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彭文勇;屠文龙;杜光生;王伟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48h的舒芬太尼静脉注射(Ⅰ组)、连续股神经阻滞(F组)和连续隐神经阻滞(S组)自控镇痛治疗,每组30例.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患者下肢静止情况下VAS(RVAS)评分、被动屈膝VAS(M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舒适度评分、镇痛药追加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T1~T3RVAS评分F组和S组低于Ⅰ组(均P<0.05),其他时点R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T5时点F组和S组M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均P<0.05);T1~Ts时点Ⅰ组和S组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F组(P<0.05).T1~ T5时点舒适度评分S组和F组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者比例明显高于F组和S组(P<0.05),Ⅰ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高于F组和S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相当,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更少.

  •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华;刘海生;缪叶;黄敏;罗艳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组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各37例.记录术后4、8、16、32 h静息时及术后16、32 h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对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10周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术后4、8、16、32 h静息时VAS评分及术后16、32 h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P<0.05~P<0.01);2组术后2周与术后1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不良反应率37.84%,高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的16.22%(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明显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邴淼;叶伟光;汪琼;汪建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A)组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各30例。记录2组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肌力评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 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 A 组(P <0.01)。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超声引导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股骨干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黄文新;叶春芳;冯杜浒;晁娟;章洪志;徐艳雯;邹欣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阻滞股神经和0.375%罗哌卡因5 mL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观察患者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 min(T 1)、10 min(T 2)、15 min(T 3)、30 min(T 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0、T1、T2、T3、T4收缩压分别为(144.67±14.81)、(141.53±14.32)、(141.67±13.88)、(142.00±12.40)、(145.00±11.65)mmHg,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舒张压分别为(79.73±4.39)、(77.90±4.29)、(79.87±3.87)、(78.77±4.29)、(79.17±3.48)mmHg,不同时间点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心率分别为(80.00±4.98)、(78.90±3.21)、(78.33±3.92)、(79.33±3.02)、(78.07±3.38)次/分,不同时间点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6.77±0.90)min,持续时间为(339.90±65.67)min;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12.23±2.28)min,持续时间为(213.00±39.08)min.30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极少,可推广应用.

  • 股神经阻滞加局麻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作者:王廷安;张新军

    我们1996年以来选择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施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全膝置换术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作者:王宁;林玮玲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骨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25例患者采用0.2%罗哌卡因麻醉,B组31例采用0.3%罗哌卡因麻醉,C组30例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比较各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运动阻滞恢复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相静息、主动以及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C组患者VAS评分低,B组评分次之,A组VAS评分高;三组患者术后24~72 h肌力评分均大于3级,并且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相肌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论 0.2%、0.3%、0.5%浓度的罗哌卡因均可满足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要求,但0.5%高浓度罗哌卡因在连续股神经阻滞中可提供优秀的术后镇痛效果,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手术需求,选择高浓度罗哌卡因进行股神经阻滞麻醉.

  • 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莉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观察组行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患侧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 h、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及吗啡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用量,促进膝关节早期恢复.

  •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单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福谋;周志东;连芳;应俊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刺激器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方法用于高龄患者单下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75岁以上、ASA分级Ⅱ-Ⅲ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后,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分别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和25 mL阻滞;B组选择L3-4或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给予0.75%布比卡因1.2 mL+10%葡萄糖0.1 mL.对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5、30 min,手术结束时SBP、DBP和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阻滞效果及HR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前2组患者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B组15、30 min的SBP、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A组(均P<0.05).B组围术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的发生率为66.7%,A组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用于高龄患者单下肢手术阻滞成功率较高,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

