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

    作者:刘玉珂;李培岭;郭会利;王娜;孟庆阳;姚太顺;孟宪杰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情况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四肢骨折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骨折端SPECT/CT融合骨显像特征,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并与临床随诊或手术情况对照,计算SPECT/CT判断骨折能否远期愈合的准确率.结果 68例四肢骨折,X线或CT检查均不能明确判断骨折能否远期愈合.SPECT/CT融合骨显像中,52例患者见连续性放射浓聚通过骨折线并跨越两侧骨折端,提示骨折处于愈合进程中,具有远期愈合可能;经临床随诊证实46例骨折愈合,6例未愈合.16例骨折端未见明显连续性通过骨折线的放射性浓聚,提示骨折不愈合,且远期愈合的可能性较小;均经手术治疗并证实为骨折不愈合.SPECT/CT融合骨显像判断骨折愈合的准确率为91.18%(62/68).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可准确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情况,对指导临床制定骨折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作者:张林启;何巧;李伟;张汝森;任志刚;李雯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FD患者的临床和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资料,其中11例经病理证实为FD,2例经随访确诊.所有患者均有原发肿瘤病史.结果 13例FD均为单发,位于颅面骨10例,位于肋骨、坐骨及胫骨骨干各1例.全身骨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38.46%(5/13),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9.23% (9/13);92.31% (12/13)的患者全身骨显像表现为中-高代谢;CT征象中,磨玻璃密度影(GGO)和骨质膨胀分别占84.62% (11/13)和76.92% (10/13),溶骨性破坏、硬化边分别占53.85%(7/13)、30.77%(4/13),13例均未见骨皮质破坏.结论 99Tcm-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综合提供功能和解剖学信息,有助于FD的诊断.骨显像中-高代谢及GGO和骨质膨胀的CT征象常提示FD.

  • 18F-FDG PET/CT检测Tg阳性而131I-诊断剂量全身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

    作者:薛明媚;刘保平;谢新立;王瑞华;程兵;韩星敏;刘艳;靳水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而131I-诊断剂量全身显像(131I-Dx-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对33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并进行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 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18/21)和90.00%(18/20).18F-FDG PET/CT显像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诊断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100%)明显高于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66.67%).18F-FDG PET/CT显像改变了15例(15/33,45.45%)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4例(4/15,26.67%)再次接受手术治疗,11例(11/15,73.33%)再次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

  •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作者:张祥铭;张敏;胡佳佳;席云;孙晨玮;李彪

    目的 观察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疑似PHP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的灵敏度.结果 40例中,38例经病理确诊为PHPT,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灵敏度为89.47% (34/38),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灵敏度为94.74%(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灶大小及不同甲状旁腺素水平PHPT,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与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灵敏度高.

  • 18F-FDG PET/CT检测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阴性而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

    作者:程旭;李永军;许昕丹;徐兆强;袁孝军;包丽华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显像对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131I-RxWBS)阴性且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对72例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并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RxWBS阴性DTC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的DTC复发或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60/72)、89.47%(34/38)、76.47%(26/34)、80.95%(34/42)和86.67%(26/30).18F-FDGPET/CT显像改变了35例(35/72,48.61%)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23例(23/35,65.71%)接受手术者在临床随访中均未见甲状腺癌复发及转移,其余12例(12/35,34.29%)随访期内均显示病情进展.结论 对于131I-RxWBS阴性而Tg阳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有助于诊断和定位复发及转移病灶,指导后续治疗.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显像对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

