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BPI-LL37抗菌融合蛋白质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作者:袁培淞;朱明;郭韡;邢伟;李向云;何静;梁华平;蒋东坡;徐祥

    目的 构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和LL37抗菌蛋白的融合蛋白(BPI-LL37)表达载体,获得针对脓毒症治疗的多效抗菌融合蛋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措施.方法 通过PCR方法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和LL37基因的cNA中扩增并修饰获得需要的rBPI21和LL37活性片断,构建rBPI21-LL37/LL37-rBPI21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构建的表达载体(pLVX-Tight-Puro)上的BPI和LL37基因之间通过柔性片段(GGSGG)连接.之后使用PolyJetTM体外DNA转染试剂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真核细胞A549表达融合蛋白的水平,通过抑菌试验验证此融合蛋白的分泌与抗菌能力.结果 经限制内酶切酶切、DNA电泳和DNA测序证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LVX-Tight-Puro-BPI-LL-37)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rBPI21-LL37/LL37-rBPI21能被真核细胞A549细胞表达,融合蛋白大小介于25~30×103;抑菌试验进一步验证此融合蛋白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结论 构建的两种rBPI21-LL37/LL37-rBPI21表达载体能够成功转染入人的体细胞,并表达和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有潜力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药.

  • 二甲双胍对尼古丁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涂洪波;陈刘通;孙丽;廖晨;白莉

    目的 明确二甲双胍(metformin)对尼古丁(nicotine)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PASMCs,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刺激PASM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确定尼古丁促PASMCs增殖的佳作用浓度,并观察二甲双胍对尼古丁诱导PASMCs增殖的影响.ELISA法观察二甲双胍对尼古丁暴露下PASMCs 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尼古丁暴露下PASMCs产生ROS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MPK表达和活性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PASMCs,α-actin蛋白在细胞质高表达并呈丝状分布.与对照组相比,0.1μmmol/L尼古丁处理48 h后可显著促进PASMCs增殖(P <0.05);2 mmol/L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尼古丁诱导的PASMCs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尼古丁处理组PASMCs细胞中IL-6、TNF-α和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二甲双胍干预后抑制尼古丁暴露下PASMCs中IL-6、TNF-α.和ROS的产生(P<0.05).尼古丁刺激PASMCs后可引起AMPK磷酸化水平(p-AMPK)表达一过性升高,而二甲双胍引起p-AMPK持续升高(P<0.05).结论 尼古丁刺激PASMCs引起IL-6、TNF-α水平增加,及ROS过度生成,促进PASMCs增殖;二甲双胍抑制上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及尼古丁诱导的PASMCs增殖,其机制可能依赖于AMPK的持续活化.

  • GPC5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系中的功能研究

    作者:聂欢;袁帅;刘庆云;向颖;吴龙;邬娜;张梦轩;余祖滨;白莉

    目的 研究GPC5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 (RT-PCR)、实时定量PCR (qR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肺腺癌细胞系中GPC5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构建GPC5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通过转染构建GPC5过表达细胞系及GPC5沉默细胞系;利用CCK-8法分析肺腺癌细胞系生长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腺癌细胞系的周期及凋亡变化.结果 检测了GPC5基因在4株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H358和H1975)和1株肺正常上皮细胞系(HBE)中的mRNA表达情况,发现与HBE细胞系相比,GPC5基因在A549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在H1299细胞系中高表达,同时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水平一致;A549细胞中过表达GPC5基因可抑制细胞生长,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H1299细胞中干扰GPC5基因表达促进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周期;在过表达和干扰细胞模型中均未发现GPC5基因对细胞凋亡的显著影响.结论 GPC5基因可以对肺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可能是肺腺癌的抑癌基因.

