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抗人降钙素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

    作者:郑怡麟;何莹;陈安;易维京;胡川闽

    目的 获得抗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基本特性.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PCT编码序列,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CT重组蛋白,经镍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筛选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原;综合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PCT中潜在的B细胞表位肽,用合成肽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纯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经过配对建立检测重组PCT的ELISA体系,并初步对临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 成功获得3株PCT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为2-D7、2-H12和4-H12,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高效价为1∶1 024 000,亲和力高可达到1.3×109 L/mol;选取2-D7经Western blot 鉴定能够检测重组PCT蛋白,经免疫组化证实能特异性识别甲状腺组织中PCT蛋白,经过配对成功建立了检测重组PCT的ELISA体系,运用建立体系检测临床血清PCT含量时发现正常组与细菌培养阳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成功表达了人PCT重组蛋白,获得了3株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PCT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检测重组PCT的ELISA体系,并初步用于临床样本检测.

  • 两种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珉懿;张劲

    目的 探讨直接建模和间接建模方法在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建模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相同的序列CT图像,应用直接建模和间接建模方法分别建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相同边界条件和载荷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模型在峰值载荷时的v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一致,直接法模型应力集中区域von Mises应力为87~195 MPa,间接法模型为101~153 MPa;应力集中节点时间-应力曲线近似;两模型下颌骨体部、磨牙后区、髁突颈对应节点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建模方法各有优势,所建模型都能从整体上反映下颌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 纤维支气管镜介导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作者:雷霆;缪李丽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管介导结核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纤支镜灌注治疗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咯血症状明显改善,其痰菌转阴率87.0%、病灶吸收率83.8%、空洞闭合缩小率74.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9.3%、56.2%、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7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应用保肝降酶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 脑保护技术在13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华康;迟路湘;赵刚;刘之荣;向立全;李鱼;田杰;杜彦辉;马斌武

    目的 观察脑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1 328例脑保护下行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328例患者均顺利将脑保护装置于颈动脉人颅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8.2±6.7)%,治疗后为(19.2±11.1)%,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明显减轻(P<0.01).其中768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年随访,无1例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脑保护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生存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鼠肺纤维化

    作者:陈冬玲;江涛;冯燕梅;周蜜;韩晓黎

    目的 研究经尾静脉移植携带生存素(survivin)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体 外构建培养经慢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生存素基因的C57BL/6小鼠BMSC-survivin以及经慢病毒转染GFP的C57BL/6小鼠BMSC,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比较2种细胞的体外凋亡率.6~8周龄C57BL/6小鼠48只,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灌注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3组:BMSC-survivin组、BMSC组、模型组;造模24 h后,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survivin、BMSC和生理盐水.每组于第7、28天各处死8只小鼠.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表面蛋白A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PCR法检测TGF-31和MMP-9 mRNA表达情况.结果 BMSC及BMSC-survivin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466±1.953)%和(7.718±0.493)%,给予BMSC干预的小鼠肺病理改变较对照组轻,BMSC-survivin组、BMSC组、模型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第7天分别为(0.106 ±0.012)、(0.245±0.009) μg/mL和(0.324 ±0.002) μg/mL,第28天分别为(0.457 ±0.006) 、(0.752 ±0.012) μg/mL和(1.372±0.035) μg/mL;BMSC-survivin组、BMSC组、模型组肺组织SP-A含量第7天分别为(0.718 ±0.018)、(0.669 ±0.013)和(0.581±0.027),第28天分别为(0.433±0.012)、(0.372±0.039)和(0.277±0.013);各时间点,BMSC-survivin组TGF-β1 mRNA、MMP-9 mRNA含量较BMSC组和模型组低,BMSC组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 外源性的BMSC可以减轻肺纤维化,生存素基因能够抑制BMSC的凋亡,延长BMSC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

    作者:熊小伟;周已焰;董荔;朱京慈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 ~ 72 h内开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研究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于肠内营养开始后1、4、7、15 d晨空腹抽血监测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记录患者感染发生时间、严重程度,观察患者预后情况,比较ICU住院天数和GCS、SOFA、APACHEⅡ评分.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在营养后7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在1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在各时相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ICU住院天数明显降低(P<0.05).在营养第15天,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添加益生菌能更好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预后.