    作者: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杨明;冼伟均;王颖;鲁胜男

    目的 探讨SPECT/CT术前准确定位慢性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52例甲状旁腺切除术sHPT患者均于术前2周内接受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延迟相SPEC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和SPECT/CT术前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52例共检出172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甲状旁腺瘤(PM)13个、腺瘤样增生(AH)26个、甲状旁腺增生(PH)133个.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55.81%(96/172)、70.35%(121/172)、79.65%(137/172)和81.40%(140/172),特异度分别为92.05%(81/88)、90.91%(80/88)、76.14%(67/88)和93.18% (82/88),准确率分别为68.08% (177/260)、77.31%(201/260)、78.46% (204/260)和85.38% (222/260).SPECT/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SPECT(x2=17.053,P<0.001)及99Tcm-MIBI平面显像(x2=44.000,P<0.001),特异度明显高于CT(x2=10.316,P=0.001),准确率高于CT(x2=13.136,P<0.001)、SPECT(x2=14.815,P<0.001)和99Tcm-MIBI平面显像(x2=39.706,P<0.001).结论 SPECT/CT术前定位诊断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或CT.

  • 99Tcm-MIBI SPECT/CT联合D-二聚体鉴别诊断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

    作者:郭林;刘玉婷;金刚;尹学权;王瑶;李晨龙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鉴别诊断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57例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块患者行99 Tcm-MIBI SPECT/CT显像并测量血浆D-二聚体,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额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99Tcm-MIBISPECT/CT显像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73% (16/22)、82.86% (29/35)、78.95% (45/57),68.18%(15/22)、74.29%(26/35)、71.93% (41/57)及95.45%(21/22)、94.29% (33/35)、94.74% (54/57),联合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高于99Tcm-MIBISPECT/CT(P均<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D-二聚体检测(P均<0.05).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二者单独应用鉴别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CT与SPECT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乐天;丁克家

    目的 探讨CT与SPECT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ADPKD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各期患者术前CT表现特点及术前、术后SPECT肾动态显像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CT显示双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肾盂与囊肿对比明显.SPECT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Ⅰ、Ⅱ、Ⅲ期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为(49.47±9.93)ml/min、(30.59±8.16)ml/min、(14.84±6.22)ml/min,术后分别为(52.14±8.67)ml/min、(43.77±9.33)ml/min、(14.65±5.61)ml/min.Ⅱ期患者术后GFR显著高于术前(P<0.05),Ⅰ、Ⅲ期患者术后GF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CT及SPECT有利于掌握肾脏形态及功能的综合信息,选择佳手术时机及合理治疗方案.

  • 肾脏不同类型恶性病变18F-FDG标准摄取大值的比较

    作者:刘红洁;王荣福;张春丽;张建华;赵光宇;姜巧;刘萌;康磊;陈立新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检查标准摄取大值(SUVmx)用以鉴别不同病理类型肾脏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以及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病变患者资料,术前均接受PET/CT检查,采集图像并取得18F-FDG的SUVmx,采用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中,肾透明细胞癌12例、SUVmax 2.33±1.03,非透明细胞癌8例、SUVmx8.05±1.58,肺癌肾转移8例、SUVmax 12.87±2.93,三者间SUV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3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任意两者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18F-FDG的SUVmax定量分析对于不同病理类型肾脏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 基于功能成像的计算机辅助智能诊断系统

    作者:何元烈;陈萍;田联房;叶广春;李彬;玉瑞;毛宗源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成功地消除了SPECT全身骨显像中膀胱区域计数量过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提高了SPECT全身骨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可读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智能阅片、自动分类病例.本文所用方法独立于SPECT设备以及放射性标记药剂,所有算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同时给出诊断分类结果.

  • 心肌SPECT灌注显像的心脏轴向移动校正

    作者:许英杰;曹文田;王荣福;张燕燕;张春丽;张卫方;罗建威;陈文波

    目的 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心脏的轴向移动进行校正,以大限度地降低运动伪影对诊断的影响.方法 通过电影、正弦图和回旋图显示,实现对心脏移动可视的定性评估;通过帧与帧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方法,找出位移角度,对投影的校正给出建议值;经可视评估后,确定投影移动校正的初值;根据移动校正的初值重建图像,通过对重建图像的投影与采集投影的互信息分析,后计算出投影移动校正.结果 心肌模型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精确地复现模型的轴向运动,位置误差小于3 mm,经校正后重建图像改善明显.结论 本方法具有客观、精确、可视的优点,可精确确定和校正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心脏的轴向移动.

