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可弯曲3D腹腔镜手术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庆彤;刘亚莉;张旭;王永鹏;闫晓菲;国星奇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的152例nCRT后手术患者,排除高位直肠癌,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例.直肠肿瘤下极距肛缘8 cm以内者入组,经入院后评估,并与患者交流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76例进行nCRT联合3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3D-nCRT组)和76例同期进行nCRT联合2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2D-nCRT组).结果 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14.8±2.1)个比(14.3±1.7)个]、远端切缘阳性率[1.3%(1/76)比2.6%(2/76)]、保肛率[92.1%(70/76)比81.2%(67/76)]、局部复发率[1.3%(1/76)比3.9%(3/76)]、吻合口瘘发生率[2.6%(2/76)比3.9%(3/76)]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125.3±10.2)min比(136.6±12.0)min]、术中出血量[(54.1±23.2)ml比(61.9±19.5)ml]、肛门排气时间[(43.5±5.0)h比(45.4±5.6)h]、环周切缘阳性率[1.3%(1/76)比9.2%(7/76)]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弯曲3D腹腔镜手术治疗nCRT后直肠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肠道蠕动功能影响,提高手术质量.

  • 基于蛋白质谱鉴定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分析

    作者:贾凯;耿超;党学义

    目的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胰腺癌患者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临床意义,为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验证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和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分析方法,对15例胰腺癌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进行差异蛋白分析.采用质谱分析并检索Panther、Mascot及Scaffold数据库,对结果进行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分析.结果 从血清样品中共定量442个蛋白.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有76个,并引起相应生物功能改变.胰腺癌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等蛋白表达较健康对照有所下调,而DNA修复蛋白50(RAD50)的表达明显上调.以上三个蛋白与其他蛋白一起形成紧密作用的网络,影响胰腺癌患者的机体代谢.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的胰腺癌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是潜在的胰腺癌标志物,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胰腺癌提供分子依据.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作者:曹鹏;冯晓莉;孙耘田;黄文亭

    目的 加深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诊断的2例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均以皮肤结节为临床表现,形态学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真皮全层,均可见与表皮间的无细胞带.肿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不规则,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例CD4及CD56均阳性,仅1例CD123呈阳性,CD20及CD3均阴性.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易累及皮肤,形态学及特征性的免疫表型是正确诊断BPDCN的关键.

  • 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H1299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郭晋锋;杨文慧

    目的 探讨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H1299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1299细胞,实验分为两组,热疗组细胞采用水浴箱恒温43℃加热1 h,对照组细胞置于37℃培养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LLGL1蛋白表达.结果热疗对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但热疗组细胞凋亡率为(24.81±2.80)%,较对照组的(11.73±1.5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9,P=0.0021).热疗组迁移细胞数为(25.67±4.81)个,对照组为(85.00±10.31)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2,P=0.0066);热疗组侵袭细胞数为(22.00±2.08)个,对照组为(108.30±10.14)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2,P=0.0011).热疗组细胞LLG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4.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8,P=0.0389).结论热疗可诱导人肺癌H1299细胞凋亡,并可抑制其迁移和侵袭,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LLGL1的表达实现的.

  • Rap1GTP酶激活蛋白甲基化状态与结肠癌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峰;史增祥;付小霞;靳英

    目的 探讨结肠癌中抑癌基因Rap1GTP酶激活蛋白(Rap1GAP)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靶向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的患者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1~72岁,取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选取同期16例结肠腺瘤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包括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4~58岁.选取肿瘤远端(距肿瘤>15 cm)切缘正常组织13例.使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检测Rap1G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比较3种组织间及临床病理因素亚组间Rap1G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 Rap1GAP启动子甲基化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65.43%(50.35%)、21.37%(8.39%)、17.43%(15.71%),结肠癌组高于结肠腺瘤组及癌旁正常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男性、女性Rap1GAP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42.74%(70.44%)、21.98%(80.00%);≤60岁与>60岁分别为36.26%(62.62%)、26.23%(76.42%);高分化癌、中低分化癌分别为21.98%(40.32%)、42.74%(74.20%);TNMⅠ~Ⅱ期、Ⅲ~Ⅳ期分别为25.31%(48.27%)、36.26%(75.55%).结肠癌中Rap1GAP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无关(均P>0.05).结论 Rap1GAP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靶标.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共同分子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丽英;刘阔;许德国

