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MR-DWI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宋志文;陈永霞;曲林涛

    为了探讨常规MR结合DWI及其ADC值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8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肿瘤的常规MR表现、DWI信号特点及其ADC值等影像学特征.18例腹膜后肿瘤中,良性7例,恶性11例.MR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8.89%(16/18),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77.78%(14/18),组织类型符合率66.67%(12/18).本组7例良性腹膜后肿瘤的ADC值为(1.88±0.58)×10-3mm/s,11例恶性腹膜后肿瘤的ADC值为(1.06±0.45)×10-3 m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显示,综合分析常规MR、DWI及ADC值等影像表现不仅对腹膜后肿瘤的检出及定位有较为可靠的价值,而且有助于肿瘤的良恶性判定及组织类型诊断.

  • MRI在宫颈癌诊断和病理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宏岗

    目的 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和病理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无宫颈癌的5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MRI DWI)检查,研究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化表观弥散系数(eADC),分析MRI在宫颈癌临床诊断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患者经MRI DWI明确诊断为宫颈癌者75例,诊断正确率为93.8%;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ADC、e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ADC、eADC值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组织平均ADC、e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结合MRI功能成像,可实现疾病的定性诊断及准确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 肝脏局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三种呼吸采集方式的比较

    作者:史卓;赵心明;宋俊峰;马霄虹;叶枫

    目的 比较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屏气、呼吸触发、自由呼吸等3种采集技术对肝脏初诊局灶性病变的评估效能.方法 56例患者在GE公司3.0TMR磁共振机进行常规MR和3种DWI检查,其中DWI的弥散感度(b值)均为800s/mm2,扫描层数均为24,范围包括全肝.屏气方式的激励次数为1,呼吸触发为2,自由呼吸为4,其余参数保持一致.各序列终扫描时间屏气为20s,呼吸触发2 min,自由呼吸1 min.后由影像科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盲法记录、评价测得的数据.结果 3种DWI采集方式对所有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92.0%~95.5%)和准确率(86.8%~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测得的正常肝脏和病变量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类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32和0.951),但屏气状态下测得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低于呼吸门控和自由呼吸状态(P<0.05).结论 3种DWI采集方式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屏气序列可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其中自由呼吸技术更具时间效率.

  • 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进展

    作者:史卓;赵心明;杨成欢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为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之一,是目前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从分子运动水平分析脏器内部结构及病变组织成分.通过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可以为探测组织细胞水平微观变化提供可能性.同时,DWI也可以间接反映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灌注代谢的信息.近年来,DWI尝试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开拓并丰富了肝脏疾病诊断的方法,补充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不足.

  • 鼻咽癌弥散加权成像临床研究

    作者:陈韵彬;毛瑜;潘建基;胡春淼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建立ADC值对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阈值.方法 连续对56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和55例健康志愿者行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鼻咽癌患者均行鼻咽部活检和图像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检测56例鼻咽癌原发灶及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和55例志愿者的鼻咽壁及其颈部淋巴结的ADC值、eADC值并行比较.结果 56例患者原发灶均经病理诊断为非角化型癌,其中51个颈部淋巴结阳性.健康志愿者检出75个颈部淋巴结.鼻咽癌患者原发灶及其转移性颈部淋巴结的ADC值均低于健康志愿者,eADC值均高于健康志愿者.ADC值≤0.809×10-3 mm2/s作为诊断鼻咽非角化型癌原发灶的阈值,其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5%,阴性预测值为79.2%,阳性预测值为77.6%,准确性为78.4%.ADC值≤0.708×10-3 mm2/s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其敏感性为43.1%,特异性为93.3%,阴性预测值为70.7%,阳性预测值为81.5%,准确性为73.0%.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性淋巴结有一定诊断价值.

