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磷酸肌酸提高围术期左心功能研究

    作者:吕志前;萧明第;王利民;薛松;卢成宝;刘健;林雷;叶一舟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对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作用.方法实验组术前3天及术后5天,使用磷酸肌酸(CP)1克静滴,每日2次.采用术前及术后第10天彩超心脏指数评估心功能.结果 CP组术后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P组术后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外源性CP可以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

    关键词: 磷酸肌酸 心功能
  • 外源性心肌能量底物对供心保存效果的研究

    作者:宁晓华;于平;黎京芳;张邻杰

    本实验旨在向处于缺血和能源断绝状态下的供心灌注含有磷酸肌酸和腺苷的心肌保护液,提供缺血心肌新陈代谢和再灌注后心肌复苏所需的能量物质,观察其心肌保护性能,以改善供心质量,提高移植效果.报告如下.

  • 双心室辅助循环对缺血心肌的影响

    作者:杨敏;王一山;叶椿秀;朱洪生;陈长志

    机械性辅助循环按其辅助部位的不同分为左心室辅助(LVA)、右心室辅助(RVA)和双心室辅助(BVA).临床应用LVA后发现,左心辅助循环期间20%~30%的患者并发右心功能衰竭,必须施行BVA才有可能挽救这部分患者生命[1,2]本研究旨在观察BVA和LVA对缺血心肌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含量以及心肌超微结构中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 外源性磷酸肌酸 心肌保护多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国柱;唐泽耀

    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PCr)为一种天然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维护机体能量自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外源性PCr已作为心肌保护药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其结构独特,蕴藏较多生物学信息,为一多靶指向药物.21世纪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其多靶作用机制不断得到阐明,除能量相关机制外,还包括非能量相关机制,不仅涉及胞内机制,而且涉及胞外机制.该文根据笔者多年研究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其多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能量提供、膜稳定化、抗血小板聚集、电生理学、酶抑制以及线粒体保护与抗凋亡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磷酸肌酸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亦华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各种心脏手术后2~6h,治疗组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0.20~0.25 g·kg-1 ·d-1,对照组输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术前、术后测定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观察术后升压药应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心功能和术后ICU留住时间等指标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第5天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1(cTnL)浓度降低,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患者例数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及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ICU住院天数缩短.讨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缩短ICU住院天数.

  • 外源磷酸肌酸对法洛四联症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范国华;毛志福;夏军;陈雪芬

    目的:探讨外源磷酸肌酸(CP)对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择期行TOF矫治术患儿,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CP组在ST.Thomas'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每1 L中加入2.5 g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心肌电生理指标,正性肌力药用量,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开放循环后30 min、术后6,12,24 h采取桡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取右心耳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6 h,CP组cTnI 为(0.69±0.20)μg/L,CK-MB 为(17.19±11.48)U/L,分别低于对照组(0.86±0.97)μg/L和(49.32±17.56) U/ L (P<0.01).CP 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较对照组小.结论:CP作为有效的停搏液成分,对婴幼儿未成熟心肌产生明显保护作用.

  • 磷酸肌酸对低温储存皮肤活力的影响

    作者:谢卫国;易传勋

    将新鲜离体皮片置入含磷酸肌酸(PCr)的储存液中4 C储存,以琥珀酸脱氢酶(SDH)及氧耗测定法动态观察皮片活力.结果发现,含PCr的实验组皮片活力下降速度慢于不含PCr的对照组.提示:PCr对于防止储存皮肤活力下降有一定作用,将PCr与常规保存液中的有效成分结合,有可能找到更为简便有效和经济实用的皮肤保存液.

  •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

    作者:卢福喜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心肌炎按随机抽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联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观察组α-氢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可有效改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唐从海

    目的 对应用磷酸肌酸对患有心肌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心肌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经过治疗心肌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没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磷酸肌酸对患有心肌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磷酸肌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小娜

    磷酸肌酸作为细胞内的能量载体,能够维持细胞的活性及基本功能.外源性磷酸肌酸作为重要的能量补充剂,在治疗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的机体病理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磷酸肌酸的膜稳定作用、抗氧化作用、神经保护作用等正逐渐被证实.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磷酸肌酸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MBP与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薇;王德胜;陈彩凤;周伟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 方法 56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8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CP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24 h内)应用CP治疗;另取同期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1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与比较两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BP、NSE水平的变化. 结果 CP治疗组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的病死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清MBP、NSE含量均显著升高.C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在生后3 d及生后8~10 d时,血清MBP和NSE含量在统计学上均具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CP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HIE的发生发展,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

