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2只眼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临床分析

    作者:李英俊;孟欢;金林海;金龙山

    [目的]比较2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在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的差异,探讨IOL的攀设计与特性对在囊袋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例(92只眼),随机分为2组植入L形Acrysof IQ SN60WF IOL(50眼)和一体四点Akreos Adapt AO IOL(42眼).术后6个月用眼前节成像系统Pentacam采集各眼的Scheimpflug图像,分析得出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结果]Acrysof IQ SN60WF IOL和Akreos Adapt AO IOL两组患者IOL的水平偏心值分别为(0.21±0.05)mm,(0.17±0.04) m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者IOL的垂直与水平方向倾斜度分别为1.72°±0.76°,1.51°±0.57°,1.64°±0.71°,1.59°±0.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674,P=0.521).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IOL囊袋内植入后在倾斜度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居中性方面,Acrysof IQ SN60WF IOL明显优于Akreos Adapt AO IOL,不同非球面IOL的襻设计可影响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 肺结核后并发曲菌病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远航;韩振中

    本院自1985~2002年3月共收治60例肺结核后并发曲菌病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确诊,现做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49例,占81.7%,女11例,占18.3%,年龄23~70岁,病史长17年,短3个月,临床均表现为单纯性顽固性反复咯血,单次咯血量数口至600!ml不等,全身症状少,保守治疗无效,均有结核病史及广谱抗菌素治疗史.部位:右肺上叶42例,左肺上叶17例,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右下肺背段1例.X线特点:1)单纯索状阴形16例,其中5例行右肺支气管碘油造影,表现为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症.2)模糊阴影内有小空洞23例.3)偏心月牙形空洞20例,其中12例可随体位改变位置.4)1例病人普通平片未发现异常,支气管碘油造影也未见异常,CT检查可见右肺上叶陈旧性结核病灶内见小空洞.术前诊断:20例典型偏心月牙形空洞术前诊断为曲菌球,其余病例术前均诊断为结核后遗症.

  • 胫骨下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李兰宝

    女性患者,52岁,右踝关节外侧肿块7年,无疼痛.体检检查:右外踝稍肿胀,不红无压痛.X线平片示:右胫骨下端腓侧偏心性骨密度减低区,大小约2×3cm,周边有硬化,周围软组织稍肿胀,无骨膜反应.

  • 血管内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张奇;张瑞岩;沈卫峰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所提供的二维影像仍不能真实反映血管腔的三维结构.另外,弥漫性病变导致的参考血管节段异常、造影投射角度造成的病变短缩、管腔内斑块的偏心性及造影剂注射充盈不佳等问题均可干扰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可准确提供腔内和血管腔径,与造影相比IVUS提供的冠脉病变信息更为准确且可重复性更高[1,2].

  • 压迫治愈股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张浩

    患者男,7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加重3年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85%偏心狭窄,伴中度钙化;左前降支远端发出第二对角支后完全闭塞.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

  • 联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一例

    作者:梁雨露;施广飞;王东进;贾朝相;张荣林;王春

    患者男,66岁,因反复胸闷、胸痛一年,2001年2月8日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LAD)近端开口部完全闭塞,无法分辨开口位置;左回旋支(LC X)中段3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近端90%偏心性狭窄,有两个较粗大侧支;

  •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临床应用(4)--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基础

    作者:李忠杰;王慧

    1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
      1.1心脏起搏术语(1)S波:为刺激仪发放的电脉冲形成,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波。(2)起搏P波:有效起搏后的心房激动波,与S波密切相关,如S波后无P波表示该次电脉冲起搏无效(心房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例外)。(3)起搏QRS波群:心房起搏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或房室旁道顺传形成的心室激动波,形态应与窦性激动一致。形态异常时,要根据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注意房室传导关系和QRS形态。(4)S1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1、R1,S2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2、R2。余分别以此类推。(5)S-P间期:从S波起始到P波起始,代表电脉冲经食管至心房开始激动时的时距。(6)S-R间期:从S波起始到QRS波群起始,在S波有效起搏心房,但其后P波不清楚时代表房室传导时间。(7) P1-R1(S1-R1)间期:代表基础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8)P2-R2(S2-R2)间期:代表S2期前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9)逆行P波: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逆传时形成的P波,以P-波表示。(10)逆行心房激动顺序:①中心性激动:心律失常时激动沿房室结或间隔部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造成间隔部心房肌先激动,然后分别向两侧心房传导,这种左、右心房几乎同时开始激动的顺序称为中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与食管导联的P-波几乎同时出现;②右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右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右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向左心房传播,这种逆传心房激动顺序称为右侧偏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的P-波早于食管导联出现;③左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左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左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向右心房传播,此种逆行心房激动顺序称为左侧偏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食管导联的P-波早于V1出现。