  • DWI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伟;周胜利;苗重昌;蒋晓东;乔云

    目的 探讨DWI在预测及早期评价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短期疗效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40例经病理证实并行同期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行DWI检查.应用RECIST标准进行短期疗效评价,分为缓解组(CR、PR)和未缓解组(SD、PD).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对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ADC值变化率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缓解组、未缓解组分别为30、10例.缓解组在治疗第1周末ADC值升高程度高于未缓解组(P=0.000).缓解组、未缓解组治疗1周末肿瘤大径与疗前均相近(66.10 mm∶62.63 mm,P=0.407;70.90 mm∶ 68.30 mm,P=0.552).肿瘤治疗前ADC值与肿瘤大径缩小率间呈负相关(r=-0.680,P=0.000).肿瘤治疗后第1周末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783,ADC值变化率为15.5%作为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63.6%.结论 DWI可作为一种预测及评价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短期疗效的新的影像学方法,以治疗1周末ADC值变化率对区分治疗反应较敏感,可以作为有效监测时间点.

  • IVIMMRI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探讨

    作者:王欢欢;周正扬;朱丽晶;何健;俞海平;李茗;闫婧;陈伟波

    目的:使用IVIMMRI研究宫颈癌的组织学特性,并探讨IVIMMRI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Ⅱb 期)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化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结束时行盆腔MRI扫描,包括T2 WI、IVIM (14个b值,范围0~1000 s/mm2)及T1增强扫描。 IVIMMRI数据使用双指数模型分析获得纯扩散系数( D)、伪扩散系数( D?)和灌注分数( f),使用单指数模型测量ADC值。分别测量各检查点肿瘤IVIMMRI相关参数,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治疗结束时比治疗前ADC值、D值、f值均下降,分别为0?96×10-3 mm2/s∶1?77×10-3 mm2/s (P=0?000)、0?76×10-3 mm2/s ∶1.34±0?12×10-3 mm2/s (P=0?000)、0?14%∶0?24%( P=0?012);治疗后第2周3个参数值明显升高(所有P=0?000),一直持续至治疗结束。 D?值在治疗结束时呈下降趋势。结论 IVIMMRI可以监测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并可早期反应其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应用短暂味觉刺激后DWI评价放疗前后涎腺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徐亮;田野;徐莹莹;钱建军;朱雅群;范秋虹;张力元;赵丹蕾;沈钧康

    目的 探讨短暂味觉刺激后DWI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主涎腺功能改变的价值,分析ADC值与其他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0-2014年对3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行味觉刺激后动态DWI检查,分析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特点.配对t检验放疗前后ADC峰值时间、静息ADC值、刺激后大ADC值、大ADC增加率差异.Pearson分析各涎腺ADC值与唾液流率、放疗后各涎腺ADC值与CTCAE分级和可视模拟分级法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放疗前后各涎腺的ADC值均于味觉刺激后第1次扫描(30 s)达峰值.放疗后各涎腺静息ADC值、刺激后大ADC值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0.000、0.000).放疗前后各涎腺刺激后大ADC值增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13、0.122、0.839).放疗前颌下腺静息ADC值与全腺体唾液流率间有相关性(r=0.364,P=0.048).结论 短暂味觉刺激后DWI可以有效显示鼻咽癌放疗后各涎腺ADC值动态变化特点及与放疗前差异,在评价涎腺功能减退及动态监测涎腺功能变化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 鼻咽癌咽后内侧淋巴结的影像学诊断与保护吞咽结构靶区优化探讨

