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

中国中医药科技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중국중의약과기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7072
  • 国内刊号: 23-13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2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药科技》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陈可冀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黄连等6味中草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赵娜;农凤鸣;汤丽霞;黄燕;韦莹慧;唐玉莲;黄跃斌

    目的:观察黄连等6味中草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用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千里光和金银花6味中草药,采用水煎法和醇提法来提取其有效成分,采用K-B法进行测定上述6味中草药两种提取物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菌液浓度为1.0 g/L时,6味种草药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菌液浓度在0.5、0.25 g/L时药物的抑菌效果更明显,其中以黄连、黄芩的抑菌作用为显著.结论:6味中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黄芩水煎法和醇提法提取物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显著.

  • 宁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江升;章宏;黄志群;汪霖;熊礼凤;李平儿

    目的:观察宁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宁肠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得舒特和宁肠汤低、中、高浓度组,建立束缚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分组给药14 d,并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IL-1β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1);高浓度宁肠汤组相对低浓度宁肠汤组IL-1β表达量降低显著(P<0.05).结论:宁肠汤可能通过降低IBS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因子IL-1β表达而调节胃肠功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 猪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明祥;俞维英

    目的:探讨猪苓多糖(PPS)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CTX组)、PPS各剂量组(50、100、200mg/kg),每组8只.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药干预14 d,于第15 d摘眼球取血,剥取肿瘤组织、脾、胸腺、肝脏,并分别称重,计算小鼠瘤重、瘤体积、抑瘤率、脏器指数,并检测外周血WBC、RBC计数及Hb含量.结果:CTX组、PPS 50、100、200 mg/kg组小鼠的瘤重、瘤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69.66%、25.27%、37.07%、40.72%.与模型组比较,CTX组脾、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PPS各剂量组脾指数明显增加,且高于CTX与模型组(P<0.05),胸腺指数显著高于CTX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荷瘤小鼠外周血WBC、RBC数量和血红蛋白(HG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TX组外周血WBC、RBC数量和HG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及CTX组比较,PPS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外周血WBC、RBC数量和HGB含量(P<0.05).结论:PPS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改善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功能,且可以明显延缓荷瘤小鼠晚期类白血病样反应的发生,维持血细胞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 温度对南方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作者:何佳奇;郑敏霞;盛振华;李效贤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南方红豆杉4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设置0℃、20℃和40℃3个考察组,HPLC法定期测定南方红豆杉中10-DABⅢ、三尖杉宁碱、紫杉醇、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的含量.结果:贮藏3个月后,10-DABⅢ含量:0℃组>20℃组>40℃组;三尖杉宁碱含量:20℃组>40℃组>0℃组;紫杉醇含量:0℃组>40℃组>20℃组;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20℃组>0℃组>40℃组,总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0℃组>20℃组>40℃组.结论:低温更有利于总紫杉烷类化合物、10-DABⅢ及紫杉醇含量的保存,常温更有利于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保存;4个组分均应避免高温贮藏.

  • 五福饮颗粒剂对大鼠实验性膝骨关节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敏龙;卢德赵;叶兴法;钱木水;沈钦荣

    目的:探讨五福饮颗粒剂(WFYG)对膝骨关节炎预防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预防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预防组均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KOA模型;预防组大鼠造模当天即灌胃WFY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10周.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采用IHC法检测大鼠软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采用PAS法检测大鼠软骨蛋白多糖(PG)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WFYG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IL-6含量(P<0.01),上调软骨组织BMP-2的表达(P<0.01),延缓软骨中PG的丢失(P<0.01).结论:WFYG预防KOA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KOA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炎IL-1β和IL-6含量,减少炎性反应,提高软骨细胞分泌BMP-2,促进关节软骨合成蛋白多糖PG有关.

  • 基于内吞作用途径的三叶青黄酮抗肺癌细胞A549的miRNA调控作用

    作者:魏旻俊;陈志炉;浦锦宝;魏克民;刘培刚

    目的:探讨三叶青黄酮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及诱导凋亡的机理.方法:通过miRNA-seq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三叶青黄酮处理肺癌细胞A549后细胞miRNA参与调控增殖抑制、侵袭抑制和凋亡诱导的作用途径.结果:三叶青黄酮处理肺癌细胞A549后,差异表达已知miRNA靶基因KEGG聚类分析显示细胞内吞作用途径显著富集,且该途径中靶基因与肿瘤细胞发生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基于内吞作用途径的miRNA调控作用是三叶青黄酮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和侵袭及诱导凋亡的重要机理之一.

