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介绍

    作者:戴捷;于峣;吴宪尧;侯秋萍

    骨样骨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这种骨样组织不能正常成骨的原因尚不明确.据国内统计,骨样骨瘤占骨良性肿瘤的1.66%,发病率低于国外.

  • 髋关节骨样骨瘤诊断与关节镜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梅宇;王健全;徐雁;鞠晓东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样骨瘤的诊断及关节镜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髋关节骨样骨瘤患者共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6.5±15.7)岁;左、右髋各4例.患者均表现为髋部疼痛并伴有关节功能受限,7例夜间疼痛加剧,6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能完全或部分缓解.肿瘤均为单发,7例位于股骨颈,1例位于髋臼窝.术前均通过CT检查确诊和定位,手术主要采用关节镜下完整切除病灶.术前和术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及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评估患者术后24小时夜间疼痛加剧情况和终满意度.结果:8例患者从发病到手术时间为2个月到36个月,平均(17.8±12.3)个月,术前均通过薄层CT+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瘤巢,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骨样骨瘤.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6±16.0)个月.术后24小时夜间疼痛加剧均消失,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3±1.4)分降到(1.1±0.8)分,P< 0.01;终随访髋关节功能活动在(4.1±2.0)周恢复正常,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2.1±6.3)提高到(92.3±4.3),P< 0.01,8例患者均无复发,满意度均为优(100%).结论:髋关节骨样骨瘤由于其临床表现和X线片影像不典型,容易漏诊,CT有助于确诊和术前定位.手术治疗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并完整切除瘤巢,关节镜下切除肿瘤可以有效消除疼痛,及早恢复关节功能,微创、安全、效果满意.

  • 关节镜下治疗关节内骨样骨瘤7例临床报道

    作者:何震明;崔国庆;林共周;肖建;胡跃林

    目的:探讨关节内骨样骨瘤的诊断和关节镜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所干2006年3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7例关节内骨样骨瘤患者.患者平均年龄22.4(11~32)岁.术前均进行薄层CT检查确定诊断和进行手术定位.治疗采用关节镜下定位肿瘤位置,刮勺取出瘤巢.结果:从出现临床症状到确定诊断之间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18~36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表现为VAS评分下降,无复发,疼痛缓解,活动范围正常等.结论:关节内的骨样骨瘤由于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平片表现常常导致确诊时间延长.采用关节镜治疗关节内的骨样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的探析

    作者:赵飞;李虎;陈晓萌

    目的:针对X线、CT以及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于骨样骨瘤判别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治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于2012年01月~2014年04月期间在我科室求诊并且确诊为骨样骨瘤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每位患者采用的不同影响方法,比较并探讨各种影像学资料。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行X线检查其中87例存在瘤巢,占受检患者72.5%;101例患者行CT检查全部有瘤巢,占抽检患者100%;39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31例存在瘤巢,占抽检患者79.5%。三种检查是否有瘤巢的方法中CT影像法正确率高,X线和MRI两种方法相近,MRI稍高一点。结论:X线检查法的准确率相对低一点,但其是目前使用的多广泛的方法;MRI检查法准确度与X线法相近略高,同时MRI存在缺陷即其对钙化以及骨化不够敏感,但其优点是对周围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CT检查法是三种方法里判断是否存在瘤巢的准确方法。三种方法应该相互联合使用,以便取得正确的诊断。

  • 骨样骨瘤的病理机制与诊断治疗(附13例报告)

    作者:吴春明;李洪敬;毕伟;徐晓峰;蔡荣铭;姜长明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1993-1999年收治的骨样骨瘤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21.5岁.发病部位为股骨颈3例、股骨5例、胫骨3例、肱骨1例、尺骨1例.全部病例均行病巢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骨样骨瘤,术后症状即消失,随访1~6 a无一例复发.结论该瘤以疼痛尤其夜间痛为特征,其疼痛可能为瘤巢内前列腺素E2增高所致,彻底切除瘤巢是治疗的关键,提倡精确定位的微创手术.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脊柱骨样骨瘤的微创治疗

