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폐부질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6902
  • 国内刊号: 11-92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fbj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钱桂生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诊治

    作者:Kenny Lan Cheng Wah;于兴梅;郝创利;汤继宏

    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临床特征,提高慢性咳嗽中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以慢性咳嗽为表现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误诊误治情况,并对其进行治疗和随访分析.结果 2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咳嗽表现为清咽样10例次(41.7%),干咳14例次(58.3%),咽部不适14例次(58.3%).抽动表现频繁眨眼21例次,耸肩3例次,面部局部抽动6例次,缩鼻3例次.误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者7例,变应性咳嗽5例,肺炎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过敏性结膜炎5例.咳嗽症状总积分和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患儿应排除多发性抽动症可能.

  • 1,25-二羟维生素D3调节NF-κB通路对减轻海水吸入型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敏龙;王莉;金发光

    目的 探讨海水吸入型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变化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海水处理组、VitD3预处理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气管内滴注海水(3 ml/kg)的方法制作海水吸入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肺部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NF-κB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A549细胞NF-κB核转移情况.结果 海水吸入4h后,大鼠肺部损伤明显,TNF-α和IL-1β的含量增高,NF-κB磷酸化以及核转移增多;1,25-二羟维生素D3预处理显著减轻了海水吸入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减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并且抑制了NF-κB磷酸化以及核转移.结论 NF-κB通路参与了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发生发展,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肺损伤.

  •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部位的差异

    作者:朱时宝;朱毅

    目的 用常规肺功能和脉冲振荡肺功能(IOS)评价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流受限特点的异同.方法 按时间顺序选取在门诊同时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和IOS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83例,包括43例确诊的COPD患者(COPD组)、64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76例肺功能在正常范围的对照者(对照组).比较三组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常规肺功能参数包括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峰流速(PEF)、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 75/25);IOS肺功能参数包括5 Hz、10 Hz、20 Hz振荡频率时测得的黏性阻力R5(总阻力)、R10(中近端阻力)、R20(近端阻力);R5-R20(中远端气道阻力);R10-R20(中间气道阻力)和R5-R10(远端气道阻力).结果 常规肺功能参数,FEV1、FEV1/FVC和MMEF 75/25均以COPD组低,哮喘组其次,对照组高,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OS肺功能显示,三组近端气道阻力R20无显著性差异,但气道总阻力R5,COPD组136.1 ±55.7和哮喘组134.1 ±42.6显著高于对照组117.6±40.9(P <0.05).COPD患者远端气道阻力R5-R10 8.5±6.3显著高于哮喘患者6.2±4.7(P<0.05);但在中间气道阻力R10-R20方面,哮喘患者0.6±0.4高于COPD患者0.4±0.4(P<0.05).结论 COPD患者较哮喘患者具有更严重的气流受限.通过IOS肺功能进一步发现,COPD患者气道阻力增加主要发生在远端气道,而哮喘患者除了远端气道阻力增加之外,还兼有上游气道的阻力增加.

  • 二甲双胍对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的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杨翠;徐瑜;胡义德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设为亲本组;将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厄洛替尼±二甲双胍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各组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50),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549ER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计算增殖指数.结果 在0 ~ 20 mmol/L浓度范围内,二甲双胍对A549细胞及A549ER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随二甲双胍浓度升高而增加.厄洛替尼对A549细胞和A549ER的IC50分别为15.15 μmol/L和118.8 μmol/L,A549ER的耐药倍数为7.84.联合用药组A549ER细胞IC50为73.55 umol/L,耐药倍数为4.85.二甲双胍对A549ER厄洛替尼耐药性的逆转倍数为1.62.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53±3.00)%、(7.51±3.73)%、(10.25 ±4.23)%和(16.92±1.20)%.根据细胞周期结果计算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增殖指数分别为0.84±0.15、0.78 ±0.10、0.73±0.08和0.60 ±0.09.结论 A549ER细胞较A549细胞对厄洛替尼有明显的耐药性;二甲双胍对A549ER细胞厄洛替尼的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减缓细胞周期进程等途径逆转A549ER细胞耐药.

