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小剂量吗啡腹腔注射对CCI大鼠抗伤害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万丽;罗爱林;田玉科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收缩损伤(CCI)后小剂量吗啡(5 mg·kg-1)连续腹腔注射对大鼠痛敏的影响,以脊髓后角C-fos及TrkA受体表达的改变为观测指标,探讨吗啡耐受可能的脊髓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B组:CCI组,Cd组:CCI+生理盐水组,D组:CCI+吗啡组(5 mg·kg-1·d-1×14 d),分别于术前2 d,术后7 d、14 d给予热痛阈测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fos及TrkA受体的表达.结果:①A组术后术侧热痛阈轻度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术后术侧呈现不同程度热痛阈下降,术后14 d降至低点,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D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CCI术后14 d脊髓C-fos、TrkA受体的表达较术后7 d明显增加,C-fos的表达主要集中于脊髓背角表层Ⅰ~Ⅱ、Ⅲ~Ⅳ层的中间内侧部,TrkA受体分布于Ⅱ~Ⅴ层.C-fos、TrkA受体的表达在B、C、D三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连续小剂量吗啡腹腔注射不能有效的减少坐骨神经慢性收缩损伤大鼠热痛觉过敏程度及脊髓C-fos、TrkA受体的表达,与CCI组(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吗啡(5 mg·kg-1)连续腹腔注射不能有效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热痛觉过敏及脊髓背角C-fos、TrkA受体的表达,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吗啡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进一步升高,发生中枢可塑性改变,以及脊髓背角神经元μ-阿片受体脱敏感有关.

  • 如何提高针灸镇痛的疗效

    作者:张平

    答:疼痛是针灸疗法疗效较为肯定的病症.提高针灸治疗痛证的疗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针灸治痛的机理:《内经》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传统中医理论认识针灸治痛的机理较为简洁明了,如:"疏经通络,化瘀止痛."现代生理学对针灸镇痛机理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针灸能激活脊髓后角胶样物质内神经元,抑制疼痛的传导,提高了痛阈.二是针灸启动了中枢下行抑制,内啡肽增加.三是针灸产生损伤性电流,阻断痛感传导,同时改变植物神经兴奋性,使疼痛局限.四是针灸使痛阈上升,还由于丘脑上部缰核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增高,抑制缰核活动水平,提高痛阈起到镇痛作用.五是针灸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微循环及淋巴代谢,排除致痛物质,达到镇痛的作用.

  • 炎性痛大鼠背根节及脊髓后角NMDAR1与BSI-B4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及针刺调节

    作者:张育文;王丽娜;李熳;张静;李玲俐;关新民

    目的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BSI-B4)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B4/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炎症组(包括3d、7d组)>电针组(包括3d、7d组)>生理盐水组(包括3d、7d组)(P<0[J]^01);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3d组>7d组(P<0[J]^01). 结论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达到治疗的目的.

  • NGF对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及内脏感觉传入部位TNF-α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

    作者:刘晓湘;曹德寿;闫军浩;高杰;方秀斌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神经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研究实验性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内脏感觉传入部位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NF-α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NGF抗体对其的影响.结果生理盐水组与单纯致敏组TNF-α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这两个对照组相比,哮喘豚鼠TNF-α mRNA的表达在气道上皮、肺内炎性细胞、C7~T5段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内均明显上调(P<0.01);在哮喘+NGF抗体组,上述部位内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NGF诱发TNF-α的表达可能是NGF参与哮喘发病的机制之一,NGF抗体抑制哮喘时下呼吸道和内脏感觉传入部位TNF-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 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初级传入C纤维内μ阿片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光镜与电镜研究

    作者:李和;王小丽;张亦农;杨世明;李肇春

    目的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脊髓后角内μ阿片受体(MOR)与C纤维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阿片镇痛的突触机制提供形态学证据. 方法根据辣椒素对初级传入神经中C纤维的特异性神经毒性,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以毁损C纤维,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比较脊髓后角内M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根据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I-B4(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 I-B4,I-B4)与初级传入C纤维选择性结合的特性,应用双标(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技术(ABC-纳金法)分别标记脊髓后角内I-B4结合位点和MOR. 结果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3~7d后,其脊髓后角Ⅰ~Ⅱ层内的MOR免疫反应性较对照动物明显减弱;电镜下在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观察到,MOR不仅定位于树突内,也分布在含I-B4结合位点的C纤维终末内.无论在树突内还是在轴突终末内,MOR主要分布在非突触部位,仅少量MOR与突触前膜和/或突触后膜有关. 结论脊髓后角中部分MOR来源于辣椒素敏感的C纤维,外源性吗啡或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如内吗啡肽等MOR激动剂在脊髓后角内既可通过突触后(树突内)的MOR发挥作用,也可通过突触前(轴突终末内)的MOR对C纤维产生突触前抑制效应,而且在此过程中,MOR激动剂在非突触部位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

