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去白细胞血复苏失血性休克家兔对多器官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高鸿;安裕文;宋涛;陆巍

    中性粒细胞(PMNs)介导组织损伤(NMTI)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过滤、应用药物或抗中性白细胞血清等方法消耗白细胞,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2].目前应用去白细胞血的方法复苏失血性休克对多器官再灌注损伤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回输去白细胞血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重要器官组织(心、肺、肝、肾、肠)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活性氧(OHo)的影响,探讨去白细胞血复苏失血性休克对多器官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龈沟液量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永忠;张扬;张丹

    目的 通过对龈沟液量及其生化成分的检测,评价青少年戴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双颌固定矫治器治疗的青少年患者40例.首诊以及佩戴固定矫治器后4、8、12周时,分别记录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测量探诊深度和附着龈丧失水平.采用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样本,检测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GCF-EA)和髓过氧化酶(GCF-MPO)的活性.结果 戴用固定矫治器后,GCF量、GCF-EA和GCFMPO的活性均明显增加;与中切牙相比,第一恒磨牙的变化更加显著.结论 龈沟液中的生化成分能够更敏感的反映出牙周健康状况,可用于监测青少年戴用固定矫治器后的牙周健康状况.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髓过氧化物酶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仕娟;赵战云;陈传磊;王学丽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透析组)和正常对照者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及MPO水平,比较2组之间的差别及2种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透析组血清VEGF及M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患者VEGF与MPO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VEGF及MPO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两者之间的变化呈正相关.

  • 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髓过氧化物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莉红;董旭;赵芳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与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VitD/PTH)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关系,联合B型心钠素(BNP)检测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为心功能分级提供帮助,为CHF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心内科住院的89例诊断为CHF的患者按照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2级组(28例),心功能3级组(29例),心功能4级组(32例),选取同期心内科住院但无心力衰竭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VitD、PTH、VitD/PTH、MPO、BNP水平、并对4组对象做一般资料分析,研究几个指标的相关性.以BNP< 100 ng/ml,100~400 ng/ml,400~1 000 ng/ml,>1 000 ng/ml为界值,分为无心力衰竭组,轻度、中度、重度心力衰竭组,分别比较VitD/PTH、MPO的水平,研究其差异性.结果 4组对象一般资料,SBP、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DBP、TC、TG、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HF组VitD、PTH、VitD/PTH、MPO、BNP五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VitD、VitD/PT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F组PTH、MP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中,心力衰竭2级、3级、4级3组比较,VitD、VitD/PTH随着CHF程度加重,数值逐渐降低,PTH、MPO、BNP随着CHF程度加重,数值逐渐升高.心功能3级VitD、PTH、VitD/PTH、MPO、BNP和心功能2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4级VitD、PTH、VitD/PTH、MPO、BNP和心功能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D/PTH和MPO、hs-CRP、BNP三者呈负相关(P<0.05).无心力衰竭组和轻度CHF组VitD/PTH和MP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HF组VitD/PTH和M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VitD/PTH、MPO联合BNP检测可以有效判断CHF的严重程度,尤其在轻度CHF的诊断中有意义,为CHF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川芎嗪对兔失血性休克中脑的保护效应

    作者:张庆梅;代红燕;张建龙;马琪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过程脑保护作用的效应.方法 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休克组),休克+回输血+等量NS组(灌注组)和休克+回输血+等量NS+川芎嗪(80mg/kg)组(灌注+川芎嗪组)4组,每组8只.失血休克组于休克2 h时,灌注组、灌注+川芎嗪组在干预2 h时检测脑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ATP酶活性、血浆和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一氧化氮(N0)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组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脑组织中SDH、ATP酶活性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和血浆中NO含量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和血浆中MDA含量、MPO活性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嚷对失血性休克代谢障碍及脑组织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及休克再灌注损伤有关.

  • 血清CysC及NT-proBNP和MPO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与近期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予;卢玉龙;田儒进;邓丽萍;张羽丹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46例,Ⅲ级组55例,Ⅳ级组49例,检测血清CysC、NT-proBNP、MPO及超声心动图.出院3个月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心功能Ⅳ级血清CysC、NT-proBNP、MPO水平及LVEDd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且LVEF明显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0.01);扩张型心肌病血清CysC、NT-proBNP、MPO水平高于缺血性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P<0.01);发生MACE组血清CysC、NT-proBNP、MPO水平较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水平高(P<0.01).结论 血清CysC、NT-proBNP、MPO的表达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且与近期预后存在相关性.

