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巨细胞病毒肝炎综合征婴儿外周血宿主micro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王丽;钱继红;张拥军;夏红萍;朱天闻;陈妍;赵冬莹;朱建幸

    目的 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所致肝炎综合征婴儿治疗前后外周血microRNA(miRNA)水平变化,探讨宿主miRNA与更昔洛韦(GCV)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CMV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婴儿44例为病例组,分为GCV不敏感组(20例)和GCV敏感组(24例);15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GCV治疗前2d和停药后(或用药4周末),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l mL,提取miRNA,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sa-miR-92a、hsa-miR-96、hsa-miR-433和hsa-miR-183表达水平,结果 用相对表达量表示.结果病例组has-miR-92a、has-miR-96、has-miR-433和has-miR-18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GCV不敏感组has-miR-96表达水平(1.24±0.62)低于GCV敏感组患儿(5.43 ±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治疗后GCV不敏感组has-miR-96(0.70±0.06)和has-miR-183 (2.97±0.14)均明显低于敏感组(6.47±1.01、9.84 ±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P<0.01;t=-2.52,P=0.019);GCV不敏感组has-miR-183治疗后(2.97±0.14)较治疗前(9.79±1.31)明显下降,has-miR-433治疗后(6.20±0.92)较治疗前(10.90±0.77)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02;t =2.45,P=0.027);GCV敏感组has-miR-183表达水平治疗后(9.84±0.95)较治疗前(9.27±0.96)升高,has-miR-433治疗后(6.57 ±0.71)较治疗前(9.88±1.3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8;t =3.70,P<0.001).结论 GCV敏感患儿用药前后has-miR-96表达均高于不敏感患儿,用药后敏感患儿has-miR-183表达也高于不敏感患儿,miRNA对临床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指导意义.

  • 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疗效.方法 85例IH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2.35个月)与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2.05个月).二组病例均予保肝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UDCA 15~25 mg/(kg·d),分2、3次服用,连续应用10~15 d为1个疗程,部分用2、3疗程.监测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与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中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以及肝脏大小.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UDCA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儿血清及胆汁中TB、DB、ALT、γ-GT、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a<0.01),肝脏明显缩小(P<0.01);十二指肠引流液中TB、DB、TBA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0.01),二组治疗后十二指肠引流液中ALT无显著性差异.二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UDCA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及内源性胆汁酸水平,可促进胆红素、TBA排泄,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的疗效.

  • 肝胆断层显像和r-谷胺酰转肽酶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邵国强;韩建奎;王峰;李少华;孟庆乐;张乐乐;王自正

    目的 探讨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m-EHIDA)肝胆断层显像和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对婴儿持续性黄疽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肝胆动态平面显像1h内未见明确肠道放射性出现的127例持续性黄疽患儿,6~8h进行肝胆断层显像及滤波反投射三维重建,排除体表及其他脏器放射性干扰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有无肠道放射性出现和功能性胆囊显影,所有患儿进一步接受24h肝胆半面延迟显像和显像前血清γ-GT测定,参照临床终诊断评价其诊断效能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99Tcm-EHIDA肝胆平面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征(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5.7%、59.8%、71.7%、49.2%、91.7%和59.8%、85.7%、71.7%、91.7%、49.2%;联合6~8h肝胆断层显像,诊断BA和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提高至97.1%、73.9%、80.3%、58.6%、98.6%和73.9%、97.1%、80.3%、98.6%、58.6%.对日龄<60d组,以γ-GT≥300 U/L作为BA的诊断标准,诊断BA和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9%、87.7%、80.0%和87.7%、60.9%,80.0%.对日龄<60d,肝胆显像(平面加断层,以下简称肝胆联合显像)持续未见功能性胆囊影和(或)肠道放射性的37例患儿,联合检测血清γ-GT,对BA的诊断特异性和对HIS的诊断灵敏度均提高至91.2%.结论 99Tcm-EHIDA肝胆断层显像对BA和HIS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24h延迟半面显像,对日龄<60d者,肝胆联合显像和血清γ-GT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基因突变分析与临床研究

    作者:林瑞珠;刘丽;盛慧英;徐翼;李秀珍;程静;蔡燕娜;卢致琨;李端

    目的 分析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FIC3)临床表现、遗传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方法对2例临床疑似PFIC3的中国患儿ABCB4基因的2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其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相应突变基因检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健康对照组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50例,男27例,女23例,均为汉族.结果 2例患儿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黄疸伴瘙痒、肝大,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胆汁酸升高.例1为ABCB4基因c.2489ins A和c.3143_3145 delGCAinsCC复合杂合突变,例2为c.966G >C(p.G319R)和c.3220G> A(p.G1074R)复合杂合突变,均为新发突变;2例患儿父母及例2弟弟均为突变基因携带者.结论 发现了4种尚未见报道的ABCB4基因新突变,c.2489ins A/c.3143_3145delGCAinsCC突变可能与严重临床表型相关.

