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数量的变化及药物干预实验研究

    作者:吴志宏;纪春良;郑敏哲;李辉;邱贵兴;高存记;翁习生

    目的 探讨在糖皮质激素诱发血液高凝、易栓状态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过程中,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EMPs)的数量的变化,同时在给予干预药物抗骨增生胶囊情况下,观察上述膜微粒的数量变化.方法 给健康成年新西兰兔肌注射甲泼尼龙,同时对照组肌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组连续给予干预药物,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3、7、14天和第28天各抽静脉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对CD31+/CD42b-和CD31+/CD42b+的膜微粒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给予激素肌注后,CD31+/CD42b-和CD31+/CD42b+的膜微粒显著升高(P<0.05),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达峰值,而干预组的膜微粒在激素和干预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虽有波动,但未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兔体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源性膜微粒数量显著增加,干预药物能够抑制微粒的产生,或许有助于预防或避免激素诱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 细胞膜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韦祚;吴志宏;邱贵兴;高存记;翁习生

    目的 探讨细胞膜微粒(Mp)在激素相关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研究对象.从健康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和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非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细胞膜微粒作为刺激因子.将不同来源的细胞膜微粒与HUVEC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膜微粒种类和数量的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各组内皮细胞的形状、密度、生长速度和细胞核的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62E+/CD31+代表细胞活跃程度.共培养48 h后,激素治疗的实验组CD62E+/CD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5),其他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分析显示,fas/β-肌动蛋白代表凋亡基因的表达.激素性ANFH的实验组fas/β-肌动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0.776±0.230>0.669±0.148,P=0.006).激素治疗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0.914±0.226>0.832±0.200,P=0.005).其余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酒精性ANFH 0.810±0.252>0.781±0.194,P>0.05).结论 使用激素患者的细胞膜微粒在体外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细胞膜微粒在体外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但是对内皮细胞释放膜微粒无明显影响.健康人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细胞膜微粒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

  • 细胞膜微粒CD31、CD54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随机对照实验方案

    作者:杨云;范海燕;黄健;马忠平;张志峰

    背景:细胞膜微粒CD31、CD54可通过介导血管炎症反应、促凝、影响血管舒缩及促进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股骨头内微血管损伤。文献已证实细胞膜微粒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尚未见微粒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性的研究。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连续6个月灌胃给予烈性白酒制备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6个月,每月2组各随机取6只大鼠,分批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细胞膜微粒CD31、CD54水平;取双侧股骨头,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进行空骨陷窝计数确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再行Verhoeff 氏染色及MSB微血栓染色观察股骨头内微血管损伤及微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细胞膜微粒CD31、CD54水平与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损伤及微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讨论:实验结果拟探讨细胞膜微粒CD31、CD54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更加深入探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可能为其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靶点。伦理批准:实验方案经内蒙古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YKD2016154。大鼠的实验操作和取材遵循《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规定,并与美国国立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的指南一致。

  • 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影响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耀龙;王榕峰;缪辉来

    严重或持续肝损伤终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细胞外囊泡(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由细胞分泌或从细胞膜上脱落的囊泡小体,其可向靶细胞传递各种蛋白质和核酸等,调控靶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干细胞来源的EVs可向肝组织细胞传递多种蛋白质和核酸,调节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的分裂增殖、凋亡等,对肝再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干细胞来源的EVs对肝再生的影响作一概述,以加深对该EVs影响肝再生作用机制的了解,为临床治疗肝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 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剂中细胞膜微粒的形成和意义

    作者:赵树铭;林武存

    细胞膜微粒(MP)是指大小为0.05~1.5 μm的包含来源细胞膜蛋白的脂质颗粒.MP循环于血液中,在多种病理情况下可见其升高.血浆中存在有来源于血液细胞、上皮细胞和其他类型细胞的多种MP.MP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可能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细胞信号传导,甚至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之间传递受体.在血栓形成、炎症、肿瘤转移或对病原体的反应过程中,MP都具有重要病理学意义.由于MP存在于血浆和血液细胞制剂中,研究其在血液制剂制备和贮存过程中的释放,对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