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治疗与运用

    作者:涂婧瑶;常敏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治疗与运用.方法: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以及合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B组),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中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肝功能中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好转.但B组改善幅度较A组大.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B超诊断结合胆红素指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郅伟巍

    目的:探讨B超诊断结合胆红素指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8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分析,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婴儿8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胆红素指标检测和B超检查,观察两组对象的胆红素指标和B超指标,并分析单纯胆红素指标和B超诊断结合胆红素指标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试验组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肝右叶上下径(6.35±0.58)c m明显高于对照组(5.12±0.98)c 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诊断结合胆红素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纯胆红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采用B超诊断结合胆红素指标进行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该病的情况.

  • 99Tcm-EHIDA肝胆显像在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林乐军;谭贵萍;王永涛;李伟龙;李善春

    目的:探讨99Tcm-EHIDA肝胆显像在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9例先天性胆道闭锁和37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结果.结果:99Tcm-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灵敏度100%,特异度89.2%,准确率92.9%,假阳性率17.4%;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灵敏度89.2%,特异度100%.结论:99Tcm-EHIDA肝胆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金黄利胆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61例疗效观察

    作者:裴胜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金黄利胆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1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金黄利胆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至80ml,空腹多次喂服.对照组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每日4次,每次20ml,空腹喂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优于对照组23.6个百分点.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黄利胆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疗效.

  • 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探讨与中西医治疗

    作者:卢燕;齐昉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时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本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胆汁淤积,都可以成为发病诱因.在未明确病因前,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一旦明确病因,即不属于本病范畴.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邓志考;王秋芳;苏芝兰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婴儿肝炎综合征西医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均持续改善,且治疗组的检测结果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血小板参数及血清、胆汁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更好,因此本治疗方案更为适用于肝炎综合征患儿.

  • "气一元论"探讨及其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运用

    作者:吕英;林明欣;黄荣铝;刘钊汝

    "气一元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唯物基础,亦为人体生命观之基本内核."气"乃构成宇宙之本原,亦为宇宙之高范畴.作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立足"生命宇宙整体观",临证之时,以<周易>先天"乾坤两卦"分析患者"元气"之强弱及其运行规律;论治之际,以"气一元论"为宗旨,以"六经辨证"为大法,以"仲景方药"为医剑,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纯中医可以防治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本文先浅探"气一元论"之理论基础,然后再观其指导临床(婴儿肝炎综合征)之效用.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王超群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综合症候群.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病死率较高,达12.9%,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1],目前尚无特效方法.笔者在我院儿科杜克宽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多年来本着"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为病因,"湿为阴邪,法当温运"及"治肝实脾"为治则的指导思想,方选茵陈理中汤加减内服、外敷温运贴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治疗病例总结如下.

  • 裴学义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经验

    作者:胡艳;幺远;柳静;裴胜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病因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类似于中医古籍记载的"黄疸"、"胎黄"、"胎疸"等病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著名老中医裴学义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从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根据本病的临床证候特点及预后、转归,创制了清肝利胆方和益肝降酶方2个经验方,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速度更快、幅度也更大,降低了长时间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加重所引发肝硬变的风险,改善了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预后,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跟随裴老临证学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多年,深受启发,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 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吴德丽;邹柏坚;陈艳云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功能相关性,探究肝纤维化标志物在IHS确诊、发病程度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初步治疗的10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根据超声波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将患儿分为4组,重度肝纤维化组21例,中度肝纤维化组23例,轻度肝纤维化组20例,非纤维化组36例.对比分析患儿的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IV胶原(C-Ⅳ)四项指标与肝功能水平相关性.结果:肝功能ALT和DBIL指标水平在非、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呈显著增高趋势,非肝纤维组和轻度肝纤维组DBIL水平显著小于中、重度肝纤维组,且呈递增趋势(P<0.05);HA和C-Ⅳ指标水平随着肝纤维发病程度呈显著性递增,PC-Ⅲ指标在重度肝纤维组比较显著(P<0.05),LN指标在四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HA、C-Ⅳ与肝功能水平指标相关系数(r)在0.701~0.745,P=0.001.结论:HA和C-Ⅳ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水平对IHS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分型及发病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肝穿刺术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马鸣;陈洁;王培鑫;黄晓磊;李中跃;汤宏峰;林隆

    目的 探讨肝穿刺术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婴儿肝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年3月至2006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6例原因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1秒钟肝穿刺活检术,通过肝脏组织学改变的检查,对病因进行综合的诊断和分析.结果 66例患儿肝穿刺活检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通过肝脏病理学检查共确诊病因53例(占80.3%),后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确诊57例(占86.4%),并对病原菌的诊断提供帮助.确诊病因中先天性胆道闭锁35例,居首位,占53.0%;其次为代谢性肝病检出10例,占15.2%;次之为胆汁淤积性肝炎,9例,占13.6%.结论 肝穿刺活检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婴儿期的梗阻性黄疸或治疗效果不佳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须高度怀疑先天性胆道闭锁,积极行肝穿刺检查;对代谢性肝病应在婴儿期就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虎栀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直肠给药效果观察

    作者:申军;彭文娟;李志芳

    目的 研究虎栀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方法 随机将62例婴肝患儿分成两组,用虎栀合剂保留灌肠并与口服虎栀合剂疗效组对照,观察虎栀合剂对婴肝缩肝、退黄、利疸、降酶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婴肝患儿,采用保留灌肠法能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药物疗效的可靠性.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超声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研究

    作者:李智贤;何云;吴棘;梁淡媚;杨红;王琳琳;马韵

    目的本研究应用无创性超声检测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征)患儿并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C-Ⅳ和LN,探讨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性超声检测89例婴肝征患儿的肝脏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其中41例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婴肝征组肝固有动脉(PHA)增宽,明显可测,彩色血流图易显示; PW: PH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增高,以Vs增高明显,阻力指数(RI)增高;肝静脉(HV)多普勒波型由正常的HV0型(三相或四相波)向异常的HV1型(波幅减低且无反向血流)和HV2型(连续平坦波形)转变;婴肝征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浓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婴肝征组41例行病理学检查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39例,占95.1%,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清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符合.结论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能较好地反映婴儿肝炎综合征肝纤维化活动情况.