  •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术前诊断甲状旁腺腺瘤

    作者:赵苏丹;阮翘;谢新立;韩星敏;张晶晶

    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rma,PTA)是甲状旁腺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早期常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9例PTA患者,将其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 injection,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及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PTA诊断及术前定位中的价值.

  • 食管癌中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水平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珍芳;万卫星;郁春景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氟脱氧葡萄糖F18(18F-FDG)的摄取靶本比(T/N)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I)表达的关系,分析T/N与食管癌分期、病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3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术后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标本,并与10名正常人食管组织活检标本对比观察GLUTI蛋白表达. 结果 35例食管癌患者病变部位均见不同程度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食管鳞癌,其中82.86%(29/35)T/N≥2.0(4.86±2.08),其余17.14%(6/35)T/N<2.0(1.65±0.18).35例食管癌组织均有GLUTI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为(80.00±19.10)%,10名正常人食管组织中均无GLUTI表达.FDG摄取值(T/N)与GLUTI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86,P<0.001).T/N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患者生存期有关系(P<0.05),但T/N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结论食管癌中FDG摄取水平(T/N)与GLUTI表达有直接的关系,T/N对确定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的帮助,对原发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分析

    作者:李剑明;于树鹏;裴著果;史蓉芳

    目的 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以点状、条形为主.点状浓聚灶分布以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及前肋居多,多为肋骨骨折(42/61,68.85%);绝大部分条形浓聚灶(18/19,94.74%)为肋骨转移瘤.后肋浓聚灶中,大部分(24/29,82.76%)为肋骨转移瘤.结论 良恶性肋骨单发浓聚灶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鉴别诊断.

  • 131I-MIBG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

    作者:张迎强;陈黎波;李方;龙明清;王凤英

    目的 探讨131I-MIBG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430例临床疑似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接受131I-MIBG全身显像,其中接受B超、CT和MR检查者分别有326、400和77例,接受病理检查者178例. 结果 430例患者中108例确诊为嗜铬细胞瘤,89例131I-MIBG显像阳性,阴性19例.131I-MIBG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41%、100%和95.70%;对单侧肾上腺病灶、双侧肾上腺病灶、异位病灶以及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0.00%(54/60)、45.45%(5/11)、85.71%(24/28)以及66.67%(6/9).在所有患者、同时具有临床症状(高血压或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中至少一项)和阳性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B超、CT或MR至少一项为阳性)的患者以及同时具有临床症状、阳性24小时尿儿茶酚胺和阳性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患者中,131I-MIBG显像的阳性率分别为20.69%、35.15%以及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例肾上腺意外瘤中确诊为嗜铬细胞瘤10例,131I-MIBG显像阳性8例. 结论 131I-MIBG显像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确诊方法,但不宜将其作为筛选方法.

  • 核素脑室-腹腔分流管显像在脑积水分流术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治国;袁庆国;郑建国

    目的进行核素分流管显像,了解脑脊液分流管的通畅情况.方法 19例脑积水患者,术后9~12天从储液囊内注射99Tcm-DTPA 111~185 MBq,行分流管显像.记录核素到达分流管末端时间.结果分流管通畅11例,核素自储液囊到达分流管末端时间为平均11.6 min;定量分析,分流管引流量平均为0.078 ml/min.通而不畅6例,核素到达分流管末端的时间为平均21.6 min.分流管梗阻2例,始终未见分流管末端显影.结论核素分流管显像是一种检测脑室分流装置功能状况的有效方法.

