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현대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7632
  • 国内刊号: 13-10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俞光岩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影响的显微CT观察

    作者:曾辉;赵许兵;周芳;李子夏;朱勇

    目的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的影响,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在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功建立SD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使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牙周炎组、骨碎补总黄酮组,每组12只.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骨碎补总黄酮240mg·kg-1·d-1.每组分别在给药后第15、30天各处死6只,采用显微CT对大鼠牙槽骨进行三维重建,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作用的影响.结果 各时间段骨碎补总黄酮组比牙周炎组牙槽骨丧失程度显著减小(P<0.05),且呈持续改善状态(P<0.05).给药15天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牙槽骨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骨小梁间隙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给药30天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牙槽骨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的骨小梁厚度、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显示出持续改善状态(P<0.05).结论 补碎骨总黄酮能够促进牙槽骨改建,对牙周炎治疗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 齿槽嵴裂植骨术后植入骨位置的临床评价

    作者:梁飞燕

    目的 应用牙三维成像(CBCT)对齿槽嵴裂植骨术后的植入骨位置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18名单侧完全性齿槽嵴裂患者,在齿槽嵴裂植骨术后3个月对植骨部位进行CBCT扫描,将齿槽嵴裂隙分割后对植入骨的位置进行定位.结果 齿槽嵴裂植骨术后,近远中向上植入骨的数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唇腭向上唇侧的植入骨数多于腭侧植入骨数(P<0.001);垂直向上,植入骨主要存在于裂隙侧中切牙的根中和根尖1/3,而鼻底及近牙槽嵴顶的植入骨数量较少(P<0.05).结论 齿槽嵴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位置主要位于裂隙侧中切牙的根中和根尖1/3处,且唇侧的骨量明显多于腭侧的骨量.

  • 环氧化合酶-2蛋白在人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雨;李乐;张兴乐;王鹏

    目的 探讨环氧化合酶-2在成釉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在77例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6例恶性成釉细胞瘤(恶性AB)、9例瘤旁黏膜及9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AB、恶性AB及瘤旁黏膜中均有COX-2的明显表达,恶性AB阳性率高,为100%,依次为成釉细胞瘤81.8%、瘤旁黏膜77.8%,正常口腔黏膜轻微表达其阳性率为44.4%,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B中COX-2高表达,且明显高于正常黏膜;COX-2可能参与AB的发生发展,AB的侵袭性增加和恶变与COX-2的高表达相关.

  •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区IL-12p40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玉霞;潘卫红;余红兵;刘加荣;李娜萍;蔡杨;郑蓉

    目的 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区培养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2p40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取经病理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病损组织做细胞培养:分为OLP组、OLP+BCG-PSN组,每组6例,在角质形成细胞长满时加入BCG-PSN,用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在培养6h、12h、24h、48h分别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12p40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①整个细胞生长期间为单一的角质形成细胞,细胞为椭圆形或多角形,呈现典型的铺路石状,符合上皮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形态特征.②在不同的培养时段内,BCG-PSN共同培养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产生IL-12p40的减少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6h F=7.87 P=0.0186,P<O.05;12h F=10.31 P=0.0093 P<0.05; 24h F=16.57 P=0.0022 P<0.05; 48h F=17.3 P=0.002 P<0.05).结论 BCG-PSN可能通过对OLP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12p40有直接的抑制效果起到减轻T细胞引起的直接损伤、降低局部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 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张丽芳;密东祥;陈梦楠;王冰;徐文秀;李天侠

    目的 评价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择40颗离体牙作为实验对象,按嵌体制作要求制备近中(牙合)面洞,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氟保护漆组);C组(Medental牙本质小管封闭剂组);D组(氟化钠甘油组);E组(皓齿脱敏凝胶组).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将树脂嵌体粘于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处理及未处理的牙本质表面(对照组).所有样本经冷热循环后染料浸泡,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微渗漏情况.结果 5组均发生了微渗漏,B和C组渗入较深,A,D,E组渗入较浅.结论 Medental与氟保护漆增加了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微渗漏值;而氟化钠和脱敏凝胶未降低水门汀的抗微渗漏性能;轴壁的抗微渗漏能力好于龈壁.