  • 槲皮素抗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陈将;章小敏;叶爱菊;叶亚丽;刘月波

    目的:探究槲皮素在体外抑制小鼠肺纤维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TGF-β刺激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IH3T3构建体外纤维化模型,然后用槲皮素处理,MTT法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Ⅰ型胶原Coll和透明质酸酶HA的含量;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超家族信号转导蛋白7(Smad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超家族信号转导蛋白7(Smad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槲皮素能够抑制TGF-β诱导NIH3T3细胞的增殖(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组细胞分泌的Coll与HA的含量较空白组降低(P<0.05).Westem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Smad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α-SMA、F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缓解TGF-β诱导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IH3T3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Smad7信号来实现的.

  • 复方苦参液通过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途径抑制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春仙;仲海荣;李素云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液是否通过干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而抑制肿瘤进展.方法:通过条件培养基诱导成纤维细胞CCD-18Co为CAF,Western blot检测αSMA蛋白表达.复方苦参液处理CAF细胞后,通过Transwell检测CAF对肠癌DLD-1细胞迁移的影响;并用Real-time PCR检测复方苦参液处理后CAF细胞的miR-1290的表达.结果:CM培养基诱导的CAF细胞标志蛋白αSMA表达升高;复方苦参液作用CAF细胞后可抑制肠癌DLD-1细胞的迁移能力;复方苦参液抑制CAF细胞miR-1290的表达.结论:复方苦参液通过抑制miR-1290的表达而抑制CAF细胞的促迁移能力.

  • 黄连-黄芩药对配伍机理研究

    作者:游丽娟;伍旭明;迟宗良

    目的:对黄连-黄芩药对配伍机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HPLC技术对药对水煎物及单味药材水煎物进行了分析.同时制备了小檗碱-黄芩苷结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与共煎物、单味药材水煎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共煎物中的含量比单味药水煎物显著提高;共煎物和小檗碱-黄芩苷结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新的吸收峰.结论:黄连-黄芩药对配伍的物质基础机理很可能为小檗碱和黄芩苷二者结合,导致二者理化性质改变,从而增加了二者的煎出.

  • 虎刺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吴增艳;马哲龙;谢晨琼;董晶晶

    目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大鼠)模型探究虎刺水提取和醇提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大鼠随机分成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甲氨蝶呤3 mg/kg)、虎刺水提物低剂量(0.4g/kg)、中剂量(0.8 g/kg)、高剂量(1.6 g/kg)组和虎刺醇提物低剂量(0.4 g/kg)、中剂量(0.8 g/kg)、高剂量(1.6 g/kg)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体质量、足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指数、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在给药第14 d后,虎刺水提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醇提物中剂量、高剂量组能抑制AA大鼠足肿胀;虎刺水提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醇提物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低于模型对照组;虎刺水提物和醇提物各组别的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虎刺水提物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醇提物高剂量组均能改善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结论:虎刺水提物和醇提物能有效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提示虎刺具有一定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用.该抗RA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相关.

  • 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熊敏琪;崔金刚;陈瑜;张腾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方法:在体动物实验:以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喂饲高脂饲料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将9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NS低剂量组(50 mg/kg)、PNS中剂量组(100 mg/kg)、PNS高剂量组(200 mg/kg).接受溶剂治疗的C57BL/6J小鼠及ApoE-/-小鼠分别作为正常对照及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进行干预8周.通过H&E染色、Masson's trichrome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管纤维化及脂质沉积.体外细胞学实验: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用不同浓度的PNS进行干预(50、100、200、400 mg/L),采用Real Time-PCR测定RAW264.7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TNF-α和ICAM1)和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HO-1、SOD1和SOD2)的表达水平.结果:主动脉H&E染色、油红0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PNS低、中、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减小斑块面积、减少斑块上的脂质沉积和减小斑块纤维化面积(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6、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HO-1和SOD1的表达无差异,仅SOD2的表达有反应性上调(P<0.01);与模型组对比,PNS各浓度均能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和ICAM1的表达(P<0.01),不同程度上调Nrf2、HO-1、SOD1和SOD2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和显著的体外抗炎、抗氧化作用.

