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治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

    作者:韩洪波;丁亚杰;刘树军;黄凤霞;王瑞;刘丽

    血液透析充分脱水、排毒,使病人血液及组织接近正常内环境,脱水量设定依据超出"干体重"的重量,排毒以透析器及病人能承受的大流量为度.

  • 星状神经节阻滞防治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50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华;来怡农

    有资料表明,60岁以上患者行非心脏大手术后,1 w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为25.8%,3个月时为9.9%~([1]).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属颈交感神经阻滞,其作用有周围作用和中枢作用,其周围作用使其所支配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其中枢作用为通过改善下丘脑的血液循环,调理下丘脑功能,维护内环境稳定.本研究打破以往对症治疗老年POCD的传统方法,采用全麻前SGB预处理,防治老年患者POCD.

  • 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原因分析与控制

    作者:汪顺芳

    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首选灭菌方法,即经济又可靠.但压力蒸汽灭菌属湿热灭菌,灭菌过程中有一定的冷凝水产生.灭菌器进行正常运行灭菌后的物品均较干燥,非正常灭菌导致的湿包现象在供应室灭菌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过于潮湿的包内环境可成为微生物传播的通道,使之受到二次污染,造成医院感染隐患 [1].因此,有效控制灭菌过程中湿包的产生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 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作者:邱其周;陈为彪;吴时光

    目的探讨1周内保存血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输液泵同步换血,血源采用1周内的酸性枸缘酸盐--葡萄糖溶液(ACD)保存血.换血前后检测血常规、电解质、生化代谢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换血前后比较,胆红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钠有显著的变化,血钙、血钾、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周内的ACD保存血能够满足新生儿换血的需要,它对新生儿内环境影响较小,是安全可行的.

  • 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指导效果

    作者:刘庆军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替代肾功能的治疗方法,可代替肾的排泄功能,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和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纠正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以稳定机体的内环境;有利于肾损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液体,热量,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的摄入.

  • 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儿童内环境的影响

    作者:商丽娜;郭军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对儿童急性中毒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PICU收治的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的12例病例17次治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0min、治疗结束后30min,采取患儿动脉血,检测血pH值、碳酸氢根、剩余碱、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乳酸、血糖、钾离子、钠离子和游离钙,对不同时间点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各时间点监测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血糖、血乳酸、剩余碱无显著差异(P>0.05),而pH值、氧分压、碳酸氢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内环境有一定变化,需要监测,必要时干预.

  • 围手术期超容血液稀释对机体内环境影响

    作者:辛险峰;郭红;王健敏;王东伟;左会明;曾凡荣

    目的:探讨术前用羟乙基淀粉行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胃肠择期手术病人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胃肠手术病人,随机等分成3组:H组(贺斯组)、B组(输血组)和R组(对照组),3组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H组和B组分别用贺斯、血液术前扩容.结果:①3组患者AHH前后,Na+、Ca2+、K+、Cl- 均在正常范围之内;H组和R组血液稀释后的pH值较稀释前降低,但实际差别很小,无临床意义.②3组患者AHH前后血液动力学MAP,CVP,HR,HCT无明显变化.结论:①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不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②本研究证实新一代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液(贺斯6%HES 200/0.5),扩容效果和维持时间同血液相似,且优于晶体液,能有效维持循环稳定,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乳酸菌应用于阴道炎治疗中对阴道内环境的调节功效分析

    作者:萧啸;郑平勇

    目的:研究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乳酸菌后对阴道环境调节功效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08例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pH值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阴道健康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道pH值均出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pH变化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出现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阴道健康评分较对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应用于阴道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道pH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成人白血病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

    作者:李利;孟凡义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居35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血病的发生是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明确或消除致病因素对预防白血病的发生和降低白血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成人白血病病因学方面的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进展情况.