    作者:柳晨;袁慧书;马永强;韩嵩博

    骨样骨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良性骨肿瘤,我国发病率较欧美周家低,约为1.81%[1].骨样骨瘤常发生于四肢骨骼,以胫骨、股骨多见,累及脊柱者较少.CT是目前骨样骨瘤佳的成像方法,可以清晰显示位于中心的瘤巢和周围大范围的反应硬化骨,尤其对位于脊柱等复杂结构组成的解剖部位,因此也是目前精确的脊柱肿瘤微创治疗引导方式.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高永伟;赵盛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肿瘤,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良性骨肿瘤的10-12%.青少年多见,80%以上患者年龄5-25岁[1].本文对200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并经病理诊断确认的18例骨样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13例,女5例,男女比例为2.6:1.年龄14-26岁,其中15例为21-26岁.

    关键词: 骨样骨瘤 影像学
  • 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和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楚凤洁;李娜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骨样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首先采用CT诊断,然后采用X线诊断,术后进行病理切片验证,判断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卵圆形或圆形的透亮瘤巢,直径在0.3~1.8cm之间,瘤巢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骨质硬化、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等情况,X线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85.7%,CT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98%。结论临床上应用CT诊断骨样骨瘤的准确率较高,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 骨样骨瘤非手术疗法的探讨

    作者:张雪峰

    患者:男,43岁,2009年2月4日以右膝关节痛前来就诊.主诉:右膝关节间歇疼痛一年余,无肿胀,近日加重且左膝关节近日也偶尔痛.X线平片示:侧位片示左右股骨远端后方均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密度不均,边界尚清,双侧基本对称.见附图一.

  • 骨样骨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朱正庭;徐莉;高娟;郑玲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整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2例,男8例,女4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CT检查,分析骨样骨瘤在X线、CT上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总结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病灶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透亮区,直径0.5~1.5 cm,平均0.9 cm,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12例X线平片仅8例显示瘤巢,12例行CT检查者均清楚显示瘤巢,X线和CT对瘤巢显示率分别为66.7%(8/12)和100%(12/12).结论: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方法,CT是显示瘤巢的佳方法.

    关键词: 骨样骨瘤 X线 CT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的护理配合

    作者:周爱民

    总结11例骨样骨瘤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术前的宣教工作,特定手术环境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的细致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骨样骨瘤的微创治疗

    作者:纪经涛;胡永成

    骨样骨瘤(osteoid osteoma)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成骨性肿瘤,由.Jaffe[1]于1935年首次提出,占所有骨肿瘤的2%~3%,占良性骨肿瘤的10%~20%.骨样骨瘤为起源于成骨性间胚叶组织且具有形成大量骨样组织倾向的骨肿瘤,好发于男性,好发年龄为5~20岁,婴儿及40岁以上成人很少发生.骨样骨瘤在白色人种中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种[2].

  • 髌骨骨样骨瘤一例报告

    作者:康两期;郭林新;丁真奇;练克俭;洪加源

    患儿11岁.于入院前半年因轻微碰伤致左膝疼痛,夜间较重,伴膝部肿胀,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曾于外院多次就诊,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但服用解热镇痛药后症状可缓解,停药后复发.入院检查:左髌前轻度肿胀,髌上囊较饱满,未见皮肤红肿,皮温不高,髌骨中部局限性压痛,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左膝部正侧位及轴位X线片示左髌骨中部见一直径约1.0cm类圆形骨低密度区,边缘密度较高.进一步行CT检查示左髌骨中部骨质溶解区,直径约1cm,边缘骨密度较高,中心见一不透光影(图1).入院诊断为左髌骨骨样骨瘤,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髌骨病灶刮除术,术中凿开髌骨前薄层骨质后切除瘤巢,腔隙内植入脱蛋白牛松质骨.病理检查诊断为骨样骨瘤(图2).术后3周恢复正常.