  •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骨质疏松症树鼩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红;李进涛;赵宏斌;角建林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OK)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骨形成缓解OP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雌性树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OP模型组去除双侧卵巢每天进行生理盐水灌胃,OK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OK 0.5、1.5、3.0 mL/d灌胃.10周后,检测骨密度(BMD);处死树鼩,取血清和骨骼,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的含量;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树鼩血清E2含量和BMD下降明显(P<0.05),CTX、TRACP-5b、OC、PINP和BALP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经OK治疗后上述现象均改善明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T-qPCR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经OK治疗后均明显升高.结论:OK能够通过增加E2分泌、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缓解OP,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

  • 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魏文峰;霍金海;遆铁军;朱立刚;周有财;王伟明

    目的:通过分析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牛黄清感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以UPLC-Q-TOF-MS技术为核心,对大鼠口服牛黄清感胶囊后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12个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阐明其体内变化规律.结果:木犀草素、胆酸、苯丙氨酸、绿原酸、牛黄胆酸、甘氨胆酸具有易于检测,吸收较快,血药浓度较大,消除时间较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初步确定这些成分为牛黄清感胶囊潜在的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分析为牛黄清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备选化合物.

  • 桂枝茯苓丸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卵巢组织MMP-9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知慧;包红桃;赵粉琴;董娟娟;刘双萍;武权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卵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桂枝茯苓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1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甲硝唑组和桂枝茯苓丸组;运用“混合细菌接种”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第7d给予相关药物治疗21 d.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卵巢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枝茯苓丸组与甲硝唑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卵巢组织MMP-9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阳性对照组和桂枝茯苓丸组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桂枝茯苓丸组表达低于阳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能够降低盆腔炎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的MMP-9表达,减轻盆腔组织的粘连.

  • 祛寒除痹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

    作者:蓝鑫飞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多发于20 ~ 50岁的青中年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小关节疼痛、晨僵、畸形和肿大,伴随RA的病情加重,可波及患者多个器官,严重时可造成残疾,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2].目前使用的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需长期服药,不良反应严重,患者依从性较差[3].配合中医药治疗RA效果较好,可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4].本文笔者采用祛寒除痹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RA4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在低位肛瘘术后的应用观察

    作者:傅军伟;王明华;孔芳怡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我国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瘘管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为低位肛瘘,临床上以瘘管切除术为主[1].手术能完整剔除瘘管,但创面较大,疼痛明显,愈合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临床上常用口服药物,药物熏洗、中药外敷,理疗等方法,但疗效不一.本科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在低位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创面愈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益气健脾防感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3例

    作者:张慧;沈定;计建军;滕晓春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中极为常见,病情缠绵,反复发作[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引发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2].在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给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目前临床常采用抗感染、抗病毒类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易给患儿带来诸多的毒副反应,还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中医药被广泛运用,大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更愿意接受中药治疗.笔者采用益气健脾防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73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自拟香苓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秀红;游元鸿;李庆松;何晓山

    胃溃疡多始发于胃部损伤,通常指发生在胃贲门到幽门等部位的慢性溃疡,为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Hp感染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已发现Hp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是重要的始动因素,清除Hp后胃部炎症常可消失[2-3].关于Hp感染的临床定量研究结果也显示[4],胃溃疡患者多存在Hp感染,根除Hp往往可提高胃溃疡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临床主要采用三联化学药物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近年来发现同样的三联药物规范治疗,疗效相较以前有明显降低现象.为改善这种状况,笔者加用自拟香苓汤治疗45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现从新方案对溃疡愈合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复发率等方面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当归散合用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曙明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女性患者在妊娠20周前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据统计,该病的发病率约为5%,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女性压力的增大,RSA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RS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阐明,西医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初显成效,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2].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明显的特色,诸多学者主张中西医并举,将辨证与辨病结合,以改善RSA患者的妊娠结局[3].本文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当归散合用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自拟清解利咽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3例

