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PECT/光声双模态纳米探针在肝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洁;王庆大;连云宗

    目的 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通过特异性纳米探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检测,为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骨架,在白蛋白上修饰半乳糖基团用于靶向肝脏上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通过氯胺-T标记法进行放射性碘的标记,并在白蛋白内包裹吲哚菁绿分子形成肝靶向的纳米颗粒.分别进行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光谱表征、生物分布、SPECT显像以及光声成像实验.结果 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6.4 nm,在705、78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标记的纳米颗粒在肝脏的分布60 min时可达到(55.52±5.39) %ID/g,而受体抑制后,肝脏摄取降为(37.01±7.38) %ID/g,抑制效果明显(P<0.05);该材料的肝摄取在240 min时依旧保持在(34.22±4.44) %ID/g,而在其他器官中,放射性标记物的分布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及光声成像实验结果与生物分布数据一致,肝脏上面有高信号,适于进行肝的成像.结论 131I标记的白蛋白纳米颗粒是一种性质优良的肝靶向双模态探针,有望用于肝疾病的检测.

  • 131I标记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人源单链抗体在荷瘤裸鼠模型的放射免疫显像

    作者:刘倩;刘琼;李文波;许璐;周静;刘影;庞华

    目的 测定131I标记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TC)人源单链抗体(scFv)的放射性纯度与比活度,并探讨其在荷瘤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情况和放射免疫显像特点,以期为AT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接种ATC细胞构建荷人ATC裸鼠模型.采用氯胺T法实现scFv的131I标记,Sephadex G25M柱纯化标记抗体,采用三氯醋酸法测定其标记率,采用纸层析法测定131I标记scFv的放化纯度、室温稳定性及血清稳定性.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scFv后12、24、48、72 h取各组织器官分析131I-scFv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生物分布情况,另取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scFv后12、24、48、72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观察瘤内放射性浓聚,待肿瘤清晰显影,进行SPECT/CT图像融合.结果 纯化后的131I-scFv标记率为91.64%,放化纯度为(93.3±0.3)%;131I-scFv放于室温及血清孵育1、6、12、24 h后所测得放射性化学纯度均高于90%.131I-scFv在肿瘤组织、肝、肾、肠、血液中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SPECT显示131I-scFv能够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浓聚,肿瘤组织靶/非靶比值在48 h时达高为4.38,且显影清晰.结论 成功制备131I-scFv,131I-scFv在荷瘤裸鼠模型中有较好的显像效果,为进一步开展ATC的诊断及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 家兔下腔静脉血栓99Tcm-膜联蛋白Ⅴ显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大勇;张文艳;边艳珠;胡玉敬

    目的:探讨99Tcm-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进行静脉血栓显像及鉴别新鲜与陈旧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15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新鲜血栓组、陈旧血栓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新鲜血栓组及陈旧血栓组通过手术于下腔静脉置入螺旋铜丝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对照组建立模型后不在下腔静脉内置入铜丝。新鲜血栓组及对照组于术后1 d、陈旧血栓组于术后14 d注射99Tcm-AnnexinⅤ,分别于注射后30、60、90 min及2 h显像,勾画感兴趣区,计算新鲜血栓组及陈旧血栓组血栓与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对照组计算与血栓组血栓对应的下腔静脉部位与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比较新鲜血栓组与陈旧血栓组、对照组血栓与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的差异。显像结束后处死实验兔,留存血栓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新鲜血栓组5只实验兔血栓部位均呈放射性浓聚影,陈旧血栓组5只实验兔血栓部位均未见放射性浓聚表现,对照组5只实验兔下腔静脉均未见放射性浓聚;新鲜血栓组血栓与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4.06±0.49)高于陈旧血栓组(2.46±0.38)及对照组对应的下腔静脉部位与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2.27±0.24)(t=5.746、7.318, P<0.05);新鲜血栓组血栓病理结果提示为新鲜混合血栓,陈旧血栓组血栓为机化混合血栓。结论99Tcm-AnnexinⅤ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急性新鲜静脉血栓显像剂用于鉴别新鲜与陈旧静脉血栓。

