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현대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7632
  • 国内刊号: 13-10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俞光岩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在种植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炜;宋应亮;李德华;姜茂庆;姜慧娟

    目的 介绍种植体支持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比较传统整体铸造和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的差别;方法对10例无牙颌患者进行激光焊接杆式附着种植覆盖义齿的修复(其中5例曾使用整体铸造杆式附着体修复),修复后3、6月进行复查和X线片检查;结果 10例无牙颌患者均感到修复后义齿稳定,固位好;X线片显示杆式附着体与种植体间密合性好;结论 激光焊接杆式附着体可以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稳定、固位和密合性,优于整体铸造法,值得临床推广.

  • 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眶腔容积改变与眼球内陷相关性研究方法初探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测量

    作者:安金刚;张智勇;张益

    目的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CT影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非单纯性眼眶骨折术前术后眶腔容积变化,为定量诊断和矫治骨折继发眼球内陷探索可行性研究方法.方法 2004年10月~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创伤中心经治的7例颅颌面创伤合并单侧非单纯性眼眶骨折.投照薄断层(0.625mm)CT,将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图像分析软件,对眼眶及眶内容物进行三维重建.描述眶腔破坏特征.测量眼球突度、原骨折和虚拟恢复眶外缘后的眶腔容积,并做术前术后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该系统可形象直观地显示眼眶畸形部位、范围,定量明确眼眶体积扩大量.在该类眼眶骨折中,骨折可波及整个眶壁.与眶缘骨折相比较,眶壁骨折与眼球内陷关系密切.术前术后比较,眼球内陷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健患侧眼眶体积之差进一步缩小.结论 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出骨折眶壁畸形,以及健患侧眶腔体积的差异.球前和球后眶腔容积差可以为进一步探求眼眶破坏与眼球内陷的相关关系及量化诊断提供重要参数.

  • 口腔粘膜缺损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战鑫;徐洋;孙宏晨

    目的 评价自体中厚皮片和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粘膜补片两种方法治疗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粘膜缺损的病例共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6例,缺损部位为舌、口底及腭部,A组用自体中厚皮片修复,B组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粘膜补片修复,用反包扎法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两组均无失败病例,A组有2例大部分成活,B组均完全成活.A、B两组3个月后收缩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口腔粘膜缺损,效果满意.

  • 石家庄地区正常(牙合)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

    作者:田海英;左艳萍;董福生

    目的 对石家庄地区正常(牙合)成人应用McNamara分析法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建立石家庄地区正常(牙合)成人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正畸和正颌外科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石家庄地区正常(牙合)成人74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并与上海地区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得出石家庄地区正常(牙合)成人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范围及正常颅颌线距特征,并发现石家庄成年男性的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前下面高、上切牙突距大于女性,石家庄成年男性的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上切牙突距大于上海成年男性.结论 McNamara分析法定量地反映颌骨间失状和垂直关系,线距测量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 第一磨牙冠方预展后根管弯曲度的改变及对初锉选择的影响

    作者:张杰;岳林

    目的 探讨冠方预展后离体第一磨牙各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及对初锉选择的影响.方法 上下颌离体第一磨牙各30颗,共163个根管, 平行投照法拍摄X线片,用Schneider法测量根管弯曲度,用GG钻进行冠方预展,比较预展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初锉大小的变化.结果 冠方预展后弯曲度比术前减小4.9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原始弯曲度越大,预展后弯曲度的改变也越大.冠方预展后各根管初锉号数比术前增大,平均为0.06±0.05mm.结论 冠方预展去除了根管上段的干扰,减小了根管的弯曲度,增大了初锉号数,使根管根尖部的预备变得容易,有效.提倡在根尖部预备之前先行冠方预展.

  • 乳牙化学机械去龋

    作者:汪俊

    目的 比较化学机械去龋和常规车针钻磨去龋间去龋时间、局麻需要及患儿的配合情况等的差异.方法 选择129颗患(牙合)面牙本质龋的乳磨牙为实验样本,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化学机械去龋或常规车针钻磨去龋,记录去龋时间、局麻需要及患儿的配合程度.结果 43颗牙常规去龋,86颗化学机械去龋.化学机械去龋平均时间为9.3±3.6分钟,而常规去龋为3.2±1.2分钟,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与常规去龋相比,化学机械去龋可以减少局麻的需要;而且化学机械去龋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也较常规去龋组的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化学机械去龋能有效去除乳牙龋坏,减少局麻的需要.