    作者:鲍翊君;洪波;周晶晶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为混合感染.该病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咽痛,吞咽时咽痛加重,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色红,肿大的扁桃体上附着黄白色脓点,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为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抗炎及退热补液等治疗,但由于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显著增多,抗生素疗效欠佳.该病若不及时治愈,可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可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致病菌储存于扁桃体内,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可进入血液,炎性物质被吞入刺激消化道,可出现低热、营养不良、纳差,更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及急性肾炎等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笔者临床上应用常规治疗配合自拟清解利咽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芪芍益肾平肝方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建平;阮红芳;段阳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1].PD临床以运动迟缓、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2],另外近年发现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抑郁、痴呆、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嗅觉减退等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对左旋多巴治疗无效的NMS是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3].因此,在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进行治疗的同时当对其非运动症状进行有效的干预.笔者临床观察了中药芪芍益肾平肝方对左旋多巴治疗PD患者的协同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应用柏酱生肌方熏洗联合常规创面消毒治疗手外伤术后感染64例

    作者:胡富华

    手外伤患者多伴有皮肤撕脱、肌腱损伤、软组织挫伤等症状,若创面引流不畅或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则极易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有极大影响.因此,做好手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应用柏酱生肌方熏洗联合常规创面消毒治疗手外伤术后感染患者6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自拟活血消肿散外敷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

    作者:王伟明;马彩霞

    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然而骨折术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出现充血、肿胀,软组织间隙内容物增多,引起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恢复和骨痂形成[1],因此,骨折术后肿胀的消除对于骨折及伤口愈合有重要意义.笔者临床采用自拟活血消肿散外敷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固表防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5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西斌;高峰;李燕宁;梁学超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儿科常见疾病,好发于1~6岁儿童,一年四季均易发病,其中以秋季为常见.笔者采用中药固表防感汤与西药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桑脊通督蠲痹汤治疗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46例

    作者:许美飞

    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LSS)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病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腰椎管容积退行性缩小及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主要表现为腰痛、间歇性跛行等,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致生活能力丧失,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目前,临床一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虽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2].本文观察了中药桑脊通督蠲痹汤对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4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细辛脱敏汤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菊萍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患者经常会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1],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显著影响.该病经常反复发作,尤其是连续发病4周以上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反复发作甚至会导致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情况的发生[2-3].氯雷他定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容易复发.自拟细辛脱敏汤采用中医药理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序贯给予洁肠汤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作者:尤华强;万橱根;雷家才;王晓飞;黄海涛

    结肠镜检查是下消化道疾病诊治的常用手段之一,在结肠镜检查中,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发现早期结肠病变的基础,且有利于进行内镜下治疗[1].在肠道准备不佳的情况下,结肠镜病变检出率将大幅下降.肠道准备选用的药物及服用方法为肠道准备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可以说直接关系到病变检出率.不当的肠道准备不但可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还可能发生肠道穿孔[2].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是目前国内外首选推荐的肠道清洁剂,国外指南推荐采用4L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清肠方案,然而4L剂量较大,患者耐受度较差,且成本也较高.本文采用洁肠汤序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结肠镜肠道准备,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芳芳;郑建娣;徐亚青;莫建娣;周玉琴

    糖尿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中多数属于2型糖尿病,由于受到该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常会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终发展为失眠症.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1].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常见症状为就寝后难以入睡、睡而多梦,睡中易醒、醒后无法再入睡,或睡中不时惊醒,睡不安稳,严重者可致整夜辗转难眠等等[2],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常用方法之一为耳穴压豆治疗[3],但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有限.研究显示,脑电仿生电刺激理疗仪治疗失眠是一种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4].因此,本院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时,即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与耳穴压豆联合的方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苍芷菊花通窍汤冲洗鼻腔联合西药内服治疗鼻息肉术后患者41例

    作者:吴雪尽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多伴有头痛、鼻塞、嗅觉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鼻内镜下手术是鼻息肉患者的常用术式,具有视野开阔、疗效显著的优点,可以去除病灶,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但是术后如果干预不当,则会诱发黏膜水肿、窦口狭窄等,影响患者的疗效[2-3].本文笔者采用芷苍菊花通窍汤冲洗鼻腔联合西药内服用于鼻息肉术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针刺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

