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分析及护理

    作者:罗玲春;秦庆力

    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VD)及混合性痴呆(即前两者并存),常常伴发幻觉、妄想及行为障碍.1996年在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国际协商会议上将"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概括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1]".对6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并作护理讨论.

  • 祛风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佳干预时间观察

    作者:马碧涛;吴敏;张欣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TD病程不一,可呈短暂性或慢性,甚至持续终生.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祛风止动方治疗TD疗效确切,优于西药组(氟派啶醇、苯海索片),且无毒副反应[1].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中药治疗TD佳干预时间的研究很少,故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以往病例,探讨祛风止动方治疗TD患儿的佳干预时间.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作者:袁菁;邹凯;蒋兴衍;徐清;夏鸣华;赵彦

    目的 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疗程12周.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估治疗效果,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评估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并分别于0,1,2,4,6,8,10,12周评定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PI分值明显下降(t=2.02~4.39,P<0.05),但是ADAS- Cog升高(t=2.15和2.73,P<0.05).喹硫平组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改变不明显(t=1.10,P>0.05),而利培酮组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t=3.97,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其中1例出现意识障碍.结论 喹硫平和利培酮均能改善BPSD,但喹硫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利培酮.

  • C57BL/6J及NIH Swiss小鼠在抑郁模型中的行为学表现

    作者:李亮萍;王倩;潘彦伶;张怡慧;魏佳优;陈翌华;高天明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C57BL/6J及NIH Swiss在抑郁模型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药物研究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为研究遗传学因素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有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C57BL/6J、NIH Swiss小鼠各14只,利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两种小鼠在应激条件下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两种小鼠的自主运动能力.结果 强迫游泳实验中,C57BL/6J小鼠的不动时间明显长于NIH Swiss小鼠[(133.198±5.749)s比(80.265±10.939)s,P=0.000].悬尾实验中,C57BL/6J小鼠的不动时间高于NIH Swiss小鼠[(151.315±12.161)s比(95.107±14.649)s,P=0.007].而在旷场实验中,两种品系的小鼠运动总路程、站立次数、运动时间、边缘区运动路程、边缘区运动时间、中央区运动路程、中央区运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57BL/6J小鼠在急性应激的情况下更容易表现出抑郁样行为,而NIH Swiss小鼠则表现出一定的抑郁抗性,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不同行为学表现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导致.

  • 北京女大学生进食障碍调查分析

    作者:关丹丹;王建平

    本文对北京市两所大学30多个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进食障碍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5份,有效率达到84.5%.其中,大一学生211人;大二201人;大三246人;大四187人.理科生占52.2%,文科生占47.8%.平均年龄19.9±1.5岁.采用Ganrer等人编制的进食障碍量表Ⅱ(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Ⅱ,EDI-Ⅱ).这是目前测查进食障碍认知-行为症状的常用量表[1].整个量表包含8个分量表,共64道题目,各分量表分别为:1、求瘦倾向(DT);2、贪食(B);3、不满体形(BD);4、无效(I);5、完美主义(P);6、人际间不信任(ID);7、内感受意识(IA);8、恐惧成熟(FM),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从α=0.68(完美主义)到a=0.87(不满体形)之间.量表为6点评定,从"1=总是"到"6=从不".根据EDI-Ⅱ手册的规定:"总是"计3分,"通常"计2分,"常常"计1分,"有时"、"很少"、"从不"3个选项计0分.量表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采用双盲译法译成,王建平做了部分文字修改,使其更适合大陆的表达方式.

  • 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思特;李雪荣

    孤独症系一种发育障碍。多起病于三岁之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交往方面出现质的损害。2.言语及沟通方面出现质的损害。3.刻板、僵硬的兴趣和行为活动模式。从现有的病因学研究来看,尽管采用了各种研究手段,结论迭出,但只有一点已达成了共识,即该症不太可能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种“神经生物性”疾病[1]。虽然如此,在该症的治疗方面,药物不能改变其基本病程,仅限于控制某些行为症状,如刻板或强迫性行为、多动或冲动性行为、攻击或自伤性行为等[2]。临床实践中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干预技术[3]。目前提倡的是综合治疗方法,即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各种心理干预技术,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仅对孤独症的心理干预作一概述。

  • 异己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陈巍;单春雷

    1 异己手综合征简述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性疾病,迄今为止该病症并未得到一致与精确的定义[1].该术语用来描述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行为症状,患者的手(往往是左手)会表现出无法控制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产生极端的陌生感觉[2-4].Doody和Jankovic认为异己手行为具体包括诱导的、模仿的、节奏性动作以及无目标指导的(nongoal-directed)强握、摸索行为,受目标指导的(goal-directed)对工具的强迫操作,甚至包含自我伤害行为[5].异己手综合征通常被界定为一侧上肢无意愿的(unwilled)、不可控的(uncontrollable)但看似有目的的(purposeful)动作[6].例如,右利手患者的右手在努力扣紧纽扣,而其左手却在解开纽扣.