  • 大豆异黄酮对高原人群血红蛋白值变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于前进;孔佩艳;曾东风;李佳丽;朱丽丹;沈照华;文朝远;胥全宏;崔建华

    目的 观察吸氧及吸氧+大豆异黄酮对高原人群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研究.方法 筛选移居海拔3500~5300 m高原地区10个月以上,经2次体检确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6例和有类似慢性高原病症状的214例男性青年,均按第2次HGB检测值随机选入3组,A组:≥210 g/L;B组:190≤HGB< 210 g/L;C组:150≤HGB< 190 g/L;每组66例;每组再次随机分为两亚组为“1”组:吸氧(低流量1 ~2 L/min,1.5 h,2~4次/d,90d);“2”组:吸氧(用量同1)+口服大豆异黄酮治疗(20 mg/次,2次/d);每亚组33例;12周后,复查血常规及临床症状调查随访.结果 12周后,HGB值变化:试验前后比较,除C1亚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外(P>0.05),余亚组(A1、A2、B1、B2、C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HGB下降值比较,除C组的两亚组下降值无明显差异外(P>0.05),余两组(A、B组)均显示吸氧+口服大豆异黄酮方案组HGB下降值较单纯吸氧组显著(P<0.05);试验后对使用吸氧+大豆异黄酮方案治疗组进行比较,A2下降幅度为明显(P<0.05),B2次之(P<0.05).临床症状改善:试验后各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以吸氧+大豆异黄酮方案组改善较为明显.结论 吸氧+大豆异黄酮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中可能与血红蛋白值存在的正相关,血红蛋白值越高,其综合防治体现越明显.

  • DSC-MRI和DCE-MRI定量分析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杰;李晓光;康厚艺;张玉龙;张伟国

    目的 定量分析T1加权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中的参数(Ktrans、Ve)和T2加权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MRI)中的参数(rCBV、rCBF)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比较DCE-MRI及DSC-MRI参数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理证实的85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36例,高级别胶质瘤49例.患者在术前行DCE-MRI成像或/和DSC-MRI成像,以相应后处理软件获得灌注参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与Ve值及rCBV与rCBF值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Ktrans、Ve值及rCBV、rCBF值与胶质瘤级别之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得Ktrans、Ve值及rCBV与rCBF值鉴别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佳阈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Ktrans及Ve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0.157±0.177)/min-1 vs (0.029±0.020)/min-1; (0.601±0.246) vs (0.118 ±0.062),P <0.01].当Ktrans=0.055/min-1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7%和90.5%,当Ve=0.343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2%和85.7%.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CBV及rCBF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2.649±1.351)vs(1.480±0.391);(2.427±1.248) vs(1.377±0.545),P<0.01].当rCBV=2.043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95.2%和92.9%,当rCBF=1.886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5.7%.结论 Ktrans与Ve值,rCBV与rCBF值用于脑胶质瘤分级均具有较强相关性,而rCBV是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参数,其次是Ktrans、Ve和rCBF.

  • 重庆市2006-2012年艾滋病高危人群HIV/AIDS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马迪辉;张彦琦;周亮;肖琴;刘岭;卢戎戎;吴国辉;刘小钰;伍亚舟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6-2012年艾滋病高危人群HIV/AIDS流行情况,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重庆市传染病上报系统和艾滋病监测哨点收集时间序列数据,评价指标为HIV新发病例数、HIV感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利用泊松分布估计总体率的95%可信区间,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时间序列趋势性检验.结果 2006-2012年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为异性性途径、同性性途径和静脉注射吸毒.暗娼(female sex worker,FSW)、静脉注射吸毒者(injecting drug use,IDU)、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和性病门诊患者(people with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的HIV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18% (95% CI:0.10% ~0.25%)、8.42% (95%CI:7.82% ~9.03%)、15.62% (95% CI:14.41% ~ 16.86%)和1.58% (95% CI:1.25% ~1.91%).FSW和MSM平均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74.01%(95% CI:73.21% ~74.82%)和62.30%(95% CI:60.67% ~63.92%).结论 重庆市必须加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暗娼和性病门诊患者的干预工作,并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和暗娼人群中加强安全套使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 缺氧对C57小鼠脑胶质瘤模型肿瘤形成及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赵秀文;汪攀;兰川;吴南

