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妇女骨代谢变化及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侯淑琴;肖占森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变化及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绝经后妇女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肌酐(Ca/Cr)、羟脯氨酸/肌酐(HOP/Cr)含量变化.结果绝经后(E2)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SH、LH、BGP、ALP、Ca/Cr、Hpr/Cr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引起骨代谢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数量的变化及药物干预实验研究

    作者:吴志宏;纪春良;郑敏哲;李辉;邱贵兴;高存记;翁习生

    目的 探讨在糖皮质激素诱发血液高凝、易栓状态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过程中,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EMPs)的数量的变化,同时在给予干预药物抗骨增生胶囊情况下,观察上述膜微粒的数量变化.方法 给健康成年新西兰兔肌注射甲泼尼龙,同时对照组肌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组连续给予干预药物,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3、7、14天和第28天各抽静脉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对CD31+/CD42b-和CD31+/CD42b+的膜微粒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给予激素肌注后,CD31+/CD42b-和CD31+/CD42b+的膜微粒显著升高(P<0.05),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达峰值,而干预组的膜微粒在激素和干预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虽有波动,但未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兔体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数量显著增加,干预药物能够抑制微粒的产生,或许有助于预防或避免激素诱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 非接触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狄亚龙;韩长旭;任逸众

    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大部分是非接触原因造成的。近年来,各种检测手段的改进,关节镜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广大患者带来恢复正常关节功能的希望。然而,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替代品完全替代正常的ACL。考虑到ACL损伤的诸多后果,如治疗成本、残留不稳定性和类似骨关节炎等并发症,作者认为了解ACL损伤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

  • HIV感染者合并股骨头坏死14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何浩岚;郭朋乐;刘领弟;刘波;陈志敏;李粤平;李凌华;陈谐捷;蔡卫平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广泛应用以来,HIV-1感染者的期望寿命显著延长,随之而来的艾滋病相关及非艾滋病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甚至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1]的发生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引起ONFH 的病因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但艾滋病合并ONFH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导致人们对其致病因素及特点缺乏深入认识. 本研究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为HIV感染进行HARRT后合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14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HIV阳性患者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认识及警惕.

  • 激素类男性避孕研究进展

    作者:谷翊群;张桂元

    目前采用的男性避孕方法包括体外排精、阴茎套、安全期避孕法和输精管切除术.性交中断是已知古老的避孕方法,在圣经和古兰经上均有记载[1];阴茎套避孕有250年历史[2];安全期避孕法于20世纪20~30年代建立,应用失败率较高;输精管切除术产生于19世纪,但一直被滥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真正成为人类的一种避孕方法[3].新研制的男性避孕药具中,男性激素避孕有可能应用于临床.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7年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男性激素避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一、男性避孕的基本原理

  • 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66例报告

    作者:管珩;李沛;朱预;廖泉

    目的 探讨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82-20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共收治575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中66例为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病理、术后处理及随访等.结果 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率为11.5%(66/575),其中异位于纵隔的发生率为71.2%(47/66),而异位于前上纵隔多,达65.2%(43/66);异位于颈部非典型部位的为28.8%(19/66);常规定位检查中,甲状旁腺核素显像的敏感度高(87.0%);平均手术次数为1.47次,所有病灶均得以完整切除;术后49例出现短期低血钙症状,经钙剂治疗后血钙恢复正常;随访到52例,仅1例移植的甲状旁腺腺体再次出现功能亢进.结论 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关键在于术前明确定位,减少误诊误治,避免术中损伤.

  •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鞠卫强;朱晓锋;马毅;王东平;邰强;胡安斌;王国栋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steroid-resistant acute rejection,SRAR)的诊疗方法.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596例成人肝移植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113次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其中11例患者出现SRAR,回顾性分析以上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为16.1%(96/596),发生时间3~410 d,中位时间为17 d.11例发生SRAR的时间6~72 d,中位时间为19 d,3例患者接受OKT3治疗,8例患者接受IL-2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7例患者治疗后排斥反应逆转.2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与SRAR相关的死亡率为36.4%(4/11),其中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OKT3治疗后严重感染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SRAR虽然发生率低,但预后差,IL-2单克隆抗体和OKT3对部分患者有效.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与未来

    作者:张瑾;刘艳;邵营波;张霄蓓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药物的选择除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手术到复发的间隔时间以及受体测定等因素外,还要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而定.随着对内分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将不断提高.

