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贫血与铁代谢的关系

    作者:丁文娟;潘玲;黎艳培;廖蕴华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 1~5期,测定其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红细胞参数.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不同分期CKD患者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KD1~5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下降,CKD 3期、CKD 4期、CKD 5期均与其余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OR =0.968,95% CI:0.943 ~0.994)、收缩压(OR =0.976,95%CI:0.955~0.996)、血清铁(OR=1.229,95%CI:1.11 1~1.360)、总铁结合力(OR=1.071,95%CI:1.023~1.121)是CKD 1~5期患者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0.096,95%CI:0.020~0.458)、总铁结合力(OR=1.080,95%CI:1.013~1.152)是CKD 1~2期患者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0.736,95%CI:0.712~0.761)、收缩压(OR=0.812,95%CI:0.793~0.826)、血清铁(OR=1.204,95%CI:1.034~1.402)、总铁结合力(OR=1.630,95%CI:1.545~1.726)是CKD 3~5期患者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缺铁组较非缺铁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各期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和铁缺乏,CKD患者贫血与铁代谢密切相关.

  • 铁调素高表达与内皮损伤的相关性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

    作者:孙明月;郭春雨;王景尚;刘欣;张淼;王琳;殷惠军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与铁调素(hepcidin)高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川芎嗪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肝素阳性对照组(肝素组)及川芎嗪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ip给予生理盐水2mL/kg,肝素组ip给予肝素钠注射液5 mg/kg,川芎嗪组ip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 mg/kg,均连续给药7d.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指标,检测血清铁调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截取主动脉组织,进行铁含量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铁调素、ET-1、ROS、MDA水平均升高(P<0.05、0.01),而NO、SOD及CAT水平均降低(P<0.05、0.01);主动脉内铁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主动脉组织出现了内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肝素组和川芎嗪组大鼠血清铁调素、ET-1、ROS、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NO及CA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SOD水平有升高趋势;主动脉组织内铁含量均降低(P<0.05、0.01),且主动脉组织内膜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内皮损伤程度加重的同时铁调素呈高表达状态,应用川芎嗪后,内皮损伤减轻,铁调素水平下降,说明川芎嗪对内皮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铁调素高表达的抑制有关.

  • 危重病患者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凌;王胜男;潘速跃

    铁既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又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铁的吸收、转运、细胞摄取及利用、储存、释放、排泄以及铁代谢调节等过程维持着机体铁稳态.然而在病理状态下,机体的铁代谢发生变化并与疾病状态存在着一定联系.通过分析人体铁代谢的基本过程和铁的毒性作用,危重病常存在的炎症、感染、贫血等病理状态下铁代谢变化,疾病预后与铁代谢相关指标关系,补充铁剂、铁螯合剂、调节铁代谢药物等铁代谢相关治疗,以了解危重病状态与铁代谢的关系.

  • 铁调素与2型糖尿病

    作者:周丽荣;杨坤;郭昆全

    铁过度累积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铁代谢调节机制中涉及铁调素,它是铁代谢的核心调节剂,能抑制铁的吸收和释放.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较正常人升高,但关于铁调素参与2型糖尿病的机制目前研究甚少.通过对铁调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铁调素与铁蛋白呈正相关.铁调素与糖代谢有关,其可能通过对铁代谢的调节在2型糖尿病中发挥一定作用,从而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铁代谢异常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敏;田浩明

    本文从铁代谢特点、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铁负荷及去铁动物实验、铁超负荷对糖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等多方面阐述了铁元素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料表明,铁超负荷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而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可能起枢纽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研究

    作者:姚敏;何启军;吴秀继;余杏;郑地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102例(T2DM组),根据病程分为两个亚组:病程≤5年组(n=49)和病程>5年组(n=53).另选择9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红细胞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调素、转铁蛋白及TEG.结果 T2DM组的红细胞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调素及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12.33~63.77,P均<0.01),病程>5年组转铁蛋白较病程≤5年组升高(t=0.155,P<0.01);病程>5年组R值(反应时间)、K值(凝固时间)低于对照组和病程≤5年组(F =23.48、29.56,P均<0.01),α角(凝固角)、MA值(血凝块大强度)高于对照组和病程≤5年组(F=11.85、17.71,P均<0.01);病程>5年组CI值(综合凝血指数)较对照组增加(F=18.23,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5年组血清铁蛋白与TEG参数K值及α角呈正相关(r=0.107、0.230,P均<0.01);转铁蛋白与TEG参数R值、K值及α角呈负相关(r=-0.259,-0.399,-0.241,P均<0.01),与MA值、CI值呈正相关(r =0.168、0.258,P<0.05和P<0.01).结论 T2DM患者存在以红细胞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调素、转铁蛋白升高为主的铁超负荷,且TEG检测的多项参数与铁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TEG可作为T2DM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一种手段.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异常及铁过载状况研究

