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眼动仪评价观看立体显示视频诱导的视疲劳程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莉;任杰;徐亮;张景尚;赵晶

    目的 探讨应用眼动仪评价观看立体显示(three dimensional,3D)视频诱导的视疲劳程度的作用.设计 观察性交叉研究.研究对象 28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0~30岁之间,-3.0 D<屈光状态<+1.0 D.方法 受试者在实验中观看偏振光原理的3D显示器.显示器可分别以二维(two dimensional,2D)和三维两种方式显示观看内容.观看视频前安装好眼动仪设备,每位受试者分2次观看相同内容2D显示及3D显示视频各40分钟,用眼动仪实时记录观看视频中的各项眼动指标变化,并比较观看3D和2D视频时眼动指标的差异.主要指标眨 眼频率与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眼跳速度与加速度、眼跳持续时间、眼跳幅度.结果 在观看3D视频中眨眼频率明显低于观看2D视频(左眼:P=0.02,右眼:P=0.01),随着观看3D时间的延长,眨眼频率增加,而观看2D过程中眨眼频率无明显变化.眨眼持续时间在观看2D和3D过程中无明显差异.观看2D和3D视频过程中瞳孔大小无明显差异(左眼:P=0.86;右眼:P=0.64).观看3D过程中每个注视点的注视持续时间短于观看2D视频(左眼:P=0.02,右眼:P=0.02).观看3D和2D过程中注视持续时间双眼无差异(3D:P=0.94;2D:P=0.98).观看3D和2D过程中眼跳各项参数(眼跳频率、持续时间、幅度、速度与加速度)均有明显差异(P<0.001),与观看2D视频相比,在观看3D视频过程中,眼跳幅度较大,眼跳频率较快,眼跳持续时间较短,眼跳速度较快.随着观看3D视频时间延长,眼跳频率下降,从初平均每分钟980.8个眼跳(左眼)到后平均每分钟937.2个眼跳(左眼).左右眼的眼跳幅度无明显差异(2D:P=0.94; 3D:P=0.65),左右眼的眼跳速度无明显差异(2D:P=0.90; 3D:P=0.82).结论 观看3D视频会使眨眼频率减少,眼跳速度加快,眼跳频率及幅度增加,而瞳孔直径在观看2D与3D视频间无明显差异.观看3D视频40分钟终末阶段,所有数值增加的眼跳参数趋于与观看2D视频相同的水平,表明观看40分钟3D视频引起的眼动参数变化与关注度提高有关.

  • 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初步观察

    作者:史学锋;赵堪兴;许丽敏;陈霞;王婷

    目的 量化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特征,探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在弱视诊断及客观、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19例(弱视眼19只眼为AM组,对侧眼19只眼为AS组),同期屈光矫正视力正常的同年龄段受试者19例(主导眼19只眼为ND组,非主导眼19只眼为NN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的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Origin 8.0统计软件及Matlab2008统计学工具包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累积概率分布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rkey检验.结果 AM组0.76°±0.07°微扫视幅度显著高于AS组、ND组和NN组(F=49.95,P=0.000),AM组(79.72±5.64)°/s峰值速度也较AS组、ND组和NN组显著增加(F=4.93,P=0.004),AM组(1.52±0.08) Hz微扫视发生频率较AS组、ND组和NN组明显降低(F=120.39,P=0.000),AM组(537.40±65.47)ms微扫视间隔时间较AS组、ND组和NN组明显延长(F=4.41,P=0.007),AM组幅度依赖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较其余各组右移,AM组0.67°±0.06°累积概率半高幅度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F=203.05,P=0.000).结论 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间隔时间、累计概率分布等可作为客观评价弱视眼眼球运动功能的指标.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对客观评估弱视眼球运动系统功能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不同注视条件下双眼调节反应差异的相关研究

