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瘦素保护脓毒症后肾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颜光涛;薛辉;林季;郝秀华;张凯;王录焕

    目的 观察脓毒症对肾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瘦素(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尿酸(UA)以及肾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与自由基合成、解毒和嘌呤生成代谢相关的酶活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液中Leptin水平,同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腹腔内注射Leptin(0.08 mg/kg)和消炎痛(8 mg/kg)可分别降低脓毒症后12 h时血清UA水平[分别为(295.79±80.86)μmol/L和(281.78±46.35)μmol/L,脓毒症组为(474.03±75.22)μmol/L];Leptin保护组脓毒症后12 h和消炎痛保护组脓毒症后6 h肾组织Leptin水平[分别为(196.00±134.30)μg/g和(169.30±132.00)μg/g]亦显著高于脓毒症组[(61.65±27.29)μg/g].而Leptin和消炎痛保护后6 h和12 h对肾组织MPO、GST、XOD和SOD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结果并非完全抑制或促进.从总体上分析,Leptin和消炎痛有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和灭活的功能.结论 低剂量Leptin可能对脓毒症后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同消炎痛相似,与清除和灭活肾组织中氧自由基有关.

  • 乌司他丁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肖刚;赵文静;曾因明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危患者的可靠手段之一,据统计30%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但不适当的应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

  • 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壮丽;裴海涛;韩迪;纪晓军;李红云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研究发现,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害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引起血流改变、水肿等,终引起神经元死亡~([1]).

  • 重症中暑大鼠肾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彭娜;耿焱;张爽;唐柚青;文强;童华生;刘云松;刘志锋;苏磊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SHS)大鼠肾脏损伤的时程变化特点及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中暑0、2、6、24、48、72 h组7组,每组8只。中暑组将大鼠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温度(39.5±0.2)℃,湿度(60±5)%〕,复制经典型S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SBP)峰值开始下降为模型成功标志,随后转至(23.0±0.2)℃室温下复温;正常对照组大鼠一直置于(23.0±0.2)℃室温下。于复温后各时间点取心脏血和肾组织,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百分比表示;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肾损伤组织学评分(Paller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暑6 h组大鼠血清SCr、 BUN和肾组织MPO、 TNF-α、IL-6水平即显著升高〔SCr(μmol/L):174.0±27.0比68.0±11.3,BUN(mmol/L):12.6±2.3比4.3±1.2,MPO:(203.0±38.0)%比(100.0±1.4)%,TNF-α:(121.0±16.0)%比(100.0±1.4)%,IL-6:(118.0±19.0)%比(100.0±1.3)%,均P<0.05〕,24 h时达峰值〔SCr(μmol/L):489.0±96.0比68.0±11.3,BUN(mmol/L):19.3±5.7比4.3±1.2,MPO:(511.0±41.0)%比(100.0±1.4)%,TNF-α:(399.0±47.0)%比(100.0±1.4)%, IL-6:(473.0±56.0)%比(100.0±1.3)%,均P<0.01〕,72 h时恢复正常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中暑后肾脏即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及肾小管坏死等改变,24 h为明显,之后逐渐恢复,至72 h接近正常;Paller评分于6 h时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75.45±9.70比14.23±3.26,P<0.01),24 h达峰值(分:186.00±14.25比14.23±3.26,P<0.01),之后逐渐降低,72 h恢复正常。结论 SHS大鼠24 h内出现进行性肾损伤,与肾组织MPO、TNF-α、IL-6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以及IL-6、TNF-α释放可以保护SHS相关肾损伤。