  • 超声引导下肩峰下间隙药物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郁凯;张殿英;杨剑;刘敏;杨杰;谭利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药物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资料.为确保研究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组患者注射曲安奈德40 mg,非甾体抗炎药(NSAID)组患者注射氯诺昔康8 mg,每例患者注射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外展度数]的评估.对于有多个时间点数据的连续性结局(UCLA评分和外展度数),首先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Mauchly的球形度检验,满足条件后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有5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其中41例获得完全随访.糖皮质激素组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44.7±9.5)岁(范围:35~68岁),病变累及优势肩13例,注射超过1次4例;NSAID组19例,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37.2±10.1)岁(范围:27~63岁),病变累及优势肩10例,注射超过1次1例.所有患者均于5 min内完成注射.糖皮质激素组和NSAID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1)VAS:与注射前[5.0(4.0~6.0)和5.0(4.0~6.0)]相比,治疗组在注射后60 min[1.0(1.0~2.0)和1.0(1.0~2.0)]、6周[1.5(1.0~2.0)和1.0(1.0~2.0)]随访时疼痛明显减轻(x2=47.293、41.173和45.174、40.113 P值均<0.01).(2)UCLA评分:与注射前(20.5±1.8和21.0±2.3)相比,两组在6周(30.2±2.5和30.5±3.0)随访时UCL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9.727,t=19.218,P<0.01;MD=9.579,t=11.467,P<0.01).两组UCLA评分改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肩外展度数:与注射前(92.7±9.4和93.2±11.6)相比,两组在注射后60 min(131.8±9.6和127.4±16.6)和6周(115.9±9.1和127.9±14.4)时外展度数均有明显改善,但60 min时两组外展度数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450,t=1.069,P=0.292);6周随访时,NSAID组肩关节外展度数改善程度优于糖皮质激素组(MD=-11.986,t=-3.238,P=0.002).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注射两种药物均有助于减轻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注射NSAID药物在取得不差于甚至部分优于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避免多次注射及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带来的并发症.

  • 激素小化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邰强;鞠卫强;王东平;朱晓峰;马毅;王国栋;胡安斌;黄洁夫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激素小化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经手术治疗并符合入选条件的成人肝移植患者116例,根据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中激素使用的不同分为三组:3个月撤离组(n=40),7 d撤离组(n=40)及24 h撤离组(n=36),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生存、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包括耐激素治疗的排斥反应、切口愈合不良、肝炎和肝癌复发、新发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间患者术后生存、急性排斥反应、高脂血症、乙型肝炎复发及肝癌复发无明显区别(P>0.05);24 h撤离组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及发生高血压的例数明显低于7 d撤离组及3个月撤离组(P<0.05),术后感染及新发糖尿病例数明显少于3个月撤离组(P<0.05),但与7 d撤离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激素小化的免疫抑制方案(激素7 d撤离,甚至24 h撤离)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是安全的,在不影响患者及移植物预后的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