  • 心肌标志物的进展与应用

    作者:王玉敏

    心肌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临床实践中已陆续发现多种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包括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如缺血修饰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等;

  •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肥厚性硬膜炎四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震;关文娟;刘升云;张磊;贺玉杰;郭金燕;苏静波;余祖江;阚全程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相关肥厚性硬膜炎(H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4例MPO-ANCA相关H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男性患者,发病年龄44~66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及多发颅神经麻痹.所有患者病情活动时均出现核周型(p)-ANCA阳性、MPO-ANCA滴度和炎症指标升高,而肾功能、胞质型(c)-ANCA和蛋白酶3(PR3)-ANCA正常.头颅增强MRI均显示硬脑膜明显增厚伴强化以及鼻窦炎或鼻窦内肿物形成.4例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敏感,3例患者激素减量时症状复发,激素加量及加用免疫抑制剂后病情控制良好.病情缓解期p-ANCA恢复阴性,MPO-ANCA和炎症指标降至正常且MRI上硬膜厚度有所减轻.结论 MPO-ANCA相关HP是ANCA相关血管炎(AAV)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一种类型,其较多累及上呼吸道,较少进展为全身系统型AAV,对临床上以头痛和多发性颅神经麻痹的中老年患者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增强MRI为诊断首选,必要时做硬膜活检.

  •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特性对其相关性血管炎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影响

    作者:吕远帆;帅宗文

    抗髓过氧化物酶 ANCA(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y,MPO-ANCA)是 ANCA 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主要自身抗体之一,是我国 AAV 患者血清中主要的自身抗体。临床研究报道,MPO-ANCA 阳性母亲通过自身抗体的胎盘传递,导致新生儿出现 MPO-ANCA 相关性血管炎(MPO-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MPO-AAV)的临床表现(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1]。另有临床分析研究证明 AAV 患者 MPO-ANCA 滴度与肾小球新月体形成数目及疾病的活动性相关[2-3]。因抗体的致病性研究不能直接进行人体试验,为获得MPO-ANCA 是 MPO-AAV 致病抗体的直接证据,Xiao 等[4]用纯化 MPO-ANCA 被动免疫 Rag2(-/-)小鼠,诱导该鼠出现坏死性寡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部分合并肺毛细血管炎;2009年 Little 等[5]运用人 MPO 主动免疫 WKY 小鼠,发现1600μg/kg 人 MPO 成功诱导 WKY 鼠出现寡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及肺出血。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MPO-ANCA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黏附和脱颗粒等炎症反应,导致 AAV 的临床损害[6-8]。 MPO-AAV 患者的临床损害累及肾、肺、神经系统、眼、耳、鼻等多系统。由于临床损害的不同,MPO-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等[9],此外 MPO-ANCA 尚存在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0]、其他 CTD(如 RA、SLE 等)、甚至健康人群的血清中[11]。还有研究结果显示, MPO-ANCA 滴度并不能完全代表 MPO-AAV疾病活动性或严重程度,部分病情复发患者 MPO-ANCA 呈现阴性,而部分病情缓解期患者 MPO-ANCA 滴度呈现持续上升[12-13]。因此,MPO-ANCA 作为致病性自身抗体,其导致AAV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此深入了解,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 MPO-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发病机制及复杂临床表现的认识。

  • 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振;王鹏飞;刘玲玲;王成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探讨 MPO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时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MPO水平。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 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 Gensini评分,同时分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结果 AMI组、UA组及 SA组的 MPO浓度明显高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 MPO浓度与冠心病 Gensini评分积分正相关(r=0.70,P<0.05);冠心病患者中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中MPO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MPO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T proBNP、MMP 9、MPO的影响

    作者:申晓莉;赵军;申颖莉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酶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陕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每次20 mg,每日3次,治疗连续8周。观察比较两组病人N 末端B型利钠肽原(NT proBN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 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病人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NT proBNP、MMP 9、MPO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 NT proBNP、MMP 9、MPO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 NT proBNP、MMP 9、MPO水平,临床效果较好。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PO及MMP-9表达变化

