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葛武;程光齐;刘中远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36例.其中,退行性滑脱30例,椎弓根峡部不连滑脱6例;Ⅰ度滑脱29例,Ⅱ度滑脱7例.结果:经8~2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感染,未发现断钉现象,椎体间融合好.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联合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 单枚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桂召柳;毛路;赵广超;吴天亮;王尚仁

    目的:探讨单枚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枚PEEK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其中Meyerding分度为I度滑脱10例,II度滑脱16例; L4滑脱17例,L5滑脱9例.根据邹德威方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26例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12月.疗效评定为优2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PEE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可保持椎间高度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 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研究进展

    作者:荚龙;曾至立;程黎明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Springerlink、Medline、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以"腰椎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关节突关节损伤"和"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dicle screw、facet joint violation"为关鍵词,检索2003年1月-2015年12月有关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节突关节是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可导致关节突关节挛缩、僵硬及骨性关节炎,从而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手术创伤是造成关节突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以术中植入椎弓根螺钉内置物损伤关节突关节为主.无论是开放置钉还是微创置钉,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发生率均较高.影响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融合节段、融合数量、手术方式、术中CT导航、置钉方位、置钉方法和螺钉类型等.结论;关节突关节损伤继而增生退变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是开放还是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均可增加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发生,因此外科医师在置钉时需要注重关节突关节的保护,规避不良置钉影响因素.

  • 个体化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作者:牛国旗;代建昊;汪东;周功;张井泉;张跃;刘涛;陈辉;聂虎;周建生

    目的 评价个体化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3年10月—2015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中心的13例上颈椎疾病患者术前CT检查数据,利用Mimics 15.0、Geomagic Studio 2013、NX 8.5三种计算机软件设计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模板,并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颈椎等比例实体模型和上颈椎椎弓根置钉导向模板.每例颈椎模型3D打印2份,分为两组:实验组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采用影像学透视徒手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两组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均由同一名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负责置入.以术后CT扫描数据评估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模板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对螺钉置入情况分类,依据螺钉在矢状面和横断面穿破椎弓根皮质程度以及是否需要翻修将其分为3类,其中Ⅰ类和Ⅱ类螺钉为可接受置钉,Ⅲ类螺钉为不可接受置钉.结果 实验组设计并打印出上颈椎3D打印导向模板19块,辅助置入螺钉37枚,其中Ⅰ类33枚(86.49%)、Ⅱ类2枚(8.11%)、Ⅲ类2枚(5.40%);模拟手术置入1枚螺钉平均时间为(5.37±1.26)min,X线机透视次数为(5.48±1.19)次,螺钉长(28.38±2.98)mm.对照组使用C形臂X光机透视下徒手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合计37枚,其中Ⅰ类23枚(62.16%)、Ⅱ类3枚(8.11%)、Ⅲ类11枚(29.73%);模拟手术置入1枚螺钉平均时间为(11.48±2.32)min,X线机透视次数平均为(17.85±2.96)次,螺钉长(28.65±2.83)mm.实验组与对照组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分别为94.60%(35/37)和70.2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90,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使用螺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05);实验组置入单枚螺钉用时和X光机透视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78、-23.586,P值均<0.01).结论 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上颈椎置钉显著提高了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尤其适用于严重畸形的上颈椎椎体.3D打印个体化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体现了个体化置钉原则,置钉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可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下颈椎椎弓根入口处皮质厚度的影像学测量

    作者:侯黎升;阮狄克;徐云可;何勍;林井付;叶晓健;赵书臣;徐成;辛洪奎

    目的:对下颈椎椎弓根四壁及入口毗邻结构的皮质厚度行影像学测量,为临床椎弓根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对8例新鲜颈椎进行DR摄片和螺旋CT扫描重建,在AutoCAD软件中测量CT图像显示的椎弓根四壁及入口处毗邻结构(包括上关节突前壁(ACS)、椎板前壁(ACL)、下关节突前壁(ACI)和横突孔后壁(PCT))的皮质厚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斜位DR片示颈椎椎弓根内壁(MCP)、上壁(SCP)、下壁(ICP)皮质较厚,而外壁(LCP)菲薄.统计学分析发现同一颈椎的MCP、SCP、ICP、ACL、ACS和ACI之间的厚度无差别,LCP和PCT皮质菲薄,明显薄于前6项指标.MCP、SCP、ICP、ACS和PCT在C3~7间的厚度无差别,PCTc明显小于其它4项指标.结论:同一颈椎PCT和LCP明显薄于其它各项指标,提示PCT和LCP抵抗外力强度小,MCP、SCP、ICP和ACS在C3~7间厚度无差别,提示其在不同颈椎间抵抗外力可能一致.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时应该避免靠近PCT和LCP.

  •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偏差的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研究

    作者:侯黎升;阮狄克;何勍;叶晓健;贾连顺;徐云科;徐成;崔洪鹏;姜庆军

    目的:通过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资料的观测,了解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评价置钉偏差后的风险.方法:对8例非颈椎椎弓根病患者进行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观察,对C3椎弓根内外径、内倾角及四壁皮质厚度行数据测量.结果:组成横突孔的四界不在同一高度同时出现,形成内界的椎弓根明显高于外界.CT示部分椎弓根外壁及横突孔前壁存在滋养血管孔(10%和8.8%).C3椎弓根内壁厚(1.8±0.3)mm,,外壁厚(0.9±0.3)mm,上壁厚(1.3±0.4)mm,下壁厚(1.4±0.4)mm,外径(5.3±0.6)mm,内径(2.6±0.7)mm,内倾角(45.9±4.4)°.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径小,外壁薄,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外壁容易穿破;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椎弓根螺钉穿破外壁时,椎动脉可向外逃逸,减少损伤.