    目的 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共同分子标志物.方法 收集卵巢正常且因其他疾病行卵巢切除术的女性患者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病变且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31例,卵巢癌且行卵巢切除术的女性患者35例,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1α(ER-1α)、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芳香化酶(CYP19)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TGF-β1、VEGF、ER-1α、AR、CYP19、COX-2的mRNA水平较正常卵巢组织分别高2.05、2.20、3.32、1.45、3.19、3.00倍;而PR的mRNA水平较正常卵巢组织低69%(均P<0.05).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GF-β1、VEGF、ER-1α、AR、CYP19、COX-2的mRNA水平较正常卵巢组织分别高5.61、7.61、7.49、4.79、7.76、5.35倍;而PR的mRNA水平较正常卵巢组织低95%(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GF-β1、VEGF、ER-1α、AR、CYP19和COX-2的表达升高、PR的表达下降,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存在潜在的相关性.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lug、BRAF V600E及ST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被膜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学东;陈士超;焦德;温文娟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Slug、BRAF V600E及ST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被膜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瑞士罗氏Ventana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检测107例分化型PTC组织中Slug、BRAF V600E及ST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TC组织中Slug、BRAF V600E、STI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0/107)、61.7%(66/107)、66.4%(71/107).甲状腺被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Slug、BRAF V600E及STI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PTC组织中Slug与BRAF V600E蛋白表达相关(r=0.235,P<0.05).结论PTC组织中Slug、BRAF V600E及STIP1蛋白高表达与甲状腺被膜侵犯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淋巴结转移及评估预后.

  • 多巴酚丁胺对顺铂作用下人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及YAP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小云;李夏;樊静华;米小芳;梁钢;郑绘霞;肖虹;武丽娜;梁建芳

    目的 研究多巴酚丁胺对顺铂(DDP)作用下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及YAP和磷酸化YAP(P-YA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DDP组和多巴酚丁胺与DDP联合组.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YAP和P-YAP蛋白的表达.结果 多巴酚丁胺或DDP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DDP组及多巴酚丁胺与DDP联合组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1.22±0.70)%、(16.11±0.39)%、(14.49±0.25)%、(7.2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62.91±2.81)、(115.03±4.26)、(81.88±3.91)、(48.51±3.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分别为(22.28±0.61)%、(27.92±1.36)%、(32.16±1.80)%、(36.70±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多巴酚丁胺与DDP联合作用能够抑制YAP的表达及促进P-YAP的表达(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可能通过抑制YAP的表达来增强DDP的作用,进而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体外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喜花;任连生;陈丽霞;阎磊;杨永明;王俊田

    目的 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方法 详尽掌握小鼠肝脏的解剖结构,采用注射器分别将含有1×106、5×105个肝癌H22细胞的小鼠腹腔积液50μl经皮腹腔注射到昆明小鼠肝脏部位,两组各12只,建立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对肝脏及肿瘤转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动物成瘤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采用小鼠肝脏部位直接注射肝癌细胞株H22的方法建立的两组小鼠原位肝癌接种成瘤率均为100%(12/12).接种小鼠在实验第6天开始陆续出现腹腔积液,第10天所有小鼠均有腹腔积液产生.1×106接种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16.17±3.07)d,5×105接种组平均生存时间(18.08±3.34)d.解剖小鼠,部分可见肾、肠、脾、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结论采用直接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可用于抗肝癌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 凝血酶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朱庆尧;杨红杰;韩倩;雒建超

    目的 研究凝血酶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和Transwell方法检测凝血酶对Eca10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凝血酶对Eca10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Eca109细胞中凝血酶重要受体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mRNA的表达及PAR-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凝血酶能够促进Eca109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0.5 U/ml和1.0 U/ml凝血酶组Eca109细胞增殖率分别为34.38%和57.19%(P<0.05).1.0 U/ml凝血酶组Eca109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数多于对照组[(303.33±6.66)个比(116.33±11.51)个,P=0.000].经不同浓度凝血酶作用24 h,Eca109细胞上清液中MMP-2、MMP-9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以MMP-9为著.Eca109细胞中有PAR-1 mRNA的表达,且PAR-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结论凝血酶能够提高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增强Eca10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活性,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活化细胞膜表面PAR-1实现的.