  • 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组织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

    作者:张缓缓;曾园山;顾熊飞;陈穗君

    我室新近的研究发现,部分去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含有神经营养活性组份,其分子量约在40kD~78kD之间,但尚不清楚是哪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具有神经营养活性作用.为了寻找这种物质,本研究用Superdex G-75 prep grade凝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层析和细胞培养等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备用根大鼠部分去传入纤维支配(手术侧)的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以期获得某种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 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对家兔胆囊痛及其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永洪;马保新;张立丰;张励才;曾因明

    目的:探讨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对家兔胆囊痛及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甲醛溶液组、肩胛间区电刺激组和非肩胛间区电刺激组,每组6只.采用2Hz、3mA电流,应用生理功能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肩胛间区电刺激对胆囊痛模型呼吸频率和心率的改变及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肩胛间区电刺激组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为(50.23±0.81)和062.60±0..7)min-1(P<0.01),与甲醛溶液组比较分别降低约22%和28%,同时脊髓后角pERK1/2表达减少,与甲醛溶液组比较,减少约58%(P<0.01).结论: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家兔胆囊痛模型的生理指标改变,抑制其脊髓后角ERKl,2的激活.

  • 拉科酰胺对大鼠脊髓伤害性通路突触传递的影响

    作者:刘暾;计根林;刘洁;李建民;濮雅楠;王群;吕岩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拉科酰胺对初级传入伤害性C纤维和Aδ纤维介导的突触传递以及对神经损伤诱发的痛觉超敏的作用.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并记录不同浓度拉科酰胺对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以及后根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的影响.利用脊神经结扎(SNL)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拉科酰胺对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WMT)的影响.结果:可抑制脊髓后角浅层细纤维介导的单突触eEPSC.拉科酰胺抑制sEPSC频率,但对其幅度无影响.高浓度拉科酰胺(100 mg/kg)可以增加SNL模型手术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结论:拉科酰胺可能通过降低后角Ⅱ层神经元兴奋性,抑制Ⅱ层内细纤维(Aδ纤维和C纤维)介导的突触传递发挥镇痛作用.

  • 催产素在成年大鼠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处的镇痛机制

    作者:蒋昌宇;熊东林;肖礼祖;张强;廖翔;闫栋;罗裕辉;郑虎山;熊本荣一

    目的:探讨催产素在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的镇痛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成年雄性SD大鼠,运用椎板切除术取出脊髓腰骶膨大节段(L1~S3),并置于1~3℃的Krebs液中.用切片机制作脊髓横切片,该切片被置于记录槽中并给予Krebs液灌流.运用盲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催产素对脊髓横切片中胶状质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在钳制电压为-70 mV时,灌流催产素(0.5 μM/L)3分钟可诱发内向电流;并且该内向电流不能被TTX阻断.但催产素对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无影响.另外催产素增加了γ-氨基丁酸与甘氨酸介导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振幅,而该增加可被TTX抑制.催产素受体激动剂TGOT能够模拟催产素的效果,诱发胶状质细胞出现内向电流;催产素受体抑制剂dVOT能抑制催产素所引起的内向电流.结论:在脊髓后角胶状质细胞层,催产素通过激活催产素受体引起胶状质细胞的膜去极化,从而引起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达到抑制疼痛信息传导的效果.

