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海索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体会

    作者:杨丽

    目的 观察探讨对帕金森病采用苯海索联合吡贝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分组,观察组28例患者接受吡贝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苯海索联合吡贝地尔治疗,总结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57%与对照组64.29%相比较更高,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联合上述两种药物治疗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大大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祛风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佳干预时间观察

    作者:马碧涛;吴敏;张欣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TD病程不一,可呈短暂性或慢性,甚至持续终生.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祛风止动方治疗TD疗效确切,优于西药组(氟派啶醇、苯海索片),且无毒副反应[1].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中药治疗TD佳干预时间的研究很少,故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以往病例,探讨祛风止动方治疗TD患儿的佳干预时间.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

    作者:任峰;王涌;姚贵忠;蒲城城;庄蓉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病历458份,比较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苯海索使用情况,分析苯海索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苯海索联用率为53.9% (247/458),与苯海索联用多的药物前4位依次为氟哌啶醇(19/20,95.0%)、齐拉西酮( 15/16,93.8%)、帕利哌酮(7/10,70%)、利培酮(52/83, 62.7%).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苯海索联用率比第2代药物高( 72.9% vs.49.6%,P<0.01).合并用药的苯海索联用率比单一用药高(61.1%vs.50.2%,P<0.05).女性(OR=1.73,P<0.05)、住院时间长(31~60d,OR =3.80,P<0.01;>60d,OR=6.96,P<0.01),苯海索联用率越高;与其他精神病药物相比,使用利培酮(OR =2.40,P<0.001)、氟哌啶醇(OR=27.64,P<0.001)、齐拉西酮(OR=19.61,P<0.01)和帕利哌酮(OR=4.40,P<0.01)时更容易联用苯海索.结论:本研究显示,女性、住院时间长,使用利培酮、氟哌啶醇、齐拉西酮和帕利哌酮可能是苯海索使用的主要危险因素.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春鹏;闭海珍;梁立娟;林汉

    目的:观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出现便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30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便秘的情况和可能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总结.结果: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便秘的发生率为44.5%(236/530),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的发生率依次为氯氮平(63.6%)、齐拉西酮(59.1%)、喹硫平(55.2%)、氨磺必利(41.7%)、利培酮(41.1%)、奥氮平(40.8%)、阿立哌唑(6.3%),不同药物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2.25,P<0.01).非药物因素中,单一用药组与联用苯海索组的便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出现便秘的发生率高于男性(x2=5.70,P<0.05);不同年龄组的发生率有差异,患者年龄越小,出现便秘的机率越大(x2=14.57,P<0.01);住院期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越久,便秘的发病率越高(x2=15.87,P<0.01).结论: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便秘的发生率受药物类型、服药时间、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左旋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对大鼠和小鼠震颤与行为的影响

    作者:闫加庆;李昕;王丽韫;闫海涛;何新华;仲伯华;郑建全

    目的 评价抗胆碱药左旋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R-DM8021)的帕金森病(PD)治疗作用.方法 ①使用脑单侧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方法建立PD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单次ig给予R-DM8021 0.2,0.5,1.0和2.0 mg·kg<'-1>旋转行为;观察大鼠连续ig给予R-DM8021 0.2.0.5和2.0 mg·kg<'-1>21 d对大鼠旋转行为;观察大鼠连续ig给予R-DM8021 0.2,0.5和2.0mg·kg<'-1>7 d后自发活动情况.②昆明小鼠ig给予R-DM8021 0.25~40 mg·kg<'-1>,30 min后ip给予氢溴酸槟榔碱35 mg·kg<'-1>,观察肌肉震颤持续时间.③C57BL/6小鼠ip给予MPTP 30 mg·kg<'-1> 7 d建立MPTP帕金森病模型.ig给予R-DM8021 5,10和20 mg-kg<'-1>后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情况.结果 ①与6-OHDA损毁模型对照组相比,单次ig给予R-DM8021 0.2,0.5,1.0和2.0 mg·kg<'-1>分别使APO诱导的旋转次数增加(17.3 4±4.5)%、(29.8±9.3)%、(30.2±13.9)%和(31.7±5.5)%;苯海索3.0,5.0和10.0 mg·kg<'-1>组分别增加(18.8±4.8)%、(22.2±17.3)%和(36.9±10.0)%.连续给药21 d,大鼠APO诱导的旋转次数显著增加(P<0.01).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与等剂量的苯海索相比,R-DM8021对APO诱导旋转的作用更强.建模成功后.大鼠10 min内自发活动路程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连续给予R-DM8021和苯海索7 d可明显提高大鼠自发活动路程,R-DM8021对大鼠自发活动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等剂量的苯海索(P<0.01).②ip给予槟榔碱35 mg·kg<'-1>,小鼠出现明显肌肉震颤,持续时间为(8.9±1.0)min,R-DM8021和苯海索均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肌肉震颤持续时间,两药对槟榔碱致小鼠肌肉震颤持续时间抑制作用的ED<,50>分别为(6.87±1.33)mg·kg<'-1>和(41.14±9.31)mg·kg<'-1>,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ip连续给予MPTP7 d,小鼠3 min内自发活动路程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连续ig给予R-DM8021和苯海索3 d可明显提高小鼠自发活动路程,R-DM8021对小鼠自发活动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等剂量的苯海索(P<0.01).结论 R-DM8021对3种模型PD均有治疗作用且效果均优于苯海索.