    作者:沈品呈;张杨;刘昱;姜俭;徐菁菁;林惠玲;徐丹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眼和偏斜眼的调节反应特点及其保持双眼融像时的调节反应变化.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24名,年龄10~ 27岁,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男性11例,女性13例;对照组男性7名,女性17名.采用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受试者在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视近(40 cm)和远距(5 m)视标时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测量过程中患者配戴视远全矫框架眼镜.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患者注视眼及偏斜眼的调节反应及对照组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调节反应、调节不对称性和调节负荷量变化值.结果 视近(40 cm)时,在双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915±0.301)D,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649(-2.020,-0.304)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4,P<0.001);单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653±0.271)D,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565(-2.031,-0.667)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P=0.003);双眼注视时病例组患者两眼之间调节反应不对称性值为0.389(0.102,1.458)D与对照组0.155(0.009,0.57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5,P<0.001),而在单眼注视条件下两组患者的两眼调节反应不对称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8,P=0.056).病例组患者的注视眼的调节负荷量变化值为-0.228(-0.796,0.382)D大于对照组右眼相应的变化值-0.086(-0.606,0.6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9,P=0.023).视远(5 m)时,病例组患者在双眼注视及单眼注视条件下注视眼与偏斜眼之间的调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5,-1.729;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调节反应不对称性在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33,-0.938;P>0.05),病例组患者注视眼与对照组右眼以及偏斜眼与左眼的调节负荷量变化值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041,-1.433;P>0.05).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近目标时注视眼和偏斜眼之间的调节反应不对称,偏斜眼表现出调节反应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保持双眼融像时所增加的调节反应比健康人群明显增多.

  • 间歇性外斜视不同斜视度数测量方法的比较

    作者:林珊;李凤娇;王利华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室内6 m视标(室内6 m)、注视户外视标(注视户外)、1h诊断性遮盖试验(1h-DOT)、三棱镜适应试验(PAT)4种方法测量斜视度数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被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的住院患者共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0.1±6.9)岁.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对受试者进行初始室内6m与33 cm、注视户外与33 cm、1h-DOT 6 m与33 cm、PAT 6 m与33 cm4种方法的第一眼位斜视度数的测量.对4种视远及3种视近斜视度数测量方法的斜视度数均值进行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与初始室内6m和33 cm测量结果比较,受试者在注视户外、1 h-DOT、PAT量3种测量方法中,视远或视近斜视度数增加≥10 PD定义为斜视度数增加阳性.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4种方法测量的间歇性外斜视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初始室内6 m、1 h-DOT、注视户外、PAT4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分别为(28.2±8.4)、(30.8±9.7)、(32.3±8.8)、(36.5±9.5)PD(F=7.235,P=0.000).与初始室内6 m比较,注视户外(P=0.027)、PAT(P=0.000)两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h遮盖无统计学意义(P=0.164).与初始室内6m比较,1h-DOT、注视户外、PAT 3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增加的差值分别为(2.5±3.7)、(4.1±3.7)、(8.3±4.3)PD;视远斜视度数增加的阳性率分别为8%、16%、44%.初始33 cm、1 h-DOT、PAT 3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分别为(29.7±8.0)、(35.3±9.5)、(41.6±10.5)PD.与初始33 cm比较,1h-DOT(P=0.003)、PAT(P=0.000)两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初始33 cm比较,1h-DOT和PAT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增加的差值分别为(5.6±4.7)和(11.8±6.7)PD;视近斜视度数增加的阳性率分别为38%和66%.初始室内6m与33 cm、注视户外与33 cm、1 h-DOT后6m与33 cm、PAT后6m与33 cm 4种方法测量的间歇性外斜视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3,P=0.001).结论 注视户外和PAT均可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更大的视远斜视度数;1 h-DOT和PAT均可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更大的视近斜视度数;而PAT可以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大的视远及视近斜视度数.

