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G沉淀结合碱裂解法提取DNA可消除肝素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沈忠林;孟红;鲁艳芹;岳爱玲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判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和HBV DNA定量的检测.其中外周血中HBV DNA定量是病毒复制直接和可靠的标志,对乙肝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常采取全血或血浆作为检测标本,由于抗凝血液标本中可能存在着抑制PCR的因子,因此在进行PCR前需纯化血液标本中的核酸.通常认为用于PCR的全血标本通常首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不能使用肝素抗凝[1],认为肝素是Taq酶的强抑制剂,而且在其后的核酸提取步骤中很难去除[2],一些试剂厂家也明确规定"不可用肝素抗凝"[3];而我们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血样"因误"采用了肝素抗凝容器,致使标本被退回重新采样,给实验室人员及患者带来了不便.本研究通过上述两种抗凝方法处理全血标本,采用浓缩裂解法提取DNA,观察常用肝素浓度抗凝血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的结果是否有影响.

  • 46,XX, t(7;8) (p21;p21)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作者:张立文;谭可为;张正燕;丛玉隆

    患者,女,28 y,首次婚姻自然流产2次,离异后再婚因自然流产一次就诊.查体:表型及智力正常,B超提示生殖系统正常,非近亲结婚,无不良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别抽取患者及其现任丈夫外周血,肝素抗凝,常规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7;8)(7pter→7p21::8p21→8pter;8qter→8p21:7p21→7qter),其夫核型正常.

  • 46,XXY综合征一例

    作者:肖金生;张玲;王厚照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9 y,已婚四年,一直未育,来我院不育专科就诊.体格检查:睾丸小且硬,阴茎偏小,无喉结,乳房有轻微发育;激素检查:催乳素(PRL)571.65 mIu/ml,促卵泡成熟素(FSH)53.97 uIu/ml,黄体生成素(LH)39.34uIn/ml,睾丸酮(T)12.08;精液常规检查:无精子;外周血染色体检查:46,XXY;元家族遗传病史.其妻未做染色体检查.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解洪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EG 是源于体内外过敏原所致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EG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外周血EOS 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有效的EG治疗方法,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以取得佳疗效。除糖皮质激素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IgE 拮抗剂等均在EOS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自然流产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彦慧;何永明;宋娟;王明波;黎丽芬;石静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 选择具有自然流产史孕妇50例,取静脉血采用ELIA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测血转氨酶,并分为转氨酶正常组和转氨酶增高组各25例,另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各组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作,G显带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同步银染法观察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转氨酶正常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转氨酶增高者则显著高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而导致体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是引起孕妇于孕早期胚胎异常的原因之一.

  • 乳房肥大患者外周血中雌激素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王钠;马显杰;栗勇

    目的:研究乳房肥大患者外周血中雌激素表达水平,为乳房肥大患者病因学研究奠定基础,为腺性乳房肥大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将乳房肥大(95例)和正常体积乳房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处于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进行分类,抽取患者入院当天外周血5ml,采用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药盒及SN-682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定外周血中17β-雌二醇表达水平,根据各指标OD值计算其浓度,结果采用放射免疫γ计数器及配套统计软件进行计数和数据处理.结果:在体重指数同一范围内,乳房肥大组与正常体积乳房组17β-雌二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17β-雌二醇可能与乳房肥大的发生无关.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

    作者:李文志;董勇;辛毅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EGM-2培养基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诱导培养,动态地观察贴壁细胞的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至第2天,呈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大小相近的圆球体;第4天一些细胞开始出现尾状物,形态呈蝌蚪样改变,部分细胞聚集形成细胞簇;至第7天细胞形态变长,呈梭形改变,细胞间相互围绕呈环形,并有集落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3、CD34、VEGFR-2和Ⅷ因子表达均呈阳性.结论:运用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实现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

  • 骨组织工程常用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红珍

    胚胎干细胞(ES)与间充质干细胞(MSC)一直是组织工程为常用的种子细胞.但目前由于ES的分离获取存在医学伦珲学的争议,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来源于骨髓、脂肪、胎盘、脐血、脐静脉内皮下层、外周血及肌肉等各种组织中,在特定条件下可向骨、软骨、心肌、脂肪、血管内皮等间叶组织细胞转化.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骨髓瘤一例

    作者:李波;史敏;胡蕊;杨洪乐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以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升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本病较为少见,一部分患者可合并其它血液肿瘤.近我们发现一例CNL并发骨髓瘤(MM)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循环microRNA在胃癌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亮亮;刘斌;苏勤军;马迎春;杨艳丽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 3'-非编码区相互作用引起靶基因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有关miR-NA在癌症中的功能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近发现外周血等体液中存在miRNA,并且多种癌症患者的外周血miRNA表达谱发生特异性改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循环miRNA可作为一种新颖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癌症诊断和预后评估。本文针对循环miRNA在胃癌诊断、评估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进展

    作者:张峻青;张贺龙

    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方法,近年在外周血中发现了许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合理的选择性的应用这些肿瘤标志物可以进行某些肿瘤的早期诊断,更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帮助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预后的判定等.外周血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肿瘤 外周血 标志物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AEG-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冰;田亚平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AEG-1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4例新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RT-PCR法检测AEG-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其中5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患者随访12个月,探讨外周血AEG-1 mRNA表达水平与化疗反应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AEG-1mRNA,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P=0.015)、组织分化程度(P=0.048)和远处转移(P=0.007)密切相关.接受含铂方案一线化疗的52例晚期患者中,AEG-1mRNA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对含铂方案化疗反应率低(25.0% vs58.3%,P=0.0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5.25 vs8.25个月,P=0.01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AEG-1mRNA高表达提示肿瘤分期晚、组织分化差、转移率高.外周血AEG-1 mRNA表达有可能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铂方案一线化疗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因子.