  • 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减量后哮喘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关系

    作者:王法霞;赖克方;陈如冲;罗炜;陈桥丽;钟南山

    目的 探讨吸入表面激素(ICS)减量后哮喘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 选择专科门诊已使用ICS治疗的39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根据减量时间分为两组,一组16例为缓解1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1组16例),另一组23例为缓解3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2组),予诱导痰检查.分别予目前使用ICS剂量减半,并于ICS减量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诊,复查诱导痰,观察气道炎症变化,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ICS减量后3个月(43.8% vs.21.7%)及6个月(43.8% vs.43.5%)内哮喘症状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ICS减量后3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3% vs.2.5%,P<0.05).ICS减量后6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11.5% vs.2.5%,P<0.05).结论 诱导痰EOS比例对判断缓解期患者ICS减量后症状复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症状缓解后,参考诱导痰EOS比例进行ICS减量,有可能减少哮喘的复发.

  • 盐酸氨溴索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

    作者:陈峰;张元霞;张才擎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54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盐酸氨溴索组(C组),B、C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的方法制作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A组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C组每天腹腔内注入盐酸氨溴索35 mg/kg.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8天,各组每次取6只大鼠,鼠尾静脉注射头孢噻肟(600 mg/kg)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头孢噻肟的浓度,并取肺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 第7天C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64),第14天C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上升,C组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第28天C组锐降,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6).结论 盐酸氨溴索可提高肺纤维化初期BALF中头孢噻肟的浓度.

  • 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何杰;李小燕;曹源;杨黎;周夏飞

    目的 系统评价TNF-α-308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CNKI,查找国内外关于TNF-α-308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2月20日.由2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并评价资料后,采用RevMan 4.2软件及Stata 10.0软件进行Mete分析.结果 终纳入13个研究,其中包括病例组患者1904例,对照组正常人1699例,经异质性检验,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总体人群而言,TNF-α-308与肺癌易感性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74,95% CI:1.17 ~ 2.57,P=0.006).在研究人群种族基础上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高加索人群中,TNF-α-308与肺癌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 CI:0.56~1.66,P=0.91);在亚洲人群中,TNF-α-308与肺癌易感性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3.08,95% CI:1.51~6.26,P=0.002).结论 在亚洲人群中,TNF-α-308位点可能是增加肺癌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在高加索人群中,TNF-α-308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与BODE指数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新国;黄利华;黄捷晖;张艳;储美萍;白金梅

    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与患者BODE指数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工作中及时判定COPD患者是否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选用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就诊的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COPD患者94例,采用量表分析等方法观察其焦虑抑郁评分及BODE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BODE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氧分压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大于7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大于8分.HAMA、HAMD评分与BODE指数呈线性关系:随着BODE指数增加,HAMA评分(R2为0.575)、HAMD评分(R2为0.503)亦随之增加.BODE评分分为Ⅰ~Ⅳ级后,Ⅰ、Ⅱ级患者无焦虑,Ⅲ、Ⅳ级有焦虑存在;抑郁BODE分级各级均存在.除Ⅰ、Ⅱ级外,随着BODE分级的增高,焦虑抑郁评分越高.结论 通过临床易于操作的量表分析COPD患者情绪状态变化特点,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尽早认识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绪状态,并对其焦虑抑郁程度作出正确的判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兴奋剂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