  • 腕舟骨骨样骨瘤一例报告

    作者:罗浩;林共周

    患者 男,18岁,因右腕扭伤、肿胀、疼痛9个月入院.9个月前,患者右腕部扭伤致腕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用力,夜间疼痛明显;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口服抗炎止痛药,症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复发.查体:右腕关节桡侧肿胀,压痛明显,以鼻烟窝处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背伸10°、掌屈30°,尺偏10°、桡偏0°,感觉无异常.X线片示右腕舟骨内一直径约5mm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图1).CT检查可见右腕舟骨中部骨质溶解区,直径约5 mm,边缘骨密度较高,中心见一不透光带.诊断:右腕舟骨骨样骨瘤.手术治疗:行右腕舟骨肿物刮除术.术中见舟骨腰部桡背侧有一个直径5 mm圆形缺损病灶,内有一个直径约4mm圆形骨性游离肿物,予以切除,刮除舟骨缺损病灶硬化骨壁及周围增生骨质.病理学检查结果:右腕舟骨骨样骨瘤(图2).术后疼痛症状消失.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彭碧群;杨曙豪

    骨样骨瘤是一种生长潜能有限的良性成骨性骨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故称为骨样骨瘤.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成骨细胞形成较多的骨样组织而没有足够的碱性磷酸酶产生.不能进行正常的骨化所致[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1例骨样骨瘤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

  • 髋关节结核误诊为骨样骨瘤1例

    作者:何文奇

    1 病历介绍患者,女,26岁,1 a前出现右髋疼痛,口服止痛药可缓解,1个月前疼痛加重,口服止痛药亦不缓解,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午后发热(38 ℃),右下肢肌肉略萎缩,大转子叩痛阳性,右髋关节疼痛,夜间或休息加重,患髋屈曲90°,伸 0°.血沉42 mm/h,C反应蛋白2.1 mg,拍片见右髋臼及股骨上段均有密度减低改变,胸片见陈旧性结核灶,CT见右髋臼顶部鸟巢样病灶(牛眼征),诊断为骨样骨瘤.择期在CT导引下穿刺,取出病灶为干酪样坏死物,病理报告为结核.术后抗痨治疗,20 d内仍发热(39~40 ℃),以后每天下午仍发热(38 ℃左右),拍片见骨密度近一步降低,关节间隙已改变,股骨头已变形.术后3个月拍片见髋关节已严重破坏,择期行髋关节融合术.

  • 应力性骨折误诊16例原因分析

    作者:李长军;牟雪松

    目的:分析应力性骨折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2年10月误诊的应力性骨折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8.9%,以肢体局部明显疼痛、肿胀、包块形成及跛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股骨完全性骨折,表现为明显畸形和活动障碍。误诊为骨肉瘤5例,早期骨髓炎4例,硬化型骨髓炎、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及骨样骨瘤各2例,腓骨恶性骨肿瘤1例。14例予消炎、止痛、理疗及休息,2例股骨完全性骨折行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均治愈。结论掌握应力性骨折临床特点,熟悉不同时期影像学一般、特殊表现及放射性核素扫描手段对其诊断的作用,可减少应力性骨折误诊误治。

  • 胸椎椎板骨样骨瘤一例报告

    作者:刘升武

    骨样骨瘤发生在胸椎比较少见,我院曾收治一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主诉胸背部疼痛已有半年余,曾在其他医院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抗痨药物治疗无好转,且疼痛日益加剧来我院诊治.体检:胸椎脊柱轻度后凸,第七、八胸椎棘突间压痛明显,无发热、红肿或波动感,下肢关节活动也无障碍.

  • 下颌骨骨母细胞瘤1例

    作者:路贵忠

    骨母细胞瘤又称巨大骨样骨瘤,临床上较少见,多发生于长骨或椎骨,发生于颌骨者极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下颌骨骨母细胞瘤病例报告如下.

  • 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

    作者:秦涛

    目的 针对X 线和CT 检查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骨样骨瘤病例,研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骨样肉瘤的患者60 例,回顾性分析其X 线和CT 表现.结果 X 线平片发现44 例患者存在瘤巢,发现率为73.3%;CT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瘤巢,发现率100.0%;X 线和CT 对瘤巢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X 线相比较,CT 对瘤巢形态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瘤巢直径显著减小,"牛眼征"检出率显著增加.结论 与X 线相比较,CT 对瘤巢发现率高,能够避免直径较小瘤巢的漏诊,因此可以取代X 线成为骨样骨瘤疑似患者诊断的首选技术.

155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