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脊髓型颈椎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苗胜;龚维成;秦宏敏;李强;胡东

    目的:探讨年龄、病程、MRI(脊髓受压程度、髓内信号)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整合钛制带锁螺钉钢板固定治疗的28例CS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5~71岁,平均49.6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分别依患者的年龄、病程、MRI(脊髓受压程度及有无信号异常)和CSEP等因素进行分组,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分析各因素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1.5~3年,平均2.3年.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6个月与病程≤6个月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受压<1/3与脊髓受压≥1/3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T2加权像和T1加权像信号正常者与T2加权像高信号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信号正常者与T2加权像高信号伴T1加权像信号减弱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EP正常者与异常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患者的年龄、病程、脊髓受压程度,髓内有无信号异常有助于预测CSM脊髓功能的预后,而不能仅依CSEP判断脊髓的功能状态.

  •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21例

    作者:谢利军;全仁夫;王建岳;徐润龙;范顺武

    自1998年9月至2001年11月,对24例患者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辅助诊断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ous nerve,LFCN)卡压综合征,16例保守治疗,8例保守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其中资料完整者21例,报告如下.

  • 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王振宇;孙忠人;刘睿姝

    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影响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实验于2008年11月~2009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制备SD大鼠T10脊髓平面的Allen's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力度为50 g·cm.50只实验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组(C组)、MP+造模6 h电针治疗组(D组)、MP+造模2周电针治疗组(E组),10只/组.C、D、E组于损伤后30 min内首次按30 mg/kg,随后按5.4 mg/kg·h给予MP,每1 h给药1次,连续给23次;B组给予同C组等量的生理盐水,D、E组分别于损伤后6 h和2周开始给予电针治疗,持续到第8周.②针刺方法:在T8和T12棘突下缘两侧4 mm处取穴,0.25 mm×25 mm毫针垂直刺入5 mm,使针尖触及椎板,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充电波,给予"疏密波",疏波频率2 Hz,密波频率100 Hz,交替持续时间 1.5 ms,波宽0.4 ms,强度2 mA,持续30 min,1次/d.A、B、C组按照D组同样方法固定但不进行针刺治疗.③观察指标:1、2、4、6和8周BBB行为学评分;2、4、6、8周CSEP;每周1次.结果 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所有大鼠在术前和A组术后BBB行为学评分和CSEP潜伏期检查结果均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大鼠各周BBB评分均小于A组,CSEP潜伏期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周时:4组动物运动功能均<7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周时:C、D和E组评分>B组(P<0.05),但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CI大鼠CSEP潜伏期明显延长,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8周时:各组SCI大鼠中D组评分多并且潜伏期短(P<0.05);4周时:评分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C组0.05);6周时:评分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先期电针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雷;裴福兴;唐康来;杨柳;许建中;李起鸿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的70%后,于损伤平面以下经蛛网膜下隙置细导管,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0.5、1、2、3、4、8、12及24h经细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20μ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于术后1d、4d、7d、14d及21d处死取材(n=4).采用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观察脊髓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行为学评分及CSEP检查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7、14、21d,bFGF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及TUNEL法染色示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也显示出大致相同的趋势.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抑制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并能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雷;裴福兴;唐康来;许建中;李起鸿

    目的:观察bFGF对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70%后,于损伤平面以下经蛛网膜下腔置细导管,治疗组分别于即刻、1、2、3、4、8、12、24h经细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20μ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2、3、6周进行联合行为评分及CSEP检查.结果:bFGF治疗组大鼠CBS评分、CSEP波幅及潜伏期恢复均好于对照组.结论:bFGF对大鼠牵张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新宇;王芳;原所茂;翟永华;郑燕平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根据术中监护方法分为两组:A组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3~42岁,平均26.1岁,术中进行CSEP及TES-MEP联合监护:B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13~20岁,平均15.8岁.单纯采用CSEP监护作为对照组.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术后给予激素治疗结果:A组术中出现CSEP异常者4例(10.8%),TES-MEP异常者19例(60%),术中CSEP及TES-MEP均异常者4例(10.8%).无术中CSEP异常而TES-MEP 正常者2例(陈旧性结核并后凸畸形1例,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1例)术中合拢截骨平面时,TES-MEP波形均消失,但仅1例出现CSEP异常,经术中积极处理,至手术结束时波形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均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余35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假阴性率0%).B组9例(21%)术中出现CSEP波形异常,其中2例虽经减少矫形角度及激素冲击治疗,术后仍出现双下肢瘫,余术后末出现神经功能障碍.3例术中监护未见异常者,术后出现重度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假阴性率10%).结论:CSEP结合TES-MEP联合监护能较可靠、准确的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态,可降低监护似阴性率,为手术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 诱发电位时频参数在监护大鼠脊髓压迫损伤中的意义

    作者:卓豫;吴宝明;廖维宏;陈鹏慧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监护脊髓损伤新的参数.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0只,建立大鼠脊髓压迫模型,分别记录压迫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获得时频域的峰时问、峰频率和峰功率三个新的参数,并与诱发电位传统时域分析狭得的参数峰幅值、潜伏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脊髓压迫30%时,时域峰幅值平均降低35.5%,峰潜伏期平均延长8.6%,与压迫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时频分析获得的3个参数与压迫前比较,峰时间延长36.0%,峰功率降低32.5%,峰频率增高53.9%,与压迫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诱发电位时频参数比时域参数能更灵敏地反映大鼠脊髓压迫损伤.