    作者:王雄明;张睢扬;孙丽

    目的 探讨呼吸兴奋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及二者联合使用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3组:静滴呼吸兴奋剂治疗组17例,为Ⅰ组;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者20例,为Ⅱ组;呼吸兴奋剂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者17例,为Ⅲ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d、3d、5d的血气改善情况、总住院天数及转归.结果 Ⅲ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气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特别是治疗第5天后Ⅲ组PaO2改善值达47.86±12.29 mmHg,明显优于Ⅰ组改善值30.44±14.12 mmHg,PaCO2改善值达21.24±10.04 mmHg,Ⅰ组改善值仅(4.75 7.05) mmHg;Ⅱ组治疗1d、3d后的血气改善也优于Ⅰ组(P<0.05),其中治疗3d后Ⅱ组PaCO2改善值达(8.57±9.00) mmHg,明显优于Ⅰ组改善值(1.55±3.91) mmHg;Ⅲ组治疗3d、5d后的血气改善优于Ⅱ组(P<0.05),其中治疗5d后Ⅲ组PaO2改善值(47.86±12.29) mmHg,Ⅱ组为(39.55±12.22) mmHg;PaCO2改善值达(21.24±10.04) mmHg,优于Ⅱ组改善值(15.18±8.40) mmHg.结论 使用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使二者的效能发挥佳,疗效显著.

  • 感染后咳嗽的气道炎症动态变化

    作者:罗炜;张煦;林玲;许银姬;吴蕾;陈远彬;林琳;赖克方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气道炎症动态变化.方法 将67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中药配方颗粒(风寒方)和安慰剂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随访7d.随访后根据咳嗽症状评分评价临床缓解率,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进行诱导痰检测,并用ELISA方法检测痰上清中P物质(SP)、白介素8(IL-8)、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水平.结果 中药组缓解率为97.1%,与对照组93.9%缓解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66.7t21.9% vs.54.8±17.5%,P<0.05),同时痰上清中IL-8和SP的浓度在治疗后显著下降(377.7±234.3 pg/ml vs.273.5±225.2 pg/ml,P<0.01:665.4±229.0 pg/ml vs.562.0±244.7 pg/ml,P<0.05),而sIgA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上升(444.7 ±201.3 ng/ml vs.565.2±192.6ng/ml,P<0.01);对照组的炎症细胞比例以及炎症介质IL-8和S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后咳嗽存在显著的气道炎症,采用中药配方(风寒方)治疗可改善气道炎症,但对病情控制无显著作用.

  • 激素敏感性咳嗽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宝娟;赖克方;许丹媛;杨业;席寅;林玲;张煦;潘嘉宇;易芳

    目的 探讨激素敏感性咳嗽(CSRC)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NCSRC)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13年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病因明确的357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因分为激素敏感性咳嗽组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组,将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激素敏感性患者相比,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的咳嗽病程更短(24 vs.36个月,P=0.025),CSRC组日间咳嗽积分更低(P<0.05).NCSRC组的咳嗽常于白天出现(87.85% vs.78.15%,P=0.006),而CSRC组的咳嗽则常出现于夜间(43.13% vs.32.60%,P=0.018).与NCSRC组相比,CSRC组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更低(26.33% vs.54.14%,P=0.000),咳嗽与饮食相关的比例更低(11.43% vs.37.08%,P=0.000),伴有鼻部症状的比例更低(40.06% vs.55.8%,P=0.001),气促的比例更高(18.21% vs.11.05%,P=0.032).感冒和讲话引起咳嗽或咳嗽加重的比例均为NCSRC组高于CSRC组(48.62% vs.38.94%,28.73% vs.17.65%,P均<0.05).CSRC组咽部异物感、频繁清喉和咽喉壁黏液附着感的比例显著低于NCSRC组(分别为8.68% vs.18.23%,20.73% vs.40.88%,3.64% vs.10.50%,P均<0.01).CSRC组的MMEF/pred显著低于NCSRC组(72.29±31.22vs.84.09±31.64,p=0.000),且气道高反应性的比例高于NCSRC组(29.9% vs.4.26%).CSRC组中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CSRC组(中位数5% vs.0.25%,P=0.001).结论 激素敏感性咳嗽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但单纯从临床特征上无法完全区分二者,仍需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 辽宁省城市居民2013年1月严重雾霾天气期间咳嗽症状发生率调查