  •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水平投照X线影像特点

    作者:尹兴喆;张成飞;林琼光;王欢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水平投照X线影像特点.方法 对77颗离体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水平投照,两周后集中读片,将X线表现与离体牙牙根、根管形态和分型情况进行比较,总结离体牙C形根管水平投照X线影像特点.结果 具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的水平投照X线影像在牙根、髓腔、根管三方面有共同特点.牙根影像:①牙根影像呈单根,根尖锥形或结节状,中间有条索状或棒锤状X线低密度区;②似双根,根尖呈较宽的方圆形,"两根"之间由X线密度降低区连接,X线低密度区由根分歧处较窄渐向根尖区轻度增宽,"两根"尖部较圆钝.髓腔影像:髓腔深窄,髓室底近远中根管口距离近,一般不大于髓室底水平处牙根直径的1/3.根管影像:双根管或三根管影像,在根尖1/3汇合,或者有靠近趋势后又分开.除外粗大单根管影像.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X线影像具有一系列特点,对临床判断有一定帮助.

  • 埋伏上颌中切牙影像学分类

    作者:张万林;柳登高;张祖燕;马绪臣

    目的 应用口腔颌面专用锥形束CT检查分析埋伏上颌中切牙的影像特点并进行分类.方法 收集上颌埋伏中切牙120例,共计125颗上颌埋伏中切牙.采用New Tom QR DVT-9000 Cone Beam CT扫描后进行多层断、曲断以及三维重建观察埋伏牙的形态、位置、朝向以及与相邻牙、牙列的位置关系.结果 上颌埋伏中切牙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后翻型48例(共计51颗);②后钩型29例(29颗);③后前水平型25例(共计26颗);④高位型(垂直或倾斜)18例(共计19颗).后翻型和后钩型牙多弯曲畸形.结论 口腔颌面专用锥形束CT检查可为临床医师的进一步治疗设计或手术前入路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后翻型和后钩型牙多弯曲畸形,根细小,很难将其导入正常位置,应选择拔除后修复;后前水平型和高位型(垂直或倾斜)牙形态多数正常,应将其导入正常位置,恢复牙列完整及美观.

  • 人工牙龈比色板对视觉比色结果的影响

    作者:高承志;刘海山

    目的 通过分析使用带有或不带有人工牙龈的比色板比色准确率,判断人工牙龈对视觉比色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测色加视觉的方法筛选出颜色接近之色标配成实验用比色板,选出7个色标并遮盖色标号作为比色目标,5年以上修复临床经验医师10人为受试者,在统一条件下对7个比色目标进行3组视觉比色,分别为比色目标与比色板均不使用人工牙龈(简称A组),仅比色目标有人工牙龈(简称B组),比色目标与比色板均使用人工牙龈(简称C组).分别记录比色结果正误数量并计算正确率.结果 经统计检验B组与A组、B组与C组之间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C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在比色目标有人工牙龈情况下,使用配有人工牙龈的色标时比色正确率远高于不使用人工牙龈的色标.结论使用人工牙龈有利于临床上取得正确比色结果,它可以通过部分弥补了牙龈与牙齿颜色的反差对比、使色标更能反映就位后的终颜色、去除干扰等发挥作用.

  • 浸泡消毒藻酸钾印模对模型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陈树国;李磊;李长明;沈文静;张钊;代清影

    目的 使用不同消毒剂浸泡消毒口腔印模,观察其对模型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制取塑料母模印模试件60件,按消毒剂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个试件,分别浸没于2%强化中性戊二醛,0.5%次氯酸,0.1%碘伏中.每组再按消毒时间不同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浸泡10min、20min、30min后取出灌注模型.对照组6个试件直接灌注模型.24h后测量显微镜测量各组石膏模型(|)6近远中径(MD),(|)6颊舌径(LB), 6(|)6间距(CA),(|)36间距(AP)线性长度值.SPSS10.0做统计学处理,统计藻酸钾印模浸泡前后模型尺寸有无显著改变及改变量.结果 ①使用析因设计两因素方差分析对模型测量值MD,LB,AP,CA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处理组P值均小于0.05,区组因素P值均大于0.05.②使用Dunnett-T检验把浸泡各时间组模型尺寸与浸泡前比较,结果显示浸泡10min模型线性长度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别,浸泡20min,30min组各测量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浸泡消毒藻酸钾印模,消毒剂种类不影响模型尺寸稳定性.消毒时间可影响模型尺寸稳定性.②随浸泡消毒时间延长,模型尺寸改变增大,浸泡30min内尺寸改变在临床允许范围内.