  •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脊髓后角自发场电位的监测及意义

    作者:董生;胡永生;杜薇;陶蔚;张晓华;李勇杰

    目的:应用脊髓电图技术记录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受损脊髓节段后角的自发场电位,观察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前、后的电位变化,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研究,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Medcare Da Vinci数字信号采集系统,在每个患者记录3段脊髓电图,分别在DREZ切开前的健侧和患侧脊髓、DREZ切开后的患侧脊髓记录1段.共采集到15例患者的可供分析的脊髓电图,对其频率和特殊放电形式进行分析.结果:DREZ切开前的患侧和健侧脊髓以及DREZ切开后患侧脊髓的后角自发场电位背景电活动频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REZ切开前的患侧脊髓后角的脊髓电图比健侧更多出现尖波,存在统计学差异.DREZ切开后,患侧脊髓这种电活动全部消失.术后止痛疗效优秀率为93.3%.结论:尖波是患侧脊髓相对特异的异常电活动,是相对特异的监测指标;成功的DREZ切开术后,患侧脊髓的这种特殊电活动不再出现,尖波消失可以提示术后止痛效果良好.

  • 疼痛特异性学说与闸门控制学说:争论还在持续

    作者:王群;吕岩

    人类对疼痛机制的探索已持续了几千年,自公元17世纪起相继提出了四个较为流行的关于疼痛机制的假说:特异性学说(Specificity or Labeled Line Theory),强度学说(Intensity Theory),模式学说(PatternTheory)和闸门控制学说(Gate Control Theory).疼痛机制学说是综合当时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提出的疼痛机制理论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代疼痛机制研究的进展,强度学说和模式学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外周特异性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的发现,确立了特异性学说的主导地位,但其中枢通路的特异性仍然受到质疑.从否认存在特异性伤害性感受器这一点来说,闸门控制学说显然是错误的,但其提出的中枢调制(central modulation)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当代慢性疼痛机制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异性学说和闸门控制学说两个学派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至今仍未平息.本文作者认为,两个学说应该不是“非你即我”的关系,特异性学说强调的是正常生理性疼痛的感知和传递系统,而闸门控制学说更适合解释病理状态下中枢敏化的过程.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我们对疼痛感知以及痛觉传递与调制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必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帮助我们不断完善现有的假说,甚至提出新的假说.本文简要回顾了当代疼痛机制研究者对疼痛机制假说的综合评价,以及新研究进展.

  • 外周神经损伤后未受损神经芽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马浩程;王君

    在外周神经发生神经病理性损伤后,一些未受损的神经纤维,如脊髓后角处的有髓纤维以及多处的交感神经,将在一些神经修复信号的作用下芽生并形成一些异常的突触连接和相关结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不同种类未受损神经芽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是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主要对三种类型的神经纤维:脊髓后角处的A类纤维、背根神经节处的交感神经纤维以及皮肤处的交感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损伤后发生芽生的现象、芽生的机制以及芽生现象与疼痛的关联展开综述,同时对未受损神经纤维芽生阻滞相关的镇痛治疗方法及疗效展开讨论.对未受损神经芽生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又一思路,即:通过及时干预来抑制未受损纤维的错误生长或促进其正确生长,进而防止异常结构出现,从而预防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上交感神经阻滞镇痛疗法的治疗原理.

  • 下腰痛的神经学机理认识

    作者:高苏宁;刘伟强

    疼痛的产生起始于痛觉神经纤维末梢感受器.它的传入主要是慢传导速率的Ⅲ(2.5~20m/s)和Ⅳ(0.5~2.5m/s)类感觉神经纤维.当刺激痛觉受体形成动作电位后,冲动经神经纤维传入脊髓后角.此后主要通过脊髓丘脑束和丘脑的痛觉传导路经二和三级神经突触交换,将刺激信息输入大脑皮层体感区.

  • 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杨杰;陈铁军;白永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C),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现已广泛应用,但术后疼痛仍然存在,尤其是术后24时内.超前镇痛是指术前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1].曲马多是中枢性镇痛药,作用于阿片受体及下行镇痛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神经系统[2].而下行镇痛系统的激活对伤害信息在脊髓后角的整合有直接效应,因此我们推测曲马多可通过作用于下行镇痛系统阻滞伤害性刺激的传递而产生超前镇痛的作用.

