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作者:王琛;杨洪霞

    目的 探讨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庆云县人民医院65例有肝脏内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的患者的DWI扫描(b=50,400,800s/mm2)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其中104个病灶(包括56个良性病变和48个恶性病变)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避开内部坏死区.分别计算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运用方差分析检测各类局灶性病变的组间差异.结果 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80×10-3 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1.433×10-3 mm2/s),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ADC值为1.066×10-3 mm2/s时,恶性肿瘤的特性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6.6%和73.6%.在所有的病灶中,约39.5%的病灶平均ADC值低于1.0×10-3 mm2/s,这些病灶中恶性病变占90%.约20%的病灶平均ADC值大于1.5×10-3 mm2/s,他们中有9.5%的为恶性病变.结论 DWI的应用提高了磁共振对于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的能力,尽管ADC值不能作为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特异性指标,但其可以作为一项鉴别良恶性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数据.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在食管癌显示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陈伟;周胜利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结合常规序列对食管癌诊断及其在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被消化道内镜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做常规MRI序列和DWI横断面扫描,b=500、800、1000 s/mm2,然后分别计算其表观弥散系数值。在DWI结合常规序列图像上测量病变的长度,并与食管钡餐检查、CT、常规T2 WI及手术切除病理大体标本的病变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食管癌病灶在MR-DWI上都是表现为高信号,且明显高于正常食管壁。随着b值增大,病灶的ADC值是逐渐减小的。 MR-DWI结合常规序列显示的病变长度与病理结果显示的长度无统计学差异( P=0.955)且有着较高的相关性,与病理大体标本显示病变长度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优于食管钡餐检查(r=0.858)、CT(r=0.971)和常规T2WI(r=0.985)。 MR-DWI结合常规序列对于食管癌术前T3和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和86.67%,优于常规MRI序列和CT检查,而对T1~2期诊断准确率仅为33.33%。结论 DWI结合常规序列在食管癌的诊断及T分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 MRI 功能成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岳倩倩;王新怡

    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成为临床延长其生存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 MRI 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弥散加权成像( DWI )、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 MRE)在内的MRI功能成像可以无创性地从分子、细胞水平了解肝脏的代谢、能量及血流等的变化,使小肝癌的检出率、确诊率大大提高。因此,MRI功能成像在早期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中意义重大。本文就MRI功能成像技术在小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许爱军

    目的 探讨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样起病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常规扫描和DWI技术处理;分别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总结临床诊断体会.结果?DWI组在<6 h和6~12 h的检测率和清晰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2~24 h的检测率和清晰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扫描和DWI在急性脑梗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DWI在超早期的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四例报道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理;李红苗;余辉云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转归,提高对DWI假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8年间住院的4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转归,探讨DWI成像特点,分析DWI阴性的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2例.起病年龄为58~63岁.入院后首次头颅MRI检查时间为起病后6~26 h.临床诊断4例患者均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3例患者复查DWI出现病灶,1例患者DWI持续阴性.入院NIHSS评分1~4分,属于轻型卒中.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不能因为早期DWI阴性而完全排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后循环的轻型卒中患者中更加明显.应综合临床症状,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检查(包括灌注成像、脑电图等)或者多次复查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率.

  •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维;宋玉印;徐秀月;范海滨;周旭洋

    目的:探讨MRI多项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T1WI、抑脂T2WI、动态增强( DCE-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扫描。使用后处理软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法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39例患者中,共43个病灶,恶性30例,良性13例。常规MR成像、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3.3%(22/30),86.7%(26/30),特异性为61.5%(8/13),69.2%(9/13),准确率为69.8%(30/43),814.%(35/43)。 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分别93.3%(28/30),83.3%(25/30),特异性为76.9%(10/13),84.6%(11/13),准确性为88.4%(38/43)83.7%(36/43)。结论:乳腺磁共振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并且为临床制定治疗、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 前列腺癌的MRI、DWI及MRS的影像分析