  • 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锋涛;程斌;贺西京

    目的: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月龄国产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A组(15只)、B组(15只)和C组(9只).A、B组动物于左肾动脉下用主动脉环扎器环扎腹主动脉,缺血60min后开放,再灌注24h.A组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抑肽酶3×107IU/kg,继而用Graseby 3500微量泵持续注入抑肽酶1×107IU/(kg·h)至处死动物时;B组用生理盐水代替A组的抑肽酶,其余同A组;C组只暴露不夹闭腹主动脉,不给药.A、B组缺血前,缺血5、10、20、60min及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测定各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A、B组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L2~L4脊髓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取L3~L4脊髓灰质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神经无形态变化.结果:A、B两组缺血5min时CSEP的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缺血前延长、波幅降低(P<0.05),缺血20min时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消失,缺血冉灌注后8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有所恢复,但较缺血前及缺血后5min、10min时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24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较前面各时间点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8h、24h,A组较B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短、波峰高(P<0.05),而C组较A、B组潜伏期短、波峰高(P<0.01).A、B两组NO、总NOS及诱导型NOS(iNOS)在缺血再灌注后8h明显升高,24h时更高(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的NO、总NOS及iNOS较B组低(P<0.01).各时间点C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及波幅不变,NO、总NOS及iNOS量均不变(P>0.05).A、B组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均有损伤,但在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神经元损伤程度均较B组为轻:C组神经元正常.结论:抑肽酶预处理可以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的CSEP,减少NO含量,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测作用

    作者:齐宗华;王德春;季爱玉;胡有谷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颈、胸椎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术中监测,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根据不同阶段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临床脊髓功能改变相结合,判断CSEP的准确性.结果:78例患者中,CSEP未达到监护界值71例,术后无脊髓损伤;5例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标准,告诫手术医生,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另外,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各1例,术后恢复亦良好.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较准确地对脊髓的功能状况进行监测,是较准确的脊柱外科手术监护技术.

  • 颈胸椎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准确性观察

    作者:齐宗华;西永明;刘勇;王德春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颈、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颈、胸椎疾病患者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术中监测,根据麻醉前、后及不同手术阶段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功能相结合,判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准确性.结果 麻醉因素引起的SEP波幅降低主要影响CSEP,双侧刺激均改变,但基本未达到手术预警标准值,而Sub-SEP变化不明显.手术高危操作侵及脊髓,SEP波幅降低主要影响高危操作的同侧,表现为同侧CSEP及Sub-CSEP波幅同时降低,并且降低幅度较大,达到预警标准值,而对侧CSEP及Sub-CSEP波幅变化不甚明显.其他非手术原因如低体温、局部冷盐水冲洗脊髓,引起SEP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化不明显.失血过多致平均动脉压降低可引起SEP波幅降低,潜伏期变化不明显.局部低温及低血压引起的SEP改变,均未达到预警标准值.结论 颈、胸椎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可较准确地反映脊髓的生理或病理状况.

  •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结核手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艺;黎文;刘琦;林志雄;张兴洁

    目的 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行术中CSEP+ TES-MEP联合监护.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 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结果 CSEP监测成功率为100.0%(27/27),TES-MEP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联合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CSEP阳性1例,TES-MEP阳性7例,其中,CSEP+TES-MEP均为阳性的1例,CSEP阴性而TES-MEP阳性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1例.结论 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提高监护效果.

  •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

    作者:李书纲;翁习生;杨新宇;邱贵兴;仉建国

    诱发电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外科手术中,用来判断术中急性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使用的诱发电位监护方法包括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等,但常使用的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 SEP)监护技术.SEP脊髓功能监护操作较为简单,结果较为可靠,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术中脊髓监护方法.我们在应用SEP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术中监护时发现,有部分患者在椎管减压后立即出现SEP波形的明显改善.根据上述现象,本文对术中SEP改善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 脊柱侧凸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护的基线选择与警戒标准

    作者:齐华光;李佳良;王雨晨;郑丽萍;贠阳;刘雪梅;宋潇;袁涛

    目的 通过对脊柱侧凸手术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波形进行分析,记录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基线的选择时机和警戒标准,以更精确地指导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比较麻醉后切皮前(以下简称麻醉后)和暴露椎板后(以下简称暴露后)的SEP潜伏期、波幅的差异性,并将术中SEP波幅变化与暴露椎板后的基线进行比对,按波幅降低幅度的大小分为4组:A组(降低<40%),B组(降低40%~50%),C组(降低50%~60%)和D组(降低>60%以上),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麻醉后和暴露后的SEP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后的潜伏期较麻醉后延长(3.28±1.72)ms(左下肢)和(3.30±2.09) ms(右下肢),暴露后的波幅较麻醉后降低0.17(0.39)μV(左下肢)和0.19(0.40) μV(右下肢);C、D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侧凸手术术中SEP监护以暴露后的SEP波形作为基线可提高SEP监护的准确性.术中若以波幅降低超过50%作为报警标准过于敏感,以波幅降低超过60%作为报警标准方可降低报警的假阳性率.

