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时期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发展及管理制度建设探讨

    作者:李大鹏;曾林;王永清;杨德利;仇元峰

    立足于新形势下医院科研工作特点,结合某医院实验动物工作发展实际,对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 医院科研课题实验动物成本核算研究

    作者:徐艳霞

    由于缺少成本核算,我国各医院对科研课题实验动物的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将动物饲养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根据各品种动物的累计饲养数量情况,核算成本分摊系数,计算间接成本,可以弥补目前收费标准的不足,提高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 医院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特点

    作者:王承利;王洋;韩玉清

    本文主要阐述部队大型医院实验动物工作区别于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动物工作特点.目的是研究大型医院中实验动物工作的管理方法,以及实验动物在医院科学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充分说明实验动物工作在大型医院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我院科研平台之一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作者:戚豫;卜定方;许玉凤;张英;钮淑兰;庞永正;裴珮;谢囡;赵明辉;丁洁

    临床医学科研水平是一流临床医学院的标志之一[1,2].近年来,我院加强了面向全院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医学统计室和电镜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临床医院在科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心实验室作为设立在临床医院的研究技术平台之一,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 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张朝驹;李孝林;杜亚明;黄福云

    目的:活骨丸探讨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各组家兔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注射液,造成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模型,同时给予普通饲料和特殊饲料喂养.10周后,测各组家兔血脂的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活骨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结论:活骨丸对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理之一.

  • 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抗衰老因子Klotho含量的研究

    作者:张蕴慧

    Klotho (KL)基因是Kuro-o等[1]在1997年从表现为衰老的模型小鼠中克隆成功,随后发现人和大鼠中也存在KL基因.Klotho基因缺失鼠(KL-/-)的表型类似人类的衰老表现,包括寿命缩短、动脉硬化等[2-4].反之,Klotho高表达可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说明它是一个衰老抑制基子.KL基因可通过选择性拼接产生两种蛋白产物上,一种为跨膜蛋白,一种为分泌型KL蛋白,它以游离的形式发挥功能,在人组织及血清中中可检测到其存在[5].

  • 中医药对实验动物骨关节炎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雯;吕素飞;陶庆文;阎小萍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中年以后多发,临床可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及骨质增生。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医师认为与肥胖、遗传因素、年龄、炎症及创伤等有关。现代医学以消炎止痛、软骨保护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尚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而中医药治疗 OA 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采用多方法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通过对中医药治疗 OA 实验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研究动态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共性是中药对软骨细胞的影响,也是研究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基础。但对于中医药治疗实验动物 OA 软骨组织形态的观察指标尚未统一、量化指标存在单一化、随意化等问题,中药对实验动物 OA 软骨组织作用的有效靶点和部位尚不明确;中医药用于疾病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由于尚无统一标准的中医症候模型造模方法;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中药虽然能改善软骨细胞、软骨基质、滑膜、以及软骨下骨的病理表现,具有能减缓软骨的退变进程的疗效,但这种疗效持续的时间以及改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将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的有机结合,使疗效更明确化;实验动物模型虽然与人体的骨关节炎相似,但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实验动物模型只是模拟作用,尚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骨关节炎,故在实验结果能否被广泛应用于人还需进一步研究。

  • 通降颗粒对实验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旭东;吴红梅;邵燕;刘喜明;胡宇驰

    目的:观察中药通降颗粒对实验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1.将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并设假手术组,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2.将小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空白组、西药对照组,连续每日给药5次,应用甲基橙胃残留率的测定反映胃排空的快慢.结果:1.通降颗粒各组和西药组均可升高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血浆胃动素水平,以通降颗粒中、小剂量组作用显著.2.通降颗粒及西药组给小鼠灌胃均能明显降低甲基橙胃残留率.结论:中药通降颗粒能促进实验鼠胃排空.

  • 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瑾;欧桂珍;杨涛;田维毅;路绍祖

    本文运用实验方法探讨了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脾虚证的作用机理,并首次介绍了将注射针埋线法用于动物(大鼠)的操作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提高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其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亦表明:将注射针埋线法用于大鼠体内埋线是切实可行的.

  • 扶正化痰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相关微量元素的影响

    作者:陈梁;朱锦善;陈陶后

    随着近年来哮喘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拓宽了人们对哮喘发病研究的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扶正化痰经验方防治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我们开展了该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部分相关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 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进展

    作者:宋景春;郭文怡

    近十年来,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已逐渐成为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可分为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两个阶段.

  • 热原检查中的降温分析

    作者:许应龙;蓝静;段美仙

    药检人员在进行药品的热原检查中,首先要进行对动物家兔注射药液实验,即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断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药典只规定上升的温度.但是,作为检验员在实验中,往往会碰到实验动物不升温,反而降温的现象,而且不是只降0.1℃,甚至降0.4℃,下面笔者就降温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 热休克蛋白、免疫及针灸

    作者:程金莲;张露芬

    1 概述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在热休克反应过程中,细胞内正常蛋白合成关闭并诱导产生的一组蛋白质,它能保护组织细胞免受骤起的热休克损伤,形成热耐受性以防御随后发生的热休克或其他紧急状态。这一现象早(1962年)是由Ritossa发现的,果蝇在温度升高(热休克)时,其唾液腺多线染色体发生蓬松现象并有转录活性。推测这种现象是由于与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相关的某些化学修饰引起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热休克反应”。其后的研究表明,除热应激以外的许多其他理化因素,如感染、缺氧、重金属、低血糖及某些药物等刺激也能诱导HSP的合成增加,由此引入了应激蛋白的概念。“热休克反应”不仅表现了它对物种的普遍性,而且对不同的应激条件也具有反应的相似性,因而,“热休克反应”更确切地应称为“应激反应”。 目前已发现的HSP已有10多种,Morimoto[1]将主要的HSP分为HSP90、HSP70、HSP6 0及小HSP等4个家族。此外还有分子量100~100kD而性质不同于上述家族的大分子HSP。不同的应激因素以及不同的实验动物可致不同比例的HSP产生,近几年已陆续证实HSP的诱导现象存在于从细菌至人的整个自然界。为了防止标准不统一而造成混乱,近Schlesinger [2]提出了HSP必须具备的两个标准:(1)它的合成是由于环境应激因素的强烈刺激而引起,特别是温度变化高于正常几个摄氏度的条件下;(2)它的编码基因的5′端非编码区域含有14个碱基对组成的保守序列,称为Pelham盒。这一序列起HSPmRNA转录启动子的作用。

