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孢素血药浓环度测定方法的应用分析

    作者:于琴

    环孢素是从真菌代谢产物分离出来的环形多肽,含11个氨基酸.环孢素广泛应用于防止肝、肾、胰、皮肤等器官移植时的排异反应;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环孢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均与剂量和血药浓度相关,且口服吸收不完全,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才能控制体内药物浓度,避免治疗无效,或药物的肝毒性及肾毒性.

  • 警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俞雷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GAs)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氨基糖分子配糖相连结的化合物,故称AGAs.AGAs引起肾毒的发生率约为10%~37%(以疗程中或治疗后血浆肌酐升高≥45μmol/L作为发生肾毒指标),AGAs的肾毒性与疗程及剂量成比例.

  • 儿科医生如何正确使用头孢菌素类第三、四代新药

    作者:张惠民;汪东;王嵩;王秀君

    根据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某些药理学特点以及肾毒性等,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对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 肾功能不全患者细菌感染如何选用抗菌药

    作者:黄虑

    众所周知,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细菌感染.常用的某些药理特点突出的抗菌药往往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而肾脏又是清除药物的重要器官,用药不当易发生毒性反应.

  • 中药临床应用备要之十二

    作者:郑虎占

    防己防己味大苦、辛,性寒,归膀胱、脾、肺经,功能止痛、利水、祛风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及下焦湿热疮毒等.本品的品种、药性与疗程是临床应用时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1品种自古以来,防己有两个常用品种,一为防己科的粉防己,又称汉防己;一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又称木防己.粉防己的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广防己的断面粉性略小,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古代本草所云"纹似车辐状",即放射状纹理,当指广防己言.广防己易致肾毒性,粉防己相对安全.因此,应用防己时,应尽量使用粉防己,避免使用广防己.现今《中国药典》已经将"广防己"单列一药,不与防己混论.《中国药典》所言防己,特指粉防己,所以临床处方只写"防己"者,药房当付给粉防己.

  • 高渗盐复合液对冷冻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世文;周晓平;胡小吾;田恒力

    目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各有其优缺点.甘露醇为常用,但有反跳现象,可导致心功能不全,且有潜在的肾毒性~([1]).而利尿剂(如速尿等)有耳毒性和易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高渗盐水(HTS)是指浓度高于9 g/L的氯化钠溶液.本研究中采用高渗盐复合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探讨其对冷冻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利用1H-NMR技术研究大黄素染毒后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

    作者:雷荣辉;王青秀;颜贤忠;吴纯启;廖明阳;肖小河;王全军

    目的 采用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大黄素的肾毒性机制,寻找肾脏损害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大黄素170、500、1 500 mg/(kg·d)3个剂量组,连续给药16d,给药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血浆及肾组织,测定1H NM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500 mg/(kg·d)大黄素服用16d可引起大鼠血肌酐下降,大黄素可导致肾细胞胞浆中出现明显的空泡化改变.代谢成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中乳酸、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下降;尿液中乳酸、糖和氨基酸成分增加;肾脏组织中醋酸盐和肌酐/肌酸明显升高,乳酸和胆碱/磷酸卵磷脂水平下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的成分比例明显改变.结论 代谢组学分析在识别药物诱导代谢成分改变方面较传统技术更灵敏;脂肪和能量代谢紊乱参与了大黄素的肾毒性,尿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氧化三甲胺(TMAO)及肌酐可作为大黄素诱导肾组织损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作者:毕海燕;刘静;侯衍豹;张宗鹏;吕雄文

    药物肾毒性已成为医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及干预过程中尤为重要.主要阐述肾小球损伤标志物(β2-MG、CysC)、肾小管损伤标志物(clusterin、KIM-1、TFF-3、albumin)和其他生物标志物(NGAL、L-FABP、IL-18、OPN、microRNA等)对肾毒性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优劣势,为药物肾毒性评价提供新思路.

  • 酒石酸长春瑞滨胶束重复给药对Beagle犬肝、肾毒性研究

    作者:张彩霞;钟飞;胡雷;刘艳菊;徐德璐;葛鹏;兰天龙;周博宇

    目的 研究长期重复给予注射用酒石酸长春瑞滨胶束(NVB-m)对Beagle犬肝、肾毒性的影响,同时设同类市售注射用酒石酸长春瑞滨(NVB)进行毒性比较研究.方法 Beagle犬48只,按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胶束组、NVB组和NVB-m 6、12、24 mg/m2组,每组8只.NVB组给予24 mg/m2剂量的NVB,空白胶束组给予相同浓度的空白胶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给药.进行一般状态观察,称取Beagle犬体质量,取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采集尿液检测尿常规,大体解剖称量肝、肾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一般症状检查可见,NVB组、NVB-m 12、24 mg/m2组在给药期间有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等症状,随给药次数增加而减轻.动物体质量在试验期间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生化检查可见,与对照组比较,给药期间NVB组及NVB-m 6、12、24 mg/m2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降低,其中NVB-m 24 mg/m2组对动物TP影响较NVB组轻微;NVB组及NVB-m 24 mg/m2组动物ALT升高(部分组别部分时间差异显著P<0.05、0.01),恢复期可恢复正常.尿生化检查、大体解剖及脏器质量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NVB-m长期给药对Beagle犬有轻微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肝功指标异常;NVB-m对Beagle犬无肾毒性;NVB-m与NVB没有明显肝、肾毒性差异.