  • 皮质类固醇与骨坏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子荣;孙伟;屈辉;周乙雄;窦宝信;史振才;张念非;程晓光;王大力;郭万首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骨坏死发生的时间、发生率与皮质激素用量的关系.方法对551例SARS患者进行骨坏死普查,男131例,女4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3±9)岁.其中12例未用激素,539例应用剂量不等的皮质激素(80~30 000 mg).从停药至普查的时间为3~9个月.全部患者行双髋、双膝、双踝、双肩及双腕MRI检查及X线摄片,部分患者做CT扫描.股骨头坏死按ARCO分期,膝关节坏死按Lotka分期,肩关节坏死按Gruess分期.采用独立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2例未用激素者,未检出骨坏死.539例应用激素者检出骨坏死176例(32.7%),其中累及股骨头为130例210髋、累及膝关节98例130膝、累及肱骨头21例36肩、累及踝关节16例26踝(距骨,跟骨)、累及腕关节11例17腕(月骨,舟状骨)、髌骨3例4膝、髂骨1例1处、长骨干(股骨,胫骨)梗死18例.股骨头坏死除11例15髋为Ⅱ期外,其余均为Ⅰ期.ⅠA为45髋、ⅠB为77髋、ⅠC为73髋.膝及肩关节坏死均为Ⅰ期.单关节受累34例,双关节受累45例,多关节受累93例,单纯骨干梗死4例.激素用量:发生骨坏死组为(5842±4988) mg,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719±2571) mg(P<0.0001);用药时间:发生骨坏死组为(39±17) 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7±15) d(P<0.01);激素冲击用量:发生骨坏死组为(340±207) mg/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11±160) mg/d(P<0.01);激素冲击治疗时间:发生骨坏死组为(28±13) 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18±11) d(P<0.01).检出骨坏死的时间均在用药后6个月以内.结论应用剂量不等皮质激素的SARS患者约1/3发生骨坏死,骨坏死常为多灶性,发生时间早;MRI为早期诊断骨坏死的金标准,对大剂量激素应用者宜尽早用MRI监测.

  • 细胞信号传导在激素和干扰素诱导的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徐少骏;滕建英;谢菁;吴艾竞;陈东明;鲍卫汉

    目的 探讨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激素和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后是否产生凋亡,以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是否一致.方法 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吸光度A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地塞米松(0.1 mg/ml)和干扰素α-2b(1000U/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 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干扰素α-2b不能诱导这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明显细胞凋亡,且IFN α-2b抑制增殖瘢痕的ERK1/2通路,而对JNK通路无影响,其不引起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RK1/2和JNK通路的变化.结论 激素类药物和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抑制裸鼠卵巢癌移植瘤生长同时保护化疗后卵巢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英;陆芝英;严晓慧;王佳佳;冯炜炜;丁景新;华克勤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类似物抑制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同时保护化疗裸鼠卵巢功能的双重作用.方法 构建卵巢癌ES-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1)生理盐水(NS)组:皮下注射NS 0.1ml/d,1周后腹腔注射NS 0.2ml/周;(2)顺铂(DDP)组:皮下注射NS 0.1ml/d,1周后每周腹腔注射5 mg/kg DDP;(3)戈舍瑞林(goserelin)组:皮下注射goserelin 100 μg/d,1周后腹腔注射NS0.2 ml/周;(4) goserelin+ DDP组:皮下注射goserelin 100 μg/d,1周后每周腹腔注射5 mg/kg DDP;(5)西曲瑞克(cetrorelix)组:皮下注射cetrorelix 100 μg/d,1周后腹腔注射NS0.2 ml/周;(6) cetrorelix+ DDP组:皮下注射cetrorelix 100 μg/d,1周后每周腹腔注射5 mg/kg DDP.用药21 d,观察29 d.比较各组裸鼠体质量、移植瘤体积、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的阳性率、动情周期、卵巢各级卵泡比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孕酮水平的差异.结果 各组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第29天NS组为(19.8 ±2.2)g,DDP组(20.5±1.4)g,gosereline组(19.6±0.9)g,goserelin+DDP组(19.7±1.6)g,cetrorelix组(20.7±2.2)g,cetrorelix+ DDP组(19.0±1.7)g,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2天裸鼠移植瘤体积:NS组为(241±179) mm3,DDP组(78±20) mm3,gosereline组(78±55) mm3,goserelin+ DDP组(64±48) mm3,cetrorelix组(78±64) mm3,cetrorelix+ DDP组(70±19) mm3,用药组均明显小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19、22、26、29天各用药组移植瘤体积也均明显小于NS组(P<0.05).NS组Ki-67阳性率为(33± 10)%,DDP组为3.5%,goserelin组8.8%,goserelin+ DDP组1.5%,cetrorelix组(23±11)%,cetrorelix+ DDP组(8±6)%,DDP组、goserelin组和goserelin +DDP组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erelin组原始卵泡+窦前卵泡率为(71.5±8.1)%,goserelin+DDP组为(62.4± 4.1)%,cetrorelix组(71.2±7.4)%,cetrorelix+DDP组(63.8±2.9)%,均明显高于DDP组的(47.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erelin组血清AMH水平为(98±27) ng/ml,明显高于NS组的(66±1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裸鼠血清FSH、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类似物能抑制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同时上调AMH分泌、减少动情次数、延长动情周期时间、增加原始卵泡+窦前卵泡率,从而保护卵巢功能.

