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半乳糖血症全自动筛查试剂盒的性能分析

    作者:孙亦彩;冯健明;徐倩;沈健

    目的:对一种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品中总半乳糖含量的全自动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总半乳糖含量,评判试剂盒的性能指标.结果:该试剂盒的有效检测范围为2.5~70 mg/dl,检测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为0.1 mg/dl.批内、批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0%与≤15%,校准品的不精密度≤20%.试剂盒在37℃放置7d后荧光值变化≤15%,稳定性好.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公司的同类试剂盒有很好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试剂盒对比国外产品,操作简单快速,已实现自动化,适合应用于新生儿半乳糖血症大批量样本的筛查.

  • 新生儿半乳糖血症筛查及基因谱分析

    作者:杨茹莱;童凡;洪芳;钱古柃;吴鼎文;赵正言

    目的:探讨新生儿半乳糖血症( GAL)患病率、GAL基因谱分布及其临床表型。方法利用浙江省筛查中心数据库,统计2013年10月—2015年3月GAL筛查期间所有活产婴儿、新生儿筛查人数,回顾性研究经基因/酶活性检测确诊的GAL病例所有临床资料,分析基因分布及临床特点。结果 GAL患病率1/189857。其中GALⅠ型1例(患病率1/759428),基因型为c.904+1G>T、c.687G>A,GALT 酶活性为正常对照的56.4%;GALⅡ型1例(患病率1/759428),基因型为c.85G>T、c.502G>A;GALⅢ型2例(患病率1/379714),基因型分别为:c.505C>T、c.452G>A及c.280G>A、c.925G>A,GALE酶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的42%、38%。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改变;其中合并高乳酸、高血氨、多种氨基酸增高各1例;GALⅡ型患儿治疗前出现晶状体混浊。所有患儿均需无乳糖奶粉喂养,随访中异常指标均改善,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GAL在浙江省罕见;其基因型分布分散;临床表现多为轻症型。早期治疗预后良好,需终身随访。建议临床高危病例早期行GAL筛查。

  • 1998-2004年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分析及随访

    作者:刘一心;黄晓春;陈斌;黄谨;王虹;林艳;伍小秋

    目的总结分析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建立深圳市所有产科医院的筛查网络,以非选择性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后采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苯丙氨酸、半乳糖含量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筛查覆盖率97.07%.筛查阳性者,以血清标本复查确诊.结果6年多共筛查新生儿325 498人,其中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人,苯丙酮尿症(PKU)12人,半乳糖血症1人,G-6-PD缺乏症1082人.经早期诊断治疗,患儿的智能和体格等发育无明显异常.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G-6-PD缺乏症和半乳糖血症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采取早期治疗能有效地防止息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低下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

  • 卵巢早衰的病因

    作者:郑敏;冯云

    卵巢早衰(POF)的病因包括遗传、免疫、代谢、病毒感染以及医源性等因素.涉及X染色体长臂的畸变、X染色体及常染色体的某种基因突变都与POF相关.某些病例卵巢组织炎性改变,自身抗体特别是抗自身类固醇生成细胞抗体(st-c-Abs)的发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等现象提示POF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相关.半乳糖血症、某些病毒感染后、放化疗后及体外受精(IVF)助孕周期中对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低下的患者数年后患POF的现象也提示POF与代谢、病毒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相关.对POF病因的探究已成为生殖领域关注热点,并将有助于谮对症治疗和满足患者生育要求.

  • 眼—脑—肾综合征合并半乳糖血症1例

    作者:史湘舟;崔占杰;蒲方;夏红见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喘憋5d于2012年3月22日入院.患儿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发热,高体温达39.7℃,无寒战及抽搐.伴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嗽,有痰不易咯出.喘憋,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略有缓解.在当地诊所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喜炎平""红霉素"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史:患儿因生后黄疸持续不退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半乳糖血症";2007年9月因视物不清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白内障晶体切除术";2011年12月因发育落后、肺部反复感染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并确诊为"眼—脑—肾综合征、半乳糖血症".

  • 新生儿足跟采血佳时间选择

    作者:李月华;程淑敏

    母婴保健法规定[1]:对出生72 h后,经过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及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G-6-PD)等.要求收集直径达1 cm的血斑标本[2].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的特点,足跟采血有一定的难度,而足量采血是化验准确的前提.为寻找临床佳采血时机,护理人员观察了106例新生儿不同时间采血的难易程度.现介绍如下.

  • 半乳糖血症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梅慧芬;刘丽

    半乳糖血症是半乳糖代谢中酶功能缺陷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在欧美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万~1/5万,我国台湾省的筛查显示当地的发病率约为1/40万[1].