  •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作者:周秋华;侯建民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重视阿尔采莫氏病(AD)的认知功能研究,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痴呆的非认知功能症状.而多达70-80%的痴呆患者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攻击、破坏行为、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一个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即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和行为症状),反映了对这组症状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将主要讨论BPSD的临床特征及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 老年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巍

    随着社会日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老年痴呆的折磨,痴呆患者的行为障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文献报道多达70%~90%的痴呆患者在其病程的一定时间内曾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1],正是这些行为异常决定着患者,也决定着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患者被送往医院的重要原因[2].作者对87例痴呆患者的行为症状进行调查分析,对行为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 老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

    作者:袁勇贵;吴瑞枝

    随着年龄增长,因为健康状况、经济保障、人际关系和精力的缺乏易引起焦虑.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障碍,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常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社会功能受损.在老年患者中,GAD表现为认知症状(如担忧或恐惧)、行为症状(如运动过度或恐惧)和躯体症状(如食欲减退、脸红、躯体疼痛、尿频、发汗、腹泻、恶心、头昏、心悸、呼吸困难、头疼、呕吐等)[1].本文对老年期GAD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树亚;李峥

    目的 描述初筛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Questionnaire,NPI-Q)知情者版,对175名社区初筛为MCI老年人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样本人群中初筛为MCI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75.4%,其中,淡漠、易激惹、夜间行为的发生率居前3位,分别为41.7%、41.1%、36.0%.初筛为MCI老年人的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是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睡眠情况是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初筛为MCI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高,配偶健在、与老伴或子女在一起居住、失眠,可能是初筛为MCI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

  • 神经免疫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左丽君;张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已成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神经炎性斑和由过度磷酸化 tau 蛋白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以情景记忆障碍为早期突出的表现,逐渐出现认知功能全面衰退、精神和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研究发现,以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及产生大量自由基和炎性因子为特征的神经免疫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免疫炎症的特征、小胶质细胞激活在阿尔茨海默病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及机制、神经免疫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的关系、神经免疫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关系、神经免疫炎症的影像学特点及抗神经免疫炎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进行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作者:沐楠;徐世超;常青;饶冬萍;陈建平;马崔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8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均无痴呆家族史,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划分为无或有代谢综合征两组进行对照,检测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等,采用基础状态法评定胰岛素抵抗性,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应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定精神行为症状,并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少见的精神行为症状均为情感高涨或欣快,有代谢综合征组常见的症状为易激惹(92.3%),对照组为异常运动行为(78.5%).有代谢综合征患者组激越和易激惹症状显著多于无代谢综合征组(P<0.1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NPI得分显著相关的有年龄、收缩压和低密度脂蛋白(P<0.15).两组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代谢综合征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表现有影响,特别是高龄、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暂未发现胰岛素抵抗与NPI评分的精神行为症状相关.

  • 自闭症儿童行为症状的中日比较研究

    作者:于晓辉;吕晓彤;太田昌孝

    目的 通过中日比较研究来探讨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症状.方法 以3~7岁的中日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家长记入式问卷---小儿行为量表改订版(CBQ-R)进行研究.结果 中日自闭症儿童的症状都符合ICD-10的自闭症诊断标准,但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较为严重,社会适应困难.我国自闭症儿童在严重程度(t=2.28,P<0.05),社会交往质的障碍(t=12.83,P<0.001)和伴随症状(t=8.11,P<0.001)等方面的得分高于日本;日本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P<0.001)"、"能讲话但是会话不成立(P<0.01)"和"有特定的或奇妙的会话方式(P<0.05)"的得分高于我国.结论 自闭症虽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障碍,但其表现出来的基本的行为症状的强弱与文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 音乐疗法联合药物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丽;张守字;武海燕;曹萌;张力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伴有BPSD的AD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音乐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5).音乐治疗组在服用奥氮平同时辅以跟唱老歌曲的音乐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奥氮平,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BPSD.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音乐治疗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增加、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的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音乐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EHAVE-A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音乐疗法对AD的BPSD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且辅以音乐治疗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