    目的 探讨缺氧对C57小鼠胶质瘤肿瘤形成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①培养GL261胶质瘤细胞系,转染荧光素酶基因,制备GL261-Luc细胞.②42只清洁健康级雌性C57小鼠[6周龄,体质量(17.5±2.3)g]脑内注射GL261-Luc细胞荷瘤,分成常氧饲养组(21%O2)和低氧饲养组(10%O2),每组21只,其中6只分别于7、14、21 d后行活体成像图像采集以观察小鼠肿瘤形成能力;另外15只用于生存期观察,时限30 d.③取材并HE染色观察肿瘤形成情况,免疫组化GFAP鉴定胶质瘤.结果 活体成像显示缺氧饲养组小鼠有明显肿瘤形成,而常氧饲养组无肿瘤形成,计算颅内荷瘤细胞病毒活性并统计分析得缺氧饲养组肿瘤形成能力强于常氧饲养组(P<0.05);生存期分析显示缺氧饲养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22.5 d,生存率明显低于常氧饲养组(P<0.01);脑组织大体标本和HE染色发现缺氧组小鼠共18只有脑肿瘤形成,常氧组仅2只形成肿瘤,免疫组化GFAP胶质瘤鉴定示肿瘤内高表达.结论 GL261胶质瘤细胞系C57小鼠成瘤模型缺氧饲养后肿瘤形成能力明显强于常氧饲养组,且生存率较常氧组更低,提示缺氧可以增加肿瘤恶性.

  • 重庆地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分析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作者:张凤娟;郭洪;陈阳美;宋敏;白云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的遗传学分型及临床表现.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DNA测序技术,分析了10个常染色体显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家系及9例散发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SCA1、SCA2、SCA3、SCA6、SCA7、SCA12、SCA17、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的致病基因,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8个家系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为SCA3型,另外2个家系及散发患者均未明确其遗传学亚型.8个SCA3家系中,通过基因诊断确诊患者15例,CAG重复58 ~71次,症状前患者7例,CAG重复56 ~71次.SCA3临床表现以小脑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为主,有典型的遗传早现现象,影像学表现为幕下脑萎缩.结论 SCA3是重庆地区常见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类型,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幕下脑萎缩.家族性SCA患者脑萎缩程度较散发患者轻,患者脑干萎缩程度与病程相关,病程越长,脑干萎缩越严重.

  • Mibefradil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游成姗;严军;李明;徐梓辉

    目的 初步探讨Mibefradil对高糖作用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瘤β细胞株(INS-1),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11.1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药物组(11.1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高糖+药物组(33.3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dil、1μmol/L NNC 55-0396、10 μmol/L尼卡地平),先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孵育细胞48 h,再按分组加入药物继续孵育24 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胰岛素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能够明显增加细胞胰岛素分泌(P<0.05)和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而药物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药物组可不同程度降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其中Mibefradil组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P<0.05)和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Mibefradil可能通过下调胰岛细胞T型钙通道cav3.1、cav3.2亚基表达抑制高糖作用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

  • 外源性BMP9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影响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李宏维;叶凯山;王栓科

    目的 研究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过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用携带人BMP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9转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上调MG63中BMP9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Hoche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和E-cadhe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获得了过表达BMP9的MG63细胞;BMP9能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MG63细胞中BMP9的过表达增强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表达,减弱了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BMP9对于骨肉瘤细胞MG63具有正性调节作用,该调控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 缺氧诱导胶质瘤细胞肿瘤干样细胞形成体外初步研究