  •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有效治疗后一年生活质量评估

    作者:肖涵;竺慧;刘虎

    目的 了解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及其家长斜视矫正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122例术后3个月眼位恢复正位的IXT患儿及其家长术前(1周)、术后(3个月及1年)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CIXTQ)得分资料及随访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间CIXTQ量表得分情况以及家长量表得分和术后1年眼位对儿童量表及家长代理量表得分的影响.结果 共有122例IXT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4例,女性58例,年龄(7±3)岁(2~15岁).88例(72.1%)患儿术后1年眼位为正位,34例(27.9%)患儿术后1年眼位欠矫.所有患儿、术后1年眼位正位患儿、术后1年眼位欠矫患儿术前1周的儿童量表得分分别为57.30±8.37、57.36±8.16、57.14±9.04,术后3个月儿童量表得分分别为69.19±7.95、69.99±7.85、67.10±7.98,术后1年儿童量表得分分别为83.27±9.49、84.12±8.80、81.07±10.95;术后1年所有患儿及不同眼位患儿的儿童量表得分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1周相比,t=22.44、22.13、8.73,均P<0.001;与术后3个月相比,t=12.42、11.40、5.49,均P<0.001).而术后1年斜视复发患儿其家长量表得分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量表得分及术后1年眼位对儿童量表及家长代理量表得分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斜视矫正手术可以有效提高IXT患儿及其家长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患儿术后生活质量与家长的生活质量不相关.

  •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立体视锐度与看远外斜视控制力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翠青;任美玉;王琪;王利华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不同远距离视标时的外斜视控制力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对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住院拟行手术治疗的52例间歇性外斜视(基本型、外展过强型和类似外展过强型;看远斜视度数≥15 PD)儿童进行远立体视锐度测定和看远外斜视控制力的评估.远立体视锐度测定采用Randot远立体视觉检查图.外斜视控制力评估采用Mohney和Holmes六分级法,按照由远距离视标到近距离视标的顺序分别对受试儿童注视户外50 m、室内30 m、室内3m不同远距离视标时的外斜视控制力进行分级.每例受试患儿在同一天内进行远立体视锐度和控制力分级测量3或4次,2次测量间隔不小于2h.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受试儿童的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3个不同远距离视标的外斜视控制力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受试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7岁(5~12岁),共测得192例次远立体视锐度和各注视距离控制力分级结果.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户外50 m、室内30 m、室内3m视标时外斜视控制力分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9(P<0.001)、0.472 (P<0.001)、0.282 (P<0.001),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3个不同远距离视标的外斜视控制力分级均呈正相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户外50m、室内30m和室内3m视标时的外斜视控制力分级均有相关性,且前两者较后者更强.

  • 视野缺损患者视觉康复训练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梦玮;朱文卿;孙兴怀

    临床中多数黄斑病变和神经性眼部疾病所致的视野缺损一旦形成,多不可逆,治疗与康复均陷入瓶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康复需求的增加,这些疾病所致视野缺损的视觉康复训练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视野缺损视觉康复训练主要针对中央视野缺损、偏盲及周边视野缺损两方面。中央视野缺损主要影响患者的精细视觉,其视觉康复训练分为三大类,即旁中心注视训练、眼动控制训练及知觉学习训练。偏盲及周边视野缺损主要影响患者的视觉探索、定向、步行和阅读,其视觉康复训练分为两大类,即视觉恢复策略和眼动代偿策略。本文就视野缺损视觉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华眼科杂志,2015,51:552-556)

  • 注视性眼球运动研究进展

    作者:邸悦;周行涛;褚仁远;周晓东

    当眼球注视目标时,会产生我们察觉不到的频繁而有规律的微小运动,称为注视性眼球运动.这种运动可以进一步分为漂移、震颤及微扫视眼球运动.近年来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于注视性眼球运动在控制注视位置、保持连续的感知觉,维持双稳态,保持清晰视力、空间朝向性及注意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使该领域的研究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近视眼研究方向.