    作者:金朋;施均;李星鑫;邵英起;聂能;葛美丽;张静;黄振东;黄金波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铁代谢异常,铁过载发病率及其高危影响因素,铁过载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对520例初诊AA患者的铁代谢指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520例初诊AA患者中66例(13%)存在铁过载,合并感染的86例AA患者铁过载发生率(22%)明显高于无感染者(11%)(P<0.01),肝炎相关性AA(HAAA)患者铁过载发生率(32例中6例,19%)高于特发性AA患者(488例中60例,12%).屏除合并感染的AA患者11%(405例中43例)存在铁过载,其中无输血史和有输血史的患者铁过载发生率分别为6%和18%(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增高主要见于成年、男性的重型AA(SAA)患者,且随着输血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高(P<0.01);不同年龄、性别、HAAA与特发性AA分组间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合并感染的患者sTfR水平(0.50 mg/L)明显低于无感染者(0.79 mg/L,P<0.01);SAA患者sTfR水平(0.70 mg/L)仅为非重型AA(NSAA)患者(1.36 mg/L)的50%(P<0.01);输血及输血量的增加导致AA患者sTfR水平明显下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量超过8U(OR=10.5,P<0.01)、成人(OR=3.48,P<0.01)、男性(OR=3.32,P<0.01)、合并感染(OR=2.09,P<0.05)均为铁过载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A患者铁负荷增高是铁代谢异常的主要特点;AA患者是铁过载发生的高危人群,18%有输血史患者及6%无输血史患者均发生铁过载.

  • Epo和铁代谢与恶性肿瘤贫血

    作者:王文;张茂宏;徐从高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发贫血,少数患者可为首发表现。恶性肿瘤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如出血、溶血、营养缺乏、癌细胞浸润骨髓、肿瘤引起骨髓坏死或纤维化及放、化疗对红系造血的直接抑制作用等。除此之外,近年研究发现,所谓“慢性病贫血(ACD)”的发病机制在恶性肿瘤贫血(MT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减低,血清铁降低,铁蛋白增高或正常,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铁减少而细胞外铁增多,这些表现主要与IL-I、TNF、IFN等负调控因子抑制内源性Epo生成、抑制红系造血及影响铁代谢等有关。l临床治疗方面除输血外,重组人Epo替代治疗等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主要就MTA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缺铁大鼠肠道黏膜细胞IRP2 mRNA、TfR mRNA和Fn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左文丽;刘玉峰;张传新

    正常机体铁代谢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这一平衡状态主要通过铁调节蛋白(IRp)、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Fn)等的共同协调作用来维持.近年来对IRP2的研究较少.我们在建立大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程度的缺铁大鼠十二指肠中IRP2mRNA、Fn mRNA、TfR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以揭示IRP2、TfR、Fn等在肠铁吸收及调节的作用.

  • 凝胶滞留法测定铁调节蛋白结合活性方法的建立

    作者:徐学聚;廖清奎;何志旭;汪凤兰;罗春华;李丰益

    细胞铁代谢的自稳态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关键环节,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蛋白(Fn)在控制铁的摄取、贮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存在一种转录后调节机制,胞浆中的铁调节蛋白(IRP)可与存在于TfR、Fn 3′端或5′端非翻译区(UTR)的铁反应元件(IRE)结合,控制TfR、Fn的表达.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除细胞内铁水平外,其它因素,如一氧化氮(NO)、H2O2、细胞增殖或分化、缺氧等均可影响IRP与IRE的结合活性,从而调节细胞铁代谢[1-3].我们旨在建立铁调节蛋白结合活性的测定方法,为铁代谢研究打下方法学基础.

  • 肝铁过载及MRI无创评估研究进展

    作者:于德新;李传福

    肝脏铁的过载可通过产生有害的自由基以及其他一些活性基团导致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造成细胞的损害甚至诱发肿瘤.由于组织内铁浓度与敏感性弛豫呈线性关系,故磁共振敏感性弛豫技术是检测肝铁过载无创、简便、安全的方法 .磁化率测量法是目前检测肝铁的准确的方法 ,但受价格和设备的影响其应用依然受限.