    作者:于丽娅;毕学娟;马小颖;那军;李爽;杨晓丽;潘国伟;穆慧娟

    2013年1月,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涉及国土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影响8亿以上人口[1].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污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沈阳、鞍山等许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5级以上重度或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污染浓度水平和持续时间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相似[2-3].国外研究显示,雾霾期间人群呼吸道症状明显增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显著增加[3-5].但国内对此次严重雾霾污染期间人体急慢性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我们于2013年1月至2月间对辽宁省三个城市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咳嗽 雾霾 环境污染
  • 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88例

    作者:赵萌

    胸部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恶性胸腔积液[1-2].胸腔积液常压迫心脏和肺脏,产生胸闷、呼吸困难、憋气等临床症状,还引起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等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措施是局部使用相关药物减少积液产生、促进积液的排出.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药物主要包括化疗药物、生物制剂、免疫药物及中药.顺铂是临床上治疗肺癌常见的药物,而力尔凡是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的一种生物制剂.为探讨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采用力尔凡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报道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综合护理

    作者:杨永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1-2].COPD常引起呼吸道黏膜清除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真菌容易增生.为了探讨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现回顾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健康教育在门诊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红梅;张玲

    全球约有1.6亿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下简称哮喘)患者,是全球性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哮喘患者患病率在1% ~4%之间,其中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患者高于青壮年,老年患病率增高趋势较为明显[1].40%成年哮喘患者有家族患病史[2],男女患病率相近.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掌控与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息息相关.

  • 60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倩倩;王哲海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多见,约占肺癌总数的80%[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癌病例呈增多趋势,据估计全球每年50万肺癌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年龄高于70岁[2].高于80岁(含80岁)的老年人被称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的肺癌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其特殊性表现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其状况评分下降;另一个特点是脏器功能储备减退,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寻找适合这部分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延长高龄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多数的临床研究是针对80岁以下患者,80岁及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研究资料甚少,对这部分患者如何进行抗肿瘤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为此,本研究对60例80岁及以上NSCLC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袁连方;戴璇;胡国华;傅强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具有发病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等特点.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减低急性肺栓塞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化检验、影像技术等检查手段的发展,对急性肺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缰核对呼吸运动及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

    作者:康晶;苏凯;李明娴;王绍

    缰核(hebenula nucleus)属于边缘系统.缰核是位于边缘前脑和脑干之间的一个重要核团,除接受前脑等区域的传入纤维,还发出传出纤维投射到背侧中缝核黑质及下丘脑等部位,具有广泛的纤维投射[1].缰核参与痛觉、睡眠、内分泌、呼吸、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外侧缰核与情绪认知功能的调节具有密切关系[2].

  • 低氧致炎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夏世金;吴俊珍;胡明冬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对人的长期严重危害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是一治疗极为棘手、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被认为是“假恶性”肿瘤[1].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hypoxic pulmonary vascular structural remodeling,HPVSR)和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是HPH形成的两大基本病理生理特征[2].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VEC)、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PVSMC)和肺成纤维细胞是构成肺血管壁的主要细胞,这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是导致HPVSR和HPV的主要原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梁霄;张睢扬;王英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一种临床症候群.OS 于1985年由Flenley首先提出,主要指COPD和OSAHS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时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慢性肺部疾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共存的任何情况,但目前OS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1].现就O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O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生物标志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龙威;黄高忠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耐药菌株不断涌现,临床抗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CAP的病死率居高不下,是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1].由于CAP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2-3],世界各国相关权威机构为了提高CAP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节约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纷纷出台CAP的诊治指南并不断修订[4-6].在CAP整个治疗过程中,病情评估、预后预测、抗生素的使用是重要的几个环节,关系到CAP的治疗成败,而越来越多的生物标记物被用于这几个环节中,现对此领域新进展做一综述.

