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현대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7632
  • 国内刊号: 13-10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俞光岩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影像学对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方凯;马绪臣;伊彪;赵燕平;孙开华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989~2003年6例(7侧)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改变,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而多个游离体的存在为重要的诊断依据.本组病例普通X线检查发现2侧(2/7),CT检查发现3侧(3/5),MRI检查发现3侧(3/4)存在多个游离体,均为Milgram病理分期Ⅱ、Ⅲ期病例;而在2侧CT(2/5)、1侧MRI(1/4)上未发现游离体者均为Ⅰ期病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滑膜软骨瘤病MilgramⅡ、Ⅲ期有重要诊断价值,而对于其Ⅰ期病例往往术前无法做出诊断.

  •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

    作者:毛驰;彭歆;俞光岩

    目的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腓骨内侧面胫后肌的剥离,应仔细分离、切断和结扎腓动脉发至上述两块肌肉的细小分支.结果采用此方法共完成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35例,全部腓骨瓣均在1小时内完成制备,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术后全部腓骨瓣及其所携带的皮岛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和受区血肿,无一例出现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腓骨瓣术后的患者.结论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受区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影响腓骨瓣血供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 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宋铁砾;张建国;于世平;周刚;申文江

    目的初步总结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在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分别为术中即刻种植、术后经皮穿刺种植、单纯粒子种植).治疗实施前设计种植计划.计划设计要点为:①采集靶区图象:所有图像资料来自术中所见的肿瘤范围或病变区CT图像.②图象处理及制定治疗计划:将所采集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软件,在靶区模拟粒子种植,绘制出等剂量曲线并检测剂量分布,调整粒子位置使之分布合理,后确定治疗计划.结果治疗计划完成后,以TPS的检测软件进行检测,所用处方剂量涵盖的范围均包括了95%以上的靶面积或靶体积,达到了靶剂量区与病损区高度适形的要求.结论治疗计划系统为放射性离子定向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

  • 国产三轴牙颌模型扫描仪的一种标定方法

    作者:俞青;王勇;吕培军

    目的建立国产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的标定方法,并对标定结果进行检验.方法设计专用定制的带有量化指标的标准块,对其采集三维数据后用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获得系统参数.标定完成后分别与手工测量和机械式三坐标测量仪(YM-2115)进行了牙颌模型测量的相关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经标定完成后对牙颌模型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和机械式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可行性.结论研究表明该标定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对国产D.02-L-3D SCANNER牙颌模型扫描仪进行日常维护性标定.

  • 釉基质蛋白(Emdogain)治疗牙周骨下袋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莉;贾慧梅;曹采方;欧阳翔英

    目的评价釉基质蛋白(Emdogain)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名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的24(48个位点)处骨下袋,试验组13处(26位点)进行翻瓣加Emdogain植入,另外11(22位点)处行改良Widman's翻瓣术加以对照.术后6、12月复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Emdogain组术前的探诊探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6.3mm、7.0mm和2.6;术后6月时分别为2.9mm、3.6mm和1.4;术后12月为2.8mm、3.5mm和1.2.改良Widman's翻瓣组术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6.2mm、6.7mm和2.8;术后6月时分别为3.9mm、4.9mm和1.8;术后12月为3.8mm、4.8mm和1.6.术后Emdogain和改良Widman's翻瓣组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均比术前明显减少(P<0.001),但Emdogain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改良Widman's翻瓣组(P<0.01).结论翻瓣+釉基质蛋白(Emdogain)和改良Widman's翻瓣术明显改善骨下袋患牙的临床指标,而前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 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的比较

    作者:康军;曹采方;沙月琴

    目的比较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的重复性. 方法对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分别使用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重复测量PD值各两次.分别比较两种探针在治疗前/后测量PD值的重复性,并同一种探针在治疗前后测量PD值的重复性.结果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两种探针测量的PD值重复性均良好(P>0.05,相关系数范围为0.77~0.85).对治疗前患者两种探针重复性相近,而对治疗后患者Florida探针的重复性好于普通牙周探针(P<0.05).结论 Florida探针测量PD值的重复性良好,能可靠地应用于牙周临床研究.