  • A20人工锌指转录因子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孟召友;赵海霞;黄嘉璐;汪思嘉;陈康宁;周振华

    目的 观察A20基因的人工锌指转录因子(zinc finger-artifi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ZF-ATF)对内源性A20基因及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A20基因的序列,设计出其ZF-ATF,合成靶序列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通过BamH Ⅰ和KpnⅠ酶切后的载体连接产生ZF-ATF真核载体,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鉴定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质粒DNA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20蛋白的表达,用脂多糖(LPS)诱导HUVEC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TNF-α、IL-6、IL-8等的水平.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含ATF的真核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Western blot证实转染HUVEC后A2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在LPS刺激后,空载体组及空白组细胞因子IL-8、IL-6、TNF-α表达均明显上调,而ZF-ATF转染组没有明显上调,与空载体组及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Western blot证实在LPS刺激后ZF-ATF转染组NF-κB p65的表达(19.8±4.5)较空载体组(90.2±5.9)及空白组(96.3±3.3)显著下调(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人工锌指转录因子真核表达载体,且能够启动内源性A20的稳定表达,并发挥其抗炎等作用.

  •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增殖能力和向软骨分化的能力

    作者:彭旭;陈光兴;杨柳;戴刚;常红星;刘军

    目的 研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老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MPCs中Wnt.3a/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3-catenin在Wnt3a/β-catenin信号激活与阻断后细胞中的积累,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后的分化情况.结果 OA组MPCs中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中β-catenin积累增加,阻断后β-catenin积累降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增殖能力降低,阻断后增殖能力提高;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较对照组MPCs中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降低(P<0.01);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同时加入阻断剂,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有明显恢复(P<0.05);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组细胞与对照组MPCs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MPCs老化,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能够抑制MPCs老化,Wnt3a/β-catenin在OA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IDEAL与3D FSE-Cube序列正常臂丛节后神经成像对比研究

    作者:李鹏;吕发金;彭聪;张丹;王筱璇;刘丹

    目的 比较IDEAL序列及3D FSE-Cube序列臂丛节后神经成像图像质量.方法 利用3.0T磁共振对30名志愿者采用IDEAL序列及3D FSE-Cube序列进行臂丛节后神经成像,每名志愿者在进行3D FSE-Cube序列扫描时均进行两次扫描,第2次使用了自制匀场辅助装置.将所得图像进行MIP、CPR等后处理,计算两种序列臂丛神经各水平显示率,进行神经成像质量评分,测量神经、肌肉、背景噪声信号,并计算神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使用辅助装置前3D FSE-Cube序列臂丛神经神经节、锁骨上区神经、锁骨下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3.33%、56.67%、40.00%,使用辅助装置后为100.00%、97.67%、9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EAL与3D FSE-Cube序列神经节显示率分别为96.67%、100.00%,锁骨上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86.67%、9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0.00%及93.33%,3D FSE-Cube序列显著高于IDEAL序列(P<0.05);两序列神经节水平成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斜角肌水平、胸锁关节水平、腋动脉水平3D FSE-Cube序列神经成像质量优于IDEAL序列(P<0.05);IDEAL序列神经节水平神经信号高于3D FSE-Cube序列(P<0.05),斜角肌水平、胸锁关节水平、腋动脉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DEAL序列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3D FSE-Cube序列(P<0.01).结论IDEAL序列和3D FSE-Cube序列均能清晰的显示节后臂丛神经,3D FSE-Cube序列结合使用匀场辅助装置具有更高的神经成像质量.