  • 检测细胞角蛋白在食管癌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姚成才;张义;柯胜奎;章云鹏;姜杰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K18mRNA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50例M0、10例M1的食管癌患者及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肋骨骨髓中细胞角蛋白CK18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50例M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 19/50)和42.0% (21/50);10例M1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 (9/10)、100%( 10/10);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K18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0%( 0/10),CK18mRNA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K18mRNA在Ⅳ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与Ⅲ期以前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K18mRNA在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无差异(P>0.05),但呈正相关性(r=0.704,P<0.01).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CK18mRNA微转移有助于食管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 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EGFR突变预测EGFR TKIs一线治疗的疗效的观察

    作者:王童非;李晓惠;张菊;张贺龙

    目的: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EGFR突变情况,预测EGFR TKIs作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疗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荧光偏振(TDI-FP)法检测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情况,口服EGFR TKI进行治疗,分析外周血基因突变结果与EGFR TKI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TDI-FP法检测出的外周血EGFR突变率为60.8%(31/51).经EGFR TKIs一线治疗后,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有效率(RR)分别为41.9%和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4%和15.0%;中位PFS则分别为13.0和7.0个月.与检测组织中EGFR突变比较,TDI-FP法检测外周血EGFR突变的正确率(π)为84.2%.统计学分析显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应用EGFR TKIs一线治疗能获得更佳疗效.结论:应用荧光偏振法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EGFR基因突变,对于预测EGFR TKI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 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与微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瑛;高纯子;韩波;曹峰林;汤海蒂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治NSCLC患者40例及健康志愿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CK19mRNA,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CK1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14.0%(7/50),差异显著(P<0.0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9±0.44、0.28±0.12,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表达率与原发肿瘤部位、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相对表达量在中央型、T3+T4、Ⅲ期+Ⅳ期及低分化患者数值较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鳞癌患者高于腺癌,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K19mRNA作为Real-time RT-PCR法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特异性仍需提高,应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及随访.相对定量分析是一种值得推荐、准确简便的荧光实时相对定量方法.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探讨

    作者:牛中喜;郭金成;汪良骏;朱金如;李树军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后,用粘蛋白1(Mucin1,MUC1)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检测了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发现2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1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肺癌患者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细胞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倾向和预后.

  • 一种经济高效的人外周血NK细胞纯化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新利;李卿;高婷;姜又红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并且纯化率高的人外周血NK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对用RosetteSepR法直接从全血分离NK细胞的方法进行改进,先从全血中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与红细胞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分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并且用CCK-8法检测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改进后分离每毫升血所需RosetteSep抗体复合物用量仅为直接分离法的1/50;NK细胞的纯度由纯化前的(11.02±3.15)%提高到(96.52±2.42)%,细胞回收率为(70.24±10.51)%;纯化的NK对靶细胞K562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与直接分离法比较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NK细胞,该分离方法不影响NK的杀伤活性,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分离成本.初步建立了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简便,并且纯化率高的人外周血NK细胞纯化方法.

    关键词: 外周血 NK细胞 纯化
  • 两种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及免疫学特征比较

    作者:李奇灵;卜宁;李亚玲;于月成;方静;辛晓燕

    目的:对脐血(UCB)和外周血(PB)体外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并进行免疫学特征的比较,探索更好的DC来源.方法:UCB和正常成人PB各10例为UCB组和PB组,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分别加入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培养基中,培养12d,每天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于第3、6d和10d,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11c、CD80、CD86及HLA-DR表型分析,于第10d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在第12d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对比两种源性DC激发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两者均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的DC,UCB组诱导的DC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外周血诱导的细胞数(P<0.01).激发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两者无区别(P>0.05).结论:UCB和PB中的NNs均可在体外诱导为成熟DC,UCB诱导的DC细胞数高于PB,两者激发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相同,故UCB有可能成为免疫治疗DC的丰富来源.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前;刘洁;张培军;宋瑞;郭兰栓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 (53/90)和53.33% (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 (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与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甲基化的关系及其意义

    作者:徐红燕;王红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及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两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检测37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及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40.5% (15/37)和48.6%(18/37),二者相关系数r=0.848(P =0.0004).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与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存在高比例的甲基化,而且两者甲基化率有良好的一致性.胃癌患者外周血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特点,外周血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靶点.

3159 条记录 149/158 页 « 12...146147148149150151152...1571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