    作者:宗丹;张兰芳;陈诚;顾大勇;何侠;黄生富

    目的 明确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咽后内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了解咽后内侧淋巴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优化CT V60靶区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研究2011-2017年由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37例Ⅰ-Ⅳa期鼻咽癌患者,行MR常规成像、DWI功能成像及增强CT扫描,分析咽后内侧淋巴结临床特点及CT V60下界于C2上缘分开的剂量学优势及安全性.结果 437例患者13例有咽后内侧淋巴结,横径2.0~19 mm,其中横径在2.0~5.0 mm占53. 8%.咽后内侧淋巴结分布于C1上缘至C3上缘1/3之间,其发生与N分期、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尤其与颈部淋巴结横径>3 cm密切相关. DWI、T2压脂及增强CT的敏感度分别为100%、61. 5%及23. 1%.排除特殊病灶类型,将CT V60下界在C2上缘分开,吞咽结构高剂量区照射剂量和体积明显降低.入组患者5年生存率达80%,且无一在优化靶区内复发.结论 咽后内侧淋巴结发生率低,其直径多≤5 mm,DWI对显示咽后内侧淋巴结具有优势.将CT V60下界在C2上缘分开对吞咽结构保护具有剂量学优势且安全可行.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赟;梁碧玲;高立;钟镜联;叶瑞心;沈君

    目的 评价颈部淋巴结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鼻咽癌患者和14例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I和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之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SENSE技术的STIR-EPI-DWI.结果 弥散加权成像较常规MRI能更敏感性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 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66±0.119)×10-3 mm2/s,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 STIR-EPI-DWI能准确和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I成像的一种新手段,为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 弥散加权成像与PET-CT对鼻咽癌诊断效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卉;谢传淼;刘学文;耿志君;李建鹏

    鼻咽癌是华南地区的常见肿瘤.目前主要通过鼻咽部的磁共振检查、胸片、腹部超声及全身放射性骨扫描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随访.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一次性全身大范围扫描,而且安全、无辐射,更无需造影剂.我们对43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DWI和PET-CT检查,并比较二者诊断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效力,以探讨DW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收集: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5 ~65岁,中位年龄44岁.

  • 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血管内再通治疗

    作者:张海峰;许德兵;练学淦;葛树勇;刘玲;刘新峰;张仁良

    目的 探讨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DM),且起病时间≥24h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BAO)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ERT)的可行性. 方法 共纳入11例起病时间≥24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弥散加权成像( DWI)未发现脑干网状结构和双侧丘脑有损害的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内接触溶栓(IAT)、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同时,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标准(TIMI)评价血管再通程度,观察并发症,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估. 结果 ①11例患者的平均起病时间和昏迷时间分别为42(25 ~73)h和11(2 ~24)h.入院时平均GCS评分为6(3~7)分,出院时为14 (3~15)分.②9例成功行ERT(2例TIMI 2级,7例TIMI 3级),2例治疗失败(TIMI0级);无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9 ~27h内恢复意识.③3个月后随访,7例患者转归良好(mRS评分为0~2分),2例(mRS评分为3分)转归不良;ERT失败2例,分别于术后5d和21d死亡.死亡患者均无侧支循环. 结论 对CDM、≥24h时间窗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行ERT治疗可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相对良好的临床转归,存在侧支循环的患者转归较好.

  • 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脑血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李响;韩雪华;华扬;杨洁;金成子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CMCAO)患者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LMA)对脑梗死大小的影响,分析大脑中动脉(MCA)流速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35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CMCAO患者7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为一侧CMCAO而对侧MCA正常,并经DSA证实.根据DSA显示ACA有无脑膜支,分为LMA组49例及无LMA组(NLMA)60例.采用TCCS和(或)TCD测量,记录患侧与健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平均流速(MFV),并计算健侧、患侧PSV比值(PSV健侧/PSV患侧).根据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分为脑组织正常、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4级,采用秩和检验比较LMA组与NLMA组脑梗死面积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侧MCA的血流参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MCA的PSV、MFV及PSV健侧/PSV患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NLMA组中卒中者占90.0%(54例),明显高于LAM组71.4%(3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DWI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51.0%,25例),NLMA组多以中小面积脑梗死为主(45.0%,27例),并且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21.7%,13例)高于LMA组(4.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LMA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MCA的PSV呈中度负相关(r=-0.736,P<0.01),并随PSV健侧/PSV患侧的升高而增加,呈高度正相关(r=0.849,P<0.01).结论 CMCAO患者ACA的LMA状态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相关,患侧MCA血流速度的减低与脑梗死面积存在明显相关性.

