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三种不同的促排方法临床疗效和经济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毕晓英;王丹丹;赵瑞钦

    目的 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超排卵(COH)中三种不同促排卵方法的疗效及经济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常规长方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共242个治疗周期,根据COH中不同促排方法分为三组,重组卵泡刺激素组(rFSH,果纳芬)102例,高纯度尿源性卵泡刺激素组(uFSH,丽申宝)82例,高纯度尿源性卵泡刺激素十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uFSH+ HMG) 58例.比较三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促排卵药品的费用. 结果 三组患者Gn促排卵天数、HC.G注射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uFSH+HMG组Gn用量及费用显著少于其余两组(p<0.05). 结论 uFSH与rFSH超排卵效果相当,在IVF-ET长方案促排后期适当地加用HMG可取得更好的超排效果,且可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中卵巢反应性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莹;杨晓葵;刘英;贾婵维;马延敏;王树玉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分析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患者共452个周期,按患者的卵巢反应性分为卵巢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比较拮抗剂方案中患者的一般情况、内分泌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和剂量、获卵数、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结局,并分析上述因素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 结果 (1)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中,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基础睾酮(T)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雌二醇(E2)水平、Gn的用量、取卵数、移植数、冷冻数及流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的用药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低反应组的临床妊娠率(30.28%)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FSH水平及总Gn用量与卵巢反应性呈负相关,取卵数与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 结论 拮抗剂方案中,卵巢反应性与患者的年龄、bFSH水平及Gn用量有关,对卵巢反应性进行评估应当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超声学检查及内分泌特点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输卵管切除术对IVF-ET促排卵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张莹莹;杨洁;肖国宏;夏承来;余波澜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对后续欲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682例(共815个周期)的资料,根据行控制性促排卵方案(COH)治疗前是否进行过输卵管切除手术将患者分为3组:双侧切除组(双侧输卵管因积水行手术切除)、单侧切除组(单侧输卵管切除,对侧输卵管阻塞)、双侧阻塞组(双侧输卵管均因积水阻塞,无手术史).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及妊娠结局. 结果 双侧阻塞组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显著高于双侧切除组[(4.72±2.76)vs.(3.72±2.25) ng/ml],基础窦卵泡数(AFC)[(16.74±8.57)个]显著高于单侧切除组和双侧切除组[分别为(15.26±5.00)和(13.30±3.76)个];双侧阻塞组和单侧切除组的可利用胚胎率(分别为74.67%和75.41%)、优质胚胎率(分别为29.63%和31.61%)显著高于双侧切除组(可利用胚胎率67.00%,优质胚胎率25.21%);双侧阻塞组和单侧切除组的流产率(分别为4.07%和2.67%)显著低于双侧切除组(10.39%)(P均<0.05). 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可能会降低卵巢功能及胚胎质量,增加流产率.因此,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在行IVF-ET治疗前,应尽量不行输卵管切除术,可考虑保守性手术或先取卵后手术治疗,以减少对卵巢功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 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的IVF-ET助孕结局研究

    作者:邓华丽;叶虹;陈巧莉;裴莉;黄国宁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所行IVF ET助孕的EMS合并不孕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促性腺激素的来源分为A组(国产组,201例)与B组(进口组,8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控制性促排卵(COS)周期资料及移植周期临床助孕结局. 结果 (1)A组患者较B组患者年龄更大(32.6±3.3 vs.31.7±3.8)、不孕年限更长(6.6±3.9 vs.6.0±3.6)、基础窦卵泡数更少(8.3±4.1 vs.9.1±4.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周期取消率(11.9% vs.12.8%)以及因未获卵、无可移植胚胎、OHSS中重度等取消周期原因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较B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250.5±55.7 Uvs.227.3±52.6 U)及总量(2 626.4±804.6 U vs.2 432.2±750.4 U)更大,卵泡数(9.3±4.7 vs.10.1±5.0)、获卵数(8.3±5.0 vs.9.3±5.1)、获成熟(MⅡ)卵数(6.9±4.4 vs.8.0±4.8)、获卵率(88.7% vs.91.9%)、获MⅡ卵率(83.7% vs.85.9%)、可移植胚胎数(3.1±2.6 vs.3.7±2.3)、优质胚胎数(1.0±0.8 vs.1.3±1.1)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Gn总费用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5 258.4元vs.9 979.0元,P<0.05);(5)A、B组分别有177例、767例行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57.1% vs.64.9%)、种植率(40.3% vs.45.7%)、流产率(9.9% vs.12.0%)、活产率(49.2% vs.54.6%)及胎儿出生缺陷率(3.3%vs.2.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IVF-ET助孕治疗可获得与使用进口促性腺激素助孕相似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率,由于其费用明显降低,可作为EMS患者IVF助孕中更经济实惠的用药选择.