  • 芪血颗粒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女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彩娟;雷彦平

    目的 探讨应用芪血颗粒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女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饭后口服琥珀酸亚铁片,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血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象指标、铁代谢指标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体积(MCV)均显著增加(P<0.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象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铁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4+值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CD8+值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芪血颗粒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女性缺铁性贫血可有效缓解患者贫血症状,改善红细胞形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现代检验诊断新技术(56)人体铁代谢的新检验指标

    作者:王金良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铁由每日的食物供应.食入的铁经人体利用,贮存与调节,使人体保持比较恒定的铁量并维持动态的平衡,总铁量约在3克至4.5克.体内铁过多或过少均可造成危害或疾病.体内含铁的物质主要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约占总铁量的70%.肌红蛋白约占4%,贮存铁以铁蛋白或含铁血红素等物质存于肝脏、脾脏、骨髓等处,约占25%,其余的1%为转铁蛋白和代谢酶的组成部分.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铁代谢指标分析

    作者:韩梅丽;于浩;江宇泳

    目的:探讨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关系,以及乙型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差异。方法入组135例乙肝患者和31例丙型肝炎患者,收集患者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等指标,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从乙肝患者中选取与丙肝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肝功能水平相匹配的39例患者,比较2组铁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TRF、TIBC与年龄呈负相关;SI、SF、TS分别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SF、TS与ALB呈负相关;TRF、TIBC分别与ALT、AST、TBIL呈负相关,与ALB呈正相关(r=0.551)。丙型肝炎患者的SF高于乙型肝炎患者,TRF及TIBC低于乙型肝炎患者(均P<0.05),SI及TS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有显著相关性;慢性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铁超载现象明显。

  • 手术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铁代谢变化

    作者:魏砚砚;张月朋;耿玉兰;周长浩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后体内铁代谢的变化,探讨铁代谢异常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表评估术前1 d和术后1,3,7 d的认知功能,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术前1 d和术后1,3,7 d检测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POCD组术后1,3 d MMSE评分、SF含量和TS均显著降低(P均<0.05),TF含量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 MMSE评分、SI、TF含量和TS已接近术前1 d(P均>0.05).非POCD组术后1,3和7 d MMSE评分、SF、TF含量和TS与术前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POCD组比较,POCD组术后1,3 d MMSE评分、SF含量和TS均显著降低(P均<0.05),TF含量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 2组MMSE评分、SF、TF含量和TS测定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与术后认知障碍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手术及麻醉后可导致部分老年患者发生POCD,铁代谢异常可能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铁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卫东;王业忠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并发症,是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铁代谢在SAH后脑血管痉挛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SAH后铁代谢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终末期肾病患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对铁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贺丽娟;梁伟;王青;李玲艳;熊子波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对铁代谢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3个月以上CAPD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转铁蛋白饱和度分为观察组(转铁蛋白饱和度<20%)137例和对照组(转铁蛋白饱和度≥20%)36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肌酐、尿酸、Npcr、KT/V、CRP、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及PTH),对可能影响CAPD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者的1、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较低,PTH及CRP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2、7.816、4.702、4.397、7.060,P均=0.000),且观察组残余肾功能、营养状况及透析充分性较差(t=13.978、3.257、2.524、3.573、3.435、2.411,P=0.000、0.003、0.013、0.000、0.001、0.017);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与年龄、Hb、KT/V呈正相关(r=0.837/0.831、0.657/0.662、0.577/0.665,P=0.000/0.000、0.001/0.004、0.004/0.010),与CRP、PTH、前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r=-0.751/-0.792、-0.613/-0.654、-0.585/-0.659、-0.545/-0.567,P=0.000/0.000、0.018/0.007、0.028/0.009、0.037/0.045);铁蛋白与CRP、PTH、前白蛋白呈正相关(r=0.851、0.816、0.652,P=0.000、0.000、0.011),与年龄、Hb、ALb、Npcr、KT/V呈负相关(r=-0.886、-0.761、-0.584、-0.486、-0.596,P=0.000、0.000、0.037、0.049、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铁代谢异常的可能预测因素为年龄、KT/V、Hb及前白蛋白.Kaplan-Meier分析显示,对照组的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22% 、94.4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3.94% 、78.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4.725、5.257,P=0.038、0.030、0.022).结论 终末期肾病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KT/V、Hb及前白蛋白是铁代谢异常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铁代谢异常患者的1、3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铁代谢正常患者.

  • 慢性肾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共同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祥红;岳晋薇

    ①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FER)、血清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的变化,探求其临床价值.②方法 慢性肾病患者按照eGFR水平分为5期,分别测定HB 、FE、FER、CRP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慢性肾病组患者自肾功能不全期起HB、FE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ER、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指标也有差异.④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贫血逐渐加重,存在着铁代谢紊乱及慢性炎性反应.

  • 母婴铁代谢与母婴铁缺乏症防治新进展

    作者:杨跃煌

    目的 铁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近年围产期铁代谢研究有新的进展.本文就胎儿铁代谢及母婴铁代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孕母与胎儿铁营养关系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母婴铁缺乏症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治疗措施,为母婴铁缺乏症(IDD)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 正常铁代谢及血红蛋白的合成

    作者:李蓉生

    正常血红蛋白是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而血红素是由卟啉和铁合成.珠蛋白质和量的异常导致血红蛋白病和珠蛋白生成异常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卟啉的异常会导致各种卟啉病.铁过多(铁储存病)及缺乏(缺铁)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关键词: 铁代谢 血红蛋白
321 条记录 6/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