  • 肥胖症儿童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戈力;付晓辉;姜丽红;马咸成;杨菁岩

    目的探讨肥胖症儿童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4例肥胖儿童,3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分析血清抵抗素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1)肥胖组及对照组抵抗素浓度(对数转换值31±05)高于对照组(对数转换值27±08)(P <005).(2)抵抗素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关系;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9、0304、0322,P<001);与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299和r=0303,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324,P<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相关关系.(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胰岛素抵抗指数为影响抵抗素为显著的因素(R2=01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79(P<001).结论肥胖症儿童血清抵抗素水平较正常儿童增高,并与肥胖程度,脂肪分布密切相关.抵抗素可能与肥胖症儿童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有关.

  • 吸入激素对哮喘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表达调控

    作者:乔红梅;鲁继荣;成焕吉;刘丽;马青山;傅文永;赵芳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评价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对激素治疗前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1)通过大鼠行为学改变、呼吸功能曲线、IgE水平以及肺组织切片证实哮喘模型成立.(2)哮喘组肺组织细小支气管壁及伴行动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断裂,杯状细胞增生,平滑肌增厚;21天组气道壁基膜增厚和平滑肌增生更加明显.(3)大鼠肺组织MMP-9 mRNA表达:哮喘7天组为(2.71±0.37),21天组为(1.76±0.27),激素治疗组为(0.88±0.18),正常对照组为(0.52±0.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52 ,P<0.01).大鼠肺组织TIMP-1 mRNA表达:哮喘7天组为(1.13±0.19),21天组为(1.55±0.24),激素治疗组为(0.77±0.15),正常对照组为(0.47±0.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46,P<0.01).(4)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结论从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证实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MMP-9表达升高,TIMP-1表达亦增强;激素下调MMP-9及TIMP-1表达,可能是其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机制之一.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罗优优;余金丹;赵泓;彭克荣;楼金玕;马鸣;陈洁

    目的 观察英夫利昔单抗对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探讨英夫利昔单抗相对于激素及免疫抑制是否存在治疗优势.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岁克罗恩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10;英夫利昔单抗或激素诱导缓解治疗;英夫利昔单抗、免疫抑制剂或美沙拉嗪维持治疗;激素诱导缓解患儿需随访1年以上.将所有患儿分为英夫利昔单抗组和激素组,在治疗后2、4、8、12、24及48周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计算PCDAI、克罗恩病内镜下活动指数(CDEIS).评估患儿的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复发、黏膜愈合程度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纳入完整病例22例,其中英夫利昔单抗组和激素组各11例.英夫利昔单抗组在第2、4、8周临床缓解分别为6、5、7例;激素组分别为6、9、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0、3.14、0.92,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在第2、4、8周的临床应答例数分别为8、8、11例;激素组分别为8、9、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0、0.26、2.20,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及激素组患儿PCDAI在第2、4、8周均明显低于第0周(P均<0.05).在第2、4、8周,两组PCDA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第12、24、48周的维持缓解比例分别为8/11、7/8、3/5;激素组分别为7/11、9/11、8/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第8周,英夫利昔单抗组及激素组分别中有7例和9例患儿成功诱导缓解.在第12、24、48周两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3、0.09、1.00,P均>0.05).在第24周,英夫利昔单抗组年龄别身高(HFA)Z评分变化值较激素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观察点,两组HFA Z评分的变化值比较及体质指数(BMI)Z评分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中有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激素组中所有患儿均出现满月脸等不良反应.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对儿童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率与激素类似.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不良反应较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少.