  • 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血清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与孕酮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江胜芳;张昌军

    目的 分析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值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探讨引起COS过程中血清P升高的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控制P升高的相应措施. 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GnRH-a长方案治疗的175例患者,检测入组患者COS过程中注射Gn前1天、注射Gn第4天、注射Gn第6~7天和HCG日4个时间点的血清LH、E2、P值,分析LH、E2、P值的趋势变化;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LH与P以及E2与P的相关性. 结果 COS后期E2和P有同步升高的趋势;HCG日E2与P呈显著性正相关(r=0.404,P=0.000);HCG日LH与P呈显著性负相关(r=-0.287,P=0.000). 结论 适当提高LH的水平可能会使P升高得到控制,而COS过程中控制Gn用量可能会通过血清E2水平缓慢升高从而控制P升高.

  • 比较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与传统注射液给药方式对临床促排卵效果的影响

    作者:徐彬

    目的 比较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普丽康注射笔)给药与传统重组卵泡刺激素注射液给药,对临床促排卵效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给药,对照组给予传统重组卵泡刺激素注射液,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获卵后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对比两组不同给药方式在获卵数、周期卵泡刺激素消耗量、启动周期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内分泌状态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刺激天数分别为(8.6±1.9)d vs.(9.7±2.1)d,P=0.013;使用卵泡刺激素为(1 412±266)Uvs.(1 546±356)U,P=0.007;而获卵数、MⅡ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6.7)个vs.(9.2±5.5)个,(7.1±2.8)个vs.(7.3±3.2)个,(4.8±0.6)个vs.(4.6±0.4)个,54.0% vs.56.2%,以及46.0%vs.45.8%. 结论 采用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进行控制性促排卵治疗可以提高促排卵效率,与传统注射组比较,促排卵时间平均减少1d,每个周期卵泡刺激素使用量平均减少100 U左右,而两组获卵数及妊娠率未见明显差异.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

    作者:甄璟然;郁琦;邓成艳;孙正怡;周远征;王含必;王雪;肖亚玲

    目的 研究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特点,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识别,给予合适的治疗,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上半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IVF-ET、因重度OHSS住院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这些患者的一般情况、卵巢刺激第2天时的激素水平、促排卵方案、扳机当天的雌激素水平、直径大于10 mm的卵泡情况及黄体支持方案、OHSS的发生类型、妊娠情况等.将2018上半年发生的8例重症OHSS患者列为A组,2014~2017年间发生的37例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结果 2014年至2018上半年我院生殖中心促排卵治疗周期中共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OHSS患者45例,发生率为0.87%(45/5 155).按时段分析,2018上半年的重度OHSS发生率为1.74%(8/460),2014~2017年为0.79%(37/4 69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指数(BMI)、促排卵方案、卵巢刺激周期第2天的激素水平、OHSS类型、黄体支持方案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数据如获卵数、卵裂胚胎数、囊胚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趋势上看,A组中拮抗剂方案比例增多(37.5% vs.13.5%)、达必佳黄体支持比例增加(37.5% vs.13.5%)、晚发型OHSS增加(87.5% vs.64.9%). 结论 在IVF治疗中,OHSS易感人群即使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其OHSS发生风险仍然很高;另外,用达必佳行黄体支持同样具有OHSS高风险,尤其是晚发型OHSS.IVF-ET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医生在可接受的IVF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小风险之间进行评估和权衡.