  • 上海市宝山区托幼机构2012年内环境及传染病监测分析

    作者:王海健;朱剑锋;陈虹;武明玲;郭祖鹏

    [目的]了解宝山区2012年托幼机构内环境污染状态与幼儿园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调查表、托幼机构内环境消毒效果监测以及对托幼机构常规传染病的监测分析等方法。[结果]托幼机构内环境消毒总体合格率为97.91%,公办托幼机构合格率高于民办托幼机构。托幼机构常规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为主,发病率民办幼托机构高于公办幼托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外来人口流动多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外来人口流动少的街镇;托幼机构内环境消毒效果合格率与手足口病发病率成负相关。[结论]托幼机构应加强内部软硬件设施的配置,并设置规范的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制度,制定日常消毒制度,降低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

  • 喹硫平联用欧来宁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满连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性变化,体内各系统和功能发生改变,机体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的能力降低,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更需要选用适应证明确、药物相互作用小、半衰期短、抗胆碱作用弱、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 压疮分级与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黎宁;王庆梅

    目的 探寻压疮分级与患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选择重庆市三所三甲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神经系统类疾病并伴压疮诊断入院(排除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389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压疮分级进行分组,将不同组别患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压疮分级与血钾指标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关注临床相关生化指标,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烧伤早期液体复苏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状况分析

    作者:吴志宏;张茂其;顾耀辉;王毅;周美琴

    目的:回顾分析烧伤早期(伤后1~5d)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对策.方法:烧伤患者786例,其中小儿114例.烧伤总面积12%~96%,平均36±28%.伤后早期按照"瑞金公式"计算,采用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方法,并根据监测指标调整.分析指标:伤后1~5d的每天乳酸纳林格氏液、血浆和水的输入量;每小时尿量;血、尿中电解质含量;血气分析;尿pH值.结果:血流动力学稳定735例(93.5%),48h内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26例(3.5%)48h后出现低钠血症.延迟复苏或发生过休克51例(6.5%),输液量超过计算量20%以上,尿量一度<0.5ml·kg-1·h-1,均呈现低钠血症,25例合并低氯血症,1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或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小儿12例,6例发生惊厥、抽搐.输注高渗盐溶液后改善.结论:(1)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混合输注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的方法,对绝大多数烧伤患者是适宜和有效的.(2)对延迟复苏或有休克的患者,须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增加补液量.(3)大量"等渗"电解质液和胶体液复苏,有引起低钠血症的倾向,应予关注.对此类患者,在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的基础上,适量输注高渗盐液对提高复苏效率、减少液体负荷、预防和治疗低钠血症均是有益的.

  • 神经干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作者:李怡;娄淑杰;路长林

    神经干细胞具有比预期广的分化能力.要充分发挥神经干细胞的潜能,必须揭示其向特异性细胞系分化的机制.近来研究证实,细胞因子及内环境信号均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认识的加深,将大大加速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 脓毒血症休克的液体治疗

    作者:张婷;王祥瑞

    肺脏结构及其功能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反映着原始损伤与病理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1942年,Cuthbertson[1]把这一现象描述为休克的“涨潮落潮”.落潮期(ebb phase)或复苏前期,心输出量低,组织灌注差,患者处于湿冷的状态,该阶段液体给予的时机十分重要,对炎症、治疗和病死率都有重要影响;当进入涨潮期(flow phase),肿胀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若给予利尿剂可使组织灌注恢复正常,体重逐步减轻,该阶段实际上体内促炎性与抗炎性介质的平衡所形成的内环境趋于稳定,此时不再需要进行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和液体治疗.这一理论基本阐明了在脓毒血症休克中液体管理的主要临床处理原则.本文着重探讨液体治疗在脓毒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液体治疗的时机、液体类型和液体管理策略.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术中输液治疗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

    作者:李博;刘骥;范勤;魏玮;季名飞;范晓华

    目的 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对照,评估术中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或骨科手术的患者82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用微量静脉输液泵控制输液,开始以15 mL·kg-1·h-1的速度输注500mL,随后以10 mL· kg-1· h-1的速度维持2h,然后以8 mL· kg-1 ·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尿量、输血量、输血浆量、输胶体液量及输试验液量.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10和20 min,诱导前即刻,诱导后1、2、3、4h,输液结束时,以及输液结束后1h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输液前和诱导前即刻,诱导后1、2、3、4h,以及输液结束即刻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血糖.于输液前、后检测患者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尿量、输血量、输血浆量、输胶体液量及输试验液体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麻醉后均有所下降,在麻醉维持期间保持平稳,在手术结束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组间及组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血糖水平均随输注试验液体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停止输注试验液体后降至输液前水平.两组的血pH值和乳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剩余碱随着输注试验液体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及组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输注试验液体前后Na+、K+、Cl-、Ca2+、尿素氮、肌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输注试验液体后Mg2+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与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比,在手术中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内环境的稳定无不良影响,且对维持围术期电解质Mg2+的稳定更为有利.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围术期患者电解质、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振;杨星晟;王瑛