    作者:孙彩琴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风后肢体痉挛是临床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该病的西医治疗以药物干预和运动疗法为主,药物干预毒副作用多,运动疗法起效慢且作用时间不持久[1].针刺疗法作为一种简、便、验、廉的传统康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方面独显优势[2].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二者结合的疗效显著[3];并且早期康复能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功能残障,降低后续的治疗成本[4].笔者采用针刺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芪丹泻肝托毒方联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45例

    作者:王可超;周密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数是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导致细菌侵入中耳黏膜、骨膜或达到深层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1].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伴有头晕耳鸣,甚至造成耳聋,严重者会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临床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3种,其中单纯型为常见,且多采用保守治疗,而另外两种类型则以外科手术为主.目前,临床治疗由于抗生素的耐药及副作用等,导致疗效不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CSOM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3].笔者临床采用中药芪丹泻肝托毒方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 黄芪白术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旭峰;胥冬梅

    便秘是消化道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饮食缺乏规律,加之社会老龄化等因素,便秘患者逐年增多.其中以慢性功能性便秘为主,多见于老年人,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5%~20%[1].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远期疗效欠佳.笔者采用自拟黄芪白术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自拟补虚通络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颖;任跃忠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多引起肾功能异常,严重者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1].DN的早期防治至关重要,早期干预可使病情逆转,一旦进展为终末期,则很难逆转且病死率高[2].DN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特异性治疗,西医临床多以降糖、调节脂代谢、降压、抑制炎症反应等对症治疗为主,虽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但长期治疗疗效欠佳,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3].中医药治疗DN能够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来缓解患者症状,逆转机体病理状态[4].本文笔者采用自拟补虚通络降糖方对早期DN患者进行干预,获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健脾解毒祛瘀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

    作者:黄立敏;姚健;章戬晖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以胃脘部不适、胀痛、消化不良为主症,且常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失眠等症状,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癌变率高,又称为癌前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HP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十二指肠液反流、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3].目前西医临床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4];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且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有其自身独特优势,可以控制、截断萎缩性胃炎进展,甚至可以逆转萎缩[5].笔者临床应用自拟中药健脾解毒祛瘀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5例,并观察其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病情分度的改善情况,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关键词:
  • 自拟疏肝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萍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伴假幽门腺化生和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属胃癌前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51 ~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50%以上[1].西医对CAG的治疗为对因治疗,虽然对于胃黏膜进一步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效果,但是在逆转黏膜萎缩、促进腺体恢复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处于瓶颈状态[2].中医药治疗具有可实行的个体化治疗、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可长期用药等优势,在CAG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笔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临床应用自拟疏肝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拨针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文卓;殷琴;张传斌;王晓萍;张秀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以腰腿部麻木、疼痛为其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目前,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及药物对症治疗等.中医定向透药属于理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方面疗效较好,但存在疗程较长,容易复发的不足[1].拨针是在筋膜学及骨膜学基础上,结合局麻针拨术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无论是疼痛的即刻效应、治疗时间,还是控制复发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2].本院从2015年1月-2017年7月采用拨针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即刻的镇痛效果还是降低复发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自拟二花醒酒汤灌胃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6例

    作者:杨玮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因过量饮酒所致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呈明显上升之势,该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文采用自拟中药二花醒酒汤灌胃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清肺润燥止嗽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金金;陆芳芳

    感染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急性期感染症状消失后而咳嗽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主要以少量咯痰或刺激性干咳为主,无其他特异性表现,目前对其发病规律和机制医学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所以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临床上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近年来,中医治疗感染后咳嗽取得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深受临床医师青睐[2],虽起效相对缓慢,却可从根本上予以治疗.本文笔者观察了自拟中药清肺润燥止嗽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壮骨强脊活血汤与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俞伟;沈鹏远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多发于老年人,而又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为典型[1].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脊椎塌陷、疼痛及后凸畸形,对患者的身体活动、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等均有严重的影响.以往的常规治疗方式,只能暂缓患者疼痛,长期疗效欠佳.近些年,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逐步发展与优化,被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OVCF[2].