  • 国内灼口综合征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及Meta分析

    作者:陶小安;叶萍;杨灵澜;黄宇蕾;程斌

    目的对目前国内有关灼口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循证医学分析,为治疗灼口综合征提供指导.方法检索2003年7月前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上所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循证医学分析,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2篇有关BMS临床治疗的研究.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报道,B级文献18篇、C级文献14篇,各研究均报道对灼口综合征治疗有效;其中5篇有关雌激素替代疗法文献的Meta分析表明,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维生素类.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作为治疗更年期前后女性灼口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之一;局部神经封闭、毫米波理疗、穴位注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灼口综合征治疗的确切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

    作者:贾玉林;张文峰;赵吉宏;赵怡芳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PYM)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病变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脉管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PYM和地塞米松联合病变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200例(225个瘤体)5~7d注射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00例患者治疗1~5次后,经过6~36m随诊,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为86.5%,好转为11%,总有效率达97.5%.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混合性畸形、微静脉畸形的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91.4%、80%、90.5%、36.3%,而动静脉畸形应用PYM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基本无效,2.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溃疡,3.5%出现发热副反应.结论 PYM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疗效高,安全可靠,但应对脉管畸形病变进行正确分类,掌握其适应证.

  • 牙周检查指数与舌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卫东;沙月琴

    目的探讨牙周检查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和舌苔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全身健康牙周炎患者117例,检查和记录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以及舌苔的厚度和面积.其中46例完成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法显示,117例牙周炎患者PLI(2.3)、BI(2.8)和舌苔厚度(2.2)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87,0.311,P<0.01),PD(3.4mm)和舌苔厚度也呈正相关性(r=0.218,P<0.05).而这三个牙周指数与舌苔面积(2.6)均无相关性.46例牙周基础治疗后,PD、BI和PLI均显著降低(P<0.01),舌苔厚度也从治疗前的2.5下降为2.2,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t=3.501,P<0.01),舌苔面积治疗前为2.7,治疗后为2.6,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与舌苔厚度有相关性,尤其是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而与舌苔面积无关.

  • 中国人上切牙牙冠厚度及宽厚比例的测量

    作者:莫水学;赵青;陈扬熙

    目的通过模型测量,了解具备理想前牙咬合者的上颌4个切牙牙冠厚度、宽度及宽厚比例值.方法恒牙列初期矫治完成记存模型,男女各30例,测量4个上切牙的近远中宽度及咬合接触点水平处的唇舌向厚度,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和结论中国汉族人上颌切牙呈典型的铲形结构,应以其近远中边缘嵴处的平均厚度来代表牙冠的厚度;得到了上颌4个切牙的平均宽度、厚度及宽厚比值.

  • 牵开扩张骨生成技术在治疗后牙严重锁(牙合)中的应用

    作者:李江宁;陈扬熙;王大章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辅助解决后牙严重锁(牙合)的适应症、加力原则等问题.方法对后牙严重锁(牙合)患者,在全麻下采用骨皮质切开术,术后配合正畸力牵引矫治.结果锁(牙合)解决且疗程短,手术部位的牙槽骨密度未有降低.结论牵张成骨术配合正畸力是一种解决牙弓塌陷和后牙锁(牙合)等正畸疑难病例的有效方法.

  • 舌体鳞状细胞癌cN0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作者:栾修文;毛驰;俞光岩

    目的分析临床颈部阴性(cN0)的舌体鳞状细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和与转移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cN0患者的颈部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cN0舌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隐匿性转移的发生率和转移规律.结果 94例cN0舌癌中,病理检查证实颈淋巴结转移者39例,其中T1~T4期肿瘤的转移率依次为28.6%,35.0%,56.5%和60.0%.高分化和中低分化舌癌的转移率分别为23.1%和54.6%.原发灶生长方式为外突型、溃疡型和浸润型病变的转移率依次为13.3%,27.3%和60.8%.单个淋巴结转移者19例,多个淋巴结转移(累及一个或多个颈部分区)者20例.共有55个颈部分区检出阳性淋巴结,各区转移频率依次为:Ⅰ区,32.7%(18/55);Ⅱ区,41.8%(23/55);Ⅲ区,23.6%(13/55);Ⅳ区,1.8%(1/55),未见累及Ⅴ区者 .结论①原发灶的病理分级和生长方式可以作为术前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参考因素.②高分化的T1期病变可行颈部观察,但对于分化程度较低、生长方式呈浸润型或溃疡型者宜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T2~T4期病变须行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③建议对cN0舌癌行扩大性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清扫Ⅰ~Ⅳ区),避免全颈淋巴清扫术给患者造成的损害.