  •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熊晖;张月华;周蕊;包新华;姜玉武;吴晔;王爽;常杏芝;付尚勤;秦炯;吴希如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3年6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25例M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5例,女性16例,男性9例,男∶女=1∶1.78.其中复发-缓解型21例,继发进展型3例,1例未明确分型.平均起病年龄6.7岁(2~12岁).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者11例;以皮层症状为主者8例,包括惊厥、意识障碍、失语、失用等;脊髓病变3例;脑干病变2例;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起病时有发热者10例.表现为神经系统单一部位病变者9例,多部位者16例.病程中有视力障碍者19例,视诱发电位异常22例(88%).平均病程8.5年(1.2~17.2年),复发次数0~4次(0次者为随访期间无新的临床发作).结论 MS在儿童期少见,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女性多于男性,以视神经炎多见,起病急且病程短,常见不典型脱髓鞘疾病症状.头颅MRI提示白质病变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标准之一.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低于成人,与成人MS相比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以视神经萎缩,视力障碍为常见.急性期激素和IVIG治疗有效.

  • 一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NPHS2基因新突变

    作者:余自华;丁洁;管娜;石岩;张敬京;黄建萍;姚勇;杨霁云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NPHS2基因及突变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一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兄和父母,对照人群为53例尿检正常成年人.取肾组织做常规光镜检查和podocin、nephrin、α-actinin、WT1表达的检查.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NPHS2基因8个外显子;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PCR产物,对DHPLC洗脱曲线异常者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先证者及其兄肾脏病理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先证者肾组织podocin重组蛋白P35染色弱阳性,P21染色阴性;nephrin、α-actinin和WT1染色的范围、定位、分布和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无差异.DHPLC示先证者及其父母洗脱曲线异常;DNA测序证实先证者为467_468insT与503G>A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为503G>A杂合突变,其母为467_468insT杂合突变.结论首次发现了一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中NPHS2基因突变--467_468insT与503G>A复合杂合突变,且503G>A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同时还发现该复合杂合突变引起肾组织中抗podocin重组蛋白P35的染色明显减弱,抗podocin重组蛋白P21的染色阴性.

  • 三周小剂量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激素难治性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华宾;刘燕;杨光伟;延敏博;桂西青

    目的:初步研究3周小剂量多西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激素难治性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并探讨其毒副反应.方法:入选老年激素难治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共18例,多西紫杉醇50 mg/m2,静脉滴入,d1;泼尼松5 mg,口服,d1~d212次/d,21 d为1个周期.完成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化疗结束后,6例患者的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6例PSA值下降>50%,2例PSA值变化不明显,有效率为66.67%.本组随访2~1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75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2个月,1年生存率为33.33%(6/18).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3周小剂量多西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激素难治性晚期前列腺癌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并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绝经前乳腺疾病患者性腺轴系激素水平量化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承祺;吉国力;陈舒婷;林丞;李健;林玉斌

    目的:研究绝经前(滤泡期或称卵泡前期)的女性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HPO轴系激素表达,包括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睾酮(T)和促催乳素(PRL)6种,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正常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各62例血浆E2、FSH、P、T和PRl水平(E2、P和T单位为ug/L,FSH和LH单位为IU/L,PRL单位为g/L),并应用逻辑回归与判别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和正常人3组人群的激素分布不同,乳腺癌患者的E2(192.59)、FSH水平增高(24.25),LH(30.235 3)与E2、FSH存在协同性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T水平乳腺癌组低于乳腺增生与正常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和PRL水平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度上升.结论:通过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性激素检测判别疾病的能力及危险度预测,判别准确率为91.2%.

414 条记录 3/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