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2005年至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作者:张宏伟;苏丽娜;梁小波;王进喜

    目的 分析2005年至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城乡特征的变化.方法 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分层,应用SAS 9.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变化特征.结果 2005年至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男性59.16~60.99岁,女性50.7~52.06岁,男女发病例数比值由2005年的0.81下降至2014年的0.71.城乡人数比值由2005年的3.5下降至2014年的2.13.2005年至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及农村女性发病例数均明显增高,存在一定城乡差异.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食管癌、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居首位,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居首位.结论 2005年至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仍存在一定性别和城乡差异,年龄趋于老龄化.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为山西省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在加大健康教育干预力度的同时,应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癌种的筛查及早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韩海琼;赵丽娜;宋莉莉;孙立新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首诊并手术的23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A组)与25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B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两组在绝经前后发病情况、首发症状、病理类型是否相同、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深度、腹腔积液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A125表达、HE4表达、子宫颈受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标记物CA125、HE4在鉴别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双癌还是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方面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在子宫颈受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有明显差别,对术前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前者较后者有更好的预后.

  • 年轻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分子亚型的关系

    作者:王建明;赵宏光;徐恩伟

    目的 分析年龄≤35岁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6年5月经病理证实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5例年龄≤35岁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其与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415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85例,导管原位癌22例,黏液腺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中,Luminal B型多,为218例(56.6%),三阴性乳腺癌(TNBC)60例(15.6%).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肿块大小、N分期、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轻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分期、临床分期与不同分子亚型密切相关;预后差的分子亚型所占比例较高,且相应组织学分级较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与该类患者预后差相关,应重视早期诊断.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E-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笑;陈亦乐;李乐赛;谢丽;许向宁;黄巧丽

    目的 探讨特异性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子宫颈癌SiHa细胞E-钙黏蛋白(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蛋白表达情况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SiHa细胞,甲基化特异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检测处理前后E-cad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选取适浓度设定实验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在5-Aza-CdR 0、1、5、10、15μmol/L时测得E-ca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指数(PMR)值分别为(53.0±1.6)%、(50.0±1.2)%、(44.0±1.4)%、(27.0±1.7)%、(15.0±8.2)%,且随着5-Aza-CdR浓度的增加,PMR值逐渐降低.在15μmol/L时PMR值低,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取15μmol/L作为5-Aza-CdR后续实验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5-Aza-CdR组中E-cad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黏附率、细胞侵袭抑制率和迁移抑制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Aza-CdR能上调子宫颈癌SiHa细胞E-cad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促进SiHa细胞黏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E-cad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

  •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郭骏辉;刘冬梅;乔爱琪;刘青华;郗彦凤;李灵敏

    目的 通过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筛选可疑Lynch综合征(LS)相关子宫内膜癌,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发病特点.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R蛋白MSH2、MSH6、MLH1和PMS2在443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 4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28例(74%)4种MMR蛋白同时表达,为散发癌.115例(26%)出现MMR蛋白表达缺失,MLH1/PMS2、MSH2/MSH6、MSH6、PMS2和MSH6/MLH1/PMS2缺失率分别为42%(48/115)、23%(26/115)、17%(19/115)、17%(19/115)和3%(3/115),为可疑LS.与散发癌组相比,可疑LS相关子宫内膜癌组中非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P=0.040)、高级别肿瘤(P=0.012)更常见;两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家族肿瘤病史、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及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H6和PMS2蛋白缺失组中高级别肿瘤更常见.结论 与散发癌相比,LS相关子宫内膜癌非肥胖、病理高级别患者更常见.

  • 人乳头瘤病毒16 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株中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瑜;樊秦娥;校林姣;李春义;李晶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 E6(HPV16 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株中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子宫颈癌SiHa细胞中运用瞬时转染体系建立HPV16 E6过表达体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iHa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HPV16 E6转染后细胞中E-cad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载体(加入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未转染质粒)组比较,E6组(pcDNA3-1-HPV16 E6)的细胞存活率更高(均P<0.05),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6组、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的E-cad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12、0.82±0.14、0.83±0.2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2、1.33±0.04、1.31±0.05.E6组的E-cad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V16 E6基因瞬时转染过表达能降低子宫颈癌细胞中E-cad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纤蛋白3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莫世贤

    目的 探讨血液及胸腔积液中纤蛋白3(fibulin-3)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7年2月以前发表的fibulin-3诊断MPM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文献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并探索异质性的来源.结果 按照选择标准终有9篇文献26项独立研究纳入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发现试验组(MPM组)患者血液及胸腔积液的fibulin-3水平高于对照组(非MPM组).采用地区亚组分析发现,欧美人群中试验组的fibulin-3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fibulin-3诊断MPM具有较高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MPM临床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 .

