显著下调趋势,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则表现为显著上调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在DE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了组织特异性的失调,神经递质合成代谢相关限速酶可能是神经递质在体浓度水平变化潜在的调节机制。

  •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TPH2、DDC及MAO-A异常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婷;谢炜;伏萧燕;李海燕;蒋心惠;邱红梅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端脑和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DC)及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A,MAO-A)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与对照组(CG),每组15只。采用孤养结合CUS连续刺激28 d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端脑和海马 TPH2、DDC、MAO-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端脑和海马 TPH2和 DDC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MAO-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症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TPH2、DDC及MAO-A异常表达有关。

  • 组胺H2受体研究进展

    作者:孙凤蓬;宋玉刚

    组胺为炎症介质,它介导血管扩张和平滑肌收缩,也具有调节胃酸分泌等生物学作用.杆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肠嗜铬样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神经元等许多细胞通过组氨酸脱羧合成组胺.介导L-组氨酸脱梭的酶包括L-多巴脱羧酶、组氨酸脱羧酶[1].Bovet等通过观察过敏反应,发现了组胺H1受体拮抗因子,Ash等和Black等发现并证实了组胺H2受体拮抗因子,Arrang等[2]又鉴别出了H3受体拮抗因子.

  • 不同浆膜受侵犯面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微转移的影响

    作者:张帆;郝迎学;唐波;赵永亮;石彦;钱锋;李平昂;余佩武

    目的 探讨不同浆膜受侵犯面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1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腹腔冲洗液和手术切除的胃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AutoCAD软件计算患者手术切除胃组织标本的浆膜受侵犯面积.浆膜未受侵犯患者32例,设为A组;浆膜受侵犯面积<5 cm2患者30例,设为B组;浆膜受侵犯面积为5~10 cm2患者27例,设为C组;浆膜受侵犯面积> 10 cm2患者25例,设为D组.B、C、D组患者为T4a期胃癌.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和多巴脱羧酶(DDC)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2±0.013、0.194±0.017、0.221 ±0.018、0.256±0.021,术后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9±0.012,0.217±0.018、0.245±0.012、0.565 ±0.026;4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6±0.011、0.227±0.021、0.244±0.019、0.268±0.025,术后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3±0.018、0.257±0.020、0.281±0.024、0.573±0.049.4组患者术前CEA mRNA、术后CEA mRNA、术前DDC mRNA、术后DDCm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865,397.488,289.541,381.769,P<0.05).进一步分析:A组、B组、C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51,0.681,1.381,P>0.05);D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28,P<0.05).A组、B组、C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79,1.309,1.321,P>0.05);D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55,P<0.05).104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1.23%(104/114),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3.0~30.0个月).104例获得随访患者中,A组、B组、C组及D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6%、83.3%、77.7%、64.0%.4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00,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33,1.045,0.034,P>0.05);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081,4.939,3.957,P<0.05).结论 胃癌患者浆膜受侵犯面积≤10 cm2时,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腹腔微转移几率,手术安全可行.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及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和多巴脱羧酶的变化

    作者:谭陈俊;赵永亮;钱锋;唐波;石彦;郝迎学;张帆;余佩武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及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冲洗液CEA和多巴脱羧酶(DDC)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者各42例,设为机器人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收集患者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CEA和DDC浓度.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结果 机器人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浓度分别为(242±189) μg/L、(221±174) μg/L和(257±135) iμg/L,术后CEA浓度分别为(1 262 ±785) μg/L、(1 172 ±699) μg/L和(2 996±1 947) μg/L;3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浓度分别为(8±5) μg/L、(7±4) μg/L和(8±6) μg/L,术后DDC浓度分别为(87±55) μg/L、(81 ±52) μg/L和(146±135) lμg/L.3组患者术前CEA与DD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491,0.161,P>0.05);3组患者术后CEA与DDC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214,6.865,P<0.05).两两比较术后CEA与DDC浓度发现:开腹手术组较腹腔镜及机器人组明显升高(P<0.05),而腹腔镜手术组与机器人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同种手术方式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中CEA和DDC浓度:3组术后CEA和DDC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53、-11.700、-9.780,-10.261、-9.955、-6.969,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和DD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低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于防止CEA和DDC介导的胃癌腹腔转移可能有一定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