  • 不同静脉麻醉对脊柱手术病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及唤醒试验的影响

    作者:吴强;彭书崚;钟亮;李艳萍

    脊柱手术存在脊髓或神经损伤的危险.术中如能连续监测神经和脊髓功能,及时发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即时采取处理措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目前,较为普遍的监测方法是术中行诱发电位监测和唤醒试验.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脊柱手术,比较其对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唤醒试验的影响.

  • 颈椎损伤后手术中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探讨

    作者:汪晨;李明全;张英民;刘慧芬;徐新智;袁志;张亚静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后手术中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强迫位下清醒/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部分患者行控制性降压、脱水、利尿、适度过度通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截瘫患者行双下肢弹性绷带缠裹.结果快速诱导插管较清醒插管难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控制性降压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P<0.01),显露清晰,方便椎管内操作;脱水、利尿、适度过度通气使椎管内压明显降低,硬膜、脊髓损伤减少;截瘫患者弹性绷带缠裹后,术中脊髓血供改善;CSEP监测可规避术中误伤脊髓的发生.结论颈椎手术中脊髓保护应从诱导插管、术中管理多个环节加以落实,方可获得理想的脊髓保护效果.

  • 纳洛酮对脑缺血大鼠皮层SEP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曲丽辉;李玉荣;贾淑伟;田淑君;祖英秋;张颖;邹向晖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脑缺血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纳洛酮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动物模型基础上,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纳洛酮,以皮层SEP和Ca2+-ATP酶活性为指标,观察纳洛酮对脑缺血的作用.结果脑缺血后,皮层SEP主波消失,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纳洛酮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SEP(P<0.01),并使Ca2+-ATP酶活性升高(P<0.01).结论纳洛酮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诱发电位评价脑组织血流量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阳;廖维宏;伍亚民;何庆华;彭承琳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点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nsorysomaticevokedpotentials,ssep)和局部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变化.方法:用流体冲击装置制作中度脑损伤模型SYD4200型神经诱发电位诊断系统监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氢清除法测定大脑局部血流量.结果:中度脑损伤后rCBF明显低于伤前和正常对照组;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SEP的变化与脑血流量有着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SEP的变化可反映脑损伤后血流量的变化.

  • 脊髓型颈椎病电生理检测特点及临床评估相关性分析

    作者:丁宇;阮狄克;何?;陈波;冀桂珍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结果与脊髓型颈椎病(CSM)临床表现、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ODLP)手术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并随访31例行ODLP的病例,按照CSEP检测波形分类,并根据手术前后JOA分值进行病情分度、计算临床改善率,进而将各因素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CSM患者术前JOA分值为8.42±2.94,术后为11.46±2.85,随访时为12.13±3.20,术后及随访JOA分值明显增加(P<0.05),临床改善率为47.80%±23.42%.CSEP检测Ⅰ型波3例,Ⅱ型波6例,Ⅲ型波14例,Ⅳ型波8例;临床症状严重者2例,重度者11例,中度者16例,轻度者2例;手术疗效优良者15例,一般者16例.CSEP检测结果与临床病情间进行相关性分析(Hc=14.48,P<0.01),CSEP检测结果与临床改善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Uc=3.995,P<0.05).结论ODLP是治疗CSM一种成熟的外科术式,疗效肯定.CSM患者CSEP检测结果与病变程度、临床改善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CSEP电生理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脊髓受损程度,预测手术效果,为临床提供客观、有价值的信息.

  • 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传清;陈文钊;曹飞;史亚民

    Scofix器械为新研制的多节段椎弓根固定器[1],用于矫正重度脊柱侧凸,对脊柱具有撑开、加压及旋转功能.本实验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对Scofix器械牵张性脊髓损伤中脊髓功能的监测,评价三种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价值及Scofix 器械的牵张适度指标.

  • TES-MEP和CSEP联合应用评价脊柱手术患者脊髓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必权;滕宇;胡华;江红辉;张依北;李舰;张卫国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脊柱手术中同时接受足拇短屈肌TES-MEP、双侧胫前肌及CSEP监测,对比TES-MEP及CSEP监测结果与术后脊髓感觉与运动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其诊断学效能指标.结果:TES-M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8.09%,监测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4.27%;CS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86.21%、特异度为96.82%,监测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98.09%;TES-MEP联合CS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均为100.00%、特异度均为99.36%.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CSEP、TES-MEP能够提高脊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阳性的监测水平.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