  •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AngleⅢ类错(牙合)

    作者:李若萱;段银钟;陈巧玲;董艳梅;沈璇;毕惠贤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矫治器评价.方法选择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求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大11岁,小7岁,平均年龄8.6岁.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每位患者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置活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用Steiner方法测量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的头颅侧位片,做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一个月,患者前牙覆盖可达切牙对刃;矫治3~4个月,前牙覆盖达3mm左右.ANB角平均增加2.5°(P<0.01):SNA角平均增加2°(P<0.01).Twin-Block有促进上颌发育的作用.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疗效显著.

  • 唇腭裂成年患者鼻唇外形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治波;孙勇刚;罗奕

    目的本研究针对不同面部畸形程度的唇腭裂成年患者,应用全面相、眼部以下裁剪相和鼻唇区剪相评价鼻唇外形;比较三种评价方法的区别.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既往住院治疗患者30名,有不同面部畸形程度,取其正侧位标准相片,并裁剪成眼部以下的面相相片和仅有鼻唇面相的相片.评价者为口腔系本科学生,不熟悉唇腭裂治疗和此研究目的,共18名,三组面相由三组不同的评价者评价.患者和评价者的性别比例为1.将每一个患者三种正侧位面相的鼻对称度、鼻外形、鼻突度、唇外形、红白唇缘、唇突度共6个变量进行5分评价,并分别将每个变量分和变量分总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应用三种方法评价时,6项评价指标总和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差别,但全面相对于鼻突度和鼻评价变量总和的评价与另外两种方法统计学意义上差别显著,后两种方法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对唇腭裂患者的面相评价中,若要单独评价鼻唇区畸形程度,尽量选用眼部以下或鼻唇区裁剪相,以排除眼睛和其他面部特征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 不同龋敏感人群唾液富酪蛋白对致龋细菌粘附影响的比较

    作者:侯建霞;武俊;韩燕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人群唾液富酪蛋白(Salivary Statherin)含量的差别,并观察唾液富酪蛋白对牙菌斑中两种主要细菌(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探讨富酪蛋白与龋病的关系.方法用高效疏水色谱分离提纯唾液富酪蛋白,对比分析15名无龋者(DMFT=0)及15名高龋者(DMFT≥6)唾液中富酪蛋白的含量,并用全唾液及提纯的不同浓度的富酪蛋白作为实验性获得性膜成分,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3H-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R)标记的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对羟磷灰石的粘附情况.结果高龋个体唾液富酪蛋白的浓度明显较无龋者唾液富酪蛋白的浓度低(P<0.05).富酪蛋白明显促进变形链球菌对羟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的粘附且其促进作用的大小与其浓度有关(P<0.05).而唾液富酪蛋白对血链球菌的粘附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龋敏感人群相同浓度的唾液富酪蛋白对S.mutans粘附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唾液富酪蛋白的含量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对不同细菌粘附的影响不同,从而可能导致不同个体、不同牙面对龋敏感度不同.

  • 牵引成骨过程骨生长因子表达的定量分析

    作者:骆泉丰;王兴;伊彪;李自力;王晓霞;梁成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过程骨生长因子的变化与牵引成骨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放射免疫等方法定量分析骨痂内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内的分布.结果牵引成骨过程BMP-2、TGF-β1、IGF-Ⅱ以及BGP的表达均增强;牵引成骨区、骨吸收区均有TGF-β1分布;术后早期BMP-2在截骨区分布相对较少,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BMP-2的分布趋于密集,特别是成骨细胞聚集的部位;而随着骨的成熟,TGF-β1、BMP-2的分布减少.结论牵引成骨过程有较多骨组织形成的机制可能与骨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有关.