    关键词:
  • 清热利湿健脾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

    作者:陆振华;高红萍;张金鑫;何冰冰;谢俊霞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清楚的慢性直肠、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伴有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呈慢性反复发作性,表现为直肠和结肠远端可发生炎症、糜烂或溃疡,有的也可向近端蔓延,以至遍及整个结肠,病变部位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1].其发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对其病因,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反应异常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因,但同时与遗传、心理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 贝蒌降逆利咽汤联合西药治疗喉咽反流所致咽喉炎42例

    作者:陈建能;王玄;张欣荣

    喉咽反流(LPR)所致咽喉炎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咽喉部,导致咽喉黏膜受损的疾病,主要表现咽喉痛、咳嗽、咽喉异物感、声嘶、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1].目前西医多采用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程长,且用药剂量不易把握,长期用药还可引发安全性问题[2].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较好效果[3].本文笔者采用贝蒌降逆利咽汤联合西药治疗该病42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醒脑开窍、通调督脉针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成军;李凤娟;冯伊利

    脑性瘫痪也即小儿脑瘫,指的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在发育时期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发的综合征,为严重致残疾病[1].小儿脑瘫治疗难度较大,很多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有严重的运动残疾,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佳[2].西医主张对脑瘫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针灸为中医治疗脑瘫的常用方法,临床研究获得良好进展[3].本文笔者尝试应用醒脑开窍、通调督脉针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池蓉蓉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是因椎间盘发生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神经根而出现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持续的疼痛会造成患者运动受限,影响工作和生活[1].当前针对LIDP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疗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关研究数据显示,90% LIDP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突出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非手术疗法主要有封闭、手法、牵引、药物、理疗等多种,且多以两种或多种方法联用.本文观察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汤剂治疗LIDP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自拟桃红通痹汤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的影响

    作者:焦生福;薛淑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统计DPN发病率高达75% ~85%,主要分布于年龄大且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1].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配合神经营养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血管活性药物、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药物长期服用易产生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限[2].传统中医药治疗DPN历史悠久,有多种治疗方法和有效病例,中医药多以辨证论治、疏通经络为原则,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内服中药、针灸、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人、穴位按摩等,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较佳.本研究笔者自拟桃红通痹汤足浴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现将详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化瘀清宫方防治曼月乐置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志韬;应翩;夏梦婷;邵一峰;周梦波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既有高效的避孕作用,同时兼有减少月经量,缓解慢性盆腔疼痛等作用,一专多能,是具有广泛应用潜质的妇科临床治疗药具[1].但由于部分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明显影响其临床满意率和使用依从性[2].本科总结既往临床经验,应用化瘀清宫方防治曼月乐放置后异常子宫出血,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自拟清热祛湿解毒方治疗慢性宫颈炎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燕燕

    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加、外阴瘙痒、小腹坠痛或隐痛,严重者可导致月经紊乱、不孕、宫颈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等病原微生物紧密相关,其中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2].数据显示女性HPV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超过一半以上的妇女曾一过性的感染过生殖道HPV亚型,因此积极开展HPV感染防治,对于防治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4].目前尚缺乏治疗HPV感染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HPV感染以及定期监测已感染人群是目前防治宫颈炎以及宫颈癌的主要方式[5].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行,有独特优势[6].笔者自拟清热祛湿解毒方治疗慢性宫颈炎并HPV感染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生大黄灌肠联合活血护胰方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范一平;陈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变复杂、病死率高,引起广泛的关注,SAP的救治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1].中西医结合治疗明确写入指南,实践证明中医药是治疗SAP的有效手段[2].中药大黄辅助治疗SAP肠麻痹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占有一定治疗优势[3].本院自2014年开始,将生大黄灌肠与中药活血护胰方应用于SAP患者的联合治疗,观察其对SAP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斌;王坤;王冬美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称之为“中风”,主要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猝然昏倒,昏迷,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主要症状[1-2].由于该病对患者的危害比较大,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规的西医治疗疗效尚不理想.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的病灶血液循环,同时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桃红四物汤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是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将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用于治疗脑卒中患者,旨在观察该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
  • 推拿联合麻杏桑芩汤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40例