  • 静息态脑功能MRI观察不同敏感度体质人群的针刺镇痛效应

    作者:李腊梅;李学智;吕发金;郭仲杰;宋云娥;谢洪武;唐曦

    目的 研究针刺腧穴引起的中枢效应,探讨不同敏感度体质因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 筛选3组典型体质的健康志愿者,分为不敏感组、正常组和敏感组,每组15例.测定各组针刺左足三里穴前后的试验压痛阈值,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镇痛效应.2周后,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受试者针刺前后进行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扫描,计算并比较各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结果 ①正常组和敏感组针刺前后压痛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不敏感组在左颞下回、左梭状回ALFF值降低,未见ALFF值增高脑区;正常组在双侧小脑后叶、脑干、边缘叶、颞下回、右尾状核ALFF值增高;在左中央后回、左中央前回、双侧枕叶ALFF值减低;敏感组在双侧小脑后叶、颞下回、梭状回、额叶、基底节、前扣带回、右缘上回、右补充运动区、左岛叶ALFF值增高;在左颞中回、左中央后回、后扣带回、双侧枕叶ALFF值减低.结论 不同敏感度体质因素影响针刺镇痛效应,其中枢神经调控机制可能与针刺引起不同的脑区响应网络相关.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前MRI检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作者:周颖奇;单培佳;单连标;王施;周建光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实施MRI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包含MRI检查的优化溶栓流程,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发病-溶栓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急诊-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以及溶栓后的临床转归;并将其与国内外公开发表、采用CT检查流程的静脉溶栓研究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08例静脉溶栓患者中溶栓前行MRI检查的100例(92.6%).溶栓前所耗时间:发病-溶栓的中位时间为180 min、急诊-溶栓中位时间为85 min.溶栓后90 d时良好结局的(改良Rankin评分0~1分)比例为50.9% (55/108)、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3.7%(4/108).与采用CT检查的同类对照研究数据相比,溶栓前所耗时间小于中国国家卒中注册研究的结果;溶栓后90 d时的良好结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均显著优于赫尔辛基注册研究的数据(P<0.05,P<0.01).结论 优化流程下的MRI检查未延误患者的溶栓时间,也未恶化溶栓患者的临床转归,故静脉溶栓前行MRI检查安全、可行.

  • HCV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谢艳;黄世峰;曹炬;张莉萍

    目的 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Wnt1以及microRNA152(miR-15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HEK293细胞扩增腺病毒获得高滴度的Ad-EGFP和Ad-HCV core,分别感染HepG2细胞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HCV核心蛋白在HepG2细胞中高效表达.MTT法、细胞周期测定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CV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SYBR探针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的HepG2-HCV core细胞中Wnt1和miR-152表达的变化.用miR-152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SYBR探针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Wn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Ad-GFP和Ad-HCV core腺病毒经HEK293扩增后滴度分别为1.5×109 pfu/mL和1.6×1010pfu/mL.Ad-HCV core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HCV核心蛋白高效表达.感染48 h后,与HepG2-Mock细胞相比,Ad-HCV core可显著促进HepG2细胞增殖(P<0.05),加快G1/S细胞周期进展(P<0.05),并促进细胞克隆形成(P<0.05).Ad-HCV core腺病毒感染可在显著上调HepG2细胞中Wn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的同时下调miR-152表达水平.同时,miR-152 inhibitor可显著上调Wnt1 mRNA和蛋白水平.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Wnt1基因mRNA 3'-UTR含有miR-152结合位点.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抑制miR-152而减弱其对Wnt1 mRNA的降解及翻译阻碍作用,进而达到上调Wnt1致Wn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效应.

  • 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蛋白胶胶联羊膜的制备及其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作者:邬桂玉;赵敏;计岩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双重缓释功能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BF/CS-FBAM),初步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及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子胶联法制备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并观察其表征,将载药纳米粒混入纤维蛋白胶中,再将混合物喷涂到羊膜表面制成BF/CS-FBAM,并进行形态学和体外释药观察,后通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BF/CS-FBAM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术后角膜中VEGF的表达.结果 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大小均一,其粒径为(548.7±14.4)nm,Zeta电位为(29.8±2.2) mV,包封率为(67.11±4.56)%,载药量为(57.71±5.38)%.载有纳米药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黏合紧密,表面呈网状结构,纳米药充斥其中.在体外,BF/CS-FBAM的释药可达14 d.在碱烧伤模型中,术后BF/CS-FBAM组和BF/CS组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新生血管及降低VEGF表达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4 d和21 d BF/CS-FBAM组中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BF/CS组(P<0.05).结论 制备的BF/CS-FBAM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可在局部缓慢释放溴芬酸钠,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产生有较好的抑制性.

  • 丙戊酸钠通过p21调控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黄磊;储卫华;袁继超;赵明月;陈图南;蒋周阳;林江凯;冯华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体外培养的成年雌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VPA(10-5、10-4、10-3、10-2、10-1、1、10 mmol/L)作用于NSCs,CCK-8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 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VPA(10-5、l mmol/L)作用于NSCs 48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PCR测定p21在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2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当VPA浓度> 10-5 mmol/L时,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脊髓NSCs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同样浓度下,VPA可阻滞NSCs由G0/G1期向S期转换,表现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减少.PCR检测发现VPA可促进p21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VPA可促进p2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可能通过促进p21表达,使NSCs阻滞于G0/G1期,终抑制NSCs增殖.