  • Er,Cr:YSGG激光和酸蚀处理牙本质表面后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林琼光;张成飞;尹兴喆;甘雅龄

    目的本文通过电镜观察,研究不同预备方法处理牙本质后表面形态的改变及树脂-牙本质界面形态的差别.方法用10颗拔除的第三磨牙制作牙本质片,每个牙本质片预备三个窝洞,分别用传统方法加酸蚀预备,Er,Cr:YSGG激光预备及激光加酸蚀预备.将10个牙本质片分为A、B两组,A组在电镜下观察牙本质表面形态改变;B组用流动树脂充填,暴露树脂-牙本质界面,样本经处理后在电镜下观察比较.结果 A组:传统方法预备后牙本质表面可见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激光预备后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呈现火山口样;激光加酸蚀处理后的牙本质小管周围呈现白晕.B组:传统预备方法的树脂-牙本质界面可见混合层,圆锥型树脂突和侧枝连接的形成;单纯激光预备后界面没有混合层的形成,形成的树脂突呈圆柱型,较长并且细密;激光加酸蚀处理后界面可见少量混合层形成,树脂突圆柱型,粗、长且有少量侧枝连接.结论 Er,Cr:YSGG激光加酸蚀处理后,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周围可见未完全脱矿的管周牙本质,树脂-牙本质界面可见混合层和粗长的圆柱形树脂突.

  • OPNmRNA与BSPmRNA在羊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冯雪;陈富林;丁寅;段银钟;林珠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 BSP)在羊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自制的牙支抗下颌骨牵引装置,对山羊下颌骨进行牵张,速度为0.25mm/12h,共牵引16天,分别于开始牵引的8、16、32、48天取材,观察颌骨的延长情况;标本常规进行OPN与BSP mRNA的原位杂交反应,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羊下颌骨成功地获得了延长;8天时OPNmRNA少量出现在成纤维样细胞及幼稚的成骨细胞内,之后以成骨细胞内表达为主;阳性细胞数在16天组明显增多,32天组高,之后减少.BSPmRNA仅见于成骨细胞内,阳性细胞数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 OPN与BSPmRNA主要在成骨细胞内表达,与成骨细胞的成熟程度一致, 表明它们与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的成熟和矿化相关.

  • 口内喷砂增强Ni-Cr合金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研究

    作者:张汉平;卫彦;郑刚;胡晓阳;邓旭亮

    目的研究崩瓷修复中,口内喷砂对Ni-Cr合金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2个Ni-Cr合金试件随机分2组,实验组合金表面模拟口内喷砂,对照组不进行口内喷砂,采用alloy primer金属处理剂对金属表面处理,然后使用Voco Cimara瓷修补系统粘接修复,经37℃恒温水浴24小时后,测定金属试件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接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模拟口内喷砂的实验组合金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倍体视镜观察:两组断裂面均位于金属-复合树脂界面.结论口内喷砂可增强Ni-Cr合金-复合树脂间剪切粘接强度.

  • 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p65蛋白的表达研究

    作者:莫珩;高文信;王莉;冯小东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家族成员中的一个重要亚基p65在DMBA诱导的金地鼠颊囊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2组配对金地鼠正常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所提取的核蛋白中p65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正常颊粘膜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未见明显的p65表达,且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出现,p65表达增强,较正常组和单纯增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65的表达进一步增强,与正常组和异常增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65在金地鼠颊囊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被激活.P65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尤其是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 小型猪颌下腺自体再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葛兮源;俞光岩;蔡志刚;毛驰

    目的在小型猪体内建立颌下腺自体再植模型,并观察再植后颌下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小型猪8只(16侧颌下腺)分为三组:第一组,4侧颌下腺移植到自体腹股沟区;第二组,6侧颌下腺原位再植到颌下区,导管外置于皮肤;第三组,6侧颌下腺原位再植到颌下区,导管开口于口腔前庭.术后以导管口分泌情况及移植腺体病理检查确定手术效果.结果第一组术后腺体全部发生血栓,腺体未能成活.第二组腺体成活有分泌3例,导管阻塞3例.第三组术后腺体成活有分泌5例,导管阻塞1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成活腺体术后一周内,部分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可见明显的凋亡和变性.结论小型猪颌下腺不适合移植到腹股沟区.采用自体原位再植可成功建立小型猪颌下腺再植模型,其中导管开口于皮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适于短期观察.导管开口于口腔前庭的远期效果优于导管外置,适于长期观察.移植后腺细胞凋亡及变性可能是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发生休眠期时腺体分泌减少、变粘稠的病理学基础.

  • 小鼠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何文喜;牛忠英;赵守亮;金卫林;高杰

    目的克隆小鼠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启动子片段.方法培养MDPC-23细胞,从培养的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反应.将扩增得到的DSPP基因启动子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进一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酶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序列分析结果与国外报道一致.结论成功克隆获得小鼠DSPP基因的启动子片段.