  • 苯海索对培养神经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姬汴生;高远;刘红;胡香杰;张贵卿

    目的观察苯海索(trihexyphenidyl,THP)对培养神经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加入谷氨酸观察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及苯海索的保护作用.结果苯海索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量,一氧化氮(nitri oxide,NO)含量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提高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论苯海索对培养神经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苯海索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苯海索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姬汴生;高远;张艳;刘红;贾丹辉;胡香杰;张贵卿

    目的观察苯海索对缺血/缺氧培养所致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以缺氧加缺糖培养建立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苯海索对培养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苯海索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丙二醛(MDA)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苯海索对培养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苯海索降低NO含量、抗过氧化作用有关.

  • 精神专科医院806例住院患者苯海索应用调查与分析

    作者:周义湘;陈雪丽;黄颖华

    目的:了解厦门市仙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苯海索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日法,对2015年10月21日我院全部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和苯海索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806例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其中联合应用苯海索者299例(占37.10%);苯海索的平均日剂量为(3.62±0.90)mg;与苯海索联合应用率较高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氟哌啶醇、氨磺必利和氯丙嗪;老年患者(≥60岁)苯海索使用率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男性患者苯海索使用率及其平均日剂量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苯海索使用率较高,其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探讨,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峰;冯珍

    目的:观察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别。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6例,所有入组脑瘫患者按临床亚型分为3组,A 组为舞蹈-徐动型,B 组为肌张力障碍型,C 组为徐动-痉挛型,在统一物理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苯海索口服治疗,起始剂量给予0.5 mg/d,缓慢加量,每周加量1 mg 至目标剂量4 mg/d,每天剂量分2~3次服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6个月后),对其进行 GMFM、GMFCS、FMFM、WeeFIM 评定,并记录其流涎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后 GMFM 得分 A 组(35.490±19.327),B 组(29.110±11.864), C 组(15.540±11.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P<0.05),A 组、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WeeFIM 得分 A 组(49.000±22.520),B 组(38.780±11.914),C 组(27.00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9,P<0.05),A 组、B 组2组与C 组患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 组、B 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儿 FMFM 得分,GMFCS 分级及流涎改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痉挛徐动型患儿可观察到痉挛加剧。结论苯海索治疗张力障碍型及舞蹈徐动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有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疗效优于痉挛徐动型患儿。其对于3组间大运动功能分级及精细运动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海索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明秋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海索的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将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将全部269例患者分为联用组(156例)以及未联用组(113例),并对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二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PANSS评分较未联合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03%)明显高于未联合组(38.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短期内联合组的椎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9.62%)低于未联合组(3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海索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但需要合理控制其剂量及使用的时间。

  • 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期文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苯海索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以提高临床用药方法的合理化效果.方法 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本次试验研究中涉及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舒必利以及奥氮平,统计分析这三类药与苯海索联用的情况.结果 氯氮平、舒必利、奥氮平这三种药物联用苯海索的原因为避免不良反应预防用药,如控制流涎情况、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大多无需进行苯海索预防应用,如果需要联合应用治疗的患者也要合理控制其剂量以及使用时间.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张鑫;罗瑾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子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致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作者:于传玲;王俊茹;袁慧玲

    患者男,33岁.进食海鲜后恶心、呕吐、腹泻半天于2005年12月21日9:00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80次/min,血压135/75 mm Hg,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亢进.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 2.0 g,维生素B60.2 g,10%KCl10 ml静脉滴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1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颈项强直,呈间歇性,间隔时间2 min左右,神志清,四肢肌力正常,舌体软,无斜视.立即给患者平卧位,测血压140/80 mm Hg.给予苯海索2 mg口服,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30 min后症状缓解,患者主诉无其他异常.考虑为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密切观察病情1 d好转.

