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中华移植(电子版)

中华移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이식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3903
  • 国内刊号: 11-929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郑树森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肾移植术后一年贫血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明霞;叶啟发;彭贵主

    目的 探究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肾移植后贫血(PTA)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外科7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观察和监测受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血常规指标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根据受者术后1年是否发生PTA,分为PTA组(16例)和非PTA组(59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受者术后1、3、6、12个月血红蛋白与血清肌酐、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进行相关性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术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输注红细胞、发生AR及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比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和血清肌酐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5例受者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内血红蛋白均恢复至100 g/L以上,术后3个月至1年红细胞计数、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基本稳定.术后第1、3、12个月受者血红蛋白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r=-0.369、-0.245、-0.226,P均<0.05),术后第6个月受者血红蛋白与血清肌酐无相关性(r=-0.225,P>0.05).受者术后第1、3、6、12个月血红蛋白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均无相关性(r=-0.051、0.124、0.059、-0.002,P均>0.05).术后1年PTA发生比例为21%(16/75).PTA组与非PTA组受者相比,术后血清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PTA发生比例较高,降低受者血清肌酐水平可能对减少肾移植受者术后PTA的发生具有改善作用.

  • 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继纳;郑龙;贾亦臣;戚贵生;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相关要点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例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转归.供者为受者母亲,供肾切取术前CT血管造影示右肾下极有一16 mm×15 mm类圆形病灶,考虑右肾小肾癌.经腰十一肋下小切口开放切取供者右肾,供肾切取后进行灌注冲洗,灌注满意后完整切除肿瘤并缝合创面,切除的肿瘤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定无边缘累及后行肾移植术.结果 供肾小肾癌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癌组织未侵犯肾被膜.供、受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7、10天出院.受者术中移植肾血流开放前和术后第4天分别应用巴利昔单抗进行诱导治疗,术后3个月内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醋酸泼尼松,3个月后将他克莫司调整为雷帕霉素.受者术后接受常规随访检查,同时每月接受移植肾彩超检查.截至2016年7月已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移植肾彩超检查未见移植肾占位性病变,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 通过严格的供肾肿瘤评估及病理学确认,供肾小肾癌切除后可以行活体肾移植,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发展及影响因素:单中心经验

    作者:赵纪强;霍枫;李鹏;汪邵平;郑于剑;李昊

    目的 总结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发展概况、影响潜在DCD供者捐献因素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军区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OPO)服务范围内所有DCD供者资料.总结我院DCD例数、年均增长率、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DCD来源供肝丢弃情况、中国Ⅰ、Ⅱ、Ⅲ类捐献比例、我院OPO服务范围内潜在DCD供者捐献影响因素及ECMO在DCD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查阅同一时期中国及广东省DCD数据.我院与全国中国Ⅰ类供者比例、我院和广东省DCD例数年均增长率比较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Ma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实现241例DCD,中国Ⅰ、Ⅱ、Ⅲ类捐献比例分别为29.9%(72/241)、26.6%(64/241)、43.5%(105/241).我院中国Ⅰ类捐献比例(29.9%)高于全国水平(13%)(χ2=55.381,P<0.05).241例DCD共获取供肝234例,因供肝因素放弃移植26例,丢弃率为11.1%(26/234),影响供肝丢弃主要因素为冷/热缺血时间过长、供肝肝硬化、灌注不良、肝功能异常和挫裂伤.期间,我院和广东省DCD例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78%和104.50%(U=1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院和广东省每百万人口(PMP)器官捐献率分别从0.407、0.144 PMP升高至3.948、4.145 PMP.同期我院OPO服务范围内医院上报潜在DCD供者778例,捐献转化率为31.0%(241/778).影响潜在DCD供者捐献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属及社会因素、供者自身病情及医患关系.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完成145例ECMO辅助下DCD器官获取,其中中国Ⅰ、Ⅱ、Ⅲ类捐献供器官中应用率分别为58.3%(42/72)、62.5%(40/64)和60.0%(63/105).结论 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的关注度和接受度,合理应用器官保存技术,将有助于推动DCD肝移植发展.

  •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临床研究

    作者:马海林;范晓棠;石绣江;何方平

    目的 探究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评价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完成的30例行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无肝期尿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0例受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3±2.6)h (7.9~22.3 h),术中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1±6)U (0~32 U),术中平均尿量为(4 020±1 299)mL (450~11 750 mL),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 498±2 160)mL (400~15 000 mL),无肝期中位时间为330 min (104~879 min),无肝期平均尿量为(1 397±480)mL (450~3 2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33 d (3~183 d),术后中位住院费用为22万元(9~84 万元),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1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与受者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均<0.05);性别、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尿量及无肝期尿量与受者术后生存时间无关(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是影响受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中出血量是影响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治疗终末期泡型包虫病的理想手术方式.

