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神经分化中的FTH1基因表达

    作者:钟毅;蔡金华;贺小娅;秦勇;廖一凡

    目的 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神经分化对细胞内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FTH1报告基因成像检测定向分化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MSCs中,利用全反式维甲酸和神经细胞诱导液对其诱导分化,Western blot检测分化前后细胞内FTH1的表达,MRI观察细胞T2WI信号变化,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FTH1表达所引起的聚铁效应.结果 携带FTH1基因的MSCs(MSCs-FTH1)成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eurons-FTH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SCs-FTH1及Neurons-FTH1细胞中FTH1均明显表达;在500 μmol/L枸橼酸铁铵的培养条件下,两种细胞MRI检查均发现T2WI信号明显降低;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证实细胞内较多铁颗粒聚集.结论 MSCs成神经分化对细胞内FTH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基于FTH1的MRI报告基因成像可用于MSCs神经分化后的检测.

  • 输尿管镜下电凝构建兔尿道狭窄模型

    作者:何凡;杨振兴;黄磊;方针强;胡晓燕;李龙坤

    目的 采用输尿管镜下电凝建立兔尿道狭窄模型.方法 新西兰雄性兔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10只)、对照组(8只).采用自制电凝装置,在可视操作下,对手术组兔尿道球部进行环状多点位电凝,对照组仅实施尿道镜检查.术后第30天行逆行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查,同时取手术组损伤段尿道组织及对照组相应部位尿道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成功建立兔尿道狭窄模型,实验过程中无实验动物死亡.术后30 d,手术组10只动物尿道球部均显示典型狭窄征象[狭窄段内径(1.69 ±0.28) mm,狭窄长度(16.93 ±2.82)mm];组织学观察显示狭窄段尿道上皮剥脱、缺失,黏膜下组织发生明显纤维化增生伴成纤维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呈监色.对照组HE染色观察显示结构正常,Masson染色观察显示无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电凝装置成功建立兔尿道狭窄模型,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确、成功率高等优点,可以为尿道狭窄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低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鼠心功能及心室肌钠通道的影响

    作者:刘奇峰;计晓娟;余更生;陈恒胜;白永虹;曹丽娜

    目的 观察阿霉素诱导的低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模型鼠心功能和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情况,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后低龄DCM鼠心功能和钠通道的改变,探讨BMMSCs移植后钠通道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75只14 d龄的雌性SD鼠分为5组:正常组、正常+BMMSCs移植组(正常鼠左室前壁注射BMMSCs)、DCM组、DCM+ PBS移植组(DCM鼠左室前壁注射PBS)、DCM+BMMSCs移植组(DCM鼠左室前壁注射BMMSCs),以腹腔注射阿霉素来诱导低龄DCM模型鼠;移植后4周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冰冻切片评价BMMSCs植入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各组大鼠心功能和钠通道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荧光干细胞示踪检查显示植入的BMMSCs在注射点附近呈团分布或沿进针路径分布,生长良好;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DCM组心功能较正常组及正常+BMMSCs移植组降低(P<0.05),DCM+ BMMSCs移植组心功能较DCM组及DCM+ PBS移植组提高(P<0.05),DCM+BMMSCs移植组移植4周后心功能较移植前提高(P<0.05);膜片钳检查显示DCM组钠电流(sodium channel current,INa)的电流密度峰值较正常组及正常+BMMSCs移植组降低,电流-电压(I-V)曲线上移,激活减慢,激活曲线右移,失活加快,失活曲线左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M+BMMSCs移植组的INa电流密度峰值较DCM组及DCM+PBS移植组提高,I-V曲线下移,激活加快,激活曲线左移,失活减慢,失活曲线右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MSCs移植能改善低龄DCM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BMMSCs移植后钠通道功能增强有关.