  • 99Tcm-3PRGD2 SPECT/CT胃显像中过氯酸钾的应用

    作者:刘雄英;李健;曾家欢;袁建伟;游昕超;杨宁

    目的 探讨99Tcm-3PRGD2 SPECT/CT胃显像前是否需要口服过氯酸钾封闭胃黏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 1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过氯酸钾低剂量(36 mg/kg)组、高剂量(72 mg/kg)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按1 ml/100 g分别灌胃,1h后经鼠尾静脉注射99Tcm-3PRGD2,2h后行99Tcm-3PRGD2胃显像,图像由同一阅片者先进行视觉分析,再行胃部/同侧肺部放射性比值(T/N)分析.结果 99Tcm-3PRGD2制备简单,成品放化纯度为(98.90±0.70)%;过氯酸钾高剂量组、过氯酸钾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体重分别为(479.7±21.5)g、(481.0±17.6)g、(478.5±16.5)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7,P>0.05);3组大鼠胃部区域T/N比值分别为1.2219±0.0165、1.2204±0.0167、1.2186±0.0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5,P>0.05).结论 99Tcm-3PRGD2制备简单,放化纯度高,行99Tcm-3PRGD2 SPECT/CT胃显像时有望无需口服过氯酸钾封闭胃黏膜(尤其成品放化纯度>98%时),便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 术后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功能性转移灶的价值

    作者:陈鹏;宋长祥;陆武;刘永;杜鹏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在131I治疗前预测患者功能性转移灶的价值,用于指导131I治疗.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DTC患者,131I治疗前ld测ps-Tg水平,131I治疗后5~7 d进行131I-SPECT/CT显像.根据131I-SPECT/CT显像判定是否存在功能性转移灶,分为无转移组(M0)和转移组(M1),并通过ROC曲线评估ps-Tg水平预测功能性转移的价值.结果 M1组的ps-Tg水平高于M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8.00,P<0.001),ps-Tg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诊断界值为40.60 ng/m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34%、100.00%、87.13%.结论 ps-Tg水平可作为预测功能性转移的有效指标,可指导131I治疗.

  • 异位甲状腺在CT、MRI、核素平面及SPECT/CT显像的影像特点

    作者:徐枫;江旭峰;陶晓峰;凌华威;马玉波;李彪

    异位甲状腺比较罕见,发病率为1∶100000~300000;在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发病率为1∶4000~8000[1]。90%的异位甲状腺位于舌根部,其他部位的异位甲状腺更为罕见,与转移淋巴结、颌下腺肿瘤、炎性病变、鳃裂囊肿或肿大淋巴结等的表现相似[2]。无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仅需观察不需治疗,如合并严重的阻塞性症状、出血、溃疡、囊变或恶变则需要外科干预。影像学手段如超声、核素扫描、CT和MRI是诊断异位甲状腺的常用方法[3-4]。近来国内外研究[5-9]表明,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是诊断异位甲状腺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分析异位甲状腺在CT、MRI、核素平面和SPECT/CT显像中的表现,为诊断异位甲状腺提供参考。

  • 骨显像上颌骨额突浓聚灶随访及CT对照分析

    作者:宋乐;袁慧书;张卫方;张燕燕

    目的:部分肿瘤患者骨显像发现上颌骨额突单发放射性浓聚灶,诊断困难,并且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骨显像上颌骨额突放射性浓聚灶的性质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资料与方法选择上颌骨额突放射性浓聚但不伴其他骨转移瘤的21例患者,分析骨显像放射性浓聚灶的形态及分布,对比随访骨显像,观察病变有无变化,总结相应CT所见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内部密度、边缘等形态学特点。结果21例上颌骨额突浓聚灶累及单侧17例,双侧4例,1例伴其他颅骨病变。14例复查骨显像病变均未见变化,且未见新增病变。12例发现16个放射性浓聚灶,其中15个CT有异常表现,14个位于额突基底部鼻泪管周围。所有病变边界清楚,横截面大径线平均7.1 mm。10个呈均匀磨玻璃密度,5个内部可见更低密度区。结论骨显像上颌骨额突浓聚灶倾向良性病变,CT提示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样病变为导致异常浓聚的原因之一。