    作者:冯亚青;田瑞振;孙占用;刘桂芳;高俊淑;冯荣芳;李志立;齐亚超;李娜

    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1,2].以往人们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而对痴呆患者所伴有的幻觉、妄想及行为问题则不甚重视.AD病理评分表(BEHAVE-AD)已被国际上广泛采用,可有效地评定痴呆患者精神和行为症状.我们应用BEHAVE-AD量表,对我院近年连续收治的AD和VaD患者的精神和行为症状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患者夜间徘徊行为的比较

    作者:廖晓艳;牧本清子;山川みやえ;釜江和惠;周藤俊智;蔡文智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徘徊者夜间徘徊行为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入住大阪浅香山医院认知障碍病房的痴呆住院患者,其中27例阿尔茨海默病及7例额颞叶痴呆徘徊者符合纳入标准,利用电子示踪监测系统对受试者步行活动进行为期30d的连续监测和记录,并比较两组受试者日、夜步行活动水平(6∶00~23∶59及0∶00~5∶59的步行距离)、夜间步行活动频度(夜间有步行活动的天数与观察总天数的比值)和强度(夜间步行活动的时数与观察总时数的比值)的差异. 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年龄(73.9±9.1)岁,较额颞叶痴呆组患者(63.4±14.9)岁年龄大(t=5.56,P<0.05),且发病年龄晚[(70.2±9.3)岁与(58.2±15.2)岁,t=6.30,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日间步行活动水平低于额颞叶痴呆组[(2119.39±2535.59)m与(4842.44±2617.94)m,z=2.66,P=0.01],但两组夜间步行活动的水平、频度及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额叶变异型额颞叶痴呆徘徊者的进一步比较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徘徊者的日间步行活动水平较低[(2119.39±2535.59)m与(4151.96±1881.35)m,z=2.10,P<0.05],但夜间步行活动水平[(85.17±142.42)m与(1.19±1.71)m]、频度(0.64±0.29与0.33±0.22)及强度(0.21±0.13与0.07±0.05)均明显增高(z=2.11,t=2.05、2.39,均P<0.05). 结论 与额颞叶痴呆徘徊者相比,阿尔茨海默病徘徊者日间步行活动水平较低,但其夜间步行活动水平、频度和强度均高于额叶变异型额颞叶痴呆徘徊者,提示对阿尔茨海默病徘徊者需要加强夜间徘徊行为的管理和临床干预.

  •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行为精神症状与照料者负担的相关性

    作者:刘彩霞;许瑛;严静;金肖青;解艳红;汤鸿鹰;李君

    目的 调查老年痴呆患者行为精神症状(BPSD)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探讨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痴呆程度、BPSD程度与照料者负担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神经精神量表(NPI)、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杭州市养老机构145例已确诊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负担进行评估. 结果 51.8%(72例)的患者出现过不同程度BPSD,发生率较高的为妄想22.3%(31例),程度较重的为睡眠/夜间行为[NPI症状得分(5.95土4.60)分],照料者负担重的症状为妄想[ZBI得分(32.81±17.66)分];老年痴呆患者痴呆严重程度、NPI评分与照料者负担均呈正相关(r=0.434、0.710,均P<0.01). 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且BPSD的发生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痴呆严重程度相关,加重了照料者的负担,应更多关注老年痴呆患者BPSD,完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

  •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随访研究

    作者:冯芜若;刘卫国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进展与变化进行随访研究,探讨NMS与2年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运动症状加重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PD非运动症状问卷筛查量表(NMSQuest)于2010年和2012年对82例原发性PD患者进行PD基本信息收集和量表评估. 结果 与基线(9.45±5.13)分比较,患者2年随访末NMS总分升至(11.97±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20,P=0.007);其中白天流涎、便秘、幻视或幻听、情绪低落、梦游或说梦话和复视6项症状和消化系统、幻觉妄想、心血管系统和其他4项症候群总分明显上升,且基线时幻视/幻听和近期记忆力下降2项症状则分别与2年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运动症状加重有显著相关性(r=0.625、0.578,P=0.016、0.035). 结论 NMS贯穿PD病程全程且演变较快,并与日后生活质量下降和运动症状加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进展

    作者:苏林雁

    尽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仍是较难诊断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由于ADHD缺乏具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主要靠特殊行为症状来确诊,因此给诊断一致性带来困难.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