  • 术后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杨玉军;华福州;陈勇;徐国海;帅君

    目的 观察术后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患者60例,择期在喉罩麻醉下行股骨干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静脉镇痛;B组:术后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静脉镇痛.两组均行喉罩麻醉,A组以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0.15mg/kg配成100ml入电子镇痛泵. B组在手术结束后、麻醉未醒前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单次注入0.3%罗哌卡因30ml,镇痛泵配方中舒芬太尼改为1.5μg/kg.观察术后1h(T0)、手术结束后6h(T1)、手术结束后12h(T2)、手术结束后24h(T3)、手术结束后48h(T4)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的变化;记录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结果 ⑴T0、T1、T2时间点:B组HR、SBP、DBP、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Ramsay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T3、T4时间点各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B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术后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佳,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股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368例护理配合

    作者:尚义美;孟涛;石辉

    膝关节镜手术是骨科微创手术,随着操作技术及相应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发展,通过膝关节镜已能很好地完成膝关节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弊端,具有微创、安全、直观、并发症少等优点.2010年1~12月,我们对368例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行膝关节镜手术,经精心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膝关节置换术后两种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

    作者:程晓燕;王梅玲;纪凡层;吴刚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种股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术后镇痛,即连续股神经阻滞(连续组)(20例)和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单次组)(20例).连续组术前0.5%罗哌卡因30 ml行股神经阻滞并置管,术后0.2%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自控镇痛;单次组术前行0.5%罗哌卡因30 ml单次股神经阻滞,术后0.2μg/kg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12、24、36及48 h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下疼痛VAS评分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追加哌替啶次数.[结果]术后4、8、12、24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和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 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的AFE和CPM状态下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48 h,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术后24、48、36 h连续组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追加哌替啶例数连续组明显高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优于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且前者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丽;罗曼;冯洁;耿立成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应和对康复功能的影响,寻求佳的镇痛方案.[方法]选择ASA I~II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和硬膜外镇痛(CEA)组.术后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1ug/ml舒芬太尼止痛泵维持镇痛.记录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状态和术后24 h、48 h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时VAS疼痛评分;观测术后12 h、24 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记录术后6 h储血罐内的引流量及术前、术后24 h、48 h血红蛋白浓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静息VAS无统计学差异,CFNB组术后24 h、48 h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3.86±0.93和3.93±0.78),均明显低于CEA组患者(P<0.01);与CEA组比较,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术后引流量和各时点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副作用的发生率相似.[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持续被动运动时镇痛效应优于硬膜外镇痛,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TKA术后又一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药物镇痛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关节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田竞;周大鹏;张毅男;于海龙;赵勇;韩文锋;项良碧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药物镇痛(IDA)对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29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了随机分组,CFNB组15例,IDA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和被动功能锻炼阶段的VAS评分、补充镇痛药物应用总频次,采用Judet疗效评定法评估松解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CFNB组静息状态及被动功能锻炼阶段VAS评分及补充镇痛药物应用总频次均明显低于IDA组(P<0.05),主动功能锻炼阶段的膝关节屈曲起始角度、术后12 d屈膝角度平均值分别超过IDA组10.2°及18.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屈膝角度平均值分别超过IDA组9.3°及8.7°.CFNB组优秀率80% (12/15),较IDA组优秀率64% (9/14)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补充镇痛药物用量,有利于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 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膝关节局部药物注射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作者:邱凤艳;沈明理;李林;金昌洙

    目的 探讨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膝关节局部药物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实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三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方式分别为:A组为单次股神经阻滞,B组为膝关节局部药物注射,C组为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膝关节局部药物注射.观察三组患者TKA后在静息及活动状态下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当晚及次晚因疼痛引起的睡眠中断次数,镇痛泵自控次数,术后因疼痛剧烈加用止痛药物的次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在TKA后各不同时间点的静息、活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B两组;术后当晚及次晚因疼痛引起的睡眠中断次数C组少于A、B两组;镇痛泵的自控次数,C组低于A、B两组;三组患者在TKA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B两组在各观察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膝关节局部药物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 股神经阻滞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谢秋媚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术后3 d内;两组患者均进行镇痛泵治疗;术后4~7d,观察组经股神经周围置管注入100 ml的0.2%罗哌卡因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用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情况、关节持续运动被动(CPM)角度、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PM角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相比,统计结果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利于减少疼痛,增大CPM角度,可以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关节恢复.