  • DACT1对Ⅰ型卵巢癌恶性侵袭行为的影响

    作者:李若男;刘斌;令狐华

    目的 探讨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apper antagonist of catenin-1,DACT1)对Ⅰ型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人卵巢癌临床组织中DACT1的表达;采用人黏液性卵巢癌细胞株3AO构建外源性转染DACT1的稳转株,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免疫荧光观察DACT1对细胞骨架重塑的影响.结果 Ⅰ型卵巢癌组织中DACT1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外源性转染DACT1后3AO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降低(P<0.01),且腹腔内成瘤能力有所下降,细胞骨架中特化膜结构减少.结论 DACT1对Ⅰ型卵巢癌浸润转移具有抑制效应,其在Ⅰ型卵巢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疾病发生相关.

  • 采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芳;李宛卫;陈龙;宋瑶;李欢欢;祝甜;胡章雪;史源

    目的 利用小动物呼吸机的微量机械通气技术建立基于新生大鼠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 取25只5~7日龄健康新生大鼠,1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配对比较法将24只大鼠分为胎粪吸人性肺损伤模型组(MAS组)和假手术组(NS组),保证造模成功后每组10只,分别于机械通气条件下气管内灌入胎粪或生理盐水.分析各组动物的血气分析、肺部X线表现、肺的湿/干质量比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 MAS组pH值、氧分压均显著低于NS组[(7.19±0.11)vs(7.31±0.08),P<0.05;(25 ±9)vs(62±12) mmHg,P<0.05].MAS组肺部X线出现胎粪吸人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NS组(10/10vs1/10).MAS组肺湿/干质量比也显著高于NS组[(5.85±0.47)vs(4.28±0.71),P<0.05].MAS组病理学改变符合胎粪吸人综合征表现,NS组双肺肺泡通气均一,无明显充血水肿.结论 在微量通气条件下利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新生儿肺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的小动物模型.

  • 高温高湿环境习服对大鼠肺脏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昆;陈欣;冯亚星;张耀雷;简燚;呼永河

    目的 观察高温高湿环境习服对大鼠肺脏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常湿对照组和高温高湿环境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条件设置为温度3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 90% ~ 95%.高温高湿环境组大鼠每天置于箱中10 h,其余时间与常温常湿对照组饲养于清洁环境(温度22 ~ 26℃,RH 40% ~ 60%),连续处理30 d.动物模型制作完成后,乙醚麻醉,取肺脏组织,分别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肺组织细胞胞质中Bax、Bcl-2及Cyt-C的变化,荧光素酶法测定肺组织ATP含量.结果 光镜下可见高温高湿环境组大鼠肺脏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宽、水肿;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20.79 ±7.65)显著高于对照组[(3.81±1.90),P<0.001].肺组织细胞胞质Bax显著升高(P<0.001),Bax/Bcl-2较对照组升高了30.18% (P =0.021),Cyt-C升高了85.36% (P<0.001),ATP含量降至对照组的69.30% (P=0.002).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习服过程中,长期反复的高温高湿刺激可致大鼠肺脏组织细胞发生凋亡改变,同时伴有ATP合成障碍,能量代谢失衡,导致机体产生蓄积性损伤效应.