  •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芳;罗丹;彭涛;耿岚岚;徐翼;龚四堂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IHS患儿79例,其中胆道闭锁组15例,感染组29例,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组5例,不明病因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P73水平,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液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汁酸(TBA)和清蛋白(ALB)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道闭锁组、感染组、NICCD组、不明病因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GP73水平分别为(296.6±67.5)μg/L、(185.1±66.4)μg/L、(199.2±87.1)μg/L、(181.7±74.2)μg/L和(65.3±17.0)μg/L,γ-GT水平分别为(764.7±775.8)U/L、(448.2±352.7)U/L、(239.4±88.7)U/L、(283.3±377.2)U/L和(54.0±72.6)U/L.IHS患儿血清GP73及γ-G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胆道闭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75、9.238,均P<0.05).IHS患儿血清GP73水平与γ-GT呈正相关(r=0.280,P<0.05),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ALP、TBA、ALB无相关性(r=-0.061、-0.071、0.164、0.123、0.137、0.008、-0.047,均P>0.05).根据GP73及γ-GT血清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采用血清GP73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而γ-G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1.9%,AUC为0.731.结论 IHS患儿血清GP73水平均有升高,胆道闭锁患儿血清GP73水平升高更为显著;血清GP73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γ-GT.可能对胆道闭锁与其他病因IHS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联合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作者:齐永帅;杜丽;迟晓华;刘峰;邓志芳;李贵平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联合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γ-GT)测定对临床难以鉴别的婴儿肝炎综合征(IHS)与先天性肝外胆管闭锁(EHBA)所导致的婴儿持续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60例持续性黄疸患儿的病例资料,均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进行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肝胆显像,同时AU54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生化水平,分析99Tcm-EHIDA肝胆显像及联合TBA、γ-GT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99Tcm-EHIDA显像诊断EHBA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17/17例)、67.57%(25/37例)和77.78%(42/54例),而诊断IHS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7.57%(25/37例)、100.00%(17/17例)和77.78%(42/54例).其中在EHBA组与IHS组间血清TBA、γ-G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0、19.5,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示TBA在IHS组,γ-GT在EHBA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968).99Tcm-EHIDA肝胆显像联合TBA、γ-GT分析表明,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显示肠道无放射性显影,γ-GT为298 U/L,TBA为98.5 μmol/L时,诊断EHBA系列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17/17例)、100.00%(37/37例)和100.00%(54/54例).结论 99Tcm-EHIDA肝胆显像联合TBA、γ-GT检测可早期、无创、安全、有效地鉴别EHBA与IHS,对于婴儿持续性黄疸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龙梅;朱莉;刘文莉;詹泉;庞勤辉;饶燕;全小丽

    目的 探讨B超介导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B超介导肝活检进行肝脏病理检查、肝小叶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34例(68%)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6例(12%)为胆管消失综合征,4例(8%)为宫内感染(病原不清),4例(8%)为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2例(4%)为肝内阻塞性胆管炎.50例表现轻度炎症,汇管区炎症(G1-G2级).5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汇管区轻度纤维化(S1期)16例,合并纤维间隔形成(S2期)20例,早期肝硬化(S3期)8例,肝硬化,假小叶形成(S4期)6例.病因分析:50例患儿重度弥散性胆汁淤积38例,轻-中度胆汁淤积12例.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经过2周对因及对症治疗,其中39例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思美泰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淑玲

    目的:探究思美泰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 ALT、AST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治疗后 TBA 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观察组 ALT、AST 及 TBA 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观察组 ALT、AST 及 TBA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思美泰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严秋月;蔡建新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均使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并采用阿托莫兰、肌酐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口服联合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TBIL、DBIL、ALT、AST、TBA指标(P <0.05,P<0.01),并能促进人巨细胞病毒转阴(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 中药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江治霞;熊小丽;鄢素琪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更昔洛韦)及护肝(阿拓莫兰、肌苷)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加用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能促进巨细胞病毒转阴,并能显著降低患儿的TBIL、DBIL、ALT、TBA、ALP、GG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 虎栀茵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彭文娟;彭兆麟

    治疗组应用虎栀茵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2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生脉注射液、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治疗38例.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谷丙转氨酶(AGB)的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Bili、DBili、ALT检验值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3.33%、18.42%,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1.05%.结论:虎栀茵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肯定.