    作者:汪攀;赵秀文;兰川;吴南

    目的 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缺氧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逆分化形成肿瘤干样细胞.方法 ①采用CD133+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胶质瘤细胞得到CD133-细胞群.②缺氧处理CD133-细胞48 h后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肿瘤干细胞样标记蛋白(SOX2,OCT-4,KLF-4,Nanog,CD133)表达情况,并分别缺氧处理0、3、6、9、12、24 h及0、12、24、48、72 h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缺氧培养后CD133+细胞比例变化,检测时间为缺氧培养1、3、5、7d.③缺氧处理胶质瘤细胞1、3、5、7d后流式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改变.结果 ①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肿瘤干细胞样标记蛋白在CD133-胶质瘤细胞缺氧处理48 h后高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缺氧处理胶质瘤细胞可以明显上调肿瘤干细胞样蛋白表达(P<0.05),其中qRT-PCR显示SOX-2,OCT-4及Nanog高表达在缺氧后9h,KLF-4及CD133在缺氧后12h表达高.Westem blot蛋白检测显示OCT-4高表达在缺氧后12 h,CD133表达高在缺氧24h后,KLF-4及Nanog高表达则在缺氧48 h后,SOX-2在缺氧72 h后表达量高.另外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CD133+细胞数比例逐渐升高(P<0.05).②细胞周期结果提示缺氧处理肿瘤细胞后,Go/G1期延长,G2/M+S缩短(P<0.05);凋亡结果提示常氧培养组更易凋亡(P<0.05).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CD133-胶质瘤细胞肿瘤干样细胞形成.

  • 狼疮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渊;黄鑫;张均;刘力;钱丹;唐莎;张莹;赵景宏;黄云剑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肾内科穿刺活检确诊的154例L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采用欧蒙印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NCA,分为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疾病活动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ANCA阳性的LN患者26例(16.88%),其中MPO-ANCA24例,PR3-ANCA 2例;ANCA阴性的LN患者128例.26例ANCA阳性的LN患者,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7、0.016、0.022);抗核小体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05);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P =0.034).ANCA阳性组肾脏病理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发生率及硬化比例、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评分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3、0.004、0.013),而病理类型分布、新月体形成、血管袢坏死、微血栓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活动指数(activityindex,AI)评分、肾小管损伤(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TIL)评分、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蛋白转阴率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x2=7.421,P=0.006),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阳性的LN患者易出现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肾脏病理可逆程度及预后较差,需早期积极治疗.

  • 莲心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自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静;李国兵;郑怡;银涛;高宁

    目的 观察莲心碱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自噬表型的变化,初步论证莲心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自噬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莲心碱处理后MDA-MB-231的亚细胞结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LC3或ptfLC3(mRFP-EGFP-LC3)转染后自噬小体的形成和自噬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SQSTM1/p62,Beclin1的表达,以及论证自噬流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莲心碱处理后MDA-MB-231细胞内有较多自噬空泡出现,部分分裂的线粒体,但未见到高密度的嗜锇性的自噬溶酶体结构;EGFP-LC3转染后,莲心碱组自噬体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1);Western blot检测到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SQSTM1/p62表达呈现量效性和时效性的增多[20 μmol/L组或24 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Beclin1未见显著变化[2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mRFP-EGFP-LC3转染后,对照组可见少量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莲心碱和Bafilomycin A1处理组均可见大量自噬体结构,未见显著自噬溶酶体结构;Westem blot证实莲心碱处理后增多的LC3B-Ⅱ不受Bafilomycin A1预处理的影响[莲心碱组LC3B-Ⅱ,SQSTM1/p62蛋白水平与Bafilomycin A1预处理加莲心碱组比较(P>0.05)].结论 莲心碱抑制自噬小体成熟,阻断乳腺癌细胞MDA-MB-231自噬降解作用.

  • 根管预备型号与充填温度对热牙胶充填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王青青;唐宇英

    目的 评价根管预备型号与充填温度对充填后根管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单根管前磨牙,Protaper镍钛系统行根管预备,根据完成锉型号分为F1~F6组(其中F6指0.60 mm,0.06锥度,是预备至F5后采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而成).组内根据充填温度分为高、低温组,各7颗.除根尖3 mm,牙体表面涂布2层指甲油.染色,制作透明牙后,牙科显微镜下测量根尖染料渗入深度,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充填温度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管预备型号(F1 ~F6)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温度与预备型号两因素间无交互效应(P>0.05).F2与其他各组根尖微渗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1与F3和F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6与F1~F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4和F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牙胶充填温度对根尖微渗漏无影响,而根管预备型号对根尖微渗漏有影响,预备型号为F2时,根尖微渗漏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和迁移