  • 优选的视网膜注视点研究进展

    作者:戴炳发;胡建民;许锻炼

    优选的视网膜注视点( PRL)主要应用于黄斑受损的低视力患者视功能康复训练.近年来PRL训练成为低视力康复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利用患者中心视力损害后的残存低视力进行PRL训练,可以逐步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就PRL的定义、定位、特点、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规范斜视检查中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数的图示方法

    作者:吴晓;张方华

    目前国内对于不同诊断注视眼位和头位倾斜时的斜视度数尚无统一的记录方法.为了便于临床诊断和分析,有必要统一图示记录方法.归纳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图示记录方法,建议采用患者所见和检查者所见2种记录方法.前者用于同视机检查、Worth四灯试验、马氏杆和双马氏杆试验、复视试验、Hess屏及Lancaster屏试验等,后者用于三棱镜遮盖试验和编排9张诊断眼位注视照片检查.

    关键词: 斜视 注视 医学插图
  • 光学成像模糊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影响的研究

    作者:史学锋;王婷;许丽敏;赵堪兴

    目的:比较正常屈光成像和光学成像模糊条件下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行为学差异,探讨异常视觉经验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将屈光矫正正常或无屈光不正的受试者13例分别在正常屈光成像状态(主导眼为Nd组,非主导眼为Nn组)和增戴-3.00D镜片(主导眼为Bd组,非主导眼为Bn组)条件下进行测试.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的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Origin 8.0统计软件及Matlab 2008统计学工具包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各组间平均微扫视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组、Bn组峰值速度和微扫视发生频率较Nd组、Nn组显著降低,Bd组、Bn组微扫视间隔时间较Nd组、Nn组明显延长,两种屈光成像状态下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以上4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对评价视觉质量、研究视觉感知与眼球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临床和科学价值.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观察

    作者:李泽东;史学锋;陈松;王昀;段红涛;宋健;孔佳慧;王月欣;董蒙

    目的 观察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微扫视眼球运动的特点,初步探讨高速眼球运动系统对黄斑疾病视功能评估和量化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1~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发病的干性AMD患者20例(20只眼)为A1组,对侧眼20只为A2组和视力正常的老年受试者20名主导眼20只眼为N1组,非主导眼20只眼为N2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分别对受试者双眼注视性眼球运动进行记录,运用Matlab程序对每组微扫视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和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之间的差异,及不同组内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LogMAR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A1组(0.93±0.26)°/微扫视幅度显著高于A2组、N1组和N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51,P<0.01),A1组(95.00±19.57)°/s峰值速度也较A2组、N1组和N2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68,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1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LogMAR视力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85、0.579,P<0.01).结论 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等可作为干性AMD患者眼球运动功能客观评价的指标.

  • 西医--中医挥之不去的他者

    作者:李明;高颖;李敏

    中西医的论证是医学哲学与医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后现代哲学可以为理解两种医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运用后现代哲学中的"他者"观念回顾了中西医之间张力的演变,指出在整个过程中"中医"未能摆脱"西医"作为"他者"的注视.并从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这种张力的未来进行展望.

  • 视觉刺激对猴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眼球位置效应的影响

    作者:郭昆;李朝义

    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视觉刺激对清醒猴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眼球位置效应的影响.当猴注视电视屏幕上25个不同位置的小光点(注视点)时,在屏幕上分别给予两种不同形式的视觉刺激:注视点周围的闪烁圆环和感受野内的移动光条.这两种刺激都能增强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眼球位置相关活动,并相应地使受眼球位置调制的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视皮层的第一级神经元已经可以对视觉信息和眼球位置信息进行整合.