  • 99Tcm标记VPAC1配体TP1724及其在动物体内分布与显像研究

    作者:丁小江;郑磊;黄定德;潘登;谢来平;刘杰;陈杰;郭威;厉红民

    目的 制备同位素99Tcm标记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VIPR)结合肽TP1724(标记率>90%),鉴定其理化性质,并探讨其在正常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特点、示踪动力学及显像表现.方法 制备G(D) AGG-Aba-VP2 (TP1724);99Tcm间接标记TP1724(SnCl2·2H2O还原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比活度;稳定性实验(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实验、半胱氨酸置换实验及脂/水分配实验等鉴定标记多肽的理化性质;35只正常小鼠分成7组,每只尾静脉注射3.7 MBq99Tcm-TP1724后于不同时间处死,收集9种组织器官并称取质量、分别测定各种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换算为% ID/g(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9只健康家兔各静脉注射37 MBq 99Tcm-TP1724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液放射性并换算为kBq/L,经DAS 3.1.6软件处理判断佳房室模型,并得出动力学参数;5只健康家兔分别静脉注射37 MBq 99Tcm-TP1724,SPECT动态显像观察体内放射性分布变化.结果 99 Tcm-TP1724的标记率(96.57±0.71)%,比活度(25.52±0.29) TBq/mmol.室温下隔绝空气放置4h,放化纯度为(93.64±2.25)%;Sephadex G-50柱层析示,99Tcm-TP1724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6.61%;99Tcm-TP1724与不同浓度半胱氨酸37℃温育1h后,未结合99Tcm含量无明显变化;脂/水分配系数lg P为-(1.99 ±0.02).99Tcm-TP1724在健康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符合权重为1的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为(2.64±1.32)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78.36±13.38) min.体内生物分布和/或动态显像示:血液放射性清除迅速;颈部及胃区未见异常放射性聚集,脑部显示低放射性分布;放射性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少量经肝胆分泌.结论 99Tcm-TP1724标记方法简便、标记率和比活度高、稳定性好、体内动力学性质优良.

  • 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抑制乏氧巨噬细胞HIF-1α表达

    作者:崔健毓;朱深银;张烨;常淑芳;孙江川;邱峰;张成志;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乏氧巨噬细胞HIF-1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CoCl2化学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乏氧模型,将乏氧巨噬细胞分成6组(n=13):对照组、紫杉醇组(6×10-6 mol/L)、超声组(0.5W/cm2,30 s)、携氧微泡组(25μL)、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组(25 μL)和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组(25μL;0.5 W/cm2,30 s).MTT测定巨噬细胞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干预后HIF-1 α的表达,ELISA试剂盒测定干预后上清液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 CoCl2100 μmol/L作用12 h细胞活性抑制率低于8%,可成功诱导乏氧状态;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抑制乏氧巨噬细胞HIF-1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抑制TNF-α和IL-6的分泌(P<0.05).结论 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能抑制乏氧巨噬细胞HIF-1α表达,从而改善其乏氧状态.

  •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活化减轻胎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蔡孟;陈虎;杨立伟;郑江;葛红飞;李有长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D)对宫内窘迫致胎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NF-κB的影响.方法 足月胎鼠80只,体质量4.74 ~4.8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空白对照组、PHCD组、ALI组、ALI +PHCD组.采用钳夹孕鼠两侧子宫角血管的方法建立宫内窘迫模型,ALI+PHCD组在建立宫内窘迫模型前30 min予孕鼠肌注PHCD(2 mg/kg),PHCD组给孕鼠肌注等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剖宫取出胎鼠后立即断头,收集胎鼠外周血行血气检测、肺湿/干质量比值(W/D)测定,HE染色观察胎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ALI组血酸碱度(pH)、氧分压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 PHCD组上述指标高于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I组二氧化碳分压、乳酸(lactic acid,Lac)、W/D、TNF-α、IL-6含量、NF-κB mRNA表达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LI+ PHCD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LI组(P<0.05).ALI+ PHCD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AH组减轻.结论 PHCD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活化,减少TNF-α、IL-6的释放,降低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宫内窘迫导致胎鼠急性肺损伤.