  • UHRF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

    作者:耿冲;张旭光;叶涛;惠华;王强;王敏;孙苏平;李新莉

    目的 分析UHRF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9例乳腺癌组织及3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UHRF1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UHRF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UHRF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1%(38/69),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UHRF1蛋白表达.UHRF1蛋白在Ⅲ期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68.4%(26/38)比38.7%(12/31),P<0.05],在放疗后1年胸壁复发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83.3%(10/12)比49.1%(28/57),P<0.05],而不同年龄及不同Herb-2表达状态患者间UH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HRF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与分期及放疗后胸壁的局部复发相关.

  • 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刚;田保国;徐晓琴;杜丽莉;王艳;史艳春;孙婷;韩存芝;赵先文;荆结线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复查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年龄、手术时间、甲状腺患病情况及时间,进一步查阅以往住院病历,调查其一般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结果 、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结果 等.以是否患甲状腺疾病分组,筛选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结果 423例乳腺癌患者中293例(69.3%)合并有甲状腺疾病.单因素分析发现,合并与未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不同年龄[<50岁:49.5%(145/293)比76.1%(99/130),≥50岁:50.5%(148/293)比23.9%(31/130);χ2=24.297,P<0.001]、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41.0%(120/293)比52.3%(68/130);24.0~27.9 kg/m2:45.4%(133/293)比40.8%(53/130);≥28.0 kg/m2:13.7%(40/293)比6.9%(9/130);χ2=6.395,P=0.041]、绝经状态[否:59.7%(175/293)比77.7%(101/130);是:40.3%(118/293)比22.3%(29/130);χ2=12.443,P<0.001]、雌激素受体(ER)[ER-~ER+:44.0%(129/293)比56.9%(74/130);ER++~ER+++:56.0%(164/293)比43.1%(56/130);χ2=5.951,P=0.015]分层间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孕次、产次、流产史、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阴性乳腺癌、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分层间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50岁(OR=3.928,95%CI 1.819~8.482,P<0.001)、ER++~ER+++(OR=1.696,95%CI 1.094~2.628,P=0.018)是甲状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50岁和ER++~ER+++是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维甲酸类X受体α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芳;张祥宏;张飞燕;郭晓丹;马振禹;张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维甲酸类X受体α(RXR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两步法检测17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7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42例子宫颈浸润性SCC组织中PPARγ、RXRα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PARγ蛋白在NCE、SIL和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5%(4/17)、58.3%(42/72)和83.3%(35/42),RXR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5/17)、54.2%(39/72)和90.5%(38/42),COX-2在NCE中无明显表达,而在SIL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36.1%(26/72)和57.1%(24/42).在SIL中,高级别SIL组PPARγ、RXR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低级别SIL组(均P<0.05).在SCC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3.98,P=0.04).结论 PPARγ、RXRα和COX-2可能均参与了SCC的癌变过程.

  • 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高危浸润性膀胱癌18例

    作者:闫亮;程伟;武进峰;尚吉文;张雁钢

    目的 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对高危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8例高危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行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加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18例患者经动脉栓塞化疗后,16例发生恶心、食欲不振,5例发生呕吐,3例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外周血血红细胞、白细胞减少5例,经对症处理1周后恢复正常.随访6~42个月,平均24个月.3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12个月复发,其余14例无瘤生存.结论 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高危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结肠脾曲重建预防胃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效果观察

    作者:赵玉洲;韩广森;李智;张俊立;李剑;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

    目的 探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用于预防胃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胃癌行联合脾脏切除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分为两组: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30例(观察组),不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2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观察组2例,均经鼻肠管减压、生长抑素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痊愈;对照组7例,4例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经二次手术后痊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胰瘘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比9/22,χ2=6.988,P=0.008;2/30比7/22,χ2=3.990,P=0.046),而腹腔感染和肺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4/22,P=0.187;3/30比9/22,χ2=0.577,P=0.209).结论 结肠脾曲重建技术能有效降低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胰瘘的发生率,并能减轻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