  • 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作者:毛蜀;何密斯;刘桂元;张雄;李昱;唐俐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 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aoy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I3K、p-Akt和Akt在细胞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PI3K、p-Akt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姜黄素作用48 h抑制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829,P<0.05),且IC50为35 μmol/L,细胞凋亡也明显(29.7%).PI3K、Akt和p-Akt蛋白在Ct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84.8%和87.5%;Cur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为25.3%、58.8%和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Ct组PI3K、Akt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1.141 ±0.032)、(1.047 ±0.174)、(1.173 ±0.013);Cur组PI3K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降低,分别为(0.875±0.029)、(0.958 ±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0,33.482,P<0.05).RT-PCR显示Ct组PI3K mRNA灰度比值显著高于Cur组[(1.166 ±0.031) vs (0.833 ±0.033),t=12.468,P<0.05].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 k/Akt信号通路,阻碍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

  • CPIS评分与AS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评估价值

    作者:许毅;孙晓川;刘科;胡晞;邓永兵;肖虹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adjusted score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ASS)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10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病例,运用CPIS评分与ASS评分系统,以住院内的存活情况、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作为预后的结局终点评价指标,并以住院内的存活情况作为首要结局终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各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 死亡组CPIS评分(Z=3.44,P<0.01)和ASS评分(t=6.26,P<0.01)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生存患者ASS评分与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5、0.725、0.707,P<0.01),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CPIS评分和ASS评分,结果显示2种评分预测生存均有价值(AUC分别为0.835、0.836).结论 CPIS评分与AS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评估价值,可以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进行量化评估,提高治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慢性肾功能不全通过下调ABCA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

    作者:周加军;甘华;刘彩欣;陈力学;汤为学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及ATP结合盒受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贴壁巨噬化,油红O染色鉴定,应用酶法测定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BCA1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巨噬细胞中的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ABCA1的表达下调有关.

  •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武世文;刘勇坚;周洁;滕方;文爱清

    目的 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2年8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等方法获取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严格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累计414例患者,其中血浆置换治疗组(PE组)198例,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组明显提高了总体治愈率[RR=1.48,95% CI(1.19,1.85),P=0.000 5],缩短了住院时间、禁食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总体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RR=0.60,95% CI(0.29,1.24),P=0.17].结论 与常规综合治疗相比,PE是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目前所获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来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基于纳米金探针和蛋白芯片高灵敏检测肺癌CEA和CYFRA21-1标志物

    作者:王文涛;贾春平;金庆辉;赵建龙;张国俊

    目的 构建基于纳米金探针和蛋白芯片的快速、多肿瘤标志物高灵敏检测体系.方法 将待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捕获抗体(捕获待测抗原)结合在醛基化修饰的玻片上;用检测抗体制备纳米金探针;经过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蛋白芯片-目标蛋白-纳米金探针).利用纳米金沉积的方法进行染色,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显色结果.结果 该蛋白检测体系在1h内可检测两种肿瘤标志物,其中CEA可检测到低浓度为45 pg/mL,CYFRA21-1可检测到90 pg/mL,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相比,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并利用此体系,检测肺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结果与临床所用电化学分析方法一致.结论 该检测体系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多指标联合检测等优点,在临床蛋白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 CIK维持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虎;宫亮;陈永峰;祝冰晶;周向东;杨智;余时沧;王丹妮

    目的 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作为维持治疗手段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前后免疫系统变化情况,评估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其安全性做初步评估.方法 选取4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根据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选择同期行佳支持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应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变化特点,评估其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效率、控制率),并分析影响CIK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KPS评分),观察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相比非肺癌患者而言,肺癌患者CD3+、CD4+及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 <0.05);CIK细胞治疗后,CD3+、CD4+T细胞及CD4 +/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肿瘤标志物CEA均无明显改变(P>0.05).CIK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2.9%和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及55.3% (P <0.05);肿瘤分期、是否合并重要脏器转移及KPS评分都是影响CIK治疗效果的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则对CIK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P >0.05);CIK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KPS评分无明显改善(P=0.191);CIK治疗组中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发热或寒战外,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CIK细胞作为维持治疗手段,可改善肺癌患者免疫失衡,提高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TRPC3参与电磁辐射致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文莉莉;米永杰;陈纯海;李茂全