  • 虎栀合剂灌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陈春红;彭文娟;彭兆麟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综合症候群.婴肝发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自制虎栀合剂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对缩肝、退黄、利胆、降酶均有明显疗效[1].

  • 触摸手部穴位辅助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观察

    作者:胡定柱;罗兰堂;杨扬;王远新

    目的 观察触摸穴位辅助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退黄、抗感染及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触摸手部穴位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触摸穴位与常规疗法结合能明显提高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肝功能.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丁晒丽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hepatitissyndrome,IHS)是由多病原、多病因引起的婴儿期肝脏损害,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病、肝细胞性黄疸、肝脏病理征(包括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临床上婴儿肝炎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相关护理文献报道较少,由于患儿年龄小(多为1~3月),住院时间长,家长普遍对此病认识不足,心情极为紧张,细致周详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对2009~2010年收治127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特色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血清总胆汁酸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小云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HIS)中的表达及其f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测定婴儿HIS组84例与非肝胆疾病患儿(对照组)32例的TBA水平,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HIS组分为肝炎型48例、瘀胆型36例.[结果]①HIS组的TB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HIS组瘀胆型血清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均高于肝炎型(P<0.01);③HIS患儿TBA与血清TB、DB、ALT、r-GT呈正相关(P<0.01).[结论]HIS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胆汁瘀积,瘀胆型HIS胆汁瘀积程度更严重.血清TBA的表达在反映肝功能损伤方面是一个敏感的指标,对婴幼儿HIS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试谈如何对婴儿肝炎合并症科学护理

    作者:万建英;林秀芳;蔡祎

    婴儿肝炎综合征多起病于新生儿期,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目前可查因的大多数为感染.常见感染病原体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弓形虫等.临床以黄疸及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本病起病常缓慢而隐匿,常在生后数天或3~4周出现黄疸.此类患儿往往合并多种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败血症、电解质紊乱、腹泻及营养不良等,对这些合并症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治愈的关键,因此,应针对该类惠儿的合并症进行细致、有效的个体化护理.

  • 8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张光环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治愈15例,好转49例,无效15例,死亡4例.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住院时间长,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愈率.

  • 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护理

    作者:徐婷婷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iome IHS)是由多病原、多病因引起的婴儿期肝脏损害,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病、肝细胞性黄疸、肝脏病理征(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临床症候群.在我国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引起者较多见,约占40%~80%.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肝脏疾病,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对患儿的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

  • 肝功能检查在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储波;蒋丽蓉;周莎;徐亚珍;张斌;邓朝晖

    目的 该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肝功能检查中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常用的肝功能检查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和先天性胆道闭锁(biliaxy atresia,BA)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IHS组(n=103)和BA组(n=60)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和血清白蛋白(ALB)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上述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得到佳临界值.对γ-GT,TB和CB采用联合试验,提高诊断效率.结果 与IHS组相比,BA组的ALT、AST、γ-GT、TB和CB水平显著升高(P<0.01);AST、γ-GT、CB、T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7、0.881、0.841、0.87,其AUC~(ROC)、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为γ-GT>CB>TB>AST;CB的阴性预测值高,TB次之.CB的阴性似然比低;CB的Youden指数高,γ-GT和TB次之.γ-GT、TB及CB经平行试验,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提高至100%;经系列试验,特异性提高至90.4%,阳性预测值提高至87.5%.结论 γ-GT、TB和CB水平对BA有一定诊断价值,平行试验阳性者更需积极做影像学检查.

  • 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邓文林;熊慧;王玲玲;邹小兵

    ]目的通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清4项肝纤维指标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肝纤4项在IH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回顾研究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根据超声诊断分为肝纤维化组(n=31)与非肝纤维化组(n=29),比较两组肝纤4项指标水平,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并将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胆汁酸(TBA)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P<0.05);肝纤维化组HA、Ⅳ.C指标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P<0.05)。HA、Ⅳ.C及Pc-Ⅲ与ALT、GGT、TBIL、DBIL、IBIL、TBA成正相关(r=0.25~0.49),其中HA、Ⅳ.C与转氨酶及黄疸水平相关性强,LN未发现有相关性指标。结论血清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中HA、Ⅳ.C及Pc-Ⅲ联合肝功能及超声检查对IHS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157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