  • 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香兰;邓婧;符大勇

    目的 研究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洞型、不同材料充填后牙体抗折强度的改变.方法 选用因正畸拔除的无龋、无损伤、完整的前磨牙,左右同名牙配对,共48对,分为6组.每对配对牙中,一个做试验,另一个完整牙做对照.实验牙根管治疗后分别制备MO/DO洞,MOD洞,O洞,再分别用银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置于万能实验机上测试每对牙的大载荷.用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抗折强度的差别.结果 银汞充填MO/DO洞的抗折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牙(P<0.01).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各类洞的抗折强度与对照牙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根管治疗后用光固化树脂充填前磨牙的各类洞,牙体的抗折强度优于用银汞充填者.

  • 半导体激光模拟根管内照射抗菌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万红;林军;朱婉萍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对三种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 用2mW的半导体激光对三种细菌悬液分别照射1、3、5分钟后,计算其杀菌率.结果 激光对各菌种的杀菌率依次为产黑色素杆菌48.26%、70.37%和90.65%;消化链球菌为57.04%、74.50%和90.69%;核梭杆菌为52.43%、78.14%和90.23%.结论 半导体激光对三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激光杀菌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 TGF-β1影响钛表面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体外研究

    作者:盛迅;丁仲鹃;钱捷;杨策尧

    目的 动态观测TGF-β1和钛片表面微形态对胎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传代后的成骨细胞接种于不同处理(机械打磨、喷砂处理TPS)钛片表面,加入外源性TGF-β1(浓度为10ng/ml)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检测细胞内ALP和细胞外OC的合成分泌状况;设置玻片对照组.结果 外源性TGF-β1后对各组钛片表面的成骨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细胞接种后期抑制作用更明显.细胞接种早期,ALP活性和OC分泌量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未加因子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细胞接种后期,成骨细胞ALP合成在机械组与未加因子相比明显减少(P<0.05),喷砂组和TPS组则仍然增加;OC分泌量在机械组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而喷砂组和TPS组OC分泌与未加因子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 浓度为10ng/ml的外源性TGF-β1对不同钛片表面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外源性TGF-β1和粗糙钛片表面对成骨细胞分化有一定协同促进作用.

  • 纳米复合树脂牙与普通树脂牙显微硬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白鸣霞;李长福;徐连来

    目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普通树脂牙、纳米树脂牙和自研纳米人工牙显微硬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方法 用动态超显微硬度仪对试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经动态超显微硬度仪测试,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复合树脂牙的维氏硬度分别是:427.67Mpa、469.67Mpa、706.33Mpa、666.33Mpa(P<0.05),我们研制的纳米树脂牙硬度为577.67Mpa.结论 研制的人工牙显微硬度优于普通树脂牙,但与塑钢牙、纳米牙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 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学研究——兼论人体外复合细胞相容性观察

    作者:王来平;周来生;刘青;陈柯;陈梅梅;康然刚;周媛;白冰;黄晓君;叶茂昌

    目的 用预制型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实验动物山羊的下颌骨角部大型箱状缺损行骨重建,评价其及其降解产物对血液和植入区周围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反应;和人体外复合细胞培养的生物相容性观察.方法 15只雌性山羊作为实验组,术后4,8,12w处死动物对相关重要脏器进行大体解剖学和组织病理观察;另取雌性山羊15只作为对照组;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行细胞形态、电镜和MTT观察.结果 血液学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重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未见形态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支架置入区域病检符合组织工程骨的愈合过程;人体外复合细胞培养的检测中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生物相容性观察提示:本支架材料无急慢性毒性反应和超敏反应,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技术对微拉伸粘拉力的影响

    作者:陈小贤;葛立宏

    目的 比较恒牙牙本质龋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法和使用球钻的传统方法去腐后的窝洞和树脂充填材料之间的微拉伸粘接力的大小.方法 将新鲜拔除的且有冠部牙本质龋的28颗恒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颗,一组使用Carisolv化学机械法去腐,另一组用慢速球钻去腐.去净腐质后,每颗牙用Single bond粘接剂粘接,3M通用树脂充填.样本置于37℃生理盐水中保存24小时,沿粘接界面较平坦处切取截面大小约0.5mm×1.5mm的小柱,施以1mm/min的拉伸速度,测量并计算单位面积的微拉伸粘接力.结果 Carisolv组(20.9±3.6MPa)和球钻组(21.5±4.3MPa)的微拉伸粘接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risolv的使用不影响牙本质和树脂的粘接力.