    作者:周昌宁;曹海宁;李利平

    目的 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D-MSCs)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BD-MSCs与结肠癌细胞系HT29共培养,并观察共培养后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细胞在迁移能力方面的差异;CCK-8实验、克隆形成和成球实验检测HT2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体内成瘤实验比较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成瘤能力差异;机制的阐明是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细胞间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Snail1、Snail2、Twist1和Twist2的表达差异.结果 结肠癌细胞系HT29在与BD-MSCs共培养后,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与BD-MSCs共培养后的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259.6±19.23)个细胞/视野vs (81.6±15.74)个细胞/视野]显著增强(P<0.05).克隆形成率[(37 ±2.94)% vs (15.33±2.87)%]和成球率[(31±3.27)%vs(10.33±2.62)%]均显著提高(P<0.05).在体内成瘤实验中,与BD-MSCs共同注射的实验组所成肿瘤的体积是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并且所成肿瘤的重量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1.73 ±0.62)g vs (0.54 ±0.81)g,P <0.05].终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到,与对照组细胞相比,与BD-MSCs共培养的HT29细胞中上皮样标记物E-Cadherin出现显著下调表达,而间质样标记物Vimentin和Twist1则显著上调表达.结论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与迁移.

  • 二炮某部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心理弹性、认知偏向和积极情绪的关系

    作者:徐媛媛;蔡云;黄伟容;孟玉峰;谢钧润;石磊;陈珑;彭李;刘波涛

    目的 探讨军事心理应激水平与军人心理弹性、认知偏向及积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军事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C)和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对536名二炮某部官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心理应激总分与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0.41,P<0.01);与正性情绪、心理弹性和正性认知偏向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30、-0.27,P<0.01).②心理应激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正负性认知偏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正性认知偏向和积极情绪可有效预测军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6%.④积极情绪在正性认知偏向对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其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和认知偏向密切相关.积极的情绪、合理的认知以及心理弹性的增加都有助于缓减军人心理应激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 单宁酸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苏南;许杨;陈石磊;申明强;陈芳;陈默;张舟;王崧;粟永萍

    目的 研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巨核细胞株M07e,经0、0.5、1、2.5、5、10 μg/mL单宁酸预处理后给予10 Gy60Co γ射线照射,继续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荧光酶标仪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和凋亡率变化.给予BALB/c小鼠5 Gy60Co 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复制急性放射损伤实验动物模型,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和TA灌胃预处理组,通过尾静脉外周血常规检测和骨髓病理切片观察,分析血小板水平和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 T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受照巨核细胞的存活率;与单纯辐照组相比,TA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总ROS水平(P<0.01)、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和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TA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辐射损伤引起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照后第7、12、15、19天时TA处理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TA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突出的抗氧化应激活性有关.

  •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光动力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前期研究

    作者:廖勇;王敏;练渝;杨阳;陈文;赵婕;陈兵

    目的 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介导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正常大鼠甲状旁腺及其周围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索采用该法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方法 64只6~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50~200 g,按光敏剂剂量(0、100、300、500) mg/kg平均分为4个组,每组按光动力照射时间(0、10、15、20) min再分为4个亚组,共16个处理组(n=4),手术暴露甲状旁腺及其周围组织后行光动力照射,ELISA检测照射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并观察照射前后各组织形态学上的变化.结果 单独使用光敏剂或光照对甲状旁腺功能无影响,光动力治疗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甲状旁腺功能的减低,而对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影响,随着光敏剂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其对甲状旁腺功能的破坏作用增强.当光敏剂浓度为500 mg/kg,光照时间为10、15、20 min时,血清PTH值分别为(75.24 ±6.06) ng/L、(47.23±5.18) ng/L、(39.10 ±4.03) ng/L,与对照组(0 mg/kg,0 min) (128.19 ±4.75) ng/L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经过光动力照射后的甲状旁腺组织与正常组比较,腺体包膜仍比较完整,其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主细胞数明显减少,代之以大量空泡状的脂肪细胞,而甲状腺及其周围的肌肉组织在形态学上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以5-ALA为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可对大鼠甲状旁腺组织及其功能产生特异性破坏作用.