  • 学报类科研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学的文献统计

    作者:钱宁;何宣华

    目的:分析实验动物学方法在中医药学科科研论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结果:在21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报2003年发表的3893篇论文中有456篇与实验动物学有关,占论文总数的11.71%;在456篇论著中,接受厅局级以上资助的课题有235篇,占总数的51.54%;在人员构成上,标明第一作者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水平者达到37.72%和47.15%.能清楚描述实验动物的种名品系、来源、性别、数目和体重(或年龄)的论著分别为91.89%、90.13%、89.25%、95.61%和94.96%;只有71篇论著使用的实验动物是清洁级或SPF级,49篇论著提及了实验动物的应用环境,分别占有关论文总数的15.57%和10.45%;饲料来源清楚的有5.26%.456篇论著共使用525批实验动物,涉及大鼠、小鼠和家兔的论文为276篇、163篇和52篇,分别占52.57%、31.05%和9.90%.结论:在继承和加快中医药发展的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设计科研课题时,既要考虑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也要重视微生物学控制;在撰写论文时,应详细、全面、准确地记述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内容,以提高论著的研究水平和科学性.

  • 中医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者:白剑;刘鸿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中医院校都开设这门课程.由于中医院校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深入学习实验动物学基础理论,因此在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实验动物学课程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研究生动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以西医的基础理论讲解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实验教学法;注重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PBL的教学方法与分组教学相结合;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并取得满意效果.

  • 愈疡胶囊对小鼠、大鼠四种溃疡模型影响

    作者:耿宏伟;王又红;李强;刘卫红

    1 材料1.1 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g~22g;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g~210g,均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药品和试剂利血平注射液(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批号:901205),雷尼替丁胶囊(常州市第二制药厂,批号:921019),溃疡宁(天津市第五中药厂,批号:910710),愈疡胶囊(胶囊内容物0.4g,相当于生药1g,由本院制剂室提供,使用时用0.5%CMC-Na配制).

  • 浅谈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

    作者:吴骁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与动物实验安全管理.近儿年来,随着各种致病菌的变异,致使人畜共患疾病不断增多,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这为工作人员在各种诊疗、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个人防护敲响了警钟.隔离不严密、污染物品消毒不彻底、实验人员自身防护不够、宜教工作不认真均可造成病毒性血液交叉感染及传播.实验动物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具有独特的接触致病菌的危险.因长时间与动物接触,且实验时需要经常操作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动物血液,尽管按实验要求严格选择各种实验动物,但由于一些单位的条件有限,致使合格的动物在普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使其级别降低,其体携带一些可能会传染给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处理不妥很容易形成传播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要做好实验室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就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做起,掌握各种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起每个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现就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预防感染及自我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安全管理
  • 香丹骨折端注射促进骨痂生长过程中TGF-β、bFGF的表达及骨密度实验研究

    作者:张杰

    目的:通过香丹注射液骨折端注射,治疗家兔桡骨中段骨折的实验研究,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观察骨密度的测定情况,了解香丹注射液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香丹组、空白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香丹注射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伤科接骨片灌胃.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证明有调节骨原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Area)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8天时,香丹组血肿吸收明显,骨折端肿胀明显减轻,改善骨折端血运;TGF-β、bFGF染色呈弱阳性表达.15天时香丹组骨愈合骨密度测定尚无明显优势;TGF-β、bFGF染色呈阳性表达.22天时香丹组和对照组骨愈合情况已无明显差别.31天时骨密度测定香丹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明显优于空白组;香丹组TGF-β、bFGF染色呈强阳性表达.结论:香丹注射液在骨折早中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通过诱发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直接刺激膜内成骨,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并且激发成骨细胞合成Ⅰ型胶原和骨连接素,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强骨的强度.

  • 苦瓜总皂苷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作者:苗明三;孙艳红;纪晓宁;刘会丽

    苦瓜为葫科植物苦瓜的果实,其性寒,味苦,具有利尿凉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瓜具有降血糖、抗艾滋病、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作用[1].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作者观察了苦瓜总皂苷对大、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的影响.苦瓜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且我国苦瓜资源极为丰富,加强对苦瓜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用资源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李发荣;吴臻;杨建雄

    中药活性组分的确定是中医药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阐明中药的活性组分,有利于科学地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制定科学的中药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标准,也有利于实现中药现代剂型的研制及中药的二次开发.传统的中药活性组分筛选的程序是对有效复方或单味药进行化学分离,制备出活性部位或单体,然后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在体药理活性验证,消耗样品量大、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劳动强度高、耗时耗力,并且一次试验筛选样品量有限,不适合成分复杂的中药活性组分的筛选.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以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药物筛选模型为主的,结合组合化学、自动化技术建立的大规模筛选药物的方法,该技术的基本思路是直接观察药物与药物靶标的相互作用,使用样品量少,实验周期短,是更为适合成分复杂的中药活性组分筛选的新型技术.

2097 条记录 3/105 页 « 12345678...1041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