  • p27kip1基因转染与化疗药联合应用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文书;张茹慧;徐雅娟;徐勇忠

    目的 探讨人p27kip1基因转染与化疗药联合应用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从正常组织中克隆人p27kip1基因连接至pcDNA3真核表达载体上,应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舌癌Tca8113细胞,观察外源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整合及表达,以及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加用化疗药物后的生长情况.结果 成功克隆p27kip1cDNA并构建p27kip1真核表达载体,将其导入Tca8113细胞中,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p27kip1基因的细胞株,转染p27kip1基因的细胞显示了对化疗药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增高.结论 p27kip1基因转染提高了化疗药对舌癌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TGF-β1在db/bd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表达的研究

    作者:葛志华;高福禄;王春艳

    目的 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引进日本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近亲交配,其纯合子后代,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型糖尿病小鼠.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每组五只,HE及SP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图像分析,光镜观察颌下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统计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结果 随着糖尿病发展,颌下腺实质组织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间质纤维增生,TGF-β1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结论 db/db糖尿病使小鼠颌下腺TGF-β1表达增强,同时有间质纤维增强,TGF-β1表达上调可能与糖尿病间质纤维增生密切相关.

  • 辛伐他汀抑制正畸牙齿移动后复发距离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光红;陈远萍;侯建华;孙华丽

    目的 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牙齿复发距离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天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分别在加力装置去除时及其后1周、4周,测量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距离,测量体重.结果 ①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②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齿移动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剂量越小复发程度越小,低剂量组复发百分率低.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地抑制实验性牙移动后牙齿复发的程度,低剂量时效果明显.

  •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前后关节液一氧化氮含量检测及临床研究

    作者:常攀辉;王东

    目的 研究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前后关节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改良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7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上腔灌洗前后关节液中一氧化氮水平和1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临床指标选择开口度、下颌前伸、侧向运动和疼痛程度.结果 10例志愿者有一例检测出NO含量(0.17μmol/L).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前关节液NO含量(0.667μmol/L~11.111μmol/L)治疗后关节液NO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一氧化氮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理过程有关,关节上腔灌洗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显著.

  • 神经内结缔组织增生与三叉神经脱髓鞘的关系

    作者:周剑虹;姜晓钟;赵云富;李崴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内结缔组织改变与神经脱髓鞘的关系.方法 对手术切取的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标本及对照标本行髓鞘染色,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横截面形态改变,并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测量.结果 形态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都显示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明显脱髓鞘,神经内结缔组织显著增生,F检验证实二者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 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内神经内结缔组织增生,可能是TN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 充填术前牙本质小管预封闭技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向宇;李莺;孙志滢

    目的 龋病治疗预备窝洞后,牙本质小管口呈开放状态.来自充填体等的外界刺激,可能对牙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这些不良作用,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充填术前预先将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技术,隔绝外界与牙髓组织之间的通道.方法 预备洞型后,先将窝洞底涂布一层保护涂层将牙本质小管预先封闭,再进行常规充填,与常规龋病治疗洞衬技术进行扫描电镜下对照实验观察.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呈开放状态;使用了保护涂层的实验组,涂层与牙本质结合面结合紧密,封闭了牙本质小管口.结论 本研究方法,有良好的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为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 上颌快速扩大兔腭中缝组织改建的连续组织学研究

    作者:张卫兵;马俊青;王林

    目的 研究上颌快速扩大腭中缝牵张成骨的连续过程及规律,了解快速扩张腭中缝的缝组织反应和组织再生机理.方法 选用处于生长期新西兰大白兔52只,随机分为13组,实验组5组、对照组6组,荧光标记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组.采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Haas矫正器)扩张兔上牙弓,快速扩张期2周,固定期4周.扩张速率为0.25mm/12h,共扩张牵引14 天,分别于即刻、第7、14、21、28、42 天取材,标本常规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荧光标记观察快速扩张腭中缝成骨活动的情况.结果 快速扩张2周后可见腭中缝明显增宽,可见创伤性反应,成骨和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大量胶原纤维沿扩张力方向有序排列,成骨活动沿骨缝边缘平行沉积.快速扩张的腭中缝有强烈的血管生成反应,新生骨组织改建活跃,直至新的骨缘形成,缝恢复正常的形态.荧光标记观察实验组骨沉积带明显宽于对照组.结论 扩张的腭中缝新骨改建主要发生在腭中缝骨缘.腭中缝改建的过程是纤维修复和骨组织再生过程.