  •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战云;颜炳丽;王春光;李松;郝力海;尹丽丽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糖尿病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2例糖尿病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浆MPO和血清弹性蛋白酶(ELT),同时B超测定两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数量及面积,并对各项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D后患者血浆MPO浓度明显高于HD前[414.6(198.9,671.5)、176.4(69.9,243.3) μg/L,Z=-4.51、P<0.01],HD前、后血清ELT浓度无变化[(201.9±100.5)、(229.8±179.4) μg/L,Z=-1.87,P>0.05).秩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年龄与CIMT、双侧斑块数及斑块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4、0.416和0.446,P<0.01或P<0.05),HD前MPO浓度与年龄、HD前ELT及C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0.476和0.810,P均<0.01);HD后MPO浓度与ELT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4,P<0.05),与各项颈动脉硬化指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1)年龄及HD前血浆MPO浓度是糖尿病MHD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2)特定HD条件时HD后血浆MPO浓度的升高与动脉硬化程度无关.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作者:李红芝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7例,分别检测血浆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2年,观察不同血浆MPO水平患者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247例患者按血浆MPO水平行二分位数法分组分为MPO> 320 mg/L组84例和MPO≤320 mg/L组163例,血浆MPO> 320 mg/L者MACES发生风险明显增加(HR=1.67,95% CI:1.32~2.57,P<0.05).血浆MPO与hs-CRP浓度成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血浆MPO浓度能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独立预测长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子中,hs-CRP与血浆MPO浓度存在相关性.

  •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曲友直;高国栋;赵振伟;赵燕玲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假手术组插入栓线但不阻塞大脑中动脉.模型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川芎嗪组于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33 mg/kg.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6 h时TNF-α含量及缺血/再灌注24 h时的MPO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含量[(1.576±0.153)μg/L]及MPO活性[(0.409±0.044)U/g]较假手术组[(0.601±0.089)μg/L和(0.026±0.008)U/g]均显著升高(P均<0.01);川芎嗪组TNF-α含量[(1.035±0.092)μg/L]及MPO活性[(0.293±0.039)U/g]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TNF-α含量及MPO活性来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 50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及其在分型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尚磊;陈雪晶;李元媛;郭桂庆;何大水;蔡小矜;郑彬;秘营昌;王建祥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cMPO)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502例AML患者进行八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观察患者白血病细胞cMPO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结果 502例AML患者cMPO总体阳性率为58.0%,其中阳性占21.5%,弱阳性占34.1%,部分阳性占2.4%;阴性占42.0%.各亚型中,AML伴t(15;17) (q22;q 12)/PML-RARα的cMPO阳性率高,为100%,阳性强度多数接近正常粒细胞水平;其次为AML伴t(8;21) (q22;q22)/RUNX 1-RUNX1T1,阳性率为91.4%,阳性强度多为弱阳性;AML微分化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cMPO表达皆为阴性;余各亚型阳性率在22.7%~76.2%.结论 各亚型AML cMPO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 六例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细胞化学特点分析

    作者:崔雯;许议丹;钱林生;郝玉书;丁兆明

    关于微分化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细胞化学染色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苏丹黑B(SBB)反应报道较多,并有明确标准,其它染色反应则报道很少.现将我所6例M0患者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报告如下.

  • 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建国;郑栓;陈强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5 g/次,4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尿酸(B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清NO和ET-1水平.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XOD、BUA、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NO和ET-1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凤蕊;林秀珍;崔志清

    目的:探讨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胆必清用药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时间60 min)技术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浆内毒素及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小肠、肺的病理变化.结果:制模后家兔血浆内毒素及组织中的MDA及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胆必清颗粒组内毒素及组织中的MDA及MP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胆必清颗粒组小肠及肺的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 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

    作者:曹旭东;孙续国;宋敬敬;苏桂新;李小亮;丁红梅;刘金平;黎小沛

    目的:设计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方法: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对照组各60例,联苯胺-H2O2法对血细胞进行MPO染色.应用自行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粒细胞表达MPO.结果:联苯胺染色法发现粒细胞中表达MPO,且各阶段染色程度不同,MPO呈现颗粒状分布.芯片分析的结果与联苯胺染色法所呈现的结果在形态特征方面一致,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熟粒细胞MPO活性均高于幼稚粒细胞,平均MPO活性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毛细管芯片单细胞分析粒细胞MPO活性,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细胞平均MPO显著增高,有可能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志和个体化检查指标.