  • 多模态MRI在癫痫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肖波;周嫔婷

    大部分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然而仍有约20%的患者病情不能通过药物控制而进展为难治性癫痫,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治疗成为其重要的选择.随现代影像学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方法被用于术前评估,其中MRI因具有无创、无放射、多层面成像、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近年来有价值的用于癫痫定位的手段.

  • 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多模式磁共振研究

    作者:徐群;曹雯炜;周滟;李焰生

    目的:明确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早期认知损害较为敏感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指标。方法32例SIVD患者经过认知测试,被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18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组14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NCI组、VaMCI组全脑白质(whole brain white matter,WBWM)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分别为(0.84±0.03)×10-9·m2·s-1和(0.89±0.05)×10-9·m2·s-1,表观正常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MD分别为(0.87±0.04)×10-9·m2·s-1和(0.92±0.05)×10-9·m2·s-1,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为0.003);NCI组、VaMCI组WBW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别为(0.37±0.02)和(0.35±0.0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2),两组NAWM的FA分别为(0.35±0.02)和(0.33±0.02),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1)。SIVD患者WBWM的MD值、NAWM的MD值和FA值与注意-执行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P=0.031)、-0.422(P=0.023)和0.409(P=0.027),NAWM的MD值与记忆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P=0.044),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仅NAWM的MD值与注意-执行(β=-0.453,P=0.009)、记忆(β=-0.414,P=0.019)和总体认知(β=-0.410,P=0.02)独立负相关。而常规MRI参数未显示组间差异,与认知功能亦未见相关性。结论 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手段。NAWM的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是较为敏感的DTI指标。

  •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阴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和原因分析

    作者:陈蕾;朱宣;张萍;张敏敏;于龙娟;张永巍;吴涛;邓本强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单纯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头颅MRI将患者分为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出院时结局的差异。结果入组的119例患者中,DWI阳性94例,阴性25例,DWI阴性率为21%,DW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出院时DWI阴性组的NIHSS评分中位数为0(0,1),显著低于DWI阳性组NIHSS评分中位数1(0,4)(P=0.02);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中位数为0(0,1),显著低于DWI阳性组mRS评分中位数1(1,3)(P<0.001)。DWI阳性组出血转化率(2.1%)和死亡率(1.1%)均较低,而DWI阴性组未见出血转化和死亡病例,两组的出血转化及死亡结局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与DWI阳性缺血性卒中相比,DWI阴性缺血性卒中出院时症状较轻,恢复较好。两组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没有显著差异,静脉溶栓对于DWI阳性及阴性的缺血性卒中都是安全的。

  •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分析

    作者:杜万良;张心邈;李姝雅;王伊龙;王拥军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就诊的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数据,进行病因学分类。
      结果连续收集134例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44例,中位数年龄57岁(四分位数间距50~70),从发病到完成DWI检查的中位数时间266.5 min(四分位数间距205.3~362.5)。中位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四分位数间距1~3)。33例患者住院进一步诊治。有27例(81.8%)被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另有6例(18.2%)诊断为其他疾病。27例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中,9例(33.3%)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5例(18.5%)症状加重后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未加重但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症状加重后复查DWI仍无缺血灶但有可以解释症状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大血管闭塞/狭窄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低灌注区,6例(22.2%)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有低灌注区,5例(18.5%) D W I阴性且未见大血管异常。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27例患者,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的分型标准,15例(55.6%)为大动脉粥样硬化,11例(40.7%)为小动脉闭塞,1例(3.7%)病因不明。住院患者中,除1例(3.0%)患者出院时明显残疾外,其余32例(97.0%)患者出院时结局良好。101例患者在急诊治疗后出院。其中80例(79.2%)DWI阴性且未见其他异常,5例(5.0%)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14例(13.9%)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低灌注区修正诊断为缺血性卒中,2例(2.0%)诊断为其他疾病。
      结论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数为小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狭窄和小动脉闭塞是主要病因。在急诊溶栓绿色通道中,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读片遗漏、显影延迟的可能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 表观弥散系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分期及判断脑组织灌注状态中的作用

