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急性坐骨神经损伤兔模型的评估价值

    作者:周云飞;郝帅;宋启民

    目的 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对发现兔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的敏感性及TceMEP早期波形变化对急性坐骨神经根部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条坐骨神经随机区组法分3组,实验组分为1个血管夹组(n=8),2个血管夹组(n=8)和对照组(n=8);实验组分别应用1个或2个血管夹夹压坐骨神经根部建立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2 h坐骨神经根部受夹压损伤急性期TceMEP的变化特点,并记录TceMEP波形稳定后的波幅与基线波幅比值和潜伏期;对照组仅手术分离出坐骨神经而不夹压坐骨神经,用于排除麻醉药和手术操作对TceMEP的影响;2 d后应用Tarlov评分对各组兔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Spera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1个血管夹组经过[0.20(0.00,0.431)]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2.60(1.40,3.35)]min波形平稳;2个血管夹组经过[0.35(0.05,1.63)]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4.45(2.83,5.65)]min波形平稳.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49.84±15.27)%,(15.47±12.64)%]均低于手术前[(100.00±0.00)%,(100.0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18.912;均P<0.01);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196,P<0.05).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12.60±0.61)ms,(14.29±1.24)ms]高于手术前TceMEP潜伏期[(12.21±0.59)ms,(12.31±1.10)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9,5.72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2,P<0.05).1个血管夹组和2个血管夹组夹压后2 d下肢运动功能评分[4.00(3.00,4.00),2.50(2.00,3.00)],低于夹压前[5.00(5.00,5.00),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2.585;均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4,-3.65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手术后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2 d的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4,P<0.01).结论 TceMEP监测对发现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非常敏感,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采取保护性措施预防不可逆性神经根损伤的发生提供了可能;TceMEP波形变化可以预测下肢运动神经功能.

  •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新宇;王芳;原所茂;翟永华;郑燕平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根据术中监护方法分为两组:A组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3~42岁,平均26.1岁,术中进行CSEP及TES-MEP联合监护:B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13~20岁,平均15.8岁.单纯采用CSEP监护作为对照组.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术后给予激素治疗结果:A组术中出现CSEP异常者4例(10.8%),TES-MEP异常者19例(60%),术中CSEP及TES-MEP均异常者4例(10.8%).无术中CSEP异常而TES-MEP 正常者2例(陈旧性结核并后凸畸形1例,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1例)术中合拢截骨平面时,TES-MEP波形均消失,但仅1例出现CSEP异常,经术中积极处理,至手术结束时波形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均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余35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假阴性率0%).B组9例(21%)术中出现CSEP波形异常,其中2例虽经减少矫形角度及激素冲击治疗,术后仍出现双下肢瘫,余术后末出现神经功能障碍.3例术中监护未见异常者,术后出现重度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假阴性率10%).结论:CSEP结合TES-MEP联合监护能较可靠、准确的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态,可降低监护似阴性率,为手术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 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作者:黄霖;赵敏;王鹏;陈铿;蔡兆鹏;唐勇;叶记超;胡旭民;沈慧勇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Free-run 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患者的资料,对术中神经监测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76例术中电生理监测发生异常,其中21例患者因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8例因手术操作引起神经损伤,7例因肌松药使用不合理,8例因不合理使用吸入麻醉药,3例因患者发生肌颤导致下肢SEP监测异常,4例因电磁场干扰,7例因患者体位摆放不当,7例因电极线连接故障,11例原因不明.其中28例经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使得神经监测异常得以纠正.结论:对诱发异常的病例应从操作技术、麻醉、电磁场环境、患者因素等多方面逐一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监测的成功率.

  • 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海兰;杨瑞金;蒋秋华;宋海民;罗德芳

    目的 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FNMEP)监测对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赣州市人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4例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中行FNMEP监测面神经功能的34例听神经瘤患者视为观察组,其余20例视为对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联合检测.术后参照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H-B Ⅰ级、Ⅱ级患者30例,H-BⅢ级1例,H-BⅣ级1例,H-BⅤ级1例,H-B Ⅵ级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30例,良好率为88.24%(30/34例);对照组术后H-B Ⅰ级、Ⅱ级患者13例,H-BⅢ级2例,H-B Ⅳ级3例,H-B Ⅴ级1例,H-BⅥ级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13例,良好率为65.00%(13/20例),两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MEP可预测术后面神经功能,可对现有术中面神经功能的监测技术起到完善、补充作用.

  • 运动诱发电位及在神经外科手术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翁名相;康德智

    由于体感诱发电位(SSEPs)只能反映脊髓背侧柱的信息,当手术中在运动传导通路上出现损伤时,单纯的SSEPs无法反映出来,监测运动通路的技术就在这个需要下孕育而生了.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s)被认为是在术中监测皮质脊髓运动通路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实践证明,S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的联合运用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现主要就运动诱发电位中TES-MEPs的原理、方法、麻醉的影响、警报标准、安全问题予以个综述.

  •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结核手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艺;黎文;刘琦;林志雄;张兴洁

    目的 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行术中CSEP+ TES-MEP联合监护.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 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结果 CSEP监测成功率为100.0%(27/27),TES-MEP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联合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CSEP阳性1例,TES-MEP阳性7例,其中,CSEP+TES-MEP均为阳性的1例,CSEP阴性而TES-MEP阳性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1例.结论 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提高监护效果.