  • 人工黄体期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IVF/ICSI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昊昱;骆丽华;汤文娟;黄玲莉;吴莉;金琪;童先宏;金仁桃;刘雨生

    目的 探讨人工黄体期控制性促排卵方案(CO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实施 IVF/ICSI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6 月~2017 年6 月因PCOS在我院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227 例.分为两组,人工黄体期方案(早卵泡期开始应用安宫黄体酮)组:112 例(112 个周期);长方案组:115 例(115 个周期).比较两组 COH 结果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 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早发性 LH 峰;人工黄体期方案组 Gn天数[(12.65±3.64)vs.(15.01±4.28)d]、Gn总量[(28.65±11.27)vs.(34.56±15.55)支]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HCG日血 LH 水平[(2.81±2.50)vs.(1.62± 1.49)U/L]、E2水平[(15 121.44±4 100.99)vs.(12 635.82±5 178.75)pmol/L]、成熟卵母细胞数[(11.51±6.73)vs.(9.83± 5.87)个]和 IVF正常受精率(67.50% vs.59.45%)]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P<0.05);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0.00% vs.5.22%)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两组患者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5.36% vs.7.83%)、平均获卵数[(14.26±8.47)vs.(13.50±8.44)个]、优胚率(57.45% vs.57.16%)、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63.64% vs.62.03%)、种植率(47.46% vs.43.07%)及妊娠早期流产率(7.14% vs.4.08%)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PCOS 患者应用人工黄体期方案可以达到长方案一样的效果;尤其在降低 OHSS发生率,增加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减少 Gn的用量和天数,降低 IVF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是PCOS患者有效而且更安全、更经济的COH 方案.

  • HCG注射前雌二醇水平下降是否影响PCOS患者IVF/ICSI结局?

    作者:刘亚琼;李元;蔡素芬;罗克莉;龚斐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控制性促排卵(COH)过程中,HCG注射前雌二醇(E2)水平下降对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行辅助生殖助孕,COH过程中出现HCG注射前E2下降的95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年龄、体重指数(BMI)相匹配,COH过程中HCG注射前E2持续上升或HCG日与HCG注射前一日E2水平一致的95例PCOS患者为对照.又将E2下降组分为2个亚组:Gn减量组及自发性下降组.比较各组的基础资料、IVF/ICSI助孕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 (1)Gn减量组的BMI及Gn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前一天E2水平在E2下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其中,Gn减量组(16663.90±5163.20)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9537.20±4002.60) pmol/L(P<0.05).而HCG日E2水平,在自发性下降组(9191.40±4494.10) pmol/L显著低于Gn减量组[(13726.10±4570.60)pmol/L]及对照组[(13499.90±5096.20)pmol/L](P<0.05).自发性下降组COH过程中E2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Gn减量组(P<0.05).Gn减量组的E2下降程度与自发性下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IVF/ICSI结局方面,各组的回收卵母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2下降组的卵母细胞回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64% vs.93.73%,P=0.00),其中Gn减量组卵母细胞回收率低(73.56%),自发性下降组居中(84.76%),对照组高(93.73%);各组的优胚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因OHSS取消移植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在COH过程中出现HCG注射前E2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卵母细胞回收率下降,但无论自发性下降或是Gn减量所致的下降,并不影响IVF/ICSI的临床结局.