  • 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进展

    作者:宋岚芹

    国外自60年代开始筛查苯丙酮尿症(PKU)以来,目前已能进行甲状腺机能低下症(CH)、半乳糖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十几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有些国家还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立法,要求每个新生儿都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 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浆氨基酸谱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丽;程静;李秀珍;姚梦霖;梅慧芬;赵小媛;牟德海;郑家概;辜英杰;刘德华;张春花;张霆

    目的观察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浆氨基酸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0例半乳糖血症患儿于饮食限制治疗前(疾病期)、后(恢复期)进行血浆17种游离氨基酸测定,并与 52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半乳糖血症患儿治疗前血浆组氨酸、苏氨酸、瓜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均明显升高,谷氨酰胺、丙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明显降低,治疗好转后除血浆色氨酸较治疗前升高、蛋氨酸较治疗前下降外,其余氨基酸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半乳糖血症患儿治疗前血浆氨基酸谱有明显改变,酪氨酸、瓜氨酸和蛋氨酸的变化与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所致酪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和蛋氨酸血症类似,仅检测血浆氨基酸水平难以与上述疾病鉴别;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浆氨基酸变化与肝功能异常无关,可能与疾病本身代谢异常有关;肝功能正常或异常的黄疸、肝脾肿大患儿血浆氨基酸异常,需警惕遗传代谢缺陷病的可能.

  • 半乳糖血症患儿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基因突变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王宇阳;刘哲伟;常会波;王立文;吴建新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半乳糖血症患儿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基因(GAL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例确诊为半乳糖血症的患儿,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RT-PCR扩增GALT基因全长cDNA;将PCR产物亚克隆至T-easy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同时,采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的方法将PCR产物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2例患儿均出现了未报道过的突变.其中1例患儿GALT基因1006位A突变为G,导致M336V氨基酸突变;另1例患儿GALT基因779位A突变为T,导致H260L突变.这2例突变均为碱基替换形成的错义突变,且均为杂合型突变.结论 基因诊断可提高半乳糖血症诊断的准确性,并为该病的产前筛查、造血干细胞移植甚至基因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半乳糖血症患儿尿液气相色谱-质谱结果分析

    作者:梅慧芬;刘丽;李秀珍;程静;赵小媛;范莉萍;黄俊菁;林文春

    目的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10例半乳糖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尿液,以建立半乳糖血症的化学诊断方法.方法 留取10例半乳糖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尿液和60例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尿液,尿液经尿素酶处理后用GC-MS检测尿代谢产物.结果 半乳糖血症患儿尿中检测出至少34种代谢物,其中半乳糖、半乳糖醇、半乳糖酸、酪氨酸、4-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乳酸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二氢尿嘧啶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除4-羟基苯乳酸外,其他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GC-MS检测尿中半乳糖、半乳糖醇、半乳糖酸水平可诊断半乳糖血症.

  • 一例Citrin 缺乏症的护理

    作者:邵燕

    Citrin 缺乏症是由SLC25A13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Citrin作为一种线粒体内钙结合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蛋白,在尿素合成以及NADH的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Citrin缺乏症包含成人发作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及Citrin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内淤积症(NICCD)两种不同临床表型,2001年Ohura等发现了伴有高氨血症及半乳糖血症的肝内胆汁淤积患儿存在SLC25A13基因的突变①-②,故将本病定义为Citrin缺乏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多于生后数月内发病,常见表现为黄疸、血瓜氨酸升高以及脂肪肝,此外还有半乳糖血症、低蛋白血症、出血倾向、低血糖以及甲胎蛋白明显升高,可有瓜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升高 ③-④.早期检测并发现瓜氨酸升高对确诊有重要意义,但并非所有NICCD患者均有瓜氨酸的升高.近来研究发现患儿有"Chubby Face"表现,面部丰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儿,提示其面部特征也可作为参考诊断指标.NICCD患儿症状多在1岁内消失,各项生化指标亦随之趋于正常,此时患者的确诊只能通过基因诊断或淋巴细胞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Citrin免疫杂交来明确.部分NICCD患儿仍留有易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有胰腺炎、高脂血症和癫痫样发作,2岁起饮食有明显嗜食豆类、花生等,厌食甜食及谷类的饮食倾向,极少数需肝移植治疗.

  • 10例半乳糖血症患儿的护理

    作者:宗青;范莉萍;黄俊箐;邓肖香;卢少媚;李秀珍;程静;刘丽

    对10例半乳糖血症患儿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半乳糖血症患儿的黄疸、低血糖、胃肠道症状及出血倾向等症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注意饮食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及黄疸的变化,做好治疗前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此类患儿的伤残率.出院时教育家长给非乳类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并及时添加辅食.