  • 剪切波和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对BA和IHS肝弹性改变探讨

    作者:张鑫鑫;李士星;鞠浩;时博;张尧;冯舒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和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脏弹性改变.方法 应用实时剪切波和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23例BA患儿、44例IHS患儿和20正常婴儿进行检查,分别统计各组肝脏弹性杨氏模量值和弹性评分,对各组肝脏弹性杨氏模量值和弹性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组、IHS组和正常对照组肝脏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5.79±6.71) kPa、(8.15±2.45) kPa、(5.63±0.67)kPa,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9、27.86,P<0.05).SWE和RTE技术鉴别BA组和淤胆型组的佳阈值分别为10.77 kPa和2.5分,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9%、87.0%、0.811 (0.679~0.943)和56.5%、87.0%、0.756(0.656~0.917),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SWE技术大于RTE技术(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WE技术结果读取更简单直观、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可帮助临床医师鉴别BA和IHS提供肝脏硬度信息.

  • 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改变探讨

    作者:姜爽爽;李士星;张鑫鑫;鞠浩;冯舒;时博;张尧

    目的 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探讨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脏弹性评分的差异,间接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将60例住院黄疸患儿分为BA组(32例)和IHS组(28例),应用RTE对其肝脏弹性进行评分,分为0~4分,比较两组评分的差异.结果 BA组>1分者30例,其中2分14例,3分13例,4分3例,IHS组仅2例为2分,其余26例均≤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BA肝脏弹性评分普遍>1分,IHS肝脏弹性评分普遍≤1分.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肝脏弹性评分,可有效提高BA及IHS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 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文娟;何静波;胡原;张号绒;陈洁;李碧香

    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的超声表现,评价其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6例因持续性阻塞性黄疸住院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肝门区结构、胆囊形态及收缩功能并与手术、腹腔镜、病理及临床结果对照.结果 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的18例出现肝门区纤维块阳性.9例呈无腔胆囊 ,8例呈瘪小胆囊、5例充盈胆囊.15例餐后胆囊无变化,7例胆囊有变化但收缩率小于50%. 4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未出现肝门纤维块阳性结果,1例呈无腔胆囊,5例呈瘪小胆囊,38例充盈胆囊.6例餐后胆囊无变化,14例胆囊收缩率小于50%,24例胆囊收缩率大于50%.结论 肝门区纤维块阳性可作为诊断先天性胆道闭塞(BA)的一个可靠的客观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是82%,特异性100%,准确性94%.胆囊的形态尤其无腔胆囊对两组病例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41%,特异性97%,准确性78%.胆囊的收缩功能也是鉴别两组病例的一个重要指标,胆囊收缩大于50%可以排除胆道闭锁的诊断.

  • PDCA护理干预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志萍;李翠晴;魏红红

    目的 探讨PDCA护理干预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孝义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PDCA护理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PDCA护理组应用PDCA法进行护理干预,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用药依从性的现状进行调查,对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改进的方案以及进行方案的实施,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DCA护理组患儿全身症状[(23.3 ± 4.1)分]、腹部症状[(26.8 ± 4.5)分]、情感功能[(28.3 ± 2.1)分]、乏力[(26.2 ± 0.9)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16.3 ± 5.1)分、(21.3 ± 2.4)分、(23.3 ± 4.2)分、(21.3 ± 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CA护理组患儿用药依从率(94.3% )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CA护理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9% )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过程中,PDCA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理想,提高了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及肝脏病理变化与临床分析

    作者:范篆玲;李立花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变化、肝脏的病理改变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的参考价值。方法:对1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肝脏穿刺进行的病理分析,并与临床症状、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异常变化明显,能较好的反映其肝受损的表现,肝脏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表现所示与婴儿肝综合征诊断符合率较高,大多数为胆汁淤积型为主,肝脏病理结果显示从肝细胞肿胀、点状坏死直至肝硬化均可见到,婴儿死亡率较高,治愈率低下。结论: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及肝脏病理分析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超声血流动力学与血清标志物评价婴儿肝炎综合征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李智贤;梁淡湄;王琳琳;何云;马韵;杨红;韦康来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测41例IHS患儿肝脏血流动力学, 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肝固有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血清透明质酸(HA)测值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745和0.712,P=0.001);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783,P<0.001).结论 PHA 的PSV和RI、血清HA浓度、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IHS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在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云;李智贤;廖新红;梁淡媚;杨红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活检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座谈会制定的标准诊断为IHS的患儿37例,全部病例有黄疸、肝大或肝脾大及肝功能损害.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弹射18G配枪用槽式切割活检针,彩超引导避开肝内血管及胆管、胆囊等重要结构,肝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及马松染色.结果 IHS主要病理特征以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常见,其他依次为肝细胞水变性、肝细胞点状、灶性坏死、碎片状坏死、淤胆、巨细胞形成、肝小叶结构紊乱等;37例中35例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年龄≤6个月29例,其中S1 7例,S2 4例,S3 11例,S4 13例.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婴儿经皮肝组织自动活检术是一项安全、快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技术,能为婴儿这一特殊年龄组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

15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