  • 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林章超;张梅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常见病,在许多国家进行的死因统计中都是主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形成CAD的重要病理基础.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一种含铁溶酶体酶,其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通过产生自由基等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其参与炎症、肺癌、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促进斑块形成和不稳定性增加;同时,MPO基因存在多态性,影响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斑块的稳定及预后.

  • 二甲双胍对脑出血模型小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飞;高伟伟;徐新;周帅;刘会敏;张建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干预小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简单随机抽样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经微量注射器向脑实质内注射?型胶原酶(1μL,0.075 U)制作ICH模型,假手术组注射1μL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小鼠在造模后6 h予以二甲双胍(100 mg/kg)连续灌胃7 d,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后第3、7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出血后第3天血肿周围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 分组处理后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小鼠血肿周围脑组织MPO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处理后第3天,二甲双胍组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减轻ICH后小鼠脑血肿周围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

  • 缝隙连接对兔失血性休克诱发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曹莹;高鸿;谭立;杨烨

    目的 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期阻断缝隙连接对缺血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24只,体重1.5~2.2kg,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2只:传统治疗组(A组)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1.5ml/(kg·min)30min;辛醇组(B组)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5ml/(kg·min)30min,同时腹腔注射99.5%辛醇5mmol/kg.然后二组回输全部放血及等放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液后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2.5ml/(kg·h)150min.于放血前(T1)、失血性体克模型制备成功后即刻(T2)、容量复苏30min(T3)、容量复苏180min(T4)时记录MAP、HR,记录容量复苏期间兔的病死情况.于实验兔容量复苏死亡或复苏结束时取右上肺置于-80℃冰箱内用于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含量(MDA)等生化指标,右下肺置于甲醛溶液中固定作肺多形核粒细胞(PMNs)计数.结果 ①肺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②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A组含量较B组显著升高(P<0.01);③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A组较B组显著升高(P<0.01);④HE染色肺多形核粒细胞(PMNs)计数: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 兔失血性休克诱发肺损伤时阻断缝隙连接可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PCI 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血清 MMP -9及 MPO 的影响

    作者:任琢琢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影响。方法将102例STEMI急诊PCI术后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内分泌激素、MMP-9及MPO水平和运动耐量、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or)、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和MMP-9、MPO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STEMI急诊PCI术后HF患者心功能状态,抑制左室重构,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MMP-9、MPO水平有关。

  • 白细胞聚集增高及相关酶变化与进展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吴华东;徐仁佃;李辉华;吴裕臣;万慧

    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有炎症机制参与.新近有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体内存在着白细胞(wBC)聚集增加和微血管闭塞,微血管床内有许多阻塞毛细血管的WBC. WBC通过黏附于内皮细胞、阻塞毛细血管而引发"无再流"现象.故有人提出血液中WBC聚集增加是人类卒中的危险因素.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郭永霞;李拥军;冯燕光;魏小刚;苏便苓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反应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影响

    作者:董昭兴;李其皓;张涛;柴燕玲;钟红;雷雯;王颖;李振坤;吴文娟;饶明清

    目的 探讨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治疗组)、预防性高碳酸血症组(预防组),采用脂多糖静脉注射复制肺损伤模型,观察3组血流动力学(血压、心率),血气指标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肺泡损伤数比值(IQA)及光镜下评估肺脏的损伤程度,通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探讨高碳酸血症对肺脏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结果 三组在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预防组组PO2、PaCO2/FiO2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预防组组W/D、MPO、IQA和MD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治疗组与预防组组比较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脏的聚集,抑制肺脏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了肺脏的损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李晶;张固琴;王丽慧

    目的 检测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探讨MPO与COPD发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纳入49例COPD患者、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coscrecnEBC收集仪采集标本,以酶免疫法测定EBC中MPO浓度.结果 COPD组EBC中MPO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68±0.32)μg/L vs (11.72±0.34)μg/L,P<0.05];COPD组EBC中MPO浓度与患者FEV1% pred、呼气流量峰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18、0.327,P值均<0.05).结论 EBC中的MPO浓度能监测肺组织局部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能反映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发现COPD的病情变化,是一种较好的评价COPD病情的生物学指标.

712 条记录 9/36 页 « 12...6789101112...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