  •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李喆;莫琳芳;任成山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igh reactivity,AHR)疾病[1-3].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4],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亿人患哮喘,我国估计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5].总的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哮喘患病率约为1%~4%,儿童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成年人.随着气道炎症和免疫病理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目前逐步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发作的核心问题.哮喘的治疗重点由既往的仅救治急性发作转向对气道炎症的预防和控制.虽然抗炎治疗已成为哮喘的基本方法,但对于重症哮喘患者仍不能有效的控制症状,甚至需要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因此,寻找哮喘治疗的新靶点,减少激素不敏感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改善哮喘症状、缓解肺功能,以及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哮喘治疗的新策略.

  • 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郑慧新;李春花;任成山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剂(pesticides),对人畜具有很强的毒性,误服或自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已成为目前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1-2].PQ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 ml(20~40 mg/kg).近年来临床上急性PQ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由于目前急性PQ中毒后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因此,预后极差[2-3].文献报道急性PQ中毒病死率>50%,一般在50%~70%,甚至更高[1-2,4].误服或自服是PQ中毒的主要途径.PQ毒性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是主要损伤的靶器官,可导致“百草枯" (paraquat lung).

  •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致双肺多发厚壁空洞气囊影1例

    作者:方桂桔;焦维克;薛青;成英

    近期我科收治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厚壁空洞气囊影,报道如下.病历资料患者女,68岁,因“反复尿频、尿急7d,畏冷、发热、咳嗽4d”于2013年12月11日就诊.患者于入院前7d出现尿频、尿急,入院前4天出现畏冷、发热、寒颤,体温高39.5℃,偶咳嗽,咳少量白黏痰.于当地个体诊所处理,效果欠佳,转诊我院.门诊检查肺部CT,见图1.

  • 肺泡蛋白沉着症1例

    作者:陈旭君;崔会芳;黄文侨;杨金镇;翁宝川;卢晔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1958年由病理学家Rosen等[1]首次报道,其特征表现为肺泡及终末呼吸细支气管内富含磷脂蛋白样物质沉积.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白痰、乏力、消瘦.但一部分患者起病隐袭,即便在合并肺部感染时,肺部症状及体征仍不明显,从而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报道我科收治的1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少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肺泡 蛋白沉着症
  • 食管癌术后肺基底细胞样鳞癌1例

    作者:向军;魏蜀亮;邓志刚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食管癌术后4余年,右侧胸痛1余年.既往史:吸烟30余年,约20支/d,已戒烟4余年,4余年前因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癌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术.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查体:胸廓无畸形,左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右肺语颤稍增强,右下肺叩诊略呈实音,呼吸音减弱,余查体无异常.心电图示: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胸片:右下肺近肺门处巨大占位.胸部增强CT:右侧心后、脊柱旁团块影,紧贴胸壁及纵隔,大层面8.3 cm×7.2 cm,呈分叶状,边缘毛刺,见图1.术前常规抽血检查未见明显特殊异常.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1例

    作者:王杰;黄华萍;李羲;刘畅;李华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a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约占整个胸膜肿瘤的5%,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常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0%~50%[1].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MPM患者误诊经过报告如下.

  • 以慢性咳嗽为唯一症状的喉癌1例

    作者:易芳;罗炜;陈桥丽;顾莹莹;谢燕清;赖克方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慢性咳嗽1年余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连声咳,白天夜间均咳,无明显季节性.伴咳大量白黏痰,入睡后明显,易引起咳嗽,严重影响睡眠,偶感咽痛.无反酸、烧心感;无胸闷、气喘;无鼻塞、鼻痒、流涕等.查体:咽无明显异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均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外院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示正常;鼻窦CT示左侧鼻窦少许炎症、上颌窦囊肿、筛窦少许炎症;鼻咽镜示慢性咽炎改变;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关键词: 慢性咳嗽 肿瘤 喉癌
  •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韦格纳肉芽肿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方浩徽;牛华;刘炜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咳嗽、咳痰伴盗汗1个月”于2013年3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每日数口,伴有盗汗,无发热、痰血等,在当地诊所口服“头孢类”抗生素5d,症状无缓解,近1周出现右侧胸痛,外院2013年3月20日胸部CT示:两肺多发片状、结节状阴影,两肺上叶较多,多为胸膜下,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内部有支气管充气征,纵膈内见多个淋巴结,见图1,拟“肺炎”收入院进一步诊治.患者病程中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未减.