  • 尿肾损伤分子-1对药物肾毒性诊断性能的研究

    作者:周晓冰;朱聪;屈哲;林志;王超;霍艳;汪巨峰;李波

    目的 在庆大霉素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评价尿肾损伤分子-1 (Kim-1)作为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性能.方法 ip60和120mg/kg庆大霉素,每天给药1次,连续10d,制备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在给药第2、4、8、11天,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分析,检测尿液Kim-1、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结果 病理学结果显示,庆大霉素组大鼠出现典型肾损伤变化,呈明显的剂量及时间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庆大霉素低、高剂量组尿液Kim-1浓度在给药第4天即开始出现显著升高(P<0.05),增幅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指标BUN和Cr,并且呈显著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表明,尿Kim-1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优于BUN和Cr.结论 尿Kim-1的肾毒性诊断性能优于传统肾功能评价指标,可作为一种药物肾毒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5种中药毒性评价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郭雪君;谷彩云;许妍妍;李遇伯;张艳军

    目的 考察前期发现的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已知具有肾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 (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 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肾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肾毒性.结论 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肾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预防肾毒性的护理体会

    作者:曹国芬;李慧艳

    肾肉瘤术后的治疗主要方法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但由于大剂量顺铂的应用,其药物毒性加大,尤其是肾脏毒性的发生率可达100%.作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大剂量顺铂化疗预防肾毒性的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顺铂 化疗 肾毒性 护理
  • 黄芪及异博定防治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景霞;邓文伟;齐亚灵;李文;刘晓梅;原德新

    目的探讨黄芪、异博定对防治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效果.方法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的同时,分别用含异博定的黄芪汤剂、混悬液灌胃,各组用药均为7 d.结果各实验组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均比正常组显著增高,且模型组增高更明显,肾皮质中丙二醛(MDA)含量模型组比其它各组增高,而预防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肾皮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下降,且模型组较各预防组下降更明显.光镜检查发现模型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变性与坏死,各预防组有灶状至片状变性,坏死偶见.结论黄芪、异博定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 丹参和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景霞;邓文伟;齐亚灵;李文;刘晓梅;王淑英;原得新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引起的肾毒性.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制成中毒模型,分别注射丹参、川芎嗪预防肾毒性,用药前、后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等指标,并进行肾组织光镜、电镜检查。结果发现各组尿NAG酶均比正常组增高,其中模型组明显增高.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正常组降低,而模型组下降更明显,血中的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均比正常组增高,模型组增高更明显,形态学检查可见模型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各预防组可见片状变性。结论丹参、川芎嗪对庆大霉素的肾毒性有预防作用.

  • 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尿液生物标志物NGAL的研究

    作者:周晓冰;朱聪;屈哲;林志;王超;霍艳;汪巨峰;李波

    目的:评价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作为药物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实用性.方法:通过对Wistar大鼠腹腔注射60和120 mg·kg-1庆大霉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建立了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应用ELISA和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分析各组动物尿液NGAL浓度,并与传统血清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庆大霉素给药组动物肾脏重量的变化与给药时间及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证实随着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增加,庆大霉素给药组动物出现肾小管细胞坏死损伤的动物数增加,且病变程度也随之加重.尿液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ELISA和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低、高剂量组动物给药后第4天,尿液中NGAL浓度开始大幅度升高,自第8天起,具有明显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也表明NGAL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肌酐(Cr),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尿液NGAL可作为一种药物肾毒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在药物的大鼠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LC-MS代谢组学技术在肾毒性评价及生物标示物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赵宇辉;袁圣钧;陈华;陈丹倩;魏锋;赵英永

    肾毒性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毒副作用,导致机体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的异常.为此,肾毒性作用机制以及疾病诊断、药物治疗的相关性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肾毒性研究与评价中,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已应用于评价肾毒性和鉴定生物标示物,并且快速而准确地预测和诊断肾毒性.在查阅国内文献3篇和国外文献44篇的基础上(1999-2014),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在化学药物、中药、化学试剂、重金属等诱导的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山药保护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肝肾损伤

    作者:李世沧;蔡金川;陈荣洲;林昭庚;林俊清;胡淼淋;卢训

    目的:研究台湾产的常用中药-山药对肝肾毒性的作用.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大鼠急性损伤方式进行山药水提取物之疗效评估.结果:山药显示突出的保肝护肾效果(P<0.01).病理组织学上发现山药对肾小管脱颗粒、坏死、崩溃伤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对肝中央静脉发炎及实质组织坏死都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山药能同时对肝及肾细胞有益,而达保肝护肾效果.这是山药常常被使用如"六味地黄丸"之中的用于肝肾阴虚的机制.

  • 铂类治疗药物应用于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时的肾毒性评价

    作者:王辉;周晓莹;房之栋;孔倩倩

    目的:研究铂类治疗药物在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时的肾毒性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无铂类药物,治疗组患者使用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之后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具有明显的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铂类治疗药物在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中使用,会提高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所以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并且要辅助一系列的保护性药物,比如姜黄素、维生素C等.

  • 中药肾毒性概述

    作者:刘建伟;舒惠荃;王静;马丽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可以借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药的毒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以往认为无毒甚至作为保健品的中药,也有一定的毒性反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含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毒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1].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的法规,一方面对中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药毒性的研究.现就中药肾毒性综述如下.

  • 发酵虫草菌粉对氨基糖甙肾毒性保护作用观察

    作者:柴曼超;王子玲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G)对某些菌群疗效肯定,且价格低廉,是临床常用抗生素之一,但其肾毒性较为常见,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对必须应用此类抗生素的病人,预防肾毒性的发生十分重要.我们观察了发酵虫草菌粉对长期应用AG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814 条记录 40/41 页 « 12...33343536373839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