  • 中药黄芩苷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会英;赵满琳;尹梓兆;李国兴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对脂多糖(LPS)抑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活性及对LPS损伤HPLFs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技术、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结果 LPS浓度为100μg/ml时明显抑制细胞活性,同时加入LPS和黄芩苷后,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100μg/ml LPS对HPLFs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线粒体损伤严重,同时加入LPS和黄芩苷(10μg/ml)后,与LPS组比较,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细胞器结构表现也较正常.结论 中药黄芩苷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LPS抑制HPLFs活性和LPS损伤HPLFs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解LPS及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阻止LPS进入细胞内部有关.

  • 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咀嚼肌中MMPs表达

    作者:孙慧玲;周洪;邹敏

    目的 研究功能性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后咀嚼肌中MMPs表达,探讨功能性颌骨矫形过程中咀嚼肌适应性变化的分子机制,为矫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二腹肌前腹中MMP-2、MMP-9表达.结果 ①大鼠二腹肌前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MMP-2mRNA、MMP-9mRNA均表达.②MMP-2蛋白表达水平在14d(P<0.01)和21d(P<0.05)组有差异;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7d(P<0.05)、14d(P<0.05)和21d(P<0.01)组均有差异,实验组均表达增强.结论 ①MMP-2、MMP-9参与了咀嚼肌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②功能性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后咀嚼肌中MMP-2、MMP-9参与了咀嚼肌的适应性变化.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小平;陈伟建;赵余祥;刘秀祥;翁新茫

    笔者2002年12月~2005年5月使用多层螺旋CT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容积扫描,并通过工作站对埋伏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湖南省口腔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生背景及其成绩分析

    作者:伍洪波;张绍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笔者对湖南省2001年~2004年报名参加口腔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背景及其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期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快套式附着体义齿修复未端游离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彭蓓;杨杨;张晓瑜;刘梦桃;王祥云

    笔者自2002年以来,将快套式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应用于8例单侧未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经随访观察,效果较好.

  •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长期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单丽华;崔占琴;沈庆华;高琪;邱志香

    正畸治疗后釉质表面脱钙,尤其是白斑的形成与固定矫治器粘接托槽密切相关,Mitchell[1]发现约15%~85%的患者牙齿发生釉质脱钙或白垩斑.O'Reilly[2]等发现托槽粘上一个月后,即可引起脱矿,可在周围釉质区检测到明显脱矿.釉质脱矿与粘接托槽及酸蚀有关,经过表面磨耗白垩斑可能变浅或消失,也可能治疗5年后仍然存在而影响美观[3].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说明了正畸治疗中发生的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

  • 左下颌血管内皮肉瘤1例

    作者:白九评;张旭东;董福生;李建英

    血管内皮肉瘤是内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肉瘤的共同表现为:发病年龄小;病程快;多呈现为实质性(或有分叶)肿块,表皮下粘膜血管扩张充血,晚期开始出现溃疡或溢液;一般较少出现淋巴转移,但常发生血循环转移;晚期肿瘤可呈巨大肿块,全身多见恶病质.绝大多数软组织肉瘤的基本治疗方法为局部根治性广泛切除,即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一般来说,口腔颌面部肉瘤的预后比癌症差.我院于2004年11月30日收治左下颌血管内皮肉瘤1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与口腔癌

    作者:谷建琦;张英怀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基因是Ohta 等用外显子捕获法获得的人类基因.许多研究表明,FHIT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而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甚至缺失.近几年有关FHIT在肿瘤中的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FHIT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就FHIT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口腔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 RNA干涉技术治疗STAT3高表达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炜炜;张茹慧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具有同源性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导致靶mRNA发生序列特异性降解的现象.如果知道引起某种疾病的基因的mRNA序列,则可以使用具有干扰作用的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来阻止其表达.近年的实验表明,应用siRNA技术可以使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沉默,抑制其在癌组织中的活化,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凋亡.siRNA技术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应力作用于髁突软骨细胞信号转导的可能机制