  • ECToolbox软件四种公式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作者:夏伟;倪晶;庄菊花;胡翠华

    目的:比较ECToolbox软件四种公式(R0、R1、R2、R3)计算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所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判断四种公式所得结果的诊断阈值。资料与方法选择38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一患者1周内完成99Tcm-甲氧异腈(MIBI)静息态GMPS和99Tcm-红细胞(RBC)ERNA,用ECToolbox软件中的R0、R1、R2、R3公式分别计算LVEF,并与ERNA结果进行对比,通过ROC曲线判断R0~R3公式的佳诊断阈值。结果 ERNA计算的平均LVEF为(54.6±17.5)%,R0~R3公式计算的平均LVEF分别为(64.1±15.7)%、(56.3±15.1)%、(69.9±17.9)%、(56.7±13.6)%。四种公式所得LVEF与ERNA所得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99、0.898、0.890、0.895, P<0.01);四种公式计算的平均LVEF均高于ERNA计算的平均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RNA计算的LVEF≥50%为正常诊断值,R0~R3公式的LVEF佳诊断阈值分别为56.5%、51.5%、64.5%、52.5%。结论用于GMPS的ECToolbox四种公式与ERNA计算的LVEF具有显著相关性,但LVEF有显著差异,同一患者随诊过程中应采用同一种公式进行计算,用于诊断心功能时,每种公式应选用不同的阈值。

  • 左心室憩室1例

    作者:谭羽莹;王小丛;徐卉;徐晶

    1 病例简介患者男,60岁,因“胸骨后闷痛伴出汗5d,加重1d”入院,患者于近5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闷痛伴出汗,每次持续约10 min,服用硝酸甘油未见明显缓解.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怒张,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5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

  •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建锋;袁建伟;王跃涛;周瑞珏;杨玲;邵晓梁;陆培奇

    目的: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一站式检查可同时获得冠状动脉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本研究探讨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ICA)的188例可疑CAD患者,以ICA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PI、CACS及两者联合对CAD的诊断效能。结果①188例疑似CAD患者中CAD验前概率中度可能者150例(79.8%),高度可能者38例(20.2%)。ICA诊断为CAD 73例,非CAD 115例。②MPI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8%、75.7%、71.8%、63.1%、77.7%。③CAD组CACS明显高于非CAD组[(494.96±99.60)分比(38.15±16.03)分,P<0.05]。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CACS诊断CAD的佳界值为96.45分,以CACS≥96.45分作为诊断CAD的标准,其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3%、93.9%、80.8%、86.3%、78.8%。④MPI联合CACS诊断CAD的敏感度高于MPI(80.8%比65.8%,P<0.05),其特异度(71.3%比75.7%)和准确度(75.0%比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联合CACS诊断CAD的敏感度高于CACS(80.8%比60.3%,P<0.05),特异度低于CACS(71.3%比93.9%,P<0.05),其诊断准确度(75.0%比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可减少单用MPI或CACS对CAD的漏诊,提高CAD的诊断敏感度,对CAD中度可能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CT衰减校正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克敏;冯彦林;温广华;梁伟棠;李林;冯叶霞;陈丽莹

    目的 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110例,均重建CTAC和无衰减校正(NOAC)图像,观察CT和SPECT图像的配准情况,对配准不良者进行重新配准.比较CTAC和NOAC图像及配准前后CTAC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并进行性别和体重指数分层比较.结果 CTAC图像左心室下后壁、间壁和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高于NOAC图像(t=21.68、9.265、5.067,P<0.01),心尖部则明显低于NOAC图像(t=-12.834,P<0.01).其中,男性下后壁CTAC和NOAC放射性计数百分比的差异明显高于女性(t=6.922、4.583,P<0.01);高体重指数者心尖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的差异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指数者(t =2.621,P<0.05).与NOAC图像比较,CTAC图像有63.6%出现下后壁放射性明显增加,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17.267,P<0.01);有38.2%出现心尖部放射性明显减低,高体重指数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指数者(x2=4.864,P<0.05).110例受检者中有52.7%出现不同程度的图像配准不良,重新配准后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明显增加(t=7.931、2.385、8.32,P<0.05).结论 CTAC可明显改善左心室下后壁、间壁和侧壁的放射性分布,但对心尖部的补偿相对不足;CT和SPECT图像配准不良可明显影响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分布.