    作者:李艳丽;马婷;赵惠菊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探讨MRI、DWI及MRS3种成像方法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35例,BPH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扫描、DWI及MRS扫描,分析测量PCa癌区的ADC值,以ADC值≤1.24x10~(-3)mm2/s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诊断标准。MRS观察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的化学位移以及(Cho+Cr)/Cit比值,以CC/C≥0.86为阳性体素标准。结果:早期前列腺癌的MRI诊断很难与前列腺的其它病变鉴别,早期病变需要借助于DWI及MRS检查可进一步确诊;前列腺癌的MRI主要表现在T2WI上病灶呈局灶性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前列腺外围发生破坏、中断,肿瘤囊外侵在T1WI及T2WI前列腺周围见簇状、结节状或不规则形高信号或低信号,精囊腺肿大或精囊角消失;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癌区的ADC值平均为(1.165±0.201)x10~(-3)mm2/s。MRS谱线前列腺癌表现为Cit明显下降,Cho明显升高,(Cho+Cre)/Cit比值为0.86为分界线,癌区(CC/C)值明显升高,平均值为2.54±1.78。结论:综合应用MRI、DWI和MRS技术,特异性和准确率都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MRS诊断价值较高。

  • 腰痛患者腰椎3.0T MR弥散加权成像腰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与椎间盘退变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赵建;郭智萍;王林峰;张旭静;李石玲;袁军辉;马晓晖;张伟;朱瑾

    目的:分析腰痛患者腰椎3.0T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椎间盘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椎间盘退变形态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1月对60例腰痛患者行腰椎3.0T MR 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 T2WI)和DWI扫描。男30例,女30例,年龄19~66岁,平均42.5±11.9岁。在MR常规T2WI序列上对腰椎间盘按Pfirrmann标准进行形态学分级,在矢状面ADC 图上对正中层面椎间盘进行 ADC 值测量。对腰椎间盘 ADC 值与 Pfirrmann 分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并对椎间盘不同Pfirrmann分级的ADC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有差异进一步进行LDS法两两检验。结果: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Ⅰ级45个(15%),Ⅱ级61个(20.3%),Ⅲ级74个(24.7%),Ⅳ级113个(37.7%),Ⅴ级7个(2.3%)。Ⅰ、Ⅱ、Ⅲ、Ⅳ、Ⅴ级椎间盘的ADC值分别为1.73±0.21、1.74±0.15、1.62±0.24、1.23±0.37、0.81±0.32(10-3mm2/s)。腰椎间盘不同Pfirrmann分级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F=56.9,P=0.000),不同分级间差异进一步行LDS法两两检验,Ⅰ级的ADC值与Ⅱ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级、Ⅳ级、Ⅴ级分别与Ⅰ级、Ⅱ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级、Ⅳ级、Ⅴ级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间盘ADC值与其Pfirrmann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624,P=0.000)。结论:腰痛患者腰椎3.0T MR DWI腰椎间盘的ADC值与椎间盘退变分级呈负相关。

  • MR弥散加权成像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应满;陈峰;许琴;戴儒奇;李建军

    目的:对比MR弥散加权成像(DWI)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21例经骨穿刺检查、13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例经MRI、CT(或X线)、核素骨显像综合分析和随访证实为转移瘤.均进行b=500s/mm2的DWI扫描,在DWI图上描出感兴趣区(ROI),ROI应尽量包括典型病灶并避开坏死部分,于病灶ROI上测量异常骨髓信号强度值为SIA,并与相邻椎体ROI上测量的正常骨髓信号强度值SIN比较,骨髓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SIA-SIN)/SIN,测量得出脊柱转移瘤DWI上典型病灶的骨髓对比率.观察DWI信号变化,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计算骨髓对比率;并同时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对比.结果: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中,DWI阳性共39例,其中颈椎5例,胸椎14例,腰椎20例;并在病变椎体上发现高信号病灶162个;核素骨显像检查共31例阳性,并在脊柱发现病灶131个.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转移瘤的阳性检出率磁共振DWI(97.5%)高于核素骨显像检查(77.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病灶腰椎体的ADC值[(1.37±0.51)×10-3mm2/s]明显高于邻近正常腰椎体[(0.534±0.23)×10-3mm2/s],DWI病灶与邻近正常腰椎体信号强度的骨髓对比率(1.65±1.38)差异大.椎体转移瘤病灶的高信号(162个)和骨髓对比率变化检出比核素骨显像(131个)阳性率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核素骨显像比较,DWI的高信号或骨髓对比率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

  • 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脊柱侧凸伴结构性腰弯患者腰椎椎体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的变化