  • 单服利培酮与联合苯海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分析

    作者:何利霞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单服利培酮治疗者与联合苯海索者的心电图表现情况.方法 对160例服用利培酮治疗与182例服用利培酮与苯海索治疗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单服利培酮治疗组,心电图正常65例占40.63%,异常94例占58.75%,利培酮与苯海索治疗组,心电图正常42例占23.07%.心电图异常140例占76.92%.两者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ST-T异常,Q-T间期延长,T波异常,U波异常.服用利培酮与苯海索组Q-T间期延长49例占35%比单用利培酮组Q-T间期延长17例占17.89%明显增多.两组间有明显常异(P<0.05).结论 两组间心电图异常有明显差异(P<0.05).特别是利培酮加用苯海索治疗组比单用利培酮治疗组在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与加用苯海索治疗中都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 苯海索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高远;姬汴生;巴玉峰;贾丹辉;胡香杰;张贵卿

    目的:观察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并与尼莫地平进行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1998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苯海索1.5,1,0.5 mg/kg剂量组和尼莫地平3 mg/kg组6组,每组10只.[1]给药:苯海索1.5,1,0.5 mg/kg剂量组及尼莫地平3 mg/kg组分别腹腔注射苯海索1.5,1,0.5 mg/kg及尼莫地平3 mg/kg,其他两组不给药.[2]造模:给药30min后,除假手术外所有大鼠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3]观察指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大脑皮质、纹状体、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含量,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5-羟色胺含量:脑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苯海索1.5,1,0.5 mg/kg剂量组和尼莫地平3 mg/kg组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或0.05).[2]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脑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苯海索1.5,1,0.5 mg/kg剂量组和尼莫地平3 mg/kg组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或0.05).[3]多巴胺含量:脑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苯海索1.5,1,0.5 mg/kg剂量组和尼莫地平3 mg/kg组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或0.05).[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苯海索1.5,1,0.5 mg/kg组和尼莫地平3 mg/kg组分别为2.5±0.2,2.6±0.5,3.0±0.2,2.4±0.4,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3.8±0.4,P<0.05,0.01),但苯海索各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苯海索可明显改善动物神经运动功能障碍、阻止脑缺血再灌注后单胺类递质含量的降低,表明苯海索可通过改善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紊乱发挥其抗脑缺血作用.其作用与尼莫地平相似.

  • 杭廷顿病功能障碍特点分析:1例报告

    作者:董伟伟;张家堂;郎森阳

    报道杭廷顿病(舞蹈病)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言语不利、步态不稳、无明显舞蹈样动作、智能进行性减退,有家族史,经过药物及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构音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均有所好转.

  • 国内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苯海索调查研究的汇总分析

    作者:肖林;杨燕;杨男

    目的 探讨国内抗精神病药物 (APDs) 联合苯海索的使用率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EMbase、PsychInfo、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 数据库, 纳入截至2016年9月28日已发表的APDs 联用苯海索的调查研究.以Combieg 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 根据研究间的异质性选择Meta 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 9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 APDs 联用苯海索的合并率为46. 8%; 女性患者苯海索的合并使用率略高于男性患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1. 0% vs. 48. 0%);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FGAs) 联用苯海索的比率高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SGA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2. 90% vs. 32. 60%, P<0. 001); 氟哌啶醇、奋乃静、氯丙嗪、舒必利和利培酮与苯海索的联用率较高; 联用原因主要为减少锥体外系反应 (53. 4%) 、控制流涎 (17. 6%) 、预防性用药 (18. 8%) 和其他 (6. 8%).结论 APDs 联用苯海索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 临床应加以重视.

  • 苯海索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时间调查

    作者:宋卫国;董帝英

    目的探讨苯海索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的时间问题.方法对联合使用苯海索与抗精神病药物的80例患者,根据联合使用时间长短分为三组(1年以内组,1~5年组,5年以上组).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迟发性运动障碍量表(TDR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1)联合使用时间1年以内组的疗效比5年以上组好,有显著差异(R值0.637, P<0.05)1~5年组的疗效比5年以上组好,差别不显著(R值0.568,P>0.05);2)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TD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结论苯海索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时间宜短不宜长,以1年以内为宜.

  • 苯海索在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冯庆芝

    [目的]探讨苯海索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肌张力增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肌张力增高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洗胃、特殊解毒药、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苯海索3次/d,每次2 mg,疗程3~31 d.[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9.5%,迟发性神经病发生率为5.6%,各低于对照组的70.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死亡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存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9±3.0)d,短于对照组存活患者的(27.3±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海索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肌张力增高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苯海索(安坦)依赖1例

    作者:许维春;王西建

    患者,女30岁.1989年开始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同年住精神病专科医院,用氟哌啶醇和氯氮平治疗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癸酸酯维持治疗100mg,每月一次.1992年由于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给口服安坦4 mg,日三次.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