  • X线照射剂量率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作者:宋淑军;司少艳;秦亚亚;左晓勇;单改仙;任晔;王宗烨

    目的 探讨相同剂量不同剂量率X线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克隆形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放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低密度培养,进行X线照射,照射剂量为4 Gy,剂量率分别为1、2、4、6 Gy/min,照射后第8天,将细胞行瑞特-吉姆萨染色,对细胞数大于50个的克隆进行计数,并计算克隆形成效率及存活分数.结果 未照射对照组的克隆形成数为(88.6±4.6)个,而各照射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 Gy/min组(12.3±3.4)个,2 Gy/min组(9.0±0.8)个,4 Gy/min组(5.6±1.0)个,6 Gy/min组(11.5±1.7)个,照射后细胞克隆的形成数少于对照组(F=678.799,P<0.05),形成效率明显降低,其中以4 Gy/min组细胞克隆的形成效率下降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剂量率照射组(均P<0.05).结论 同一剂量不同剂量率X线照射对肺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放疗时选取合适的剂量率可能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放疗效果.

  •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综合分析

    作者:王艳丽;郑玉萍;苏丽萍;韩维娥;归薇;张宗;关涛

    目的 了解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例原发皮肤IDCS及文献检索到的103例I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分期、肿瘤大小等对预后的影响;比较早期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生存率.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与预后无关,分期晚及大包块为预后不良因素.早期IDCS患者手术后预后好,术后是否接受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的生存无明显影响.结论 IDCS早期诊断可明确改善预后,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术后是否放化疗存在争议.

  • 先后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为表现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燕;黄琴;王增胜;郎涛;聂玉玲;木合拜尔;古再丽;阿孜古丽;安利

    目的 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报道1例先后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为表现的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诊断.结果 B-CLPD常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脾大以及骨髓、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等淋巴增殖表现.但极少数患者仅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而无典型淋巴细胞增殖特征,容易导致误诊.明确诊断及分型需要综合分析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涂片、骨髓病检、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查.结论 对于AIHA及PRCA患者,即使外周血淋巴细胞无增多,亦应全面完善骨髓涂片、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IGH基因重排以及特异性的遗传分子学相关检查,除外B-CLPD,减少误诊.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建春;李立

    新辅助化疗(NA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ⅡA、ⅡB、ⅢA期以及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治疗中.检测磁共振成像(MRI)下三维重建肿瘤病灶体积之和的变化是评估其疗效的准确的方法,而联合应用MRI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和小表观扩散系数(ADC)等多参数来对乳腺癌NAC疗效进行更加有效地判定以及乳腺癌NAC后不同的退缩类型,对评估的影响是目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临床提供更加实用、准确的乳腺癌NAC疗效评估手段和方法是医学研究者不变的努力方向.

  •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晶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但近几年来青年患者也逐渐增多,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与研究,目前仍有诸多争论.现回顾性分析既往文献,从青年患者病理学特点、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年龄界值的划分、青年患者的预后及早期筛查与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

  • 食管癌相关微RNA研究进展

    作者:杨艳

    微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通过调节靶基因mRNA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凋亡等生物学过程,部分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近年来miRNA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就目前发现的与食管癌密切相关的miRNA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微RNA 食管肿瘤 预后
  •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突变体为靶点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宋秀军;于慧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数肿瘤中存在过表达/突变的情况,是肿瘤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是近几年免疫治疗的新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文章就EGFR及其突变体为靶点构建的嵌合抗原修饰的T细胞和NK细胞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关键词:
  •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作者:

    关键词:
  • 本刊关于论文中基金项目标注的要求

    作者:

    关键词: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