  • 联合内窥镜下局部注射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效果观察

    作者:张娅;陈星;张文斌;汪嵘;马瑞军

    目的 观察内窥镜下狭窄部位局部注射丝裂霉素(MMC)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或食管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食管狭窄患者48例,分组给予扩张联合放射状切开结合或不结合局部注射MMC,评估治疗前后食管直径改善情况,同时对MMC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ESD术后狭窄中,MMC组治疗后狭窄部位直径由(0.26±0.14)cm增至(1.07±0.12)cm,与对照组[治疗后(0.25±0.13)cm增至(0.78±0.07)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5).食管吻合口狭窄中,MMC组治疗后直径由(0.33±0.13)cm增至(1.02±0.13)cm,与对照组[治疗后(0.35±0.10)cm增至(0.97±0.10)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其中MMC组有2例患者出现食管瘘,分别置入支架.结论 局部注射MMC对食管ESD术后狭窄的疗效显著,但需谨慎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相关癌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廖志军;杨志勇;周云龙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相关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进行镇痛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干预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治疗加心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治疗方法 .将患者日高疼痛强度≤3分且爆发性疼痛<3次,记为1个疼痛控制有效日,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情况.结果 90 d后随访结果 显示,对照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时间为(39.00±2.45)d,而干预组疼痛控制有效时间为(50.23±3.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P<0.001).生活质量评价9项内容(饮食、睡眠、疲乏、情绪、精神状态、家庭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活动的影响)结果 显示,干预组各项均好于对照组[(3.21±0.75)、(3.42±0.52)、(2.25±0.56)、(3.25±0.32)、(2.85±0.36)、(2.89±0.67)、(3.18±0.62)、(3.21±0.42)、(2.96±0.58)分比(2.10±0.52)、(1.86±0.56)、(1.79±0.42)、(1.65±0.35)、(1.75±0.56)、(2.30±0.35)、(1.74±0.56)、(1.96±0.63)、(1.95±0.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7.91、2.55、13.07、6.40、3.02、6.68、6.39,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地辅助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癌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周文彪;徐洁;李亚星;戴圣斌;姚娟;张好;魏蓉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采取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59.4~60.0 Gy;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同步放疗59.4~60.0 Gy.治疗后3个月评价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组近期缓解率为92.9%(26/28),高于对照组近期缓解率的83.3%(2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1~2级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恶心、呕吐,其发生率分别为39.3%、17.9%、57.1%、42.9%(治疗组),23.3%、20.0%、50.0%、43.3%(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不差于FP方案同步联合放疗,具有给药方便、依从性好的优势,安全可行.

  • 循环肿瘤DNA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成驰

    活组织检查不仅是癌症诊断的标准,还适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不断演化的特点,使得活组织检查在用于癌症诊断、发展评估、预后和基因分型时有一定局限性.循环肿瘤DNA(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DNA,能实时反映肿瘤状态.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检测ctDNA的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方法 不断改善.对ctDNA检测可以用来分析肿瘤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ctDNA能够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评估肿瘤动态和肿瘤负荷、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预后评估、监测耐药和发现新治疗靶点.

  •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荣秀娟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是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一种,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20%,低度恶性潜能,预后较好.BOT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但后续的治疗可能影响复发及生育功能等相关问题.BOT与卵巢浸润性肿瘤(IOT)临床表现类似,但治疗及预后与I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二甲双胍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庄俊红

    二甲双胍是Ⅱ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近期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G2,诱导线粒体介导的活性氧(ROS)的积累,从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活性.二甲双胍尚可保护非糖尿病乳腺癌转移,并可能成为乳腺癌的化学预防药物.文章将从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阐明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的抑制机制以及其耐药的相关研究.

  • miRNA-29b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峭峰;章圆圆

    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体内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高度保守的miRNA.大量研究表明,miRNA通过调节许多重要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表型,miRNA异常表达已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miRNA-29b(miR-29b)在各类肿瘤组织中普遍呈低表达,其表达上调将抑制某些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是潜在肿瘤药物开发及新型治疗的新靶点.

  • 前列腺腺样囊性癌一例

    作者:余美英;王红莉;李虹

    患者 男性,52岁, 于2016年7月因会阴部疼痛半年伴排尿困难1个月余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逐渐出现会阴部疼痛不适,呈隐痛不适,伴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1个月前出现排尿困难,终至不能排尿. 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质硬,中央沟变浅.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7 ng/ml,略高于正常.CT示:前列腺肥大,右叶稍膨隆,强化欠均匀. 磁共振成像(MRI)示:前列腺周围带右叶异常信号,考虑前列腺炎可能,不排除合并肿瘤性病变;前列腺左叶异常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前列腺癌)可能性大.行前列腺左、右叶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示:倾向腺样基底细胞肿瘤,局灶区域神经有侵犯.遂行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第1次穿刺活组织检查示:左侧灰白色条状组织3条,长1.0 cm,直径0.1 cm;右侧灰白色条状组织1条,长1.0 cm,直径0.1 cm.第2次前列腺切除,前列腺大小6.5 cm×3.5 cm×3.0 cm,切面大部分区域呈灰白灰黄色,左侧大小2.0 cm×2.0 cm×1.0 cm,其内可见筛孔状结构;右侧灰黄区大小2.5 cm×2.0 cm×1.0 cm,质地偏硬,边界欠清,局灶出血. 显微镜检查结果,第1次穿刺活组织检查示,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呈实性巢状、腺管状、筛状分布,局灶区域神经有侵犯(图1A),免疫组织化学:PSA-、P504s-、34βE12+、p63+、CK5/6+、CK14+(图1B)、bcl-2+.第2次前列腺切除,镜下见腺体背靠背、共壁,形成典型的筛状结构(图1C),部分腺腔扩张,伴微囊形成,其内充满均质嗜酸性物质(图1D). 神经束侵犯易见(图1E). 癌组织侵入周围正常前列腺组织内.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SA-、P504s-、34βE12+、p63+、CK5/6+、CK20-、CK14+、bcl-2+、Ki-67阳性细胞数60 %(图1F~1I).癌组织包绕的神经束S-100阳性(图1J).病理诊断:第1次为倾向腺样基底细胞肿瘤,第2次为腺样囊性癌.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