    目的 探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围术期手术患者电解质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65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54例,B组55例,C组56例,术中分别静脉滴注10%转化糖电解质、10%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观察各组开放静脉通道前(T0)、滴注结束5 min(T1)、滴注结束1 h(T2)、滴注结束2 h(T3)时刻血糖、血乳酸(Lac)、pH、电解质(Na+,Cl-,K+,Ca2+)水平.结果 3组不同时刻Lac水平、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在T1时刻血糖值高(P<0.01),之后随时间延长而递减(P<0.05,P<0.01);C组各时刻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在各时刻B组血糖高于A组,A组高于C组(P<0.01).A、B组血Na+,Cl-,Ca2+浓度在不同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K+浓度在T1、T2、T3时刻均较T0时刻降低(P<0.05,P<0.01);C组Na+,Cl-,K+,Ca2+浓度T1、T2时刻均有升高,且高于A、B2组(P<0.05,P<0.01).结论 对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补液能够持久、稳定供能,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作者:刘峰;宋波;贤少忠;李鑫;孙少鹏;谢燚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中“腰肋悬空”仰卧位对老年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老年患者45例.监测时点为术前(T0)、麻醉后“腰肋悬空”仰卧位10 min(T1)、手术30 min(T2)、60min(T3)以及术毕(T4).监测项目为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T0、T3、T4时动脉血气分析测血酸碱度(pH)、Na+、K+、阴离子间隙(BE)、红细胞压积(Hct);记录手术情况.结果 摆放体位后10 min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HR略有下降.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BP和HR逐渐恢复至基础水平值.SpO2值在手术过程中逐渐降低,至T3时低.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腰肋悬空仰卧位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的影响较小.手术过程应进行严密的监测和预防处理,并适当缩短手术时间.

  • 血液滤过技术在肝肾综合征患者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建生;龙云;佟波涛;段加方;周斌

    目的 探讨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在肝移植术中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方法 行肝移植术HRS患者12例,术中均采用CVVH治疗,分析术中各项指标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患者CVVH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全身水肿逐渐减轻,呼吸状态好转,电解质及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尿素氮、肌酐、血钾明显降低,均安全渡过手术期.结论 CVVH通过调节和维持HRS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为其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了肝移植术的安全性.

  • 不同晶体液对脑损伤兔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张志捷;杨建军;艾青;王春光;徐建国

    目的 研究急性脑损伤后输注不同晶体液对兔脑水肿和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21只急性脑损伤的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复方醋酸钠组(ME组)、复方乳酸钠组(LR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按照Feeney改良法制作急性脑损伤模型,在脑损伤2 h后以20 ml.kg-1·h-1分别泵注复方醋酸钠、复方乳酸钠或生理盐水.记录输液前(T1)、输液后1.5 h(T2)和输液后3 h(T3)动脉血气、血常规、血清电解质和颅内压的变化.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干、湿重比.结果 (1)与T1时相比,三组Hb、Hot在T2、T3时均显著降低(P<0.01);12、T3时NS组无呼吸影响的pH值(pHNR)、碱剩余(BE)降低、Cl-增高(P<0.05或P(0.01);LR组的Na+降低、血清乳酸增高(P<0.05).(2)NS组的脑组织干、湿重比低于ME、LR组(P<0.05);颅内压的基础值以及T1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NS组的颅内压低于LR、ME组(P<0.05或P<0.01).结论 急性脑损伤时,大量输注复方醋酸钠溶液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输注生理盐水有减低颅内压和脑水含量作用.

206 条记录 5/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