    作者:高瑶;王冬梅;周正扬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脊柱侧凸伴结构性腰弯患者腰椎(L1 ~L5)椎体凹凸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脊柱侧凸伴结构性腰弯的女性患者共30例,年龄10~18岁,Cobb角40°~60°.对患者(侧凸组)及10例同年龄段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腰椎(L1~L5)椎体进行磁共振DWI,测量侧凸患者腰椎椎体凹凸侧及对照组腰椎椎体左右侧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分别对侧凸患者腰椎椎体凹凸侧及对照组腰椎椎体左右侧ADC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侧凸患者和对照组腰椎椎体ADC均值进行比较,分析顶椎椎体凹凸侧ADC差值与Cobb角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腰椎各节段间椎体(L1~L5)左侧/右侧的ADC值均无显著性差异(F=0.752,P=0.559;F=0.604,P=0.661);侧凸组腰椎各节段间椎体凹侧/凸侧的ADC值亦无显著性差异性(F=1.268,P=0.301;F=1.250,P=0.291).对照组腰椎椎体左侧ADC值与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439±0.041)×10-3mm2/s vs (0.423±0.042)×10-3mm2/s,t=1.047,P=0.288];侧凸组腰椎椎体凹侧ADC值与凸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391±0.012)×10-3mm2/s vs (0.553±0.037)×10-3mm2/s,P<0.01],凸侧ADC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增大,凹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减小.顶椎椎体凹凸侧ADC差值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性(r=0.024,P=0.721).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脊柱侧凸伴结构性腰弯患者腰椎(L1~L5)椎体凹凸侧DWI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评价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

    作者:江婷;许杰华;王劲;朱康顺;康庄;单鸿

    目的 分析在弥散加权成像(DWI)目测信号强度、量化信号强度(SI)值与肝细胞癌(HCC)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DWI信号强度评价HCC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将病理证实的224例HCC分为3组:高分化组(31例),中分化组(169例),低分化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MPI平扫、增强和DWI(1.5T,b值为0,600 s/mm2)检查.评估HCC瘤灶DWI目测信号强度,测量SI值,分析DWI目测信号强度、SI值与HCC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1)224例HCC在DWI上,56.7%呈明显高信号,24.1%呈中等高信号,19.2%呈等/略高信号.等/略高信号与明显高信号两组癌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略高信号组与中等高信号组、中等高信号组与明显高信号组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瘤灶DWI信号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两者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r=-0.324,P<0.05),随着HCC瘤灶DWI目测信号强度增高,组织分化程度降低;(2)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瘤灶SI值呈逐渐升高趋势,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HCC的SI值显著低于中、低分化HCC(P <0.05);中分化HCC的SI值虽亦低于低分化HC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WI的SI值用于诊断高分化HCC的佳临界点为66.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1%和71.9%.结论 随着瘤灶DWI目测信号强度、SI值的升高,HCC组织分化程度降低(P<0.05).然而,SI值只能预测高分化HCC,而无法预测中分化与低分化HCC.因此,DWI目测信号强度及SI值用于预测HCC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有限.

  • 应用整体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帆;黄毅;高宝祥;陆敏;王国良;马潞林

    目的 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检测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DW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进行分区,由2位阅片者“盲法”阅读MRI和MRI/DWI片,对每个分区分5档诊断:①正常;②可能正常;③不确定;④可能是癌;⑤肯定是癌。2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认定该区域为前列腺癌区域,与术后前列腺大切片比对。 结果 19例前列腺癌患者共114个分区,前列腺大切片证实前列腺癌区域48个(42%),其中基底部、中部、尖部分别为15个(39%)、21个(55%)和12个(32%),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MRI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5%和69.7%,加用DWI后敏感性、特异性提高至79.2%和80.3%。前列腺尖部和中部肿瘤MRI诊断的敏感性为46.7%和66.7%,加用DWI后敏感性分别提高至73.3%和85.8%。 结论 加用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对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 直肠癌3.0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应明;庄晓曌;余深平;崔冀;陈创奇;赵晓娟;潘碧涛;李子平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42 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盆腔常规MRI 及DWI 的扫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癌切除并病理组织学检查.测量肿瘤及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直肠癌组与对照组的ADC 值分别为(0.76 ± 0.11) × 10-3mm2/s 和(1.22± 0.16) × 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鉴别直肠癌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值的佳分界值为0.96 × 10-3 mm2/s,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6%.(2)1 例高分化,33 例中分化及5 例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分别为0.78 × 10-3 mm2/s,(0.75 ± 0.12) × 10-3 mm2/s 及(0.77 ± 0.11)×10-3 mm2/s.中分化与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0T 磁共振DWI 能提高直肠癌的检出率,直肠癌原发灶的ADC 值明显低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腺癌的ADC 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 3.0T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志萍;郭瑞霞;吕晓婷;吴杰;范丽君;李艳敏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的3.0T磁共振(MRI)图像特征,评估MRI平扫加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图像,并按照FIGO 2009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进行MRI分期,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3.0 T MRI-DW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160例,Ⅱ期18例,Ⅲ期21例,Ⅳ期3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其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2.1%(186/202).其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3%、76.7%、93.8%、78.6%和95.5%;Ⅱ期为100.0%、98.4%、83.3%、100.0%和100.0%;Ⅲ期为75.0%、98.3%、85.7%、96.7%和97.0%;Ⅳ期为75.0%、100.0%、100.0%、99.5%和99.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中,3.0T MRI-DW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较高,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影像学诊断一例