  •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浆氨基酸谱的变化

    作者:苏嬿莉;刘丽;崔彦芹;李秀珍;陈娟

    目的:观察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半乳糖血症的患儿血浆氨基酸变化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和10例半乳糖血症的患儿于治疗前进行血浆17种游离氨基酸测定,并与52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婴儿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发现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患儿血浆苏氨酸、胍氨酸、蛋氨酸、甘氨酸明显增高,分别为(175.4±58.1)、(29.7±14.4)、(49.7±28.2)、(257.6±63.5) nmol/mL(P<0.05),而丝氨酸、牛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明显降低,分别为(119.9±36.8)、(74.6±36.6)、(48.1±16.9)、(88.5±25.9)、(139.8±40.5)nmol/mL、(44.7±17.3)nmol/mL(P<0.05);半乳糖血症的患儿血浆苏氨酸、胍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8.7±276.7)、(172.9±153.8)、(139.5±82.3)、(89.6±25.3)、(106.1±56.4)、(154.5±94.1) nmol/mL(P<0.05),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则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4±7.9)、(63.9±10.9)nmol/mL、(111.9±21.8)、(17.6±8.4)、(355.6±151.8)、(265.2±62.9) nmol/mL(P<0.05);婴儿肝炎综合征、半乳糖血症患儿所测定的血浆氨基酸谱中,除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在两组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半乳糖血症患儿的血浆氨基酸谱之间有明显改变,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有助于把半乳糖血症从婴儿肝炎综合征中鉴别出来.

  • 深圳市新生儿半乳糖血症筛查工作回顾与分析

    作者:黄晓春;伍小秋;刘一心;文伟;申小玲;彭红兵

    目的 对深圳市各产科医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进行半乳糖血症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避免患儿重要器官损害,使患儿的体格和智能正常发育.方法 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系统检测出生72 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总半乳糖含量.结果 确诊高半乳糖血症患儿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检出率为1∶50 252.结论 用检测总半乳糖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半乳糖血症的筛查是早期诊治该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

  • 新生儿筛查现状和展望

    作者:马燮琴;顾学范

    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普查.这类疾病在新生儿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但体内已有生化或激素改变.新生儿筛查可及早发现异常,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自1961年美国盖塞利(Guthrie)发明苯丙酮尿症(PKU)新生儿筛查以来,发达国家先后进行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半乳糖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枫糖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和囊性纤维变性(CF)等数十种疾病的新生儿筛查,其中PKU和CH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好,已在许多国家大力推广.有些国家已将新生儿筛查列入国家卫生法内容之一.新生儿筛查覆盖率接近100%.

  • 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系统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作者:

    目的 对深圳市各设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先天性遗传性代谢异常疾病筛查,使惠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或减轻疾病对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系统,对出生72 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同步筛查三种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结果 对深圳市548 217名新生儿进行了筛查检测,筛查出4 079名患儿,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6例、苯丙酮尿症12例、四氢喋呤缺乏症4例、高半乳糖血症10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 047例.结论 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系统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量分析精确,重复性好,试剂成本较低等优点.

  • 抗肝纤维化化学药研究概况

    作者:陈海滨;吴蔚;李文珠;冷爱民

    肝纤维化(HF)是肝脏遭受各种损害后,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tlular matrix,ECM)在肝脏内播散性过度沉积形成的,其后可发展为肝硬化[1].引起HF原因较多,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遗传和代谢疾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血吸虫病等[2].

  • 两例新生儿经典型半乳糖血症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张海燕;陈栋;刘晨;刘兴锋;盖中涛;刘毅

    目的 明确2例疑似半乳糖血症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基因组进行外显子捕获检测,对患儿及其父母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用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软件对新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 新一代测序检测结果显示例1携带GALT基因c.564G>C(p.Q188H)和c.116A>T(p.D39V)复合杂合突变;例2携带c.754C>T(p.Q252X)和c.904+1G>T复合杂合突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2例患儿分别携带c.564G>C(p.Q188H)、c.116A>T(p.D39V)和c.754C>T(p.Q252X)、c.904+ 1G>T突变;例1父亲携带GALT基因c.564G>C杂合突变,母亲携带c.116A>T杂合突变,例2父亲携带c.754C>T杂合突变,母亲携带c.904+1G>T突变,因此患儿的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4个突变经检索HGMD均为未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GALT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2例半乳糖血症患儿的发病原因.

  • 高半乳糖血症大鼠晶状体的病理改变

    作者:颜京霞;田艳霞;赵毓芳

    目的: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高半乳糖血症幼鼠发病早期晶状体的病理改变,探讨高半乳糖血症发病过程中晶状体结构的改变过程. 方法: 应用Wistar大鼠幼鼠采用腹腔注射半乳糖的方法诱发高半乳糖血症,在发病早期阶段取晶状体,分别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结构的改变. 结果: Wistar大鼠幼鼠在诱发高半乳糖血症后的3 d光镜即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细胞内空泡,纤维肿胀. 电镜下可见细胞膜上的缝管连接异常,胞质内可见许多空泡样结构出现. 结论: 高半乳糖血症在发病早期即可导致晶体浑浊,终引发白内障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