  • 钛种植体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研究

    作者:马威;刘宝林;熊信柏;魏建华;时惠英

    目的对表面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进行动物种植实验研究,评估改进的MAO工艺应用于钛种植体的实际效果.方法建立犬下颌缺牙模型,设计纯钛材料种植体,分别经两种MAO处理(MAO-1和MAO-2)后,植入犬下颌骨,采用拉出测力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界面X射线能谱扫描的研究方法,对植入3、6、12周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界面特点进行评价,以未经处理纯钛种植体作为对照,实验数据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种植体的骨结合力随时间逐渐升高,在所测试的3个时间点内,各组间的骨结合力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MAO-1组>MAO-2组>纯钛对照组;X射线扫描结果表明,MAO处理后的种植体-骨界面附近钙磷含量较高,提示新生骨基质钙化良好.结论 MAO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种植体表面氧化层的生物活性,纯钛种植体经改进的MAO处理后的可以进一步缩短骨结合时间,提高骨结合力.

  • 透明质酸外敷膜对伤口局部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任贵云;董福生;王洁;李向军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外敷膜对大鼠伤口局部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采用背部两侧切口,左侧外敷透明质酸膜,右侧外敷生理盐水纱条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14天留取皮肤标本,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伤口局部透明质酸含量.结果术后3、5天时,治疗组局部透明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局部透明质酸含量在术后1、3天明显高于术后5、7、9、14天(P<0.05);对照组伤口局部透明质酸含量在术后1天时明显高于术后3、5、7、9、14天(P<0.05).结论透明质酸外敷膜在创愈合早期,可有效地提高伤口局部透明质酸含量.

  • 内毒素局部注射干扰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立伟;陈扬熙;白丁;段培佳;张京剧

    目的明确炎性牙周组织中细菌内毒素干扰牙移动及其牙周改建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指导牙周炎性受损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将P.g菌内毒素LPS局部注射于健康大鼠的磨牙牙根附近,观察牙移动2h-14d后的牙周变化.结果实验发现正畸力作用下的的牙周改建受抑制,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破骨细胞增生活跃:压力侧破骨细胞分化因子mRNA表达增强,在7d组时达到峰值.结论 LPS所致的炎性环境干扰了正畸牙移动,在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中可能激活多种信号通路.

  • 实验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纤维的变化

    作者:姜文兰;周杰;林莉

    目的观察根尖周炎时根尖周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纤维的变化.方法在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开髓,分别观察8、15、35天,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和炎症状态下根尖周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纤维的变化,然后进行图像分析阳性纤维密度.结果开髓8、15、35天根尖周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纤维增多,开髓15天组阳性纤维密度高.结论 CGRP参与了根尖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 二期热压处理对Artglass玻璃瓷单体转化率影响的红外色谱研究

    作者:李潇;施长溪;陈天池;朱光第

    目的研究二期高温、高压处理对Artglass玻璃瓷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方法用傅立叶变换红外色谱仪,分别测试经常规UniXs频闪聚合机固化的Artglass DA3材料和经过自控多用途树脂聚合仪在温度120℃,压力0.6Mpa,时间7min条件下二次处理后的材料,在标准基线方法下得到各自的单体转化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处理时Artglass DA3的单体转化率为73.2%±2.2%,二期热压处理后单体转化率为75.0%±2.0%提高幅度为2.5%.结论二期热压处理可以显著提高Artglass的单体转化率,从而有可能改善材料的各项性能.

  • (牙合)面磨损伴牙列(牙合)重建修复效果探讨

    作者:孟令强;平雅坤;李雅娟;陈树国

    牙列缺损的患者常伴有余(牙合)粝面的重度磨损,使得垂直距离变低,咀嚼效率下降,严重者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病例的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1].

  •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循证医学分析

    作者:赵宝莲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病.目前OLP归于慢性、浅表性、非感染性炎症范畴.OLP是否属于癌前病变,文献报道不一,目前尚无定论,但倾向有癌变的可能.OLP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因而OLP的治疗也是多种多样[7].

  • 806例儿童颌面创伤临床分析和医学干预

    作者:王津惠;田木欣览

    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6例儿童颌面创伤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发病时段、与季节的关系等因素进行临床分析,以便了解其发病规律.