  •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的应用

    作者:梁莉;邓俊娜;梁艳;吴江渝;黄娟;王颖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的教学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或针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际,使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适合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1].然而,单纯采用PBL教学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学习资源获取有限、耗时耗力、知识迁移比较困难等.

  •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

    作者:张艺;代芬;王晓丽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人体深部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障碍[1].因此,在急性肺栓塞急救中,快速诊断,严密监护,快捷有效治疗及抢救护理,医护患之间有效配合,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恢复健康.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护理配合

    作者:王苹;周泽云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利用具有超声波功能的支气管镜,通过超声波图像来确认淋巴结,用专门的抽吸式活检针进行穿刺来提取检查标本.EBUS-TBNA主要用于明确支气管黏膜下或管外病变性质,并对肺癌的TNM分期有重要作用[1].我科是国内较早开展EBUS-TBNA的单位,并在护理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 水垫联合压疮贴及静脉导管敷贴预防压疮

    作者:孙晓容;李长桂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呼吸科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2014年1月至20104年6月我科对96例卧床患者应用水垫联合静脉导管敷贴及压疮贴(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入选患者条件为使用Braden scale评估量表评估分值≤15分者,且全是危重患者,共96例.其中,男66例,女30例;年龄25 ~92岁,平均61.33岁;其中COPD患者41例,肺癌21例,哮喘患者15例,肺炎患者12例,气胸4例,其他3例.

  • 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庆玲;谢刚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职业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作风的重要学习阶段.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是衡量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院临床护理教学情况,不断提高临床实习带教质量,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们对在院实习的大专、本科护生进行了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调查,并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CT三维影像检查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黄华萍;林社章;李羲;钱桂生

    《国家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指出,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中占第一位,也是近年来增长幅度大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患者就医时诊断的Ⅰ期肺癌仅为2% ~4%,而60% ~ 65%是Ⅱ期和Ⅲ期肺癌,还有30%~35%是Ⅳ期肺癌.也就是说,临床诊断的肺癌绝大部分患者已届晚期,失去了外科治疗指征,此时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1-2].早期、准确地监测患者化疗疗效,可以避免继续无效化疗所引起的药物毒性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避免不恰当的化疗所导致的加速肿瘤生长和产生耐药性,还可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3].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价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赖克方;聂怡初

    咳嗽是感冒常见的症状,60%~90%的感冒患者伴有咳嗽症状[1-2].多数感冒患者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无其它器质性改变,咳嗽时间维持在3~8周之间,常可以自愈[3].引起感冒后咳嗽的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viruses)主要包括鼻病毒(rhino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等[4].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7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李爽;梁莉;刘俊

    注射用兰索拉唑为白色粉末状物,溶解后为无色澄明液体,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管炎.在我科临床输液过程中,笔者发现注射用兰索拉唑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长春西汀注射液7种药物连贯输液时出现不同药物反应[1-3].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第一届国际咳嗽会议——咳嗽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评价

    作者:罗炜;关伟杰;赖克方

    第一届国际咳嗽会议(中国)于2013年11月7至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主席,英国咳嗽论坛主席Kian Fan Chuang教授,美国咳嗽会议主席PeterDicpinigaitis教授以及国内首部咳嗽诊治指南的起草者赖克方教授担任联合大会主席.来自全球各地近50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咳嗽研究水平迈了一个新的台阶,及国际咳嗽领域同行对中国咳嗽研究的关注和认可.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