  • 清醒猴纹状皮层(V1)神经元与注视位置相关的活动

    作者:李朝义;郭昆

    用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不同眼注视位置对清醒猴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前训练两只猴(Macaca mulatta)注视一个小光点,并使注视点在屏幕上顺序移动25个位置.我们观察到:(1)52%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发放频率受眼位置调制,存在着一个能引起细胞大发放的"注视野";当注视点位于该细胞的注视野内时,发放频率明显增强.(2)大多数神经元的注视野位于感受野的外侧,多数在对侧视野范围内.(3)受眼位置影响的神经元分布在皮层的不同深度上,多数在皮层的浅层和深层.以上结果表明,大约半数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可以编码眼位置信息.

  •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分析

    作者:贾亚丁;栗改云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评价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38例(4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P-1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注视位置和固视稳定性.对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稳定性分别与裂孔孔径之间的关系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0只患眼均形成偏心注视.其中偏心注视点在裂孔上方边缘者28眼(70%),位于裂孔右侧边缘者10眼(25%),位于裂孔左侧和下方边缘者各1眼(2%).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r=-0.15、-0.08,P<0.01).结论 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往往会形成偏心注视,其裂孔孔径的大小可能会影响视功能.

  • 屈光不正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

    作者:史学锋;许丽敏;王婷;赵堪兴

    目的 观察屈光不正对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 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17例和无屈光不正的受试者17例,按照屈光状态与眼别进行分组。屈光不正者未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a组,17只非主导眼为ANa组;屈光不正者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b组,非主导眼为ANb组;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为ND组,非主导眼为NN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等量化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Turk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组间平均微扫视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Da组(5.42%±0.26%)、ANa组(5.48%±0.25%)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幅度变异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7,P<0.01);ADa组[(55.25±2.40)°/s]、ANa组[(54.51±1.77)°/s]微扫视峰值速度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小(F=311.84,P<0.01);ADa组[(1.56±0.03 )Hz]、ANa组[( 1.57±0.05)Hz]微扫视发生频率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低(F=155.25,P<0.01);ADa组[(558±23)ms]、ANa组[(555±22)ms]微扫视间隔时间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长(F=102.12,P<0.01);屈光不正者戴镜或不戴镜及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者戴镜条件下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屈光不正可影响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行为,表现为微扫视幅度变异度增加、峰值速度降低、发生频率降低及微扫视间隔时间延长。戴镜可矫正屈光不正患者微扫视的异常。

  • 注视跟随的研究发展

    作者:唐绍庚;唐锡麟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途径,顺着他人的视线方向观察事物是一种重要的通过他人而学习的能力.注视跟随是婴儿期建立起来的第1种物体主焦点的社会交互作用,是婴儿在1岁期间建立起来的主要文瓦技能之一,是后续发展(包括语言和社会认知)的基础.

  •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球凝视研究

    作者:聂琳;汪凯;田仰华;席春华

    目的 探讨眼球凝视(CED)与左、右大脑半球梗死的偏侧性、梗死灶部位以及与意识、偏瘫程度是否相关.方法 通过MRIcro 1.40 build 1软件绘图,得到发生CED相关的脑区,对患者CED的发生率、意识状态、瘫痪侧肌力进行评价.结果 右侧大脑半球梗死CED的发生率较左侧高(P<0.01),左侧大脑半球大部分脑区与CED无关,右侧大脑半球与之相反,CED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瘫痪侧肌力较无CED患者差(P<0.01).结论 CED的发生率和相关部位在左、右大脑半球均有差别,其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密切相关.

  • 不同道路环境下驾驶人眼动行为的研究

    作者:胡洪瑞;刘龙繁;熊艳;陈宇;蒋文涛;田晓宝

    为研究在不同路况下驾驶员的视线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SMI iView XTM RED遥测眼动追踪装置,采用虚拟驾驶软件,模拟晴天、雨天和夜晚环境下城市、乡村及高速道路的驾驶,展示和分析了驾驶员在不同道路环境下眼动注视时间与次数,回视次数和热点图。结果表明:相同道路下,光线越差,驾驶人注视点数和回视点数越多;速度越快,视野范围越窄。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驾驶人的视觉行为规律、提高驾驶人行车安全性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