    目的 研究电磁辐射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3,TRPC3)是否参与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方法 以65 mW/cm2电磁波辐照原代培养的新生24 h以内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20 min,以未接受电磁波辐照的神经元为对照组,将TRPC3-siRNA和对照寡核苷酸转染神经元后分别设立为辐照+TRPC3-siRNA干扰组和辐照+ TRPC3假干扰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电磁辐射后用CCK8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试剂盒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电磁辐射可明显增加神经元中TRPC3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为(58.8±3.6)%,凋亡率为(30.2±2.6)%,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辐照+ TRPC3干扰组细胞存活率为(86.3±4.1)%,凋亡率为(9.2±0.6)%,与辐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辐射+ TRPC3假干扰组与辐射组无明显差异(P>0.05).辐照后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而TRPC3干扰后可以部分抑制其升高.结论 TRPC3表达增加所介导的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能是电磁辐射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原因之一.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优化临界病变易损斑块诊治的研究

    作者:冯瑞;雷家俨;黄玮

    目的 通过对比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测量结果,评价IVUS能否优化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QCA和IVUS对19名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面积狭窄率(area stenosis,%AS)及直径狭窄率(diameter stenosis,%DS)等参数进行分析.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MAP-IVUS)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成分,并对IVUS提示狭窄程度≥70%的冠脉病变行支架植入术.结果 QCA与IVUS显示的MLD、%DS及%AS值分别为(1.75 ±0.39)mm vs(2.07±0.40) mm;(35.04±13.60)%vs(46.37±8.02)%;(52.91±15.96)% vs (62.61 ±11.5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CA检出合并心肌桥患者7例(36.8%),IVUS检出10例(52.6%).采用IVUS对19例病变进行分析,其中软斑63.2%,硬斑15.8%,钙化斑块10.5%,混合斑块10.5%;偏心性斑块84.2%,向心性斑块15.8%;正性重构57.9%,无重构15.8%,负性重构26.3%.采用iMAP-IVUS对19例病变的成分进行测定,共发现TCFA14例.初步预测正性重构可能与斑块不稳定性有关.结论 IVUS可提高冠脉临界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发现易损斑块,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且安全性高.

  • 干扰SREBP-1c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L02和HepG2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作者:房殿亮;宁波;沈薇;万颖

    目的 构建SREBP-1c基因的m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L02和HepG2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SREBP-1c基因的3个miRNA干扰载体,经测序鉴定miRNA载体构建成功后转染肝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REBP-1c的表达;甘油三酯测定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1)的表达.结果 靶向干扰SREBP-1c的m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SREBP-1c-1miRNA和SREBP-1c-3miRNA载体后,L02和HepG2细胞内SREBP-1c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减低(P<0.05),SREBP-1c-1miRNA的干扰效果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REBP-1c-1miRNA载体后L02和HepG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FAS和ACC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SREBP-1c基因沉默通过FAS/ACC1降低了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肝细胞脂质合成.

  • 联黎维和部队军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陈俊宏;苏杨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官兵来自十几个国家,任务期长短不一,维和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差别较大.联黎部队中国二级医院,担负黎巴嫩近万名官兵医疗保障任务,口腔疾病是维和官兵主要的就诊疾病,为进一步掌握联黎部队各国官兵口腔健康状况,指导我联黎部队二级医院更好地开展口腔健康保障任务.我们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随机从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各抽取125名士兵进行口腔常规检查以及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对联黎部队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官兵各抽取125名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均为男性,年龄20 ~ 35岁,平均25岁.

  • 溃疡性结肠炎并多种肠外表现1例

    作者:尹雅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病因尚不明确的以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为特点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消化系统表现、全身表现和肠外表现[1].肠外表现可累及全身各大系统,但一般不多见(<10%),同时并发多种肠外表现更为少见.我院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时并发了虹膜炎、口腔溃疡、关节炎、骨质疏松,现对该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腹痛、黑便5年多,再发2个月余"于2012年2月5日入院.2009年曾到西南医院就诊,当时肠镜提示:回盲瓣溃疡;病理检查示回盲瓣黏膜慢性中度浅表性炎伴糜烂(图1).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美沙拉嗪治疗6个月症状好转,患者自行停药.2011年5月6日复查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1年前感双下肢麻木,遂回西南医院就诊.