  •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疗效比较

    作者:杨菁;王艳丹;孙伟;冯亭亭;李洁

    目的 比较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23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6例采用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PPOS)方案,120 例采用拮抗剂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促排卵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基础性激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Gn用量[(2 729.25±1 048.50)U vs.(2 769.75±1 055.25) U]、直径≥14 mm卵泡数[(3.51±2.44) vs.(3.95±2.77)]、获卵数[(2.86±2.05) vs.(2.86±2.27)]、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29.3% vs.30.0%)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POS方案组2PN受精率(60.8% vs.58.6%)、卵裂率(83.5% vs.82.3%)、优胚率(54.0% vs.46.7%)及取卵周期取消率(6.0% vs.5.8%)略高于拮抗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OS方案组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72.2% vs.60.9%,P<0.05).PPOS方案组与拮抗剂组的Gn天数[(11.11±4.09) vs.(9.73±2.68)]、早发LH峰发生率(0 vs.6.7%)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POR患者能较好地抑制早发LH峰,增加可移植胚胎率,对于POR患者是较为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 两种卵泡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疗效比较

    作者:徐鑫;李凌云;张静文;陈慧玲;刘永正;徐影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卵泡刺激素( FS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中心的130例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IVF-ET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中的FSH选择分成两组:重组卵泡刺激素( rFSH,果纳芬)和高纯度尿源性卵泡刺激素( uFSH-HP,丽申宝),比较两组患者的Gn总剂量、Gn天数、获卵数、获成熟卵率、2PN率、优胎率、冻胚率、鲜胚妊娠率、冻胚妊娠率、多胎妊娠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及Gn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总Gn剂量、Gn天数、获卵数、2PN率、优胚率、冻胚率、鲜胚移植妊娠率、冻胚移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中-重OHSS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uFSH-HP组获成熟卵率较rFSH略高(80.80% vs.71.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FSH-HP组的Gn费用显著低于rFSH组[(6037±1569)vs.(9049±1332)元](P<0.01)。结论 uFSH-HP组取得与rFSH组相似的妊娠结局,但费用更低,可考虑做为PCOS患者的治疗选择。

  •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新鲜移植周期结局分析

    作者:朱静;周怡然;陈蓓丽;曹云霞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新鲜移植周期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年龄分为4组:年龄小于35岁使用长方案105例、短方案53例;年龄35岁以上使用长方案者37例、短方案5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础FSH值、窦卵泡数、卵巢反应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比较移植D3卵裂期胚胎组及D5囊胚期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结局. 结果 (1)年龄<35岁患者:长方案组较短方案组,移植日内膜厚度[(12.20±2.39)vs.(11.27±2.42) mm]、获卵数[(6.50±2.75)vs.(4.80±2.48)]、受精数[(5.02±2.43)vs.(3.74±2.19)]、卵裂数[(4.92±2.41)vs.(3.64±2.16)]、优胚数[(1.97±1.86)vs.(1.23±1.38)]及冷冻胚胎数[(1.18±1.54)vs.(0.60±1.08)]均显著增高(P<0.05);(2)年龄≥35岁:长方案组受精数显著高于短方案组[(4.92±2.27)vs.(3.86±2.06)](P<0.05);(3)相同促排方案不同年龄组比较:长方案组随着年龄的增加,Gn总量[(3 184.30±1 262.12)vs.(3 878.03±1 466.53)U]显著增加(P<0.05),而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冷冻胚胎数均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方案组两个年龄组比较各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各年龄组长方案较短方案,以及各方案组年轻者较年长者,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较高、流产率较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移植D3卵裂期胚胎或D5囊胚期胚胎的妊娠结局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DOR患者在促排卵治疗时,选择长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改善助孕结局;DOR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临床结局趋于下降;在获卵少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卵裂期优质胚胎移植.

  • 体外受精中超排卵的难题--卵巢反应不良

    作者:李予;周灿权

    卵巢反应不良是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控制性促排卵治疗中困绕临床医生的难题,本文综述文献总结卵巢反应不良可能的病因、诊断标准、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改善卵巢反应不良的促排卵方案和辅助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前景,以供借鉴.