  • 角膜塑形术后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对光学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思思;陈镇国;王建勇;李海敏;吕帆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以及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3-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31例(31眼),测量戴镜前及戴镜1个月后的角膜地形图、对比敏感度、角膜高阶像差,分析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情况对角膜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变化的影响.对比敏感度以对比敏感度函数对数曲线下面积(AULCSF)衡量大小.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多项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角膜塑形镜配戴1个月后,光学治疗区直径(3.48±0.49)mm,偏心距离(0.64±0.27)mm,偏心方向以颞下方为主(4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均较配戴前明显增加(t=10.99、10.19、-2.21、-3.50,P<0.05);光学治疗区垂直偏心距离(标准化B=0.620,P=0.001)和水平偏心距离(标准化B=0.422,P=0.049)分别是影响角膜垂直彗差增加量和水平彗差增加量的唯一因素.配戴1个月后亮环境及暗环境AULCSF有下降趋势,但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亮环境AULCSF下降幅度与屈光度改变量有关(标准化B=0.452,P=0.021),而暗环境AULCSF下降幅度则与屈光度改变量(标准化B=0.528,P=0.004)、偏心距离(标准化B=0.458,P=0.027)均相关.结论:角膜塑形镜偏心会导致角膜高阶像差增加,但对对比敏感度影响不大.

  • 共轴注视定位法测量SMILE术透镜偏心值及偏心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树林;庞辰久;张波;任胜卫;顾宇伟;代丽娟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采用共轴注视定位法时,透镜中心偏离术前视轴角膜反光点的矢量距离(透镜偏心值)及其对术后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7年8-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SMILE术且术中采用共轴注视定位法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7例(74眼),检查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和客观视觉质量.建立以瞳孔中心为原点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根据角膜地形图的offset值和SMILE手术录像截图来测量并计算出透镜偏心值.根据透镜偏心值分为A组(<200μm)、B组(200~300μm)及C组(>300μm).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所检测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来评价客观视觉质量.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透镜的偏心值为9~464(223±108)μm,均<500μm,其中A组为32眼占43%,B组为26眼占35%,C组为16眼占22%.术前MTF cutoff为(39.6±5.2)周/度(c/d),其中A组为(39.7±5.8)c/d,B组为(39.0±5.2)c/d,C组为(40.2±3.9)c/d;术后1个月MTF cutoff为(38.6±5.8)c/d,其中A组为(37.8±5.9)c/d,B组为(38.8±6.6)c/d,C组为(40.6±3.8)c/d,C组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及各组间MTF cutoff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MTF cutoff值呈正相关(r=0.53,P<0.001).术中透镜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矢量距离为(209±104)μm,透镜偏心值与术中透镜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矢量距离呈正相关(r=0.49,P<0.001).结论:SMILE术共轴注视定位法虽可引起轻微的透镜偏心,但其对术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

  • 偏心和旋转对非球面Toric人工晶状体成像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斌;刘丹岩;柴茜楠;魏玉华;杜颖华;段洁;邢国献

    目的:通过对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球差进行自动优化,理论设计不同球差的Toric IOL,并且对其旋转、偏心的耐受性及成像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在模型眼中对Toric IOL球差进行优化,分别优化球面结构,IOL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厚度及Toric IOL的前表面非球面系数,目标设计获得-0.26、-0.1和0μm球差的Toric IOL.在计算机光学模拟系统中,球面和非球面Toric IOL沿其X轴分别偏心0.25、0.50、0.75 mm,在3 mm和5 mm瞳孔直径下,评价其对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使其旋转3°、5°、10°,在4 mm瞳孔直径下评价其对MTF的影响.结果:在居中时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非球面Toric IOL成像质量下降低于球面Toric IOL;但在3 mm瞳孔偏心0.50 mm时,-0.26μm的Toric IOL的成像质量下降并且低于0μm和-0.1μm的Toric IOL;5 mm瞳孔直径时偏心0.75 mm,-0.26μm球差Toric IOL的MTF与球面IOL接近,而0μm和-0.1μm球差的Toric IOL的MTF略优于球面Toric IOL.旋转3°和5°时,非球面Toric IOL MTF仍高于球面IOL;旋转10°时,非球面Toric IOL高空间频率的MTF已经接近或低于球面IOL.结论:-0.26μm球差的Toric IOL居中时有良好的成像质量,但偏心耐受性较差.对Toric IOL球差的适量的优化,可以提高模型眼的成像质量,同时保持对偏心和旋转误差的耐受性,使其在综合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光学质量.