  •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的效果观察

    作者:石春兰;安静敏;杜秋爽

    我科自2000年5月以来对20例腭裂术后患者进行了语音训练并观察一年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套筒冠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

    作者:曲红梅;马永刚;成鹏飞

    覆盖义齿是指义齿基托的组织面覆盖并支持在已做过治疗的牙根或牙冠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套筒冠是指内冠固定在口腔内,外冠与可摘义齿相连,利用高度密合的内外冠之间的摩擦力用以固位的一种修复方法.套筒冠可摘局部义齿兼有固定义齿和局部可摘义齿的特点,现就我科1999年10月~2002年12月开展的45例利用83颗基牙修复的情况进行探讨.

  • 颌内支抗在矫治错(牙合)畸形尖牙后移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秦德川;张燎;陈帅增

    作者在远中移动尖牙时,设计应用了腭杆、腭托颌内复合支抗装置,获得了较理想的支抗控制.

  • 婴儿期一次性修复唇腭裂及齿槽突裂的可能性探讨

    作者:张雷;霍永力;孙志干;王建华

    修复唇腭裂及齿槽突裂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一环,虽然对手术的时机及修复方式存在争议,但早期修复可以改善喂养方式,恢复吸吮功能,语言功能及给于唇部良好的功能刺激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 临时塑料全冠对隐裂牙治疗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军;丛山;杨海丰;周波

    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55颗隐裂患牙(45例患者)所进行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 煤矿工伤致颌面骨折特征和处理

    作者:郭胜

    笔者共收治了颌面骨折患者539例,其中煤矿工伤致颌面部骨折共427例,占颌面骨折总数的79.22%,现将煤矿工伤致颌面骨折的病例特点总结如下.

  • 腮腺区淋巴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洪瑜;曾金表;黄婉灵;苏江凌

    口腔颌面部结核好发于颈部.发生于腮腺区的淋巴结核很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将1980年~1998年间诊治的12例作一回顾性总结.

  • 固定修复三种印模法临床效果的对比

    作者:文理衡;刘清辉;周琳

    本文运用三种印模法分别对45例固定修复设计牙列制取印模,并对每个印模进行评级,从而对三种印模方法进行对比,并讨论了各种印模的优点与不足.

  • 牙龈瘤108例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李登远

    近年来,我科采用非手术方式即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瘤体内注射治疗牙龈瘤,取得满意疗效.

  • 根管治疗一次法术后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杜丽珍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根管治疗疗程长,就诊次数多,操作繁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管治疗一次法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避免药物对尖周组织的刺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一次法的术后反应又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对近四年来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的414例患者术后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乳牙氟斑牙与乳磨牙窝沟龋的关系

    作者:庞凤梅;冯昭飞;杨连举;牛金福

    在实际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工作中,经常能够发现乳牙氟斑牙患者[1].为了弄清氟斑牙与乳磨牙窝沟龋之间的关系,笔者对天津市市区和郊区的三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 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小妹;尹京湘;安志毅;牛胜德

    前牙深覆(牙合)是临床正畸治疗的难点之一,尽管固定矫治器使用摇椅形唇弓、压低辅弓、多用唇弓及Begg矫治技术中后倾曲加Ⅱ类牵引,使打开咬合越来完善,但对于安氏Ⅱ类一分类或二分类Ⅲ°甚至Ⅲ°以上深覆(牙合)患者的治疗仍然较困难.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上颌腭侧平面导板(简称前牙平导)矫治18例Ⅲ以上深覆(牙合)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 颧骨颧弓骨折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的临床探讨

    作者:杜传亮;李立英

    颧骨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伤而发生骨折,笔者就本院较典型的100例颧骨颧弓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固定的方法作一临床分析研究.

  • 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中华;赵淑梅;李德峰;李丽莎;宋成;王爱玲;陈云;杨剑

    下颌骨骨折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髁状突颈部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1],而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报道却较少.我院1998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9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确诊为SFMC的共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颞部埋植动脉泵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李雅冬;张燕升;季平;杨凯;陈睿

    目前,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仍大多经颞浅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化疗.本研究即探讨颞部埋植动脉泵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 光固化蓝光致急性支气管哮喘病1例

    作者:杨鸿儒

    笔者于2001年6月用光固化治疗近中邻面龋时,引起急性支气管哮喘1例,现报道如下.