  • 正畸去粘结后托槽底板残余物分析

    作者:赵越;曲晓东;邵玶

    目的 通过分析托槽底板残余物,评估去粘结后是否能够恢复釉质初形态.方法 选取人离体前磨牙40颗,分别使用两种粘结剂粘结托槽,测定抗剪切强度(SBS)和抗拉伸强度(TBS).同时选取使用这两种粘结剂的共20名患者,矫治后去除托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托槽底板残余物中是否存在釉质,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进行元素分析.结果 ValuxTM Plus光固化树脂组SBS和TBS均大于京津釉质粘结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没有发现托槽底板有明显的釉质存在,但EDX分析所有样本均显示钙的存在.结论 无损伤的去粘结过程的目标暂未达到,正畸医生应慎之.

  • 25例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病例分析

    作者:罗晨;赵燕平;马绪臣

    目的 总结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病例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 对25例临床诊断为BRONJ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3例,年龄35~81岁;其中23例曾患恶性肿瘤,另2例为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多为患区反复肿痛、流脓和牙齿松动.25例共存在31个病灶.所有患者的X线表现均有颌骨密度改变.其中9处颌骨病变仅表现为骨密度改变而未形成死骨,为早期病变;其它X线表现包括死骨形成(22个)、牙槽窝不愈(17个)和骨膜反应(10个).结论 BRONJ早期X线表现为颌骨密度改变和线状骨膜反应,晚期可形成死骨,常累及多个象限.

  • 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陈保;何磊;吴楠;谷雅楠;王左敏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4年朝阳医院口腔科需要进行IMTM拔除、全景曲面体层片(panoramic radiography,PAN)显示IMTM根尖部与下颌管相邻、部分重叠或显影不清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进一步CBCT检查,而对照组仅拍摄PAN.每组男、女患者各30例.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IMTM.术后立即记录拔牙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3d电话回访患者疼痛、出血、肿胀及下唇麻木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拔牙时间、断根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肿胀发生率以及术后下唇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1.7min、5%、8.3%、5%、16.7%和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1min、16.7%、20%、11.7%、28.3%和6.7%),其中拔牙时间、断根率及术后下唇麻木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CBCT应用于IMTM微创拔牙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达到更好的微创效果.

  • 口腔显微镜下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世俊;于兰;吕敏敏;张岩;褚青松;张彦升

    目的 通过口腔显微镜下进行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根面覆盖来治疗牙龈退缩,观察该牙周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显微镜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对15例患者的20颗Miller's Ⅰ or Ⅱ型颊侧大于等于3mm的牙龈退缩的患牙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分为A(口腔显微镜)组和B(常规视野)组.分析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在基线水平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相关指标(龈退缩深度RD、根面覆盖率RC和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角化龈宽度GW,牙龈厚度GT,),并分析有可能影响龈瓣成活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同一时间点上,RD、RC、CAL、GW、GT两组间比较口腔显微镜组都优于常规视野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腔显微镜下应用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牙龈退缩区域的覆盖,效果安全可靠.

  • 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内毒素作用下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丽丽;陈秀英;刘振华

    目的 初步研究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增殖以及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下淫羊藿苷对hPDLC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并鉴定hPDLC,采用MTT方法检测淫羊藿苷(0、10-5、10-6、104、10-8、10-9、10-10mol/L)作用下hPDLC增殖的变化;利用PCR、ELISA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在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细胞IL-6分泌的情况.结果 一定浓度范围下(10-6~10-7mol/L)淫羊藿苷对hPDLC的增殖具有积极作用;在10μg/mL LPS作用下hPDLC的IL-6表达增多、活性增强,加入10-6mol/L淫羊藿苷处理后,对此加强效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作用下淫羊藿苷可促进hPDLC的增殖;同时,淫羊藿苷对LPS导致hPDLC的IL-6表达增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氧化锆种植体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韩建民;工藤忠明;林红;郑刚;洪光