  • TES-MEP和CSEP联合应用评价脊柱手术患者脊髓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必权;滕宇;胡华;江红辉;张依北;李舰;张卫国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脊柱手术中同时接受足拇短屈肌TES-MEP、双侧胫前肌及CSEP监测,对比TES-MEP及CSEP监测结果与术后脊髓感觉与运动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其诊断学效能指标.结果:TES-M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8.09%,监测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4.27%;CS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86.21%、特异度为96.82%,监测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98.09%;TES-MEP联合CSEP术中监测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阳性的灵敏度均为100.00%、特异度均为99.36%.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CSEP、TES-MEP能够提高脊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阳性的监测水平.

  • 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明;张敏;刘恒方;王建平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potentials,MEP)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诱发电位仪对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SEP及MEP检测,分别记录SEP、MEP潜伏期及相应的波幅值,并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1例患者中术前SEP、MEP异常率分别为90.3%(28例)、54.8%(17例),4周检测异常率分别为35.3%(11例)、19.4%(6例).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比较,术后4周的潜伏期和波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表现的改善相关(P<0.05).患者中SEP和MEP潜伏期及中枢传导时间(CMCT)均异常时,其临床表现较重.结论 SEP和MEP相结合可以判断脊髓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为脊髓型颈椎病提供客观诊断及预后依据.

  •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评估颅内动脉瘤术后运动功能

    作者:史琤莉;周倩;张明铭;蒋宇钢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中行MEP监测,比较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和MEP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9例表现出MEP的异常,其中6例术中采取相应措施后,1~40 min内MEP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手术结束时3例MEP未能恢复到基线水平,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结论:MEP的改变可较早地获得脑缺血的证据,预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指导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时间.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在巨大及复杂动脉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监测面神经通路完整性的手段.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艺;叶劲;林志雄;吴景明;黎文;卢永辉;白波;卢伟杰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C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与自由及激发肌电图(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技术在脊柱椎管内占位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47例脊柱椎管内占位患者(颈椎4例,胸椎14例,胸腰段13例,腰椎13例,骶椎3例)行占位病变切除术中采用CSEP+TES-MEP+自由EMG+激发EMG监护.结果 ①CSEP和TES-MEP:监测成功率各为100%和93.6%;阳性率分别为19.1%和17.0%;联合监测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均为0%;10例诱发电位阳性均与手术操作有关,8例及时报警采取措施后渐恢复,2例MEP阳性未能恢复,术后肌力下降;6例CSEP改善,术后症状好转.②自由和激发EMG:34例患者术中出现自由EMG,其中1例马尾神经严密包裹病变的患者,术后小便功能异常,术后渐恢复.结论 ①椎管内占位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②术中自由及激发EMG监测可准确探查和鉴别占位病变神经组织分布,实时反映神经受激惹情况,预防医源性神经损伤.

  • 不同肌松程度对脊柱外科手术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传翔;宋伏虎;王怡;金大地;宋冬梅;陈力

    目的 研究新型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满足手术需要的不同肌松程度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欲行择期脊柱外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5组.5组病人在首次推注插管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后,连续监测T1,以肌松监测反馈调控输注模式调整不同剂量进行持续输注,维持分组的不同肌松程度,观察五组病例术中MEP的D1的波幅及潜伏期.同时对肌松分级进行主观评定.结果 在不同的肌松程度下,Ⅰ组、Ⅱ组患者的波幅与基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Ⅳ组、Ⅴ组患者的波幅与基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松主观评定:Ⅳ组、Ⅴ组的肌松评价为差的例数与Ⅰ组Ⅱ组、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 T1值在10%-15%,既能维持MEP监测的要求,又满足手术需要的肌松程度.

  • 不同肌松程度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TES-ME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卢煜;叶霞

    目的 探讨不同肌松程度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择期行TES-MEP监测的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首次推注顺阿曲库铵后,连续监测TOFR1(4成串刺激的第1次刺激的肌颤搐反应值/正常状态下的肌颤搐反应值×100%),其中A组维持TOFR1为5%~10%,B组TOFR1为10%~15%,C组TOFR1为15%~20%.比较3组入室时(T0)、插管时(T1)、监测TOFR1 30 min时(T2)的平均血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MEP波幅,评定肌松效果.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的BIS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B组在T1点的HR、MAP明显低于C组(P<0.05).在T2点时,不同肌松程度下,3组MEP波幅与基础值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B、C组波幅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C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肌松效果均显著优于C组(P<0.05),但A、B组间肌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肿瘤切除术中维持TOFR1为10%~15%时,可减小肌松药物对TES-MEP监测质量的影响,同时能够达到手术要求的肌松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SEP联合TES-MEP监测对脊柱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饶珊珊;徐爽;尚辉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监测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98例,根据术中监护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术中采用SEP联合TES-MEP监测,对照组术中仅采用SEP监测.术中所有患者采用全静脉麻醉维持,持续观察并记录SEP及TES-MEP的波幅和潜伏期变化.将2组患者术中监测的结果及其与术后脊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符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监测的成功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判断脊髓运动功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判断感觉功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P和TES-MEP联合监测脊柱手术中脊柱功能变化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单一使用SEP监测,能准确反映手术中脊柱的功能状态,为手术的进行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