  • 孪生兄妹左面颊部皮脂腺痣1例

    作者:谢正旭;汤春仙

    皮脂腺痣又称器官样痣,本病较为少见,特别是孪生兄妹同时发病,我科于2003年2月份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口底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作者:郭峰;徐兵;王明松;翦新春

    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为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且多发生于骨组织,罕见于软组织中.作者曾诊治1例发生于口底者.

  • 慢性颌下腺炎致患者发热一年1例

    作者:王世伟;王力平

    患者,男,40岁,因左下颌反复肿痛2年伴发热1年收住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发热,以下午为重,体温高时达39.5℃,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呼吸内科.住院20余天查不清病因且体温达不到完全控制,患者要求转院.经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而暂停用药.因自感左颌下区时有憋胀感而就诊我科,追问病史患者2年来左颌下区出现反复肿胀3次.以左慢性颌下炎收住入院.入院后,查患者体温38℃,左下颌有3cm×2cm大小之肿块,表面不平质中等,活动度差,触痛不明显.查无手术禁忌征后,给予手术摘除左侧颌下腺.术后给予静滴先锋V、甲硝唑,住院期间未出现发热,一周后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为慢性颌下腺炎.随访3个月未发热.

  • 冠心病引起牙痛1例

    作者:柯季全

    患者,男,61岁.突感两则下颌牙齿剧痛并伴有头痛,半小时后始感左胸压迫不适,伴大汗淋漓.检查:全口尚存牙齿基本正常,心率74次/分,血压104/64mmHg,心电图检查初诊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急症入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室性早博、心衰中度.经按心肌梗塞抢救治疗后病情好转,两侧下颌牙痛亦消失.

  • 口腔癌颈部N0淋巴结的诊断与处理

    作者:郭传瑸;马大权

    对口腔癌颈部N0淋巴结的处理存在两种主张:赞成进行治疗的认为,约30%N0淋巴结存在隐匿转移,因此有必要治疗,而且颈部淋巴结选择性治疗预后比治疗性好;反对的意见认为,选择性治疗预后不一定好于治疗性,而且约有70%患者承受了不必要的治疗,无论是切除淋巴结或是对淋巴结进行放疗都可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上述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根本原因是目前还缺乏一种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特异检查方法,此外大量的文献多数为回顾性研究,所得的结果可比性不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 牙龈成纤维细胞及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标记物的研究现况

    作者:曹金芳;李纾

    发育中的牙周组织,间充质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含有大量的星网状细胞及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其星网状细胞为许多成熟牙周组织细胞的前体细胞.口腔上皮诱导胚胎期颌骨中间充质细胞形成具有成牙特性的细胞,牙滤泡的间充质则具有分化成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和牙周韧带中的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 PDLC)[1].关于牙龈成纤维细胞(gingival fibroblast,GF)的发育起源还不清楚,牙齿未萌出前,龈嵴和后期的龈垫部位即为牙齿萌出的部位,龈垫及完全发育的固有牙板部位的牙龈成纤维细胞可能来自于滤泡周间充质(perifollicular mesenchyme).推测新形成的牙周韧带也可能参与牙龈成纤维细胞系的形成[2].

  • McNamara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

    作者:田海英;左艳萍;董福生

    本文将McNamara分析法的发生和发展、定点与测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 北京市城乡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模型的研究

    作者:王左敏;范红;王鸿颖;曹采方

    目的建立北京市城乡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预测模型,进行精确性研究,为开展口腔医疗保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乡居民共3395人进行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拟合就诊概率模型;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拟合利用者的就诊频率和费用模型.利用平均预测偏差、预测残差均方和相对预测偏差进行模型预测效果评价.结果城乡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三部模型拟合较好,就诊概率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较高,城乡分别为0.621和0.642,而就诊频率和费用的调整决定系数较低.就诊概率模型预测精确度分别为城区83.7%,农村89.6%.就诊频率和费用相对预测偏差为8.85%~14.10%.结论分解模型法是建立口腔卫生服务利用预测模型的较好方法,预测准确性较高,通过对数转换可改善资料的偏态性.预测模型可用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保险基金与保险因子的测算.

  • 唇腭裂患者与社会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吴发印;刘夏诚

    我国部分西部地区得到"微笑列车"资助,唇腭裂患者获得免费治疗的机会.我院作为一个定点医院,自2001年10月以来,已收治该类患者812例,现将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现代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