  • 光学治疗区偏心对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高阶像差及眼轴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晓柠;王琳琳;陈兆;杨智宽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戴镜后光学治疗区偏心状态对近视儿童角膜高阶像差及眼轴发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8~14岁接受角膜塑形术的近视儿童20例(40眼),测量戴镜前,戴镜后1周、6个月及1.5年角膜地形图、角膜高阶像差和眼轴.比较角膜塑形镜戴镜后光学治疗区不同偏心状态各时间点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分析戴镜后光学治疗区偏心状态与眼轴变化值的相关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角膜塑形镜戴镜后光学治疗区中心主要呈颞下方向的中度偏心(0.5~1.0 mm),各时间点偏心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塑形镜戴镜后角膜总高阶像差、总三阶像差、总彗差均较术前显著增加(F=4.491、5.297、2.927,均P<0.05).戴镜后1.5年,偏心距离与角膜各像差变化值无相关性.戴镜后1.5年,眼轴较戴镜前显著延长(t=-0.725,P<0.05),但眼轴变化值与偏心距离不相关.结论:角膜塑形镜戴镜后光学中心偏心距离在戴镜后1周达到稳定并可引起戴镜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增加,但在戴镜1.5年后光学治疗区中心偏心程度对眼轴发育无影响.

  •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偏心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动态影响

    作者:陈岩;姜珺;毛欣杰;吕帆

    目的 观察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光学压平区偏中心状态及不同瞳孔直径下人眼高阶像差的动态变化,探索偏心性质和程度对视觉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30例年龄为(23.6±2.3)岁的中低度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等效球镜度为-0.75~-4.00 D,平均(-2.61±0.83)D.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角膜地形图,检测波前像差(在自然瞳孔下检查,分别提取3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高阶像差结果),并通过分析戴镜后的角膜地形图形态,测量出角膜塑形镜压平区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偏心量(包括偏心距离和角度),只取右眼数据进行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平均偏心距离分别为(0.53±0.26)mm、(0.54±0.32) mm和(0.60±0.35)mm,偏心的方向主要集中于颞上方,偏心距离和角度在戴后3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后各时间点,偏心距离与戴前等效球镜度、初始散光量均不相关.在3 mm与6 mm瞳孔直径下,总高阶像差、总三阶像差、总四阶像差、总彗差(包括垂直彗差和水平彗差)、总三叶草和球差均方根值在戴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均比戴前有明显增加,但各项像差在戴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戴后的各个时间点,6 mm瞳孔直径的像差结果都较3 mm时大.戴后不同瞳孔直径下,垂直或水平偏心距离与相应方向彗差在戴后各时间点均呈正相关;而总偏心距离与总高阶像差、总三阶像差、总四阶像差、总彗差、总三叶草和球差在戴后各时间点均不相关.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偏心客观存在,程度较小并在1周后稳定;术后偏心会造成人眼高阶像差显著增加.

  •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分析

    作者:贾亚丁;栗改云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评价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38例(4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P-1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注视位置和固视稳定性.对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稳定性分别与裂孔孔径之间的关系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0只患眼均形成偏心注视.其中偏心注视点在裂孔上方边缘者28眼(70%),位于裂孔右侧边缘者10眼(25%),位于裂孔左侧和下方边缘者各1眼(2%).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r=-0.15、-0.08,P<0.01).结论 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往往会形成偏心注视,其裂孔孔径的大小可能会影响视功能.

  • 囊袋内植入不同襻长人工晶体后偏心的研究

    作者:谢立信;朱刚;张元宏;曹景

    目的:测量不同襻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偏心值,确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更适合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的襻长.方法:采用通过眼底照相系统摄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周和3个月前囊像,应用自制同心圆图表确定角膜和人工晶体光学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作为人工晶体偏心值,对62只襻长分别为12.0mm和12.5mm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行活体测量.结果:襻长12.0mm和12.5mm人工晶体术后1周和3个月的偏心值分别为0.25±0.15mm、0.03±0.13mm和0.20±0.07mm、0.21±0.10mm.结论:总长度为12.5mm的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比12.0mm的更稳定.

  • 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一次性矫治角膜切削偏心

    作者:崔传波;高富军;王勤美;俎训山;高文婷;孟国明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矫治切削偏心的手术方法.方法: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矫治2例3眼切削偏心,同时,矫正欠矫的球镜度数.结果:2例(3眼)切削偏心均得到矫治,术后术眼屈光度与术前设计相符.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术,是解决角膜复杂屈光问题的有效方法.