    作者:王盈盈;叶假若;陈晓和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其特征是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呼吸急促、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夜间、清晨为著[1].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下降,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小儿的身体健康[2].西医治疗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为主,虽能较快缓解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且易产生副作用[3].本文采用推拿联合麻杏桑芩汤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理气通腑法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高危患者中的预防应用

    作者:蔡佳吟;陈亨平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发生肺实质感染性的炎症[1],发生率为5%~30%,是卒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死亡密切相关[2].误吸是一直以来临床公认的导致SAP的主要因素,但是卒中后免疫功能障碍诱发SAP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3].对于SAP高危人群可以提早预测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SAP的发生[4].笔者临床将中医理气通腑法应用于急性脑卒中SAP高危患者的预防干预,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温阳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从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主要特征为气流持续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加重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1].该疾病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反复发作.在COPD缓解期,西医多采取舒利迭抗炎治疗,但长期用药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致使疗效受限.而中医治疗COPD缓解期具有明显优势[2].本文观察了中医温阳活血法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黄花桑藤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肖阳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14 d至6个月内为脑卒中患者恢复的关键时期,此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偏瘫,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故恢复期偏瘫的治疗尤为重要[1-2].临床多以康复训练进行治疗[3],但单一的康复训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临床亟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2,4].本文观察了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中药黄花桑藤汤口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耳穴埋豆配合中药敷脐热熨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作者:遇雯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为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1].该病严重影响女性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为了寻找一种方便、安全、有效、患者易于坚持的疗法,笔者临床中采用耳穴埋豆与中药敷脐热熨法联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龙胆泻肝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超兰;胡正昌;杨向东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剂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CRP水平.

  • 参附、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平

    目的:观察参附、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参附、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两周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浆BNP(血浆脑钠肽)水平和LVEF(左室射血分数),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BNP水平治疗后两组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益于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黄枇烟吸入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31例临床观察

    作者:董晶;施航

    目的:观察黄枇烟吸入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枇烟吸入.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毒副反应,随访18个月观察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近期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4.5%和63.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痰血、胸痛、气短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损伤、肝肾功能损伤、腹泻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黄枇烟吸入联合吉非替尼可以改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并不增加毒副反应.

  • 消痰散结中药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对比

    作者:罗滢;陈贤;林雪波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中药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12.5~25.0μg/d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痰散结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总疗效,放免法检测血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变化,并进行用药安全性观察.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00% VS72.67%);对照组血清TSH水平降低,T3、T4水平升高,观察组未出现明显变化;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甲状腺结节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结节较对照组缩小(P<0.05),结节周围及内部血流观察组较多招租减少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痰散结中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较之左甲状腺素安全有效.

  • 泻肺化痰祛瘀汤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邸士军;王新斌

    目的:观察自拟泻肺化痰祛瘀汤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90例AE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泻肺化痰祛瘀汤口服;连续治疗用药15 d;评价临床疗效,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哮鸣、气短等症状的评分进行记录,检测肺功能变化及血清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含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血清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肺化痰祛瘀汤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肺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 通腑泄浊汤灌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洪波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汤灌肠配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肾衰竭(AFR)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泄浊汤灌肠,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的变化,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足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肾功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通腑泄浊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ARF,可发挥协同作用,延缓病情进展.

  • 中风穴位拍打操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舒适;顾燕华;徐中菊

    目的:探讨中风穴位拍打操在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学习练习中风穴位拍打操,两组干预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穴位拍打操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健脾柔肝活血通络方逆转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佳;姚飞;陈国祥;邹育良;骆建善;杨小平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活血通络方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健脾柔肝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以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脾柔肝活血通络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柔肝活血通络方具有逆转肝纤维化作用.

  • 妈咪爱联合三黄屏风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利然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三黄屏风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清LP(瘦素)及NPY(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照组妈咪爱口服,1.0g/次,2次/d,温水冲服,共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黄屏风膏贴敷,连用3~4d,共4周.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BMI指数变化,放免法检测血清LP及NPY水平变化,统计6、12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质量及BMI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血清LP及NPY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明显(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2.5%、12.5%,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9.4%、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三黄屏风膏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佳,能显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LP及NPY水平有关.

