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Tcm-Tetrofosmin胸部显像诊断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代娟;张永学;曹国祥;戴宇;徐文代

    目的评价 99Tcm-Tetrofosmin(TF)胸部显像在诊断肺部肿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部肿块患者(肺癌23例,肺部良性疾病10例)行胸部 99Tcm-TF显像和CT扫描,并对SPEC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间结果.结果 99Tcm-TF胸部显像区分肺部原发性肿瘤良、恶性及其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均高于CT(P<0.05).肺癌组的靶/非靶(T/N)值明显高于相应的肺部良性病变组T/N值(P<0.001);且肺癌组断层显像的T/N值明显高于平面显像(P<0.01).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的T/N值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P<0.05);而2 h滞留分数(RI)肺腺癌组要高于肺鳞癌组(P<0.05).结论 99Tcm-TF能准确、有效地探测肺癌的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利用半定量方法能提高其准确性,还可能为肺癌的组织类型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应用SPECT探索抑郁症局部脑血流变化规律

    作者:胡孝朋;鹿麒麟;金珏;于璟;杜雪梅;张延军;刘岩岩;唐一源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在认知与基础状态下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9例确定为抑郁症患者和9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被试为对照组,利用隔日显像法,分别对两组被试在认知和基础状态下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利用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2)软件分析.结果 认知相对于基础状态:①正常被试额上回、前额右侧和BA(Brodmann area)6脑血流显著升高;颞叶、颞上回区血流降低.②抑郁症患者右扣带回和尾状核左侧脑血流显著升高;海马旁回右侧、中央后回血流显著降低.结论 两组被试在基础和认知状态下的SPECT脑激活,在抑郁症治疗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99Tcm-TRODAT-1脑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董峰;刘晓华;谭建;张本恕;孙峰

    目的应用99Tcm-TRODAT-1对不同UPDRS分级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脑显像,探讨其在PD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同分级(Hoehn & YahrⅠ~Ⅳ级,UPDRS评分9~108分)PD患者58例和对照组13例进行99Tcm-TRODAT-1 SPECT/CT脑断层融合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计算双侧纹状体/小脑、尾核/小脑、壳核/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比较健康对照组及不同分级PD患者纹状体及其主要区域DAT功能差异,并对发病肢体对侧与同侧DAT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纹状体/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与UPDRS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Ⅰ~Ⅳ级PD患者纹状体DAT功能均明显减低,与UPDRS评分呈负相关;Ⅰ级~2.5级PD患者均以发病肢体对侧减低更为明显;Ⅲ、Ⅳ级两组患者间纹状体DAT功能及其同侧、对侧DAT功能无明显差异.Ⅰ级~2.5级PD患者尾核、壳核功能均较健康对照组减低且存在差异,以壳核减低更为明显;Ⅲ、Ⅳ级患者尾核、壳核DAT功能虽都明显减低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可用于PD的早期诊断及病程分期,纹状体/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可作为PD诊断及检测病情轻重的半定量分析指标,是H-Y分级与UPDRS评分的有益补充.

  • 应用99Tcm-MIBI显像评价脑胶质瘤恶性程度

    作者:李娜;李亚明

    目的探讨 99Tcm-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在评价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脑SPECT显像,用ROI技术勾划肿瘤、健侧本底和垂体的平均计数及高计数,分别比较肿瘤/健侧本底高及平均计数比(T/NT1及T/NT2)、肿瘤/健侧本底计数比肿瘤/垂体高及平均计数比(T/NT3及T/NT4)在评价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应用T/NT3及T/NT4时,高度恶性组和低度恶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t=4.44,P<0.01及t=4.50,P<0.01);且应用T/NT3及T/NT4比应用T/NT1及T/NT2更有意义.结论 99Tcm-MIBI脑阳性显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中有较大意义.

  • 67Ga显像对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火强;吴吉勇;刘进军;潘惠忠;赵宪国

    目的探讨67Ga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对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1例胸部X线或CT检查怀疑为肺癌的患者进行67Ga胸部平面显像,其中105例另行67Ga胸部断层显像.肺癌诊断全部由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良性病变的诊断由病理、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等确定.结果 67Ga平面显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5%、85%和73%;而67Ga断层显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84%和83%.良性病变中,肺结核(假阳性率为26%)是导致67Ga显像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67Ga显像对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一简便、可行的方法.67Ga断层显像比平面显像对肺癌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SPECT/CT融合图像和MRI在诊断髋关节良性病变中的比较