  •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的临床研究

    作者:FANG Yanwen;卢奕;WANG Lin

    目的 比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四种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在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的差异.方法 对65例/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的随访.这些患者分别植入了一体式疏水丙烯酸酯IOL(SA60AT,Alcon)、三体式疏水丙烯酸酯IOL(AR40e,AMO)、三点固定式亲水丙烯酸酯IOL(XISTABI,IOLTECH)及四点固定式亲水丙烯酸酯IOL(QUATTRO SE,Corneal).用眼前节成像系统Pentacam(Oculus) 集各眼的Scheimpflug图像,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得出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结果 SA60AT、AR40e、XLSTABI、QUATTRO SE四组患者IOL的平均偏心值分别为(281.49±169.58)ìm、(346.35±177.08)ìm、(531.33±254.70)ìm、(360.59±185.91)ìm,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00).四组患者IOL的倾斜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98°(0.70°~1.73°)、1.33°(0.86°~1.83°)、1.50°(0.80°~2.68°)、1.38°(0.94°~2.3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5).四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IOL囊袋内植入后在倾斜度方面无差异,而在居中性方面,SA60AT优于XLSTABI,其他各种IOL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偏心 倾斜
  • 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作者:胡博杰;李筱荣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手术)后囊袋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l1月到2009年7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接受联合手术的患者52例(58眼),根据植入的IOL分为3组:四襻式亲水丙烯酸酯IOL 22眼(四襻亲水组),两襻式亲水丙烯酸酯IOL 18眼(两襻亲水组),两襻式疏水丙烯酸酯IOL 18眼(两襻疏水组).术后6个月行眼部的基本检查,利用Pentacam三维跟前段分析仪检测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值和倾斜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四襻亲水组、两襻亲水组和两襻疏水组的偏心值分别为(0、13±0.07)mm、(0.22±0.28) mm和(0.16±0.11)mm,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9,P>0.05).四襻亲水组、两襻亲水组和两襻疏水组的倾斜角度分别为(2.29±1.49)°、(4.00±1.25)°和(4.36±1.7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58,P<0.05);倾斜角度的两两比较中,四襻亲水组与两襻亲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42,P<0.05),四襻亲水组与两襻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86,P<0.01).观察期间未发现其他IOL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3种人工晶状体应用于联合手术均较安全有效,四襻亲水型囊袋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其临床疗效有待长期观察.

  • 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偏心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剑铭;王登廷;郝保安;苏兰萍;汝亚琴

    目的 观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偏心状况及囊袋变化,探讨发生机理. 方法 选择96例(9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中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根据植入类型分为:A组14只眼(折叠型)、B组34只眼(硬质硬襻型)和C组48只眼(硬质软襻型),在术后2~4个月观察比较各组人工晶状体的偏心距离,以及偏心与前囊膜形态的关系. 结果 A组、B组和C组偏心≥0.5 mm的发生率分别为50%、19%、15%,A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和4.84,P<0.05),偏心≥1.0 mm的发生率分别为21%、6%、3%,两两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偏心≥0.5 mm的人工晶状体中有81%前囊膜未完全遮盖光学部,有24%形成囊膜夹持,人工晶状体向前囊膜遮盖较宽或皱缩明显的方位偏移并基本与两襻支撑方向相垂直. 结论 囊袋皱缩是造成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偏心的主要原因,张力不适宜的襻和不规则的撕囊都可能造成术后囊袋不对称皱缩导致偏心,术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高能电子束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翁邓胡;徐海荣

    高能电子束是现代放射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形式,为浅表的和偏心的肿瘤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治疗选项.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子束就已经被用于放射治疗,并在70年代随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推广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疗效也得到了肯定.尤其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临床肿瘤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 中药治愈骨巨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华逢涛;丁成龙;刘爱华

    骨巨细胞瘤并非罕见,通常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效果多不满意且易复发.我们遇到1例单纯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并动态观察33年,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4岁.1965年9月15日初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月余,并进行性加重,且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查体:局部软组织肿胀,不发热,未扪及包块.表面无血管怒张.X线平片示:右胫骨近端6cm×5cm大小的溶骨性破坏区,与正常骨质分界不清,外侧骨皮质部分消失,并可见不规则的骨膜反应,病区内残存骨小梁,关节面尚完整(图1),临床X线诊断:成骨肉瘤.由于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随即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四周后疼痛逐渐减轻,弃杖而行并能从事轻微家务劳动.1966年7月22日拍片复查,右胫骨近端高度偏心性囊状膨胀,约7cm×9cm大小,向外膨胀明显,宽处9cm,有硬化边,囊内可见不规则的骨嵴和皂泡状表现,病灶直达关节面下(图2).后间断内服中药治疗,疼痛逐渐消失,行走如常,并能从事正常工作.多次复查X线平片,病灶无明显改变.33年后(1998年9月2日)复查,右胫骨近端偏心性囊状膨胀性病变内已为斑片条状和片絮状钙化阴影所代替,病区边缘清晰,软组织正常(图3).X线诊断:骨巨细胞瘤(已愈合).

108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