    目的 探讨成骨细胞对氧化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材料的生物学反应,为氧化锆种植体用于临床提供基础参考.方法 制备直径15mm,厚度1.5mm的氧化锆和纯钛样本,氧化铝水砂纸抛光,白光干涉测量仪测量材料表面三维形貌,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材料表面接触角,采用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于材料表面,分别在第1天,4天,7天进行细胞计数,并测定细胞内mRNA含量;在第1天和3天时,采用FDA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氧化锆,但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接触角.细胞增殖试验显示两者具有相似的细胞附着和生长,以及细胞内mRNA含量,FDA荧光染色显示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结论 氧化锆和纯钛材料相对成骨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

  • 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熙;刘莎

    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现象成为口腔种植治疗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骨缺损后修复骨缺损区材料的选取曾有过大量的研究,大量修复材料被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均各有利弊.近几年,随着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的出现,使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在种植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
  • 根管治疗中器械折断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钱海虹;刘玲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首选和重要的方法[1].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清洁三个环节.根管预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拔髓针、扩大针、扩孔钻、镍钛锉、螺旋充填器等器械折断,从而阻塞根管,影响根管通畅和成型困难,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因此,减少或避免器械折断,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是临床口腔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现就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器械折断情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养护器械提供参考.

    关键词:
  • ldh基因在龋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刘雅丽;陈思佳;张晨;张向宇

    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 ~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是致龋菌的重要特征,是龋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多数口腔细菌可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随着代谢酸性产物在牙菌斑内的不断累积,局部pH值逐渐降至临界pH范围,引起牙齿硬组织脱矿,发生龋损.

    关键词:
  • 下颌前磨牙区多发性多生牙3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樊彤海;陶海彪;林仁;胡剑沛

    多生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牙齿数目发育异常,指牙齿数目多于正常牙列(乳牙列20颗,恒牙列28-32颗)[1],可发生在牙弓的任何部位,以上颌前牙区多见,其发生率为1%~3%[2],一般为1~2颗,多于3颗的多发性多生牙的发生较为少见.我院接诊双侧下颌前磨牙区多发性多生牙3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CBCT指引下取出误入咽旁前间隙下颌阻生第三磨牙1例报告

    作者:王陈保;王静娴;何磊;谷雅楠;范晶;王左敏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手术.由于IMTM变异性大、存在多种阻生情况、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视野局限等原因,拔除IMTM也是拔牙手术中难度大的手术.拔除IMTM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或继发症[1,2].由于舌侧骨壁较薄弱,拔除IMTM(特别是低位、水平阻生的IMTM)时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可造成舌侧骨壁折裂并将患牙推入咽旁前间隙中.咽旁前间隙(即茎突前间隙)位于咽腔侧方茎突前方呈锥体形,其内分布着咽升动脉、颌外动脉的扁桃体支及疏松的蜂窝结缔组织;其后方为咽旁后间隙(茎突后间隙又腮腺床含颈鞘重要解剖结构).因此,发生IMTM误入咽旁前间隙时,不宜盲目用器械探寻,以免将IMTM推向深处,损伤大的血管、神经.

    关键词:
  • iRoot SP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杜勇;李浩渤

    目的 iRoot SP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陶瓷材料,主要用于根管充填和髓室底穿孔的修补,本研究主要探讨iRoot SP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选取12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63颗以iRoot SP作为根充糊剂和牙胶尖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63颗以Vitapex糊剂作为根充糊剂和牙胶尖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分为Ⅰ级和Ⅱ级,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间的差异.结果 24h、7d、3个月后A、B组间的Ⅱ级反应发生率相似,二者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SP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临床表现与Vitapex糊剂相似,是一种可靠的根管封闭剂,可以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

  • ProTaper和K3预备对上颌前磨牙根管形态影响的研究

    作者:夏庆银

    目的 比较ProTaper和K3预备对根管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畸减数拔除含颊舌双根管的上颌前磨牙40颗,把80个根管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K3预备根管,预备前后分别三维成像,记录预先设立的根管横断面、颊舌向切面、近远中向切面三个位点的三维数据,根据预备前后的三维图像评价根管预备的效果.结果 K3组相对于ProTaper组对牙本质的切削量少,对根管形态的影响较小,ProTaper组和K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3组预备后的根管形态优于ProTaper组.K3预备后能较好的保持根管形态,对根管壁牙本质的切削量少,较少地削弱了余留牙体组织的抗折力.

现代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