    作者:李煌;徐芸;李松

    应力作用下,髁突软骨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改变[1~5],如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对于外源性机械力学信号,髁突软骨细胞是如何识别并作出相应的生物学反应呢?研究表明,应力作用下,髁突软骨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复杂交叉,涉及多种生物分子,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就髁突软骨应力信号转导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 下斜方肌皮瓣和肩胛背动脉皮瓣在头颈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毛驰;俞光岩

    Baek等于1980年首次将下斜方肌肌皮瓣(lower trapezius myocutaneous flap, LTMF)应用于头颈部重建[1],随后该组织瓣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成为头颈重建常用的带蒂组织瓣之一.传统的LTMF是以颈横动脉的浅支作为血管蒂,后来的研究证实了颈横动脉的深支(肩胛背动脉)在LTMF血供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术中将该动脉包含在LTMF内的意义[2,3].晚近又出现了单纯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的扩展斜方肌皮瓣(extended lower trapezius myocutaneous flap,ELTMF)或肩胛背动脉皮瓣(dorsal scapular artery flap,DSAF)[4~6].ELTMF优于传统LTMF的是其皮岛设计位于斜方肌的更远端,因而有更长的血管蒂,而且组织瓣制备时无需切断斜方肌的上部肌纤维,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肩功能.本文对LTMF及DSAF作一简介.

  • 西藏那曲藏族学生砖茶型氟牙症调查与分析

    作者:黄克强;李春山;席焕久;赵桂芝;王鲲;任甫

    目的 了解西藏那曲藏族学生氟牙症流行情况及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2~17周岁的471名藏族学生进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氟牙症按Dean分类法,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统计分析,饮用酥油茶与氟牙症的相关性分析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结果 氟牙症患病率为53.5%,氟牙症指数为1.09,属中度流行地区;饮用水源氟化物含量不高(0.03~0.34mg/L),当地常用茶叶的氟化物含量高于内地(t=3.445,P<0.05),氟牙症的发生与饮用酥油茶呈高度正相关(χ2MH=9.865,P<0.01;OR=2.065,P<0.01).结论 7岁前长期大量食用酥油茶是当地藏族学生氟牙症流行的主要病因,即属于砖茶型氟牙症;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改进茶叶品质,减少酥油茶摄入量,以降低氟牙症的患病率.

  • 乳牙菌斑液pH值与患龋状况及摄糖频率的关系

    作者:王俭;郑树国;王晓灵

    目的 分析乳牙菌斑液pH值与患龋状况及摄糖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93名北京城区3~5岁儿童,根据患龋情况分为重症婴幼儿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组47名,dt≥5;无龋(Caries Free,CF)组46名,dmft=0.分别收集集合菌斑,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法测定受试者乳牙菌斑液pH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对两组受试者每日摄糖频率进行调查,分析菌班液pH值与摄糖频率的关系;并在S-ECC组分析菌斑液pH值与dt的关系.结果 S-ECC组菌斑液pH均值低于CF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ECC组患儿每日摄糖频率高于CF组;乳牙菌斑液pH值与摄糖频率呈负相关关系;S-ECC组菌斑液pH值与dt相关(P<0.05).结论 乳牙菌斑液pH值与摄糖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S-ECC组儿童与CF组儿童相比,其菌斑液有更大的致龋潜能.

  • 北京市幼儿园3~4岁儿童龋齿活动性研究

    作者:李静;秦满;谢盼

    目的 调查北京市幼儿园3~4岁幼儿龋的患病情况,了解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的特点;并通过龋齿活动性实验研究,揭示这部分儿童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与龋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3~4岁的20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行龋齿检查并采集菌斑和软垢混合样本进行龋活动性(Cariostat,Sankin Co,Tokyo)检查.结果 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为47.34%;龋均dmft(s)=1.96±2.92(2.96±5.10),dt(s)=1.84±2.77(2.82±4.92);患龋儿童的龋均为dmft(s)=4.14±3.00(6.24±5.88),dt(s)=3.90±2.86(5.94±5.70);其中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儿53名,SECC发病率为25.60%;龋齿活动性比较,发现患龋组与无龋组在Cariostat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本年龄组儿童一旦患龋累及牙齿和牙面多,但是治疗率很低;患龋组比无龋组龋齿活动性高.使用Cariostat龋齿活动检测有助于筛选龋齿易感者.

现代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