    作者:杨钰;刘彧;周永明

    患者44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年余,月经淋漓21 d,于2011年3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1月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可能,后定期随访子宫逐渐增大,月经周期无改变.2011年3月4日起阴道不规则出血,淋漓不净,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如孕12周大小,形态欠规则,质硬,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CA125:78.3 kU/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均在正常范围;两次超声提示子宫多发肌瘤,右侧附件区实质性包块,盆腔积液;MRI:盆腔内、子宫肌壁间及浆膜下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异常信号影,肿块边界较清楚,与周边肌肉信号相似,T1WI呈等信号、T2WI为低信号,部分较大病灶内见少许T2WI高信号(可能是肿瘤中心坏死所致),弥散加权成像呈等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且强化一般较均匀.见图1.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富建华;薛辛东;范国光;由凯;任莹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评价和预测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头部MRI确诊的12例PVL早产儿生后7 d内、2 w和4 w的DWI及常规MRI资料.结果 初次检查(平均生后4.5 d)全部病例DWI均显示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常规MRI基本正常;出生后2周DWI示脑白质内不规则高、低混杂信号,而常规MRI则显示相应部位小片状或点状T1WI高信号,T2WI稍低信号;出生后4W DWI示侧脑室后角、枕部三角区大小不等的囊性低信号,常规MRI显示相应病灶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即囊性PVL改变);出生后4个月常规MRI示囊腔逐渐变小、消失,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结论 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PVL的早期表现;所提供的影像学异常变化与晚期常规MRl所证实PVL发生的高度相关性,表明了DWI可能是早期评价脑白质损伤及预测早产儿PVL发生的重要检测手段.

  • 使用DWI勾画食管癌靶区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崔晓佳;谢国栋;吴建亭;葛琴;冯峰

    目的 探讨DWI扫描与CT扫描勾画食管癌靶区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差异.方法 选取胸段食管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WI组及CT组,每组各20例,DWI组患者使用DWI与CT融合图像与单纯CT图像分别进行靶区勾画,并利用Pinnacle38.0计划系统分别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CT组患者使用CT图像进行靶区勾画,并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所有患者在出现明显RILI症状时行胸部CT扫描,在放疗后3、6个月行胸部CT扫描,并计算出RILI的体积.结果 DWI组患者中,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均小于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P=0.000、0.000、0.000),且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双肺V5、V20、MLD体积剂量较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剂量小(P=0.004、0.012、0.044).CT组和DWI组利用CT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及双肺V5、V20、MLD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RILI的发生率高于DWI组(40%vs 10%,P=0.028).结论 使用DWI参与勾画的食管癌靶区优于单纯使用CT,并且可以降低RILI的发生率.