  •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分析

    作者:孙晓东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方法:74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磷酸肌酸,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 (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并稳定患儿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分析

    作者:何东亮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儿科6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磷酸肌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心肌炎应用磷酸肌酸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对比分析

    作者:汝桂霞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果糖二磷酸钠(FDP)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奇偶数分为两组,其中CP组32例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另FDP组33例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对比两组1个疗程后心肌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nⅠ、cTnT含量CP组较FDP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1含量CP组显著高于F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组总有效率为93.75%,FDP组为93.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治疗中,果糖二磷酸钠与磷酸肌酸具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其中磷酸肌酸对心功能直接保护作用显著,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可视患儿症状表现进行选择.

  • 磷酸肌酸在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梁春荣;陈振华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室间隔缺损患者80例根据人院顺序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改良St.Thomas,Ⅱ号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常规使用改良St.Thomas’Ⅱ号心脏停搏液.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无住院期死亡.两组治疗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h、6h、12h、24 h血清CK-M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在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 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建生;彭志坚;章少波;李继锋;洪奋玲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在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80例,按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采用磷酸肌酸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充气过程中心电图ST-T的改变,心绞痛发生情况与充气的关系。术前及术后行心脏肌钙蛋白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治疗组ST段抬高的程度低于对照组[(1.27±0.49)mmvs.(2.19±0.66)mm,P=0.036],术中耐受心肌缺血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10.0%(4/40)vs.27.5%(11/40),X2=4.021,P=0.04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心脏肌钙蛋白Ⅰ峰值[(0.30±0.12)ng/mLvs.(0.42±0.29)ng/mL,P<0.05]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16.00±2.77)mg/L vs.(19.15±4.39)mg/L,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有助于术中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提高心肌缺血的耐受程度,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

  • 心肌缺血保护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林曙光

    保护药物,即在心肌缺血受损的情况下,起不同程度保护作用的药物。这是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心脏病学家所一直追求的。但当初很多是从心肌的代谢环节中去寻找,如ATP、l,6-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等都曾经被寄予希望,但却都未得到临床试验的证实。随着近年来国际上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广泛开展,目前经证实,对心肌缺血真正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β肾上腺能阻滞剂和他丁类调脂药三类,故将有关研究作一回顾,供医学工作者,尤其是临床医生参考。现分述如下。 β-肾上腺能阻滞剂

  •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义新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心肌炎患儿1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磷酸肌酸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9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心肌炎方面,磷酸肌酸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磷酸肌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在肝移植中的拓展应用

    作者:王淼

    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的化学名称为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N-甲基甘氨酸,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体内高能磷酸键的暂时贮存形式.CP存在于人体的肌肉以及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内,通过肌酸激酶的作用,供给二磷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磷酸键,维持正常的三磷腺苷(ATP)水平.1927年Eggleton首次从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中成功提纯出CP,历经50余年不同学者的深入研究,CP的生理作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

  • 磷酸肌酸对离体大鼠肝脏冷保存的保护作用

    作者:曹经琳;王淼;王洋;任贵军;史艳敏;窦剑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对照组予单纯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 液)灌注肝脏,低剂量组以UW 液为基液加入1 g/100 ml CP 灌注肝脏,中剂量组以 UW 液为基液加入2 g/100 ml CP 灌注肝脏;高剂量组以 UW 液为基液加入3 g/100 ml CP 灌注肝脏。各组大鼠肝脏分别于4℃相应灌注液中冷保存后0、6、12、18、24 h 共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肝下下腔静脉内保存液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肝脏组织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I)和肝脏组织核因子-κB 阳性表达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在冷保存12 h 后,ALT 及 LDH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 P <0.05);冷保存18 h 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的 MDA、MPO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 <0.05);在冷保存12 h 及18 h 时,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肝细胞 AI 及核因子-κB 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 P <0.05);冷保存24 h 后,高剂量组保存液的 ALT、MDA 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均为 P <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在 UW 液中加入 CP 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应用 UW 液保存。

323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