  • 社会规范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影响

    作者:朱亿萧;闫巩固

    目的 探讨社会规范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作用,并以此解释前人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不一致结果.方法 以68名北京某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采用2(决策对象:给自己做决策,给他人做决策)×2(决策类型:做冒险决策不违背社会规范,做冒险决策违背社会规范)两因素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不同的决策情境,来观察被试决策的冒险程度以及反应时的差异.结果 对于决策结果,决策类型主效应显著,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做决策更加冒险(P<0.01),决策类型和决策对象交互作用显著(P<0.01).对于决策反应时,决策对象主效应显著(P<0.05),给自己做决策时所用时间更短,决策对象和决策类型交互作用显著(P<0.05).结论 ①在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给他人做决策更加冒险.②给他人做决策时被试更加谨慎,特别是在违背规范的条件下,给他人做决策的时间更长.社会规范可以解释前人研究中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 垂体中叶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娱;吴跃;田昆仑;刘良明;李涛

    目的 探讨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组、CLP+常规治疗组(CLP+ CT)、CLP+ CT+ E-IMD早期治疗组、CLP+ CT+ L-IMD晚期治疗组,观察早期(CLP结束时)或晚期(CLP 12 h)给予IMD后大鼠心脏功能、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指数、氧供、氧耗、血气及动物存活时间、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后大鼠的心脏功能明显降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输液、抗感染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管可以提高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但大鼠的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早期和晚期给予IMD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氧供和氧耗明显升高,其中早期给予IMD效果更好,与脓毒症大鼠相比,早期给予IMD后,氧供和氧耗分别升高了148.9%和172.2%;72 h内死亡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达到23.15 h,72 h存活率为31.2% (5/16).结论 IMD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OPN诱导小鼠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

    作者:王文平;李薇;陈亮;王珍祥;李世荣

    目的 以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及骨桥蛋白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将分离培养的野生型(WT)和基因敲除型(KO)新生鼠(鼠龄1d)MSCs鉴定纯度后分别设为WT组和KO组,取其第3代分别在表皮转化培养体系中孵育,通过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比较两组表皮细胞标志物(CK14)表达水平的差异.动物实验:实验分4组,WT组小鼠创周注射GFP-MSCs (WT/MSCs)组,WT小鼠创周注射PBS(WT/PBS)组,KO小鼠创周注射GFP-MSCs (KO/MSCs)组,KO小鼠创周注射PBS(KO/PBS)组,每组各8只雄鼠,鼠龄6~8周,体质量20 ~25 g,按分组将分离培养的GFP-MSCs和PBS注射到创周,观察创面愈合及GFP-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的MSCs呈梭形或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的纯度超过91%;诱导分化第12、17天的两组细胞检测发现,WT组和KO组的细胞均表达CK14;第17天免疫荧光结果示WT组CK14的表达阳性率(0.936 3±0.009 5)明显高于KO组(0.647 5±0.023 1),(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KO组的CK14表达量(0.3894±0.016 8)明显低于WT组(0.614 6±0.015 3),(P<0.01).动物实验WT/PBS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KO/PBS组(P<0.05),WT/MSCs组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WT/PBS组(P<0.05),注射的GFP-MSCs向表皮细胞分化的能力WT/MSCs组强于KO/MSCs组(P<0.05).结论 OPN在体内、体外均可诱导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 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人类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吴黎雳;宦宏波;温旭东;张亮;杨大鹏;钱程;夏锋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分析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神经肽-1(NK-1)受体表达;CellTiter Blue检测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nmol/L)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96、120 h)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肝癌细胞均经不同浓度的(0 nmol/L,对照组;100 nmol/L,实验组)P物质处理48 h,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K-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HepG2和SMMC-7721两种人肝癌细胞中均有NK-1受体表达;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 nmol/L)在96 h内不影响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在120 h 250 nmol/L和500nmol/L P物质可抑制两种细胞增殖(P< 0.05);100 nmol/L P物质明显促进两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NK-1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和Slug表达上调(P<0.05).结论 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与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NK-1受体相互作用并使其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提高其侵袭转移能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