  • 控制性促排卵中过早血清孕酮升高的原因

    作者:叶虹

    控制性促排卵(COS)中过早血清孕酮升高(PE)是指HCG注射前血清孕酮过早的轻度升高,PE并非颗粒细胞过早黄素化所致.虽然PE的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过多成熟卵泡/卵母细胞数、大剂量卵泡刺激素(FSH)促排卵、高雌二醇(E2)水平及促黄体生成素(LH)相对不足与PE呈明显相关.大量研究已发现PE明显降低COS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其原因可能是PE负面影响了子宫内膜接受性.目前对PE阈值并无统一标准,通常以HCG注射前或HCG注射日血清孕酮的绝对值作为界定标准.近Venetis CA等荟萃分析超过60 000个IVF周期结果显示,血清孕酮过早升高至0.8~1.1 ng/ml(2.54~3.50 nmol/L)即表现为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明显降低,且随着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妊娠率下降,但当过早升高的孕酮≥1.2 ng/ml(3.82 nmol/L),妊娠率则稳定在低水平并未随血清孕酮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而下降.

  • 垂体降调节方案的不足及适用性探讨

    作者:朱洁茹;欧建平

    在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因其具有预防早发黄体生成素(LH)峰和改善卵泡发育同步性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不同反应的人群.然而,GnRH-a降调节方案存在垂体-卵巢轴过度抑制等不足,不是卵巢低反应、低储备患者的佳方案.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患者由于促性腺激素(Gn)水平低下,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抑制,也不适宜用GnRH-a降调节方案.本文主要对GnRH-a垂体降调节方案的不足及适用性进行探讨.

  • 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叶云;吴日然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作为评估卵巢储备能力、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有效指标,近年来已成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垂体降调节是控制性促排卵(COH)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将对垂体降调节是否会对血清AMH水平产生影响、及其临床意义和机制作一综述.

  • 小心促排过程促性腺激素过量使用

    作者:徐艳文

    FSH是常用于不孕症治疗的促性腺激素.在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FSH水平应高于引起卵巢反应的阈值水平.但是,长时间高FSH水平会诱导多卵泡募集和超生理E2水平,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升高,而且高E2水平与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出生有关.因此,在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调整FSH剂量.

  • 外源性黄体生成素补充治疗在超排卵中的应用

    作者:李媛

    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超排卵周期中,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往往被抑制,外源性FSH作为经典的促排药物被广泛使用,然而对于LH却缺乏相应的研究.经典的“LH治疗窗”理论指出,卵泡期一定范围内的LH水平是保障卵泡发育所必需的,过高或过低的LH都会损害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结局.本文从LH的生理作用出发,针对在超排卵周期中,检测LH水平的意义,添加LH的指证,添加LH的剂型与剂量,对上述问题予以综述.

  • 从募集优势卵泡开始提高胚胎质量

    作者:叶虹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中,通过给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进行控制性促排卵(COS)以获得多个卵泡的发育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卵泡刺激素(FSH)是促进卵泡生长发育的主要Gn.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外源性FSH制剂依其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两大类:高纯度尿源性FSH(HP-FSH)和基因重组FSH(rFSH).HP-FSH是通过收集绝经期妇女尿液并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而获得,含较高比例的酸性FSH亚型;rFSH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在中华仓鼠卵巢(CHO)细胞系中产生而获得,含较高比例的低酸性FSH亚型[1,2].

  • 高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就是卵巢高反应吗?

    作者:叶虹

    抗苗勒管激素(AMH)主要由窦前卵泡及小窦卵泡颗粒细胞分泌.血清AMH水平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与窦卵泡数量和生殖年龄密切相关,是目前能有效反映卵巢储备的因子之一.卵巢高反应目前尚无统一定义,通常以获卵数作为定义标准,即:经常规控制性促排卵(COH)获卵数>1 5或>20定义为高反应.高反应是OHSS的主要高危因素.通常高血清AMH者易发生高反应,低血清AMH者易发生低反应.高血清AMH切割值需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数据确定.另外,卵巢高反应与高血清AMH相关外,还与促排卵药物使用剂量及药物类型相关.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