  • 酷似肺癌的肺放线菌病2例影像分析

    作者:吴晓华;马大庆;张淑红;李浩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56岁,以"间断咳嗽,咯血2个月余"入院.吸烟史38年,每天40~60支,中间曾戒烟10年.胸部X线及CT(图1)示左上肺尖后段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约为3.0 cm×4.0 cm,边缘模糊,可见毛刺及棘状突起,病灶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低密度区(图1C),增强后病灶周边部分轻度强化,内部低密度区不强化.纵隔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

  • SPECT脑血流灌注药物诱发显像在原发难治性癫痫灶定位中的观察

    作者:王正江;陈雪红;柳江燕;王晓慧;鲁秀娟;冯建中;李继承;刘娟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SPECT局部脑血流量(rCBF)显像在不同发作时段的影像特征及定位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原发难治性癫痫患者57例,分别进行发作间期、诱发试验(发作期)rCBF显像,并对29例患者再次进行诱发试验后(发作72 h内)rCBF显像,通过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不同发作时段的脑血流rCBF显像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致痫灶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发作间期、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SPECT显像的阳性率分别为70.1%(40/57)、91.2%(52/57)和93.1% (27/29).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显像阳性检出率高于发作间期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SPE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72 h内rCBF显像阳性检出率均可达90%以上,对癫痫灶定位有效率高于发作间期rCBF影像.诱发试验后72 h内延迟影像与诱发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结合发作间期rCBF影像结果可作为癫痫灶定位较实用的诊断方法.

  • 瘤源性骨软化症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孔西建;刘玉珂;李盈盈;翟远坤;吴丹;叶进

    目的 探讨瘤源性骨软化症(TIO)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对TIO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学、病理及随访证实的7例TI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骼X线、CT、MRI、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核素显像,99Tcm-奥曲肽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7例TIO患者以多发部位疼痛多见,常见部位为胸腰椎、胸肋部、髋部和四肢负重关节.7例患者均表现为血磷减低、血钙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骨转换加快.7例X线表现为骨小梁模糊,骨质结构呈“雾霾样”征象,多发假骨折线及多发骨折,2例病史长者胸廓、脊柱、骨盆变形;5例行骨核素扫描均呈多发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颅骨放射性摄取增高,即“黑颅征”,4例显示假骨折影,3例肋骨呈串珠样;6例行奥曲肽显像,均确定肿瘤部位;7例肿瘤切除后血磷恢复正常,疼痛缓解.结论 TIO骨骼X线表现为骨小梁模糊,多发假骨折线或骨折线,骨骼变形;骨核素扫描显示多发浓聚;奥曲肽显像有利于肿瘤定位.

  • 功能不全性骨折的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特点

    作者:丁浩源;陈跃;朱艳;黄占文;张莉

    目的 功能不全性骨折(IF)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本研究探讨IF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知和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经随访及影像学诊断为IF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单骨发病20例,多骨发病10例.全身骨显像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显像剂浓聚;SPECT/CT断层图像上可观察到骨折线、硬化带/线、软组织肿胀、椎体呈楔形或“鱼椎”样改变.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病灶处均未见骨质破坏,周边均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 IF的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IF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增益价值

    作者:杨吉琴;李娟;李艳梅;王晓麒;王蓉;王莹

    目的 比较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SPECT平面显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效能,并探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临床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7例,分别于NAC前和4~6疗程化疗后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以NAC后手术切除的病理反应为标准,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n=30)和无效组(n=17),比较两组肿瘤对MIBI的摄取率及SPECT、CT和SPECT/CT融合显像评价NAC疗效的效能.结果 早期相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平均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为1.46±0.58和1.1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P<0.05).SPECT、CT和SPECT/CT评价NAC疗效与病理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评价NAC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0%、52.9%和70.2%,86.7%、70.6%和80.9%及92.3%、88.2%和89.4%.SPECT/CT与SPECT平面显像评价NAC疗效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8.16,P<0.05).结论 肿瘤摄取率可预测NAC疗效的敏感性.99Tcm-MIBI SPECT/CT乳腺断层显像评价NAC疗效的效能高于SPECT平面显像.