  • 养血柔肝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伟;周雪峰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方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另外给予养血柔肝方治疗,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各症状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Ⅳ-C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养血柔肝方可提高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早期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降低肝纤维化水平,且用药安全.

  • 当归栽培研究进展

    作者:龚成文;谢志军;米永伟;武伟国;蔺海明;孙裕;张东佳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1-2],早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当归人工栽培已见诸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700多年.随着气候变化与科技进步,当归栽培技术不断变革创新,经历了平地作畦种、育苗移栽三年延后栽培、覆盖起垄栽培等阶段,形成了种子繁育、种苗生产、移栽管理等一套成熟栽培技术体系.但在目前当归栽培技术体系中,还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如成药期抽薹问题、缺乏抗病及抗抽薹品种、连作障碍凸显、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滞后以及种子、种苗生产加工技术不完善等.因此,总结当归栽培研究进展,探讨下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当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以中医辨证为导向的高血压西药倾向性用药初探

    作者:刘金涛;吴山永;何明;王丽慧;张小庆;李秋菊;方水林

    目的:探索应用中医方法论研究高血压西药倾向化用药可行性.方法:观察痰瘀互结型和非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血尿生物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非痰瘀互结组比较,痰瘀互结组高血压患者TG、hs-CRP、REN、AngⅠ、ACE、AngⅡ、ADS、DA、NE、A以及24h尿ADS、DA、NE、A明显升高,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组血CF 0点、血CF 8点、24 h尿游离C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在相关高血压指南用药的指导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更有效;应用中医方法论研究西药倾向化用药具有可行性.

  • 针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徐文博;唐关敏;胡惠林;汪世军;金丹丹

    目的:研究针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电针干预组(EP)、电针对照组(EC).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EP组于手术前1周即每日给予电针“内关穴”(P6)处理,而EC组则予电针“外关穴”(SJ5)处理,免疫印迹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p-Akt的表达.结果:I/R组心肌细胞内质网相关蛋白Caspase-12、Chop较Sham组升高,EP组内质网相关蛋白Caspase-12、Chop较I/R组下降;EP组显著上调心肌组织p-Akt的表达,与I/R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I/R组相比,电针“外关穴”并未发现p-Akt的激活以及Caspase-12、Chop表达的下调.结论:针刺预处理通过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内质网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磷酸化有关.

  • 明清医家运用虫类处方治疗阳痿的用药规律探讨

    作者:程华焱;黄小松;陈祝;叶烽;竺湘江;商炜琛;项万林

    目的:通过对明清文献中治疗阳痿的虫类药物处方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和整理,探讨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思路.方法:对《中华医典》进行全面检索,收集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虫类处方,对药物分另按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按功效分析,明清医家治疗阳痿以补虚药为主占34.58%,尤其以补阳药为主占补虚药的56.25%;四气以温性药物比较多见,占53.64%;五味以甘味药多占35.86%,其次辛味药占24.39%、之后为苦味药占20%;归经用药以肾经药多占23.71%,其次分别是肝经19.44%、脾经16.16%、心经13.2%.结论: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用药规律为:①认识趋于全面,用药涉及多脏腑;②攻补兼施,仍以温肾补阳为主;③虫药平肝补益活血为主.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策略探讨

    作者:崔海峰;杨慧

    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指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妊娠28周之前的临床妊娠物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包括子宫解剖结构因素、患者的血栓前状态、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及其他不良因素[1].临床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不存在上述各类病因,使用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查明致病因素,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2].近年来伴随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研究探索可靠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生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 杨继洲寒热针法与针至病所理论关系之探讨

    作者:王潇依;王美萍;许荣正

    杨继洲在《金针赋》九六针法的基础上,于《针灸大成·策论》的《针有深浅策》中提出了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病机及针法,以九阳数、六阴数之针法在特定的穴位层面上加以操作,以达到治疗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临床病证.针至病所[1]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向病所或者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尖治疗理论.而从针至病所穴位层面性理论角度来诠释杨氏寒热针法[1],更能全面阐发寒热针法的临床应用及掌控性,以期对临床治疗寒热错杂病证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中医药科技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