  • Torin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皮国成;肖何;罗佳;叶云飞;王东;王阁

    目的 观察Torin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Torin2加药组,CCK-8检测Torin2对各组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orin2对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IC50为214.96 n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加药组200 nmol/L和400 nmol/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1±1.32)%、(9.56±2.34)%、(16.40 ±3.57)%;各加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S期显著减少(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200 nmol/L和400 nmol/L)的A549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549细胞经Torin2加药处理后,p-Akt473、p-4EBP1、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 9蛋白酶切片段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Torin2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G1/S期阻滞,抑制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orin2抑制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 重庆市1978例初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顺;刘奉凤;刘敏;李奇穗;袁婧;陈耀凯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初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对基本资料、临床检测指标、合并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78例初始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54.9%的患者在ART治疗前病情进入艾滋病期,90%以上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水平低于350个/μL;病情进入艾滋病期的HIV感染者1个月内开始ART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期感染者(X2=69.14,P<0.05),而HIV感染确证4个月后才开始ART治疗的无症状期感染者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进入艾滋病期的感染者(X2 =75.56,P<0.05);来自区县的患者中艾滋病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主城地区(X2 =28.50,P<0.05),前者出现艾滋病的发病风险为后者的1.69倍(95%CI:1.47~1.95);接受ART治疗者以20 ~ 40岁的HIV感染者为主(58.6%),男男同性性行者在总病例中占有较高比例(47.6%),且病情进入艾滋病期者比例低(39.6%),有男男同性性行为的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低于经其他途径获得感染者.结论 重庆市HIV感染者在诊断为HIV感染时,大部分已进入艾滋病期;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存在拖延ART治疗开始时间的倾向;来自区县的HIV感染者艾滋病发病风险高于主城区感染者;年龄偏大和非经男男性行为途径而获得HIV感染的患者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风险高于年轻和男男同性恋者.

  • 血管性痴呆患者小脑磁共振波谱改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桂岚;隋汝波;马贺骥;张霏霏;赵明奎;张磊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 spectroscopy,1 H-MRS)技术,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小脑代谢的改变及其与认知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对40例卒中患者进行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的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分为卒中后痴呆组(VD组)和卒中后非痴呆组.对VD组、卒中后非痴呆组和20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及1 H-MRS检查,测定小脑半球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Cr比值,并分析卒中后小脑代谢改变与认知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VD组病灶对侧小脑NAA/Cr、Cho/Cr比值与病变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卒中后非痴呆组病变对侧小脑和对照组左侧小脑比较,VD组病变对侧小脑NAA/Cr比值降低(P<0.05),而Cho/Cr比值升高(P<0.05).③VD组病变对侧NAA/Cr和Cho/Cr比值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r =0.590,P=0.004;r=0.569,P=0.006).结论 VD患者病变对侧小脑代谢物质NAA/Cr、Cho/Cr的比值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证实小脑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 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德波;何云;成小凤;吴峰;晋军;黄岚

    目的 对比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和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水平,探讨RHI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病情评估、调脂治疗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手段.方法 选取2015年9-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患者195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1岁,中位年龄60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及对照组(66例).冠心病组进一步按照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协同研究积分法(SYNTAX积分)分为低积分组、中积分组和高积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EPCs,并使用外周血管内皮张力计Endo-PAT2000检测受试人群动脉RHI,比较RHI和EPCs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外周血中EPCs数量显著减少,RHI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EPCs水平与动脉RHI呈显著正相关趋势(r =0.269,P<0.05).各冠心病亚组中,中、高积分组较低积分组EPCs水平与RHI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可影响RHI和循环EPCs水平(P<0.05),糖尿病是影响RHI的主效应因素.结论 RHI因其操作便利、无创,可直观反映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可靠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评价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较循环EPCs更有优势.

  •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周先利;宋彩萍;赵欢;湛又菁;涂静秋;周厚地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需长期院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按随机化分组表分为对照组[n =60,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8.93 ±14.15)岁,病程(7.82±5.62)年,采用针对患者本人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试验组[n=60,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60.03±12.17)岁,病程(8.13±6.08)年,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随访时间1年,对两组患者及家庭单位成员糖尿病院外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家属在提高患者依从性中发挥的作用、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及家属糖尿病院外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95.87%vs81.26%,88.57% vs 31.86%)、患者糖尿病院外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88.33%vs38.33%)、家属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96.33%vs28.33%)、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6.27±1.35)%vs(6.86±1.24)%]、尿微量蛋白[(16.72±3.98)vs (24.62±5.05) mg/dL]等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以一级亲属为主)糖尿病院外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提高院外胰岛素疗效(尤长期疗效).