  • 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变的SPECT/CT诊断价值

    作者:毛新远;陈燕;蒲朝煜;张驰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恶性肿瘤患者113个脊柱放射性浓聚灶的全身骨平面像、局部SPECT与SPECT/CT融合图像的代谢及CT表现.结果: 113个脊柱病灶按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分布分别为12个、40个、52个、9个,后诊断良性灶73个(64.6%),恶性灶40个(35.4%).平面像、SPECT、SPECT/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5.1%、83.2%、94.7%,差异显著(P<0.001).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 不同能量放射性核素在PET/CT及SPECT采集中的相互影响

    作者:张国建;王雪梅;刘艳阳;周伟娜;何玉林;王相成;贾日东

    目的 利用模型探讨99TcmO4-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在图像采集中的相互影响,讨论同一患者是否可以同日分别采用PET/CT及SPECT两种仪器行高低两种能量放射性核素显像.材料与方法 利用统一规格、相同容积( 500ml)的5个塑料瓶(编号A、B、C、D、E),其内均注入500ml蒸馏水制作成模型.A瓶注入0.5mCi 18F-FDG行PET/CT显像;B瓶注入1mCi99TcmO4-行SPECT显像;C瓶内同时注入混合好的0.5mCi18F-FDG和1mCi99TcmO4-;D瓶内先注入1mCi99TcmO4-后再注入0.5mCi18F-FDG;E瓶先注入0.5mCi18F-FDG后再注入1mCi99TcmO4-.然后对C、D、E瓶分别行PET/CT显像和SPECT显像,并判断图像效果.结果 A瓶PET/CT显像和B瓶SPECT显像图像效果为1级;C、D瓶SPECT及PET/CT显像图像均为2级;E瓶SPECT显像图像为3级,PET/CT显像图像为1级.结论 同时加入18F-FDG和99TcmO4-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先加入18F-FDG后加入99TcmO4-对PET/CT图像质量影响小,但SPECT图像不能分辨.先加入99TcmO4-后加入18F-FDG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

  • 131I-间位碘代苄胍SPECT/CT显像诊断肾上腺皮髓质增生1例

    作者:马温惠;汪静;李国权;杨卫东;孙喆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3岁,因“间断高血压伴头痛、心悸1年”入院.病史:1年前饮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血压248/1 30mmHg,当时无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恐惧焦虑、乏力等症状,休息后无减轻.1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考虑“高血压、糖尿病”给予口服降压药、降血糖药物治疗,症状时有发作,后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60/105mmHg,其余未见阳性体征.

  • ~(99m)Tc-MIBI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价值

    作者:安建平;赵辉;徐晓红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植入前后进行静息和潘生丁负荷99mTc-MIBI断层显像(R-MPTI、P-MPTI),以了解SPECT在支架置入术前筛选、术后再狭窄评价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95例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术后3~6个月行R-MPTI和P-MPTI.潘生丁大剂量时注射740MBq99mTc-MIBI,1h后行心肌断层显象;24h后重复静态心肌显象.与术后复查冠脉造影(CAG)对比,分析心肌灌注显像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效果.结果: 95例冠心病患者共有855个心肌血流灌注节段,术前R-MPTI发现196个心肌血流灌注缺损,P-MPTI发现351个.支架置入后R-MPTI检查发现62个心肌血流灌注缺损病变节段,P-MPTI检查发现145个心肌血流灌注缺损病变节段.术后CAG随访92例,18例(18/92,19.6%)共29支血管发生再狭窄.按再狭窄冠脉支数计算,R-MPTI、P-MPTI对再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5%、92.6%; 59.5%、75.7%;95.7%、98.9%,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χ~2=15.54)(P<0.01).结论: P-MPTI可以早期发现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诊断效率高于R-MPTI,有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1130 条记录 7/57 页 « 12...45678910...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