  • 原位心脏移植63例临床经验

    作者:刘天起;王东;厉泉;李培杰;毕严斌;李敏;许莉;于建民;陈善良;王勇

    目的 总结分析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6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心外科完成的6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受者原发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47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限制性心肌病及瓣膜性心脏病各1例.心脏移植手术采用Stanford标准法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 62例.术后采用CNI+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其中92.1%受者(58/63)采用抗Tac单抗或巴利昔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谷、峰值调整环孢素剂量.术后早期重度移植物功能不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支持.结果 4例受者围手术期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2天再次接受心脏移植,移植手术成功率92.2%(59/64).截至2016年6月,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2.1%、71.4%,其中8例存活10年以上.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移植物功能衰竭、急性排斥反应和严重感染.存活受者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NYHA分级),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发生右心衰竭8例,其中2例为术前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受者,经IABP和ECMO支持治疗后顺利出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损害11例,急性排斥反应9例.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方法,需根据综合因素考虑供、受者体质量匹配;同时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谷、峰值有助于合理用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IABP、ECMO等辅助治疗可提高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器官功能维护108例经验总结

    作者:许传屾;李志强;郭源;范宁;王淑贤;王新;王建红;付晓悦;关鸽;吴晓冬;臧运金

    目的 探讨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维护措施,提高DCD供器官数量和质量.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捐献ICU(D-ICU)共成功实施108例DCD.通过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多中心协作方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定个体化器官功能维护方案以及本中心创新措施,以提高器官捐献率.结果 成功实施DCD 108例,共获取大器官338个,其中肝脏95个(包含5例在体劈离式供肝)、肾脏212个、心脏16个、肺脏15个,大器官获取比1 ∶3.13.根据潜在捐献者病情,使用持续血液透析滤过、体外膜肺氧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方法维护器官功能,扩大捐献器官的使用率.结论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器官功能维护措施,有利于提高器官捐献率及获取率,提高获取器官质量.

  •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经验总结

    作者:田海;陈巍;谢宝栋;蒋树林;姚志发;夏求明

    目的 总结并分析4例存活时间在16年以上的心脏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1992年4月至2000年1月施行的4例原位心脏移植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经过.4例供者均为脑死亡器官捐献,供心采用改良St.Thomas液保存.1例受者原发病为慢性克山病,3例为扩张性心肌病.3例受者采用标准法心脏移植,1例采用全心法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免疫维持治疗单用环孢素.随访期间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功能,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心内膜下心肌活检等检查.若受者出现排斥反应则采用冲击治疗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结果 截至2016年6月,3例受者存活,1例受者死亡.3例存活受者存活时间分别为22年4个月、20年7个月和16年5个月,1例死亡受者术后18年6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受者术后10年内分别发生排斥反应1~6次,采用冲击治疗后均恢复.3例存活受者术后第10年环孢素剂量调整为0.5~1.0 mg·kg-1·d-1.4例受者术后10年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未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009年5月,3例存活受者冠状动脉造影和OCT检查示1例受者冠状动脉仅见斑块浸润,自觉症状良好,该受者2015年5月冠状动脉造影及OCT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多处狭窄,遂行支架治疗,其余2例受者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及时、准确地诊断排斥反应,合理、正确地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个体化免疫治疗用药和积极、有效控制并发症是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手段.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两种免疫诱导方案疗效比较

    作者:马枭雄;周江桥;邱涛;陈忠宝

    目的 比较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中分别应用IL-2受体拮抗剂(IL-2Ra)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DCD肾移植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的110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资料.其中应用IL-2Ra进行免疫诱导82例(IL-2Ra组),应用ATG进行免疫诱导28例(ATG组),所有受者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两组受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受者术后DGF、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L-2Ra组和ATG组受者DGF发生率分别20.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两组受者肺部感染、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Ra组和ATG组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第9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2、4、7、14、21、30、6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L-2Ra和ATG都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AR的发生,需综合考虑供、受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诱导药物.

  • C4d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侯鹏;季曙明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已经成为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C4d在管周毛细血管(PTC)部位沉积是肾移植体液免疫活跃的标志,单纯C4d阳性不能确诊为AMR,当临床上出现循环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病理特征和/或移植肾功能不全时必须考虑AMR.C4d和DSA检测阳性与移植物存活率下降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检测时就出现移植物功能不全者.本文主要围绕C4d和DSA检测在肾移植AMR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神经纤毛蛋白1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作者:张大伟;蔡明;武康

    神经纤毛蛋白(Nrp)1是早被发现的Nrp家族成员,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免疫突触形成及免疫应答调节中也扮演相关角色.目前普遍认为Foxp3是调节性T细胞(Treg)可靠的表面标记,近研究发现Nrp1也具有区别传统T细胞及Treg的可能.此外,一些研究还指出Nrp1在自然调节性T细胞上高表达,可以区别于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但目前尚具有争议.本文主要就Nrp1结构与配体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功能展开综述.

  • 他克莫司致移植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作者:李璐;陈慧真;梁星光;伍亚红;杨升华;黄玉洁;黄明珠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感染、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严重影响移植受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PTDM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克莫司作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移植受者,但较易引起PTDM,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本文就他克莫司致PTDM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作者:徐凯英;王思桦;王建军

    肺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治疗的发展,肺移植后早期生存率明显提高,但长期生存率却无显著改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是影响肺移植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对于我们探索OB发生的病理机制以及研发新的防治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已经建立了许多用于OB研究的动物模型.本文对目前用于OB研究的各种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展开综述,期望帮助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伪巴西奴卡菌感染一例

    作者:沈晓玲;黎清;刘梅;刘文宾;吴迪炯;胡慧瑾;俞庆宏;沈一平;周郁鸿;叶宝东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于造血干细胞、以粒系细胞慢性增殖为主要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1],患者骨髓中可找到Ph染色体,即特征性t(9;22)(q34;q11)染色体异位和(或)bcr/ abl融合基因.近10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已经成为慢性期CML的一线治疗药物,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主要用于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CML[2].

  • 运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

    作者:叶小舟;余毅震;蒋继贫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移植技术不断提高,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器官移植国.然而,供器官短缺是当今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1].由于我国器官移植事业起步晚,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宣传力度不足,加之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导致供器官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患者的需求,供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中华移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