  • 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胃癌组织中DAB2IP表达的差异

    作者:王瀚;牛跃平;董峰;高健;徐怀文

    目的 探讨胃癌中人DOC-2/DAB-2交互蛋白(DOC-2/DAB-2 interaction protein,DAB2IP)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82例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蛋白检测,对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DAB2IP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多以强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较少,多以弱阳性或阴性为主;DAB2I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评分低于正常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B2IP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8个月,明显长于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3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DAB2IP表达水平和较高的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AB2IP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对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意义.

  • 鲜红斑痣患儿正常皮肤和皮损皮肤厚度高频超声测量及其差异比较

    作者:倪思利;谭春花;廖兰;甘立强;王华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鲜红斑痣患儿不同性别、部位、年龄段正常皮肤的厚度,以及患儿皮损皮肤厚度,比较正常皮肤不同性别、部位、年龄段间的差异及皮损皮肤厚度与正常皮肤厚度的差异.方法 纳入我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门诊鲜红斑痣患儿60例,分组:①按性别分为2组:男性组30例、女性组30例,2组再分别分为皮损组和正常组(皮损对侧正常皮肤);②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0~2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7~12岁),每组再分为皮损组和正常组(皮损对侧正常皮肤).采用高频超声(丹麦高特司科技公司DermaLab Combo皮肤生理检测仪)测量患儿正常皮肤厚度,比较不同性别、部位、年龄段患儿皮肤厚度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正常组和皮损组皮肤厚度差异.结果 ①男性正常组皮肤厚度为(855.34±100.63) μm,女性正常组皮肤厚度为(861.58±100.84)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部位正常组皮肤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胛区(1 083.23±76.44) μm厚,颈部(716.70±56.67)μm薄.③正常组皮肤厚度0~2岁为(822.09±106.99) μm,3~6岁为(895.79±101.97) μm,7~12岁为(962.49±107.50) μm,不同年龄段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皮肤厚度增厚.④皮损组皮肤厚度0~2岁为(885.85±96.84) μm,3~6岁为(988.43±94.64) μm,7~12岁为(1 100.55±153.98) μm,不同年龄段皮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皮肤厚度增厚.⑤同一年龄段皮损组皮肤较正常组厚(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精确测量鲜红斑痣患儿皮损皮肤厚度及正常皮肤厚度.正常皮肤厚度与部位、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鲜红斑痣患儿皮损皮肤厚度较正常皮肤厚度增加.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王冬梅;黄爽;刘志江;沈长银;石蓓;赵然尊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8~12个月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136例,其中男性835例,女性301例,年龄(61.61 ±12.32)岁.根据随访造影结果支架相关病变血管是否狭窄及程度将其分成ISR组(n=72)和非ISR组(n=1 064),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合并症、用药情况以及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分析可能导致ISR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资料造影随访显示ISR发生率为6.3%.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术后服药依从性差、长病变和多支病变、支架直径和长度及小管腔直径(MLD)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大剂量他汀类患者的比例,在非ISR组与ISR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是临床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未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治疗依从性以及支架治疗病变特征相关.

  •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李绍华;卓燕;袁茜;谢攀;尹娜;孙岩;彭侃夫;朱俊萍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肾科2015年透析患者200例,按就诊序号2∶1比例分为超声定位组(A组)132例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B组)68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第1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置管后2周内感染情况、血肿、误穿动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均是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第1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和93.3%,高于B组70.0%和62.5%;A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平均时间分别为(7.15 ±2.59) min和(7.43 ±3.29) min,与B组的(11.24 ±6.49)min和(12.80±5.78) min比较,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并发症(血肿)A组1例(0.7%),明显少于B组并发症(血肿、误穿动脉)4例(5.8%);置管2周内感染率A组3例(2.2%)低于B组5例(7.3%).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第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术中推广应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