    作者:宋庆桥;李宜;胡元会;冯玲;石洁;吴华芹;曹雪滨;李俊峡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MPO和MMP-9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PO、MMP-9表达程度较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二者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和不稳定性,其中表达程度升高者可能处于向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的阶段.MPO和MMP-9可能成为判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

  • 颈动脉硬化研究进展

    作者:胡玉英;刘泰;胡跃强;张青萍;何乾超;梁妮

    颈动脉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和高危因素,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而颈动脉硬化作为一个慢性炎症过程,为机体对损伤的一种反应,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而在动脉壁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它催化产生的氧化产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几年来国内外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炎症性心脏标志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俊平;王阶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现,炎症不仅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是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而影响冠心病的疾病进展与转归。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监测病情变化,以期有效干预,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 脑血疏口服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蒋锋;王莉;山媛;崔小丽;王晓辉;程仙送

    目的 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血疏治疗组(治疗组)、脑血疏预处理组(预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IL-1)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MPO活性、ICAM-1及IL-1的表达较其他3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脑梗死体积小,坏死范围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浸润、MPO活性、ICAM-1和IL-1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组相比,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其中白细胞浸润、ICAM-1和IL-1的表达较治疗组减少(P<0,05);MPO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而发生作用,预防用药效果优于脑缺血发生后用药.

  • 脂餐负荷前后MPO和GSH Px变化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雪;靳春荣;白淘;陈武;李思进;梁建芳

    目的:研究在动脉硬化过程中脂餐负荷前后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高脂喂养1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12周,初始及第4周、8周、12周给予脂餐负荷,于空腹、脂餐负荷后2 h、4 h、6 h、8 h采血,测定 MPO和 GSH Px含量,同步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MPO空腹水平呈升高趋势,12周明显增多(P<0.05),初始和第12周脂餐负荷后 MPO水平先升高后降低,餐后2 h高(P<0.05)。GSH Px 空腹水平呈降低趋势,4周、8周、12周均较初始降低(P<0.05),脂餐负荷后 GSH Px均呈下降趋势,6 h~8 h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始终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脂餐负荷对氧化应激可能有较大影响。

  • 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PO活性及TNF α、IL 1β含量的影响

    作者:曲友直;段君民;曹鹏;拓柯;杨栋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1β(IL 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只 SD大鼠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分光光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 MPO活性及 TNF α、IL 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 MPO活性及TNF α、IL 1β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治疗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及TNF α、IL 1β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后 MPO活性及 TNF α、IL 1β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 环磷酰胺对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付巨峰;刘丹丹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CY)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 CY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 SD大鼠 100只,随机分为 4组,CY组(n=40)、单纯烧伤组(n=40)、CY对照组(n=10)、空白组(n=10).CY组与单纯烧伤组建立 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CY组和烧伤组在建模成功后 2 h、6 h、12 h、24 h时相点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室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检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大鼠心脏组织锡纸包裹后立即置入-80℃冰箱保存用于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同法读取空白组及 CY对照组各项参数及心肌取材.结果 CY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LVSP、LVEDP、dp/dtmax、-dp/dtmax值,心肌 MPO活性,血清 cTnI和 CK-M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组各时相点 LVSP、LVEDP、dp/dtmax、-dp/dtmax值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CY组各时相点 MPO、血清 cTnI和 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结论 低剂量 CY能显著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抑制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组织 MPO、cTnI及 CK-MB的释放,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邢雁伟;腾菲;高永红;邢雁辉;何庆勇

    目的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60 mg)、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1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20 mg,每天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天1次)+绞股蓝总甙片(120 mg,每天3次)组.观察不同组对血脂和肝肾功能以及血管炎症的影响.结果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TG)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TC和LDL-C,但对TG无降低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和TC、TG.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肝功能损害和激酶的升高明显减少(P<0.05).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绞股蓝大剂量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LDL-C、TC、TG,且能明显减少肝功能损害,降低血管炎症指标.

  •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病人血清Cys-c、MPO、MDA、NO及SOD的影响

    作者:冀永春;韦程程;杨秦;王蕊;刘彦波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收集西京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病人,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ys-c、MP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SO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调节病人血清Cys-c、MPO、MDA、NO及SOD水平,是安全有效的.

712 条记录 10/36 页 « 12...78910111213...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