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及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范小洁

    目的:探讨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及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患儿38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新生患儿的各项生活体征进行监测.观察并比较新生患儿换血前后的血液学变化.结果:新生患儿经过同步换血之后,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红蛋白(HB)的含量、红细胞(RBC)的数量、红细胞比容(HCT)均明显降低;新生儿重度黄疸患儿的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结论:采用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给新生患儿进行红细胞增多症及黄疸的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微泵控制全自动换血在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作者:徐凤玲

    目的 研究微泵控制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2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作为输血通路,同步选择外周动脉穿刺作为排血通路,利用微泵控制换血速度,保持输入与排出血基本相速,同时监测换血前后胆红素水平及血清电解质、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经换血总胆红素捧出率40.02%,间接胆红素排出率34.08%,直接胆红素排出率77.20%.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电解质、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1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微泵控制全自动换血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能迅速排除患儿体内过高的胆红素,减少脑损害及后遗症的发生,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双管末梢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作者:米延;张文双;宁丽梅;王竹颖;孙玲娣

    对于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及时采取换血治疗可以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我院1996年11月~1998年1月共收治48例新生儿溶血病,对其中重症14例采用双管末梢同步换血,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18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九月;贾西燕;李同川;刘彦民;张慧娟;文海燕;耿庆红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择18例2009年7月一2011年10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检测肝功能检查,观察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 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显著减低,与换血前相比,t值分别为14.86、13.75、11.56,P均<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方法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国宪;彭丽娜;王青利;王广帅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以及换血对机体内环境影响.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观察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等变化.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53.76%,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及血钾、钠、钙、血糖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作者:徐莉;李晶;刘爱娟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6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术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痘明显消退,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明显减少.

  •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1例临床分析

    作者:随素敏;张淑梅

    目的 探讨亳州市人民医院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效果及作用,以及采用本方法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41例重症黄疸患儿行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常规、血凝分析、电解质及肝功能等常用指标的变化.结果 换血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水平平均下降54.3%,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56.8%,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血常规中血小板、血凝分析、电解质、血糖有一定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换血前后胆红素变化、血小板计数、血钾及血凝分析中APTT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新生儿重症黄疸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深静脉置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巨容;蒋燕;高淑强;周红;胡旭红

    目的 比较深静脉置管同步换血疗法与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锁骨下静脉双腔置管作换出、换入途径,对照组用外周静脉作换入、换出途径,约置换出体内2倍血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了(67.69±13.92)%和(53.49±13.03)%,观察组下降更迅速(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和皮肤黄疸下降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和贫血状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双腔置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副作用少.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作者:杨艺

    目的 比较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的一般护理方法的差异.方法 选取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超过342单位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一般的护理方法只是传统护理,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改变,及潜在危险,并做好和患者家属的沟通等工作.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恢复的有效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高胆红素血症配合治疗都有改善,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明显优于一般的护理方法.由此可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优于一般的护理方法.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作者:贾静伟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 方法对8例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肝功、血培养等检查. 结果本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 结论换血疗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简单,感染机会少,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永梅;王冰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70例重症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即同时、同步由外周静脉注血,挠动脉或肱动脉抽血.换血前、中、后检测血生化、肚功能、血培养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换出率分别为52.66%、5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稳定,换血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外周动静脉双路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作者:周茜;焦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症,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

  •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作者:涂满梅;辛萍;章玮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丹丹;姜燕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换血前后患儿血常规、胆红素以及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胆红素及血常规变化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为54.82%,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52.36%,换血后血钾、血钠、血钙以及血糖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9例重症黄疸新生儿双管匀速同步换血疗法与护理

    作者:刘丽华;廖素霞;郭靖;廖振文;蒙好好

    目的:观察9例重症黄疸新生儿实施双管匀速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外周静脉输血,外周动脉排血,输血和排血同步进行,通过注射泵匀速控制进出血量,使进入和排出血液达到平衡.结果:该换血方法提高了换血效果,能维持换血过程中血液内环境的稳定,防止血液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只要建立通畅的换血通路,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双管匀速同步换血方法能减少人力、物力,是安全、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微;陈燕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实用性及安全性,并探讨临床疗效。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输血泵控制外周静脉输血,外周动脉留置针穿刺排血,并同步进行。结果换血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换血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简单、安全、实用。

  • 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8例临床分析

    作者:阳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前后患儿肝功能、血生化指标及血常规,观察换血期间及换血后患儿不良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换血后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WBC及PLT均明显下降,与换血前对比,P<0.05;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P<0.05,而电解质、血糖、PH值、血红蛋白与换血前对比, P>0.05。换血期间及换血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顺利出院。结论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治疗目的。且不影响电解质、血糖等,但术后WBC、PLT含量下降,因预防感染及出血倾向发生。

  • 1例经头皮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

    作者:张宏业

    2004年11月,我科采用经头皮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成功为1例ABO血型不合导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了换血治疗,换血过程操作简单顺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脱管、堵管造成放血不畅、感染等问题,现将换血护理报道如下.

  •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18例

    作者:罗冰贤;陆俭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有黄疸、贫血或伴血红蛋白尿,当血清胆红素浓度>342 μmol/L时,有可能导致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1].换血疗法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研究

    作者:胡玉转;李丽仪;陈凤娣

    目的 优化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头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7例作为头皮针组.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留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9例作为留置针组.头皮针组在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的基础上,在动脉通道端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比较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变化及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结果 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换出率分别是49.1%与50.3%,组内比较均差异显著;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到(257.84±32.40)/μmol/L和(244.53±26.40)μmol/L,,达到安全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分别是26.32%和82.3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一次性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是一种高效、低耗、痛苦少、易操作的新生儿换血方法.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