    作者:耿会霞;赵德善;高桂珠;冯菲;李思进

    目的 比较SPECT/CT融合图像和MRI在髋关节良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伴有髋部不适、疼痛或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的SPECT/CT融合图像和MRI.全部患者核素骨显像和MR检查均于5日内完成,并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22例患者的44个髋关节中,共发现股骨头坏死18髋,关节炎性病变4髋,其中1例患者为强直性脊柱炎.MRI发现股骨头坏死17髋,髋关节炎4髋;SPECT/CT融合图像发现股骨头坏死18髋,髋关节炎4髋,且核素骨显像浓聚或稀疏区与MRI征象之间均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SPECT/CT融合图像和MRI两种显像方法在诊断髋关节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相当,两者互为补充,且SPECT/CT融合图像可区分髋臼与股骨头病变,较单纯平面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CABG术后左室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眉;戴皓洁;路亚枫

    目的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整体及局部心功能参数的改变,比较室壁运动(WM)、室壁收缩增厚率(WT)对于评价CABG术后局部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40名冠心病患者(男30名,女10名)于CABG术前及术后3~5周行静息 99Tcm-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采用QGSPECT专用软件程序定量分析整体及局部心室功能结果 CABG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提高[从(47.2±14.0)%到(50.8±15.1)%,t= -3.73,P<0.05],而舒张末容积(EDV)及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低[分别为从(133.7±59.7) ml到(105.0±54.4) ml,t=5.82,P<0. 01及从(77.0±54.0) ml到(58.1±44.3) ml, t=5.16,P<0.01].术前术后LVEF改变值和整体WM改变值(r=0.75;P<0.01)、LVEF改变值和整体WT改变值(r=0.79;P<0.01)有良好的相关性.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值(示踪剂相对摄取值)在前壁、间隔、下壁提高,而术后WM值在间隔运动减低,侧壁运动提高,WT值在间隔无减低、在前侧壁无提高 .间隔WT值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73)高于WM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24). 结论 CABG术后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得到的WM分析低估了间隔室壁运动、高估了侧壁运动.WT值与心肌血流灌注值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WT可能更适合用来评价CABG术后心功能.

  • 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天生;洪秀维;王申

    目的 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进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随访心肌血供情况,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经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有4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分布可逆性缺损,提示该节段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心电图均基本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定期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有助于早期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对其后续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SPECT/CT骨融合显像在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郭祥发;刘玉婷;金刚

    目的 通过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所示单发或少发病灶进行(≤3处/例)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探讨其在骨骼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进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后,随机选取62例单发或少发骨病灶共107处病灶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和1名CT诊断医师共同阅片,交换意见后作出诊断.结果 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恶性骨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92%(47/48)、96.61%(57/59)和97.20%(104/107).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融合显像可提高骨单发或少发病灶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双嘧达莫负荷201 Tl心肌灌注显像及肺/心比值测定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彭静;郭勇;杨自更;周颖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负荷201Tl心肌灌注显像结合肺/心比值(LHR)测定技术在评价冠脉造影阴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6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的患者,和25例正常者接受双嘧达莫负荷试验下早期与延迟相201Tl心肌灌注显像,进行心肌节段缺血计分并测定LHR值.患者同期接受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供对照.结果:46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指数均呈异常,提示存在心肌缺血,25例正常者心肌灌注显像均正常;两组LHR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心肌缺血定位(前、侧、间、后下壁)、单或多节段缺血、左室心肌肥厚与否对LHR值无影响(P>0.05);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在LHR值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嘧达莫负荷试验下201T1心肌灌注显像结合LHR测定,兼具灌注显像的定性、定位优势和LHR测定对血流动力学、左室功能的定量优势,在冠脉造影阴性的心肌缺血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99mTc-MIBI心肌摄取量影响门控心肌显像确定左室“边界”阈值的模型研究

    作者:张祥松;林增桃;梁宏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关键是心内膜边界的确定,确定心内膜边界大多采用阈值法,而心肌灌注正常区与心肌灌注低下或增高区放射性摄取量不同,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单位体积心肌的放射性摄取量也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心脏模型的研究,观察心肌不同放射性摄取量对门控心肌断层显像确定心内膜边界的选择阈值的影响。

  • 三种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

    作者:杨辉;李强;李文亮;李德宇;张富强

    目的 探讨不同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拟采用肾动态显像Gates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201例河南地区中国人,分别采用CT实测、李乾算式、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计算肾脏深度,代入Gates公式计算相应的GFR.以CT实测值为评价标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Bland-Altman法比较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的准确性和对河南地区中国人的适用性.结果 李乾算式取得的左、右肾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4、1.499,P>0.05),左、右肾GF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654、1.798,P>0.05).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取得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以及相应的GF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二者均低估了肾脏深度和GFR.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李乾算式小,并显著优于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结论 应用Gates公式测定河南地区中国人GFR时,采用李乾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和由此计算的GFR的准确性均明显优于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