    作者:吴静;沈慧聪;赵瑞华

    目的:探索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期及判断缺血半暗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影像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根据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距起病时间的长短分为<6 h组,6~24 h组,24~48 h组,48~72 h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行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评估DWI图像及常规MRI图像显示病变的情况,测定各时间段病灶的ADC、健康对侧相应位置的ADC值、病灶中心及边缘的ADC值。结果共纳入62例患者,发病时间<6 h的病例10例,常规MRI图像阳性检出率为0(0/10),DWI阳性检出率为100%(10/10);发病6~24 h的病例27例、24~48 h的病例13例、48~72 h的病例12例,总共52例,其中常规MRI阳性检出率为88.4%(46/52),DWI阳性检出率为100%(52/52)。不同时间段病灶侧ADC值与健侧ADC值分别为:<6 h组(0.601±0.079,1.261±0.085)×10-3mm2/s,6~24 h组(0.623±0.097,1.152±0.083)×10-3mm2/s,24~48 h组(0.635±0.103,1.036±0.112)×10-3mm2/s,48~72 h组(0.631±0.082,1.225±0.097)×10-3mm2/s;不同时间段病灶侧ADC值与健侧ADC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6,0.007,0.008和0.017)。不同时间段组病灶侧ADC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时间段组病灶中心及边缘的ADC值分别为:<6 h组(0.547±0.089,0.624±0.096)×10-3mm2/s,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7);6~24 h组(0.572±0.074,0.647±0.107)×10-3mm2/s,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2);24~48 h组(0.615±0.104,0.636±0.082)×10-3mm2/s,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48~72 h组(0.631±0.081,0.625±0.102)×10-3mm2/s,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DWI的ADC值可以早期准确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责任病灶,而且可以区分<24 h梗死灶的中心和边缘,边缘区可能为缺血半暗带,但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0~3 d)的细化分期意义不大。

  • 缺血性小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来自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数据

    作者:李菁晶;鞠奕;王春雪;潘岳松;刘丽萍;王拥军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期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病灶模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反映的大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临床信息,探讨对小卒中1年卒中复发有较强预测作用的评价指标。
      方法以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udy,CICAS)数据库中的患者资料为数据来源,纳入发病7d内、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脑部MRI-DWI发现新梗死病灶、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和影像信息所示不同病变模式及大血管病变情况,以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确定小卒中后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因素。
      结果本研究终纳入843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1.67±11.04)岁。1年累计卒中复发率4.39%。1年预后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风险比(hazard ratio,HR)3.1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40~7.211,P=0.006)],症状相关性动脉闭塞(HR2.35,95%CI 1.094~5.030,P=0.029),多发非症状相关性动脉狭窄(HR 2.74,95%CI 1.311~5.730, P=0.007),多发皮层、皮层下和(或)深部白质梗死(HR 2.06,95%CI 1.006~4.229,P=0.048)是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影像学检查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DWI所示多发皮层、皮层下和(或)深部白质病变、多发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小卒中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 急性期脑出血灶周水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王苇;张新江;殷小平;符长标;李澄;张苏明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探讨急性期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性质及形成机制.方法 对满足检查条件的连续发病2周内的4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DWI成像,测量血肿周围1 cm区域和水肿区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情况,对水肿区相对ADC与水肿体积做相关分析.结果 44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均存在水肿,40例患者血肿周围ADC升高,水肿区ADC较对侧对称区域升高58.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血肿周围1 cm区域较对侧对称区域ADC 升高24.1%;水肿区相对ADC与绝对水肿体积和相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P=0.003).另4例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区ADC降低.结论 急性期大部分血肿周围水肿ADC升高,血管源性水肿是其主要的发生机制;少数患者血肿周围水肿ADC下降,提示细胞毒性水肿占主导地位,患者病情多危重,预后不良.

1246 条记录 8/63 页 « 12...567891011...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