  •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作者:喻忠;王黎明;曾逸文;蒋纯志;侯明夫;王大林

    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 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非稳定性胸腰段骨折

    作者:王祥华;李伟栩;陈其昕;严世贵

    我院自1996年2月~1999年2月应用Atlas Fixation系统治疗单节段非稳定性胸腰段脊柱骨折39例,并随访5月~1.5年,平均10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院自1996年2月~1999年2年期间,共收治非稳定性胸腰段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7例,年龄20~68岁,平均(32.2±12.4)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4例,车祸16例,重物压伤及其他原因引起9例。损伤节段为T11~L3,其中T113例,T1215例,L117例,L23例,L31例;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10例,D级9例,E级8例。伴有脊髓或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32例,占82%,其中单纯椎体楔形变超过1/3者5例,椎体粉碎压缩骨折、后凸cobb氏角>20度20例,椎体骨折脱位14例。

  • 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徐少文;陶惠民;吴立东;陈其昕;陈维善;顾晓民

    目的报告应用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体会,探讨改良哈氏棒的优缺点.方法以椎弓根螺钉替代哈氏棒的下钩,棒钉组合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半年34例随访,25例Frankel分级有Ⅰ-Ⅱ级提高.除早期1例脑脊液漏和后期1例1侧断钉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哈氏棒可增加对前、中柱的作用,提高抗旋转和水平作用力,操作方便省时,可减少并发症,尤其适合于中上胸椎的骨折治疗.

  • 后路微创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崔凯;陈阳;谭荣;张晔;刘涛;田天;葛译锴

    目的 对比分析后路经皮微创钉棒系统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胸腰椎新发骨折,随机分为微创组(n=24)和传统组(n=19).微创组采用德国BRAUN微创后路S4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种术式均为单节段跨伤椎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影像学数据.结果 微创组Macnab评分优良率(83.33%)显著高于传统组(73.68%,p<0.05),而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等方面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后路经皮微创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在恢复胸腰椎生理曲度方面与开放手术相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与生物相容性比较

    作者:孙国良;丁光仁;孙宇航;练亚鹏;王自立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与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择7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采用经皮微创入路,C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三组修复术前、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矫正效果.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术后2周与随访1年时病人的疼痛情况,并随访观察病人发生的不良事件等.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即刻与随访1年时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后凸角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三组之间相互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三组病人术后2周和随访1年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是,三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2个月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均能体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矫形效果好的特点.

  • 应用Cage行融合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邱鑫水;许晓莺

    Cage是椎间螺纹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用于Ⅱ度或Ⅱ度以上的椎体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我院从1999年6月以来开展Cage手术1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急诊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及爆裂骨折

    作者:赵琳;万麟

    目的 观察急诊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及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4 d内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急诊患者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椎管间接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后突角、椎管矢状径变化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2周内随访,其中4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伤椎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2.28%恢复到93.46%;平均后突角由术前的26.44°恢复剑17.73°;平均椎管矢状径由63.14%恢复到78.55%.术后各随访期除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无恢复外,其余脊髓、马尾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Frankel分级1级以上恢复.随访患者中无1例出现晚发性脊髓损伤及腰背痛;3例出现部分螺钉松动或断裂,但均无特殊不适,亦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急诊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骨折复位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 全椎板切除并全颈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治疗急性多节段脊髓损伤

    作者:杜世新;贾艳丽;罗绍伟;邱开封;胡军;刘东昕;夏雪;王虎

    目的 探讨经颈椎后路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螺钉三维钉棒系统重建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7例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路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合、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颈椎的标准侧位X光片、颈椎CT,以ASI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ASI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由于解削的因素,应用颈椎弓根螺钉重建在术中较易损伤椎动脉.结论 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序列是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85例临床分析

    作者:白云生;方建蒙;田继平;刘岩松;胡一峰;李文东;飞翔

    目的总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教训.方法应用三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85例,总结随访结果,分析手术疗效及其失误原因.结果术后经2~24个月的随访,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未见脊柱失稳.ASIA A级的9例,无1例恢复,其他B、C、D级均有1~3级的恢复,E级无1例加重.术中出现椎体定位错误2例,椎弓根螺钉偏出椎体外1例,椎弓根螺钉偏入椎管内1例,骨折复位不满意1例.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是一种操作简单,复位良好,固定安全可靠,损伤相对较小,椎体高度恢复理想的有效治疗方法.

  •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 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

    作者:张冲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不稳定性脊髓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治疗分数(JOA)、颈椎疼痛程度(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曲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VAS、NDI、颈椎曲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1.8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谭宝利;孙娜;张浩亮

    目的:观察分析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患者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永文

    目的:探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和骨科创伤学会(OTA)所采用的分类标准(A1-3.B1-3.C1-3),分别应用附加伤椎3椎体6钉和短节段跨伤椎2椎体4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6钉组22例,4钉组20例,中位随访时间13.8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改善、Cobb角比较、功能恢复情况(改良Macnab评定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增加脊柱稳定性,与传统短节段跨伤椎内固定相比,减少椎体间位移,利于矫正后凸畸形,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胸腰椎骨折USS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

    作者:赵云波

    椎弓根是椎体后方坚强的结构,通过它可获得脊柱三柱固定.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技术在我国已应用了十几年,它的固定效果可靠,但也出现了一些术中、术后并发症,几乎每一位脊柱外科医生都遇到过类似问题.本文就一些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原因的探讨

    作者:邓强;韩宪富;李中锋;张彦军;刘涛;朱宝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 (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 <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①植骨融合不当;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③未正确使用横连杆;④内固定物取出过迟;⑤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⑥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1628 条记录 4/82 页 « 12345678...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