  • 电针对自体髓核移植大鼠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冀丽丽;葛东宇;任秀君;赵丽云;李根茂;图娅

    目的:观察近部取穴、远部取穴、远近配穴电针对自体髓核移植大鼠模型痛行为及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环氧化酶2( COX2)表达的影响,为理解不同针灸处方疗效差异提供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远近配穴组、近穴组、远穴组,每组9只。建立自体髓核移植疼痛大鼠模型,远近配穴组取双侧“腰5夹脊穴”“大肠俞”“委中”和“昆仑”,近穴组取双侧“腰5夹脊穴”和“大肠俞”,远穴组取双侧“委中”和“昆仑”,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测定大鼠热刺激爪退缩阈值( TWL),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后角左侧OX42及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自体髓核移植大鼠TWL上升,脊髓后角OX42和COX2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可以改善TWL ( P<0.05),抑制脊髓后角OX42表达,显著抑制脊髓后角COX2表达( P<0.05),远近配穴和近部取穴的抑制作用优于远部取穴。结论无论是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远近配穴电针均能抑制脊髓后角炎性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效应,远近配穴和近部取穴的疗效优于远部取穴。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后角内一氧化氮表达变化

    作者:祖朝辉;杨秀红;杨俊红;田清友;王颖

    目的 对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后角NADPH-d阳性神经元及纤维表达、分布变化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NO在脊髓内痛觉调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方法.动物坐骨神经切断,术后分别存活3、7、14、21d.取L4~5脊髓节段观察NADPH-d阳性神经元、神经纤维变化,并对其数量、光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脊髓后角浅层NADPH-d阳性神经元增多,反应增强.②脊髓后角Ⅱo层内出现NADPH-d阳性细胞、纤维.结论 NO参与神经损伤后脊髓后角内痛觉调制,提示NO在痛觉过敏、异常疼痛产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结肠灵汤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及脊髓后角脑肠肽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蔚;潘锦瑶;马军;郑德俊

    于调节肠道初级感觉神经纤维SP、VIP的分泌,抑制伤害性初级传入末梢上行释放SP,减弱背角神经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改善腹痛腹泻症状.

  • Akt对哮喘小鼠下呼吸道及内脏感觉传入部位IL-1β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宝辉;刘玉丽;高鸣铎;于希富;张正洪;王平;方秀斌

    目的 探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PKB/Akt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及C7-T5段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IL-1 β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PKB/Akt阻断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及C7-T5节段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IL-1 β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及C7-T5节段脊神经IL-1 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哮喘组肺、C7-T5段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1L-1 β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KB/Akt阻断组与哮喘组相比MOD值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肺、C7~T5段脊神经中IL-1 β的IDV(integrated density value)与β-actinIDV的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而PKB/Akt阻断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NGF介导的Akt通路的激活可上调IL-1 β的表达,介导哮喘气道高反应和炎症反应.

  • 一氧化氮与脊髓水平的痛觉传递和调制

    作者:赵忠球;彭裕文

    一氧化氮(NO)具有不同于经典递质的神经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大多数文献报道支持疼痛时脊髓的NO生成增多,NO执行了一种兴奋性递质的功能,促进痛觉信息在脊髓的传递和整合,但也有一些有关NO表达和功能意义的不同意见.NO在脊髓后角以突触前和突触后方式发挥作用,除认识较清楚的NMDA/NO/c MP通路外,NO还可能参与其他多种疼痛作用机制,并且与中枢敏感化形成和神经可塑性改变有关.NO可能会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或线索.

  •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中:脊髓后角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作者:王树森;马雁;罗卓荆;胡蕴玉;王军;姚庆君

    背景: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无修复价值?如果脊髓神经元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其修复后也预示着感觉功能的缺失. 目的:定量研究周围神经损伤24周后,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设计:建立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模型,损伤后24周为远期观察点,自身对照(对侧空白组),定量化研究.单位: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5在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完成.SD大鼠55只,分成11组,即坐骨神经切断1,2,3,4,6,8,10,12,16,20,24周各组.干预: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并结扎其近端的方法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另一侧为对照侧.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区的面积.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的终末分布面积的变化.结果: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P物质时间序列表示:周围神经损伤后2~6周,P物质在脊髓后角免疫反应区面积下降至低,随之回升,至16周恢复正常,20,24周无明显的进一步变化.②脊髓后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面积损伤与自身对照侧的比值:1周时1.14,6周时1.13,24周时0.29,各时间点基本相似(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至晚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细胞合成和分泌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功能尚未受到破坏,脊髓后角已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仍有恢复感觉功能的神经学基础.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