  • 单侧腰麻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欢;张蕊;岳方丽;纪凡层

    目的 观察传统腰麻与单侧腰麻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 ~ 8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传统腰麻组(S组)和单侧腰麻联合股神经组(SF),每组30例.S组患者行L3-4间隙1%罗哌卡因1.5ml传统腰麻;SF组患者行L3~4间隙1%罗哌卡因1.0ml+3.0ml灭菌注射用水单侧腰麻,平卧位后1%罗哌卡因9ml+生理盐水10ml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到达L1、T12、T10节段水平所需时间,麻醉前(T0)以及麻醉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时的SBP、DBP、HR、麻醉等待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首次术后镇痛时间.结果 感觉阻滞水平分别达L1、T12、T10节段所需时间SF组短于S组(P<0.05).SBP:S组在T1~T5时间点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 <0.05);SF组在T4、T5时间点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S组在T2~ T5时间点较SF组有显著下降(P<0.05).DBP:S组在T2~T5时间点较基础值有显著下降(P<0.05);SF组在T3 ~ T5时间点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S组在T2~ T5时间点较SF组显著下降(P<0.05).HR:S组在T2~T5时间点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 <0.05);SF组在T2~T5时间点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麻醉等待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首次术后镇痛时间SF组长于S组(P<0.05),首次自主排尿时间SF组短于S组(P<0.05).结论 单侧腰麻联合股神经阻滞较传统腰麻起效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快、镇痛时间长的特点,但麻醉等待时间较长.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周围留置双导管连续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郭蕾;孙传玉;张霞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周围留置双导管连续阻滞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拟行TK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1组、CFNB-2组各20例,分别于TKA术后采用PCIA镇痛模式、超声引导下在股神经前或后留置单根导管行CFNB镇痛模式、超声引导下在股神经前和后留置双导管行CFNB镇痛模式.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观察术后12、24、36、48 h静息和运动时患者的疼痛情况,记录加用镇痛剂的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 h内,CFNB-1组、CFNB-2组静息VAS低于PCIA组(P均<0.05),术后12、24、36 h时CFNB-2组静息VAS低于PCIA组、CFNB-1组(P均<0.05);术后48 h时,CFNB-2组运动VAS低于PCIA组和CFNB-1组.PCIA组术后需用镇痛剂的次数多于CFNB-1组、CFNB-2组.PCIA组术后恶心呕吐的患者多于CFNB-1组和CFNB-2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前后留置双导管连续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操作简便,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总体满意度高.

  • 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何崎;吴文知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于术后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于术后采取静脉镇痛.采用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功能(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 术后6、12、24、48 h时,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48 h时,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较静脉镇痛更理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CFNB 、PCIA联合塞来昔布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陈晓明;朱见伟;谭雅儒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联合塞来昔布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联合塞来昔布镇痛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C组、P组各30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CFNB+塞来昔布、PCIA+塞来昔布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 h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痛阈、耐痛阈,加用镇痛药物比例,记录穿刺部位出血、感染及恶心呕吐等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P组术后4、8h的VAS以及术后痛阈、耐痛阈较高(P均<0.01),术后血清皮质醇较低(P<0.01),追加追加镇痛药物比例较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PCIA联合塞来昔布相比,CFNB联合塞来昔布镇痛用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能有效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痛阈及耐痛阈,减少术后额外镇痛药物用量.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孔宪刚;李成文;侯代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麻醉方法:股-坐骨神经组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腰丛-坐骨神经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经典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硬膜外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三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持续时间,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 min MAP、HR。评价麻醉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腰丛-坐骨神经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股-坐骨神经组、硬膜外组,P均<0.01。硬膜外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短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长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5。麻醉后15、30、60 min,硬膜外组MAP均低于麻醉前及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1;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麻醉后MA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三组麻醉后HR及麻醉效果比较,P均>0.05。硬膜外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229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