  • 心肌显像对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阮翘;谢新立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显像(ATP-MPI)+静息心肌显像诊断心脏X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对36例X综合征患者运动心电图检查后次日行一日法ATP-MPI+静息心肌显像,对运动心电图结果和心肌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6例患者心肌显像有34例异常,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26例,10例阴性的患者心肌显像均阳性.心肌显像及运动心电图对心脏X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结论 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显像(ATP-MPI)+静息心肌显像诊断心脏X综合征有较高的灵敏度.

  • 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与常规程序对病灶检出能力比较的模型研究

    作者:李河北;王茜;王玉;秦淑玲;张彩群;赵亚妹

    目的 比较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程序和常规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用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和常规程序分别对一系列对比度的模型进行扫描,从视觉观察和L/B值测量两方面比较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结果 视觉观察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率一致,当对比度2;1和2.5;l时直径0.8 cm病灶均无法分辨.对比度大于等于15:1时均出现溢出,常规程序溢出现象更显著;两种程序的L/B值无显著差别.直径2.8 cm病灶在对比度10:1以下L/B值均接近对比度,其余各个病灶的L/B值均显著低于对比度,病灶直径越小低估程度越明显.结论 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程序在不影响对病灶检出的同时能够缩短扫描时间.

  • 不同型号SPECT肾动态显像GFR正常值的比较

    作者:张旭初;王荣福;赵光宇;李全忠;张春丽;赵文锐

    目的 评价不同型号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50名正常志愿者根据年龄(20~29岁,n=14;30~39岁,n=10;40~49岁,n=14;50岁以上,n=12)分为4组,均接受MPR型SPECT肾动态显像,分别测量其分肾GFR值及总肾GFR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与采用GE Starcom 400AC/T型SPECT对33名正常志愿者(20~29岁,n=6;30~39岁,n=11;40~49岁,n=7;50岁以上,n=9)行肾动态显像的分肾GFR值及总肾GFR值进行比较.结果 MPR型单探头SPECT行肾动态显像的50名正常志愿者分组后所得的分肾GFR值分别为(51.03±11.12)ml、(48.44±11.13)ml、(47.79±7.71)ml、(46.54±12.28)ml,分肾总平均值为(48.51±10.50)ml,组内总肾GFR值分别为(102.13±18.33)ml、(96.62±19.90)ml、(95.54±13.04)ml、(92.85±22.83)ml,总肾GFR总平均值(97.04±18.16)ml;与Starcom400AC/T型SPECT所测定的相应组别分肾GFR值[(57.92±9.03)ml、(57.34±10.33)ml、(55.30±8.51)ml、(44.12±7.94)ml]、分肾总平均值[(52.92±10.61)ml],组内总肾GFR值[(115.86±16.51)ml、(113.14±17.71)ml、(110.54±11.13)ml、(88.12±14.41)ml],总肾GFR总平均值[(105.63±18.72)ml]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型号的SPECT的GFR正常值不同,不同型号的SPECT应建立本机肾动态显像GFR正常参考值.

  • 帕金森病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及与UPDRS评分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焕斌;张雄;王玲;张琦

    目的 研究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与PD UPDRS评分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病情与病程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4例临床确诊PD患者和10例对照者,进行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计算纹状体与小脑、尾状核与小脑及壳核与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应用UPDR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将UPDRSⅡ、Ⅲ、Ⅴ和Ⅵ的评分分别与起病肢体对侧、同侧及双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Hoehn-Yhar分级,将24例PD患者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分析不同病程纹状体放射性比值.结果 PD患者纹状体摄取99mTc-TRODAT-1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与UPDRSⅡ、Ⅲ、Ⅴ和Ⅵ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608, -0.671, -0.661, -0.639,P均<0.05);PD病程越晚,CN/CB 及 PT/CB 放射性摄取比值越低.结论 99mTc-TRODAT-1 SPECT转运蛋白显像可用于PD的早期诊断及病程分期,纹状体/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PD诊断及监测病情轻重的半定量分析指标,与UPDRS评分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病情进展情况的预判和客观随访指标.

1130 条记录 5/57 页 « 12345678...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