  • 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剑杰;周鑫;王骁;马潞娜;李立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8F-FDGPET/CT表现,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肿瘤的FDG代谢特征及肿瘤分期.结果 PET/CT显像示多数患儿处于中晚期,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肿瘤侵犯,包括区域淋巴结、全身骨髓、脑膜、眼眶内或椎管;20例原发病灶位于腹膜后交感神经链走行区或肾上腺,4例位于纵隔内交感神经链走行区.肿瘤FDG代谢程度变异较大,从接近到明显高于肝脏放射性本底不等,大标准化摄取值为0.8~3.9,肿瘤/肝脏大标准化摄取值比值为1.6~9.5; 16例瘤内可见砂粒样或斑块状钙化.3例肿瘤分期为Ⅲ期,21例Ⅳ期.结论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征性PET/CT表现为体积常较大、密度混杂合并钙化,易包绕大血管、多合并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以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和准确分期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 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研究现状

    作者:王玉林

    胶质瘤是常见的脑内原发性肿瘤,由于其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手术难以彻底切除,而且易复发,因此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后辅以放疗及靶向化疗.术后常规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加强治疗效果,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在接受脑部放疗后的一段时间内(3个月~10年),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脑损伤,主要包括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所致放射性脑坏死和射线所致广泛脑白质脱髓鞘[1-3],放射性脑损伤的终结果为放射性脑坏死.即使患者行全脑放疗,放射性脑损伤通常也仅出现于原发肿瘤的部位,这种现象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术后原发肿瘤部位周围出现血管性水肿,而使邻近的脑白质更容易被射线损伤[4].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的检测方法

    作者:汪林(综述);范秀萍(审校);朱强(审校)

    胃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病率高,病因尚未阐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1]。胃容受性(gastric accommodation, GA)障碍是FD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检测GA有助于FD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观察。目前检测GA的方法繁多,本文对GA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偏头痛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蒋莉;谭戈;周冀英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畏光、畏声、畏嗅、触摸痛,普通结构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每一次偏头痛发作大多会经历几个时期: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及发作后期,每个时期的血流与代谢变化不同.偏头痛居全球失能性疾病第7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尚未阐明,诊断标准主观化.近年来,功能影像学技术为偏头痛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使临床不仅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还能辅助偏头痛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 多模态分子影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柳梅;冷德文;范学朋

    分子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子影像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放射医学、核医学、计算机医学等多个学科,其主要成像方法包括5类[1]:①光学成像:包括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FI)、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PAI)和光学层析成像;②放射性核素成像:包括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③CT;④M R I;⑤超声(US).单一的显像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难以同时满足对灵敏度、特异性、靶向性等的要求.多模态分子影像中的分子探针能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显像,克服了单一显像方式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宽了分子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多模态分子显像分为直接显像和间接显像,均需构建相应的分子探针.直接显像指标记探针直接与目标靶特异性结合达到显像的目的,直接显像的多模态探针需要针对一个目标靶向蛋白连接不同的显像功能基团,此方法需要对每一个靶构建相应的探针,且受到偶联位点数目的限制.间接显像指通过报告探针对报告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特异性的捕获而显像.本文拟对多模态分子影像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核医学显像在心室重构中的应用

    作者:赵晓斌;史蓉芳

    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 VR)指各种损伤使心脏原来存在的物质和心脏形态学发生变化,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VR组织学表现为心室腔扩大、进行性心功能减低、心肌细胞外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等,同时伴有神经和体液变化、容量超负荷等病理生理过程,常见原因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等[1,2]。VR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3],也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VR、了解VR的发生机制、有效干预VR等方面。本文就以上热点问题结合核医学诊断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 碲锌镉探测器SPECT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易展雄(综述);田月琴(审校)

    1939年,Gordon Liljestrand开创了心脏核医学,使其成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1],传统SPECT探测器所使用的是碘化钠(NaI)晶体,其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996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半导体探测器碲锌镉(cadmium zinc telluride,CZT)替代NaI晶体的SPECT问世,标志着核医学仪器硬件上的新突破,目前商品化的CZT半导体探测器SPECT心脏显像设备有两种[2-4]:一种是GE公司的Healthcare Discovery NM530c,另一种是Spectrum Dynamics D-SPECT。本文主要介绍这种新型半导体探测器在心肌灌注显像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以提高对心脏核医学诊断的认识。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分子探针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雪迪

    前列腺癌是美国新发病例多的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1].2015年,Qi等[2]对中国上海市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报道表明,前列腺癌己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年间己从第17位分别增长至第4位和第6位.目前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有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但漏诊率较高,而CT、MRI[3]等普通影像学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缺乏特异性.

1130 条记录 6/57 页 « 12345678...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