  • MRI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直肠癌肿瘤分期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万丽娟;张红梅;张翀达;孟闫凯;叶枫;刘媛;赵心明;周纯武

    目的 比较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DCE)和T2WI+DWI+DCE在直肠癌肿瘤分期中的诊断价值,从而选择佳的检查序列,提高诊断直肠癌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术前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分为T2WI+DWI、DCE和T2WI+DWI+DCE三组序列,分别对患者的肿瘤T分期进行评价;应用T2WI+DWI+DCE序列对患者的肿瘤N分期进行评价,并分别将各序列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应用Kappa检验各序列诊断T、N分期的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2WI+DWI、DCE和T2WI+DWI+DCE序列对肿瘤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分别为91.6%、76.8%和88.4%,Kappa值分别为0.845、0.555、0.783.与T2WI+DWI相比,DCE诊断T2期的灵敏度、T3期的特异度较低(40.0%vs 85.0%,66.7%vs 91.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2WI+DWI+DCE序列诊断T2期的特异度与T3期的灵敏度也均低于T2WI+DWI序列(65.0%vs 85.0%,80.6%vs 91.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DWI+DCE序列诊断肿瘤N分期的灵敏度为58.7%,Kappa值为0.346.结论 单纯平扫T2WI+DWI序列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较高,与单纯增强扫描相比,对T2期与T3期的诊断效能提高,单纯增强扫描并未明显提高诊断肿瘤T分期的准确性.MRI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较高,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 多模态MRI检查对宫颈癌诊断与放疗疗效评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武霞;朱振凤;王维青;刘学键;王彩霞

    目的 宫颈癌居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放射治疗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宫颈癌准确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治疗效果取决于临床检查方法.本研究探讨多模态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分期及评价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01-01-2016-12-30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经宫颈活检确诊的宫颈癌患者78例为宫颈癌组,其中经MRI检查分期Ⅱ期以上68例(10例为Ⅰ期患者选择手术)为放疗组;选择同期经妇科常规检查、超声和CT等排除宫颈病变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行常规MRI、DWI及早期增强率(DCE)增强检查,分析其动态曲线、DCE、TIC,观察其平均表现扩散系数值(ADC)及小ADC值,比较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与MRI分期.结果 宫颈癌组平均ADC值为(1.036 1±0.019 4)×10-3 mm2/s,与正常组的(1.873±0.027 4)×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1,P=0.009 2;宫颈癌组小ADC值为(0.910±0.018 3)×10-3mm2/s,与正常组的(1.760土0.024 3)×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5,P=0.008 1;放疗前后平均ADC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6,P=0.018 7;放疗前后小ADC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4,P=0.009 3.宫颈癌放疗前后D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22,P=0.017 8;放疗前后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83,P=0.016 4.68例宫颈癌放疗前60例为平台型,放疗后8例为平台型(放疗后残瘤存在),x2=14.526,P=0.009 66;放疗前64例呈单相型,放疗后8例为单相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86,P=0.008 04.MRI显示病灶分期与FIGO分期基本一致.结论 多模态下MRI检查能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为宫颈癌诊断、分期及放疗疗效评估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可作为宫颈癌分期及评价放疗疗效的常规检查.

  • IVIM-DWI成像鉴别兔软组织VX2肿瘤凝固性坏死价值的探讨

    作者:张朝晖;方字文;李竹浩;余深平

    目的 确定软组织肿瘤内有无坏死区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效果的评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肿瘤内的坏死可为液化性坏死或凝固性坏死,对后者的MRI研究少见.本研究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在鉴别兔软组织VX2肿瘤中存活组织与凝固性坏死组织的价值.方法 在15只新西兰兔左侧大腿肌肉内接种VX2肿瘤,3周后对其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和IVIM-DWI成像检查(7个b值,0~800 s/mm2).采用MITK Diffusion软件对IVIM-DWI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灌注分数(f值)和真性弥散系数(D值)的参数图.MRI检查完毕后处死实验用兔获取肿瘤标本,在轴位方向上切片,获取与MR轴位图像相对应的大体标本断层组织厚片,并以其为参照,并结合增强早期DCE-MRI在标本对应层面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存活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组织的f值和D值.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存活肿瘤组织与凝固性坏死组织之间D值和f值的差异.结果 所有实验用兔的VX2肿瘤均种植成功.共选取51个ROI,其中存活肿瘤组织34个,凝固性坏死组织17个.存活肿瘤组织和凝固性坏死组织的f值分别为(7.995±2.867)%和(5.918±2.709)%,t=2.484,P=0.016.存活肿瘤组织与凝固性坏死组织的D值分别为(1.110±0.110)×10-3和(1.132±0.208)×10-3 mm2/s,Z=0.100,P=0.920.结论 由IVIM-DWI所生成的f值能很好地鉴别兔软组织VX2肿瘤中的存活肿瘤组织与凝固性坏死组织,而D值不能鉴别.

1246 条记录 7/63 页 « 12...45678910...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