  •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CT随访分析

    作者:惠东明;张久权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PLCH)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1].有关PLCH的影像学文献报道较少.现将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PLCH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年余,活动后气促6个月,加重3个月"于2012年11月15日收入本院胸外科.患者平素体弱,易感冒,抽烟5年,10~ 15支/d,本次入院咳嗽、咳痰的症状反复发作,痰为白色泡沫痰,量20 ~ 30 mL/d.病理检查:2010年9月左侧肋骨肿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示:嗜酸性肉芽肿(图1).免疫组化染色:CD68(+),CD1a(+),S-100(+),Ki67阳性细胞数5%.本病例符合2009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PLCH的诊断标准[2]的确诊条件.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科卫;李晓燕;张国明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8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择期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术前、术后及维持瑞舒伐他汀剂量均为10 mg/晚)、术前负荷剂量组(瑞舒伐他汀术前1周给予20 mg/晚,术后持续给予10 mg/晚)、围术期负荷剂量组(瑞舒伐他汀术前1周给予20 mg/晚,术后给予20 mg/晚,连续2周,尔后持续给予10 mg/晚)和持续负荷剂量组(瑞舒伐他汀术前1周给予20 mg/晚,术后持续给予20 mg/晚,至随访时结束).对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出院前和术后3个月的临床资料、心肌血清标记物、心脏彩超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临床基础资料和病变特征差异无显著性,但3个负荷剂量组术后心肌灌注分级(MBG3)级获得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主要心血管病事件(MACE)发生率各组相似.术后3个月3个负荷剂量组hs-CRP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LVEF和LVEDD值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且围术期负荷剂量组和持续负荷剂量组显著优于术前负荷剂量组(P<0.05).围术期负荷剂量组和持续负荷剂量组主要心血管病事件较常规剂量组显著减少(P<0.05);术前负荷剂量组虽呈现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围术期负荷剂量和持续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等减少心肌损伤,从而改善中期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健康体检人群上消化道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乐;赵小兰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上消化道疾病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中心2 28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电子胃镜结果,对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服用史、饮食生活习惯、上消化道疾病种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80例健康体检人群包括男性1 775例,女性505例,41~ 50岁多,占58.64%.共检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2 579例次,其中各种慢性胃炎1 906例次(73.90%),十二指肠球炎217例次(8.41%),消化道溃疡189例次(占7.33%,包括胃溃疡7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5例,复合型溃疡未检出),反流性食管炎176例次(6.82%),胃、十二指肠息肉35例次(1.36%),腺上皮不典型增生25例次(0.97%),Barrett食管20例次(0.78%),霉菌性食管炎5例次(0.19%),胃癌4例次(0.16%),食管癌2例次(0.08%).有吸烟饮酒史者1 595例(69.96%),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服用史者632例(27.72%),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者1 953例(85.66%),Hp阳性者1 342例(58.86%),Hp感染率与受检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道溃疡Hp感染率高(76.72%),其次是十二指肠球炎(63.59%),反流性食管炎(61.36%),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38.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率高,吸烟饮酒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服用史、不良饮食生活习惯、Hp感染等是危险因素,应重视对健康体检人群的胃镜检查,健康指导可降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 12例覆膜支架治疗高原巨大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徐效龙;祁国荣;王黎明;杨延平

    目的 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高原地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12例巨大PDA(直径≥15 mm)伴S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8 ~39(26.8±5.3)岁.1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隔绝未闭的动脉导管.术前、术后即刻及3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片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平均肺动脉压、心胸比例,并测量6 min步行距离,随访时间3~16(9.8±4.7)个月.结果12例中有1例支架脱落至远端,开腹取出后二次植入成功,其余11例均一次植入成功.术后行降主动脉造影提示3例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9例患者动脉导管完全封闭,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3例残余分流均消失.2例术后发生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症治疗后好转.3个月时所有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回缩[(66.6±3.5)mmvs(55.4 ±4.0)mm,P<0.05],心胸比例显著缩小[(0.64 ±0.03)vs(0.55±0.22),P<0.05],肺动脉段回落,平均肺动脉压降低[(60.3±6.2) mmHg vs(34.3±3.4) mmHg,P<0.05],无残余分流及导管再通,6 min步行距离延长[(324.4±44.2)m vs(384.1±52.0)m,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89.3±1.6)%vs(92.9±0.9)%,P<0.05],随访结束,无1例死亡.结论 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高原地区直径≥15 mm巨大PDA合并SPH近期疗效理想,可能成为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