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重建数字骨科技术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准确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邹方亮;李克军;杨治乐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数字骨科技术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准确性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因脊柱疾病行椎弓根内固定的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成两个小组,每组60例,第一小组采用了传统的解剖方法(徒手置钉组),另外一个小组则是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钉(辅助置钉组).比较两组准确率、成功率及优良率,完成钉道准备时间及置钉出血量,神经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置入准确率相比较,徒手置钉组和辅助置钉组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率分别为84.9%和98.6%,它们能够置入一次性可以成功的概率分别是81.0%和96.0%;置钉优良率分别为85.0%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4、0.646、1.053,P>0.05).徒手置钉组完成钉道准备时间为(5.77±1.36)min,置钉出血量为(10.09±7.68)mL;辅助置钉组为(3.93±2.29)min,(18.32±8.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5、5.628,P<0.05).在徒手置钉组当中的神经损伤有5例,在血管损伤中有7例;辅助置钉组神经损伤0例,这是比较好的结果,其中血管损伤中有1例,两组神经、血管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8、6.341,P<0.05).结论 数字骨科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医生在进行手术之前可以更好的去设计一套手术方案,这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的.

  • RF-II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方钧;郑季南;王森林;洪庆南;耿庚

    目的:报道以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病例采用双侧半椎板加小关节部分切除减压,RF-Ⅱ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结果:34例解剖复位,2例近解剖复位,2例近解剖复位,随访10~38月,椎间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所有患者症状改善,优27例,良6例,优良率达91.7%.结论: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具有复位确切、短节段坚强固定,加以椎体间良好植骨融合,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宏伟

    自1970年ROY-Camille采用椎弓根螺钉及钢板作为脊柱后路固定方法以来,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已被公认为理想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院在无术中X线透视的条件下,自2003年以来开展此项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辅助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田伟;范明星;韩晓光;赵经纬;刘亚军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天玑机器人系统);比较天玑机器人系统辅助置钉与传统透视引导徒手置钉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和精确性.方法 于2016年2月至6月间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纳入40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机器人辅助组(23例)和传统透视引导组(17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患者术后CT图像,使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精度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为(54.0±11.9)岁.其中男17例,女23例.植入椎弓根螺钉共190枚.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3d内无任何医源性神经或血管损伤发生.机器人辅助组与传统透视引导组手术时间分另为(138.9±46.6) min、(118.2±40.6) min,P=0.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植入精度:机器人辅助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99枚、B类3枚,螺钉植入的人点误差为(1.70±0.83)mm,止点误差为(1.84±1.04) mm,整体误差为(1.77±0.78)mm;传统透视引导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81枚、B类6枚、C类1枚,螺钉植入入点误差为(3.73±2.28) mm,止点误差为(4.11±2.31)mm,整体误差为(3.92±1.80)mm.比较两组间螺钉植入的入点误差、止点误差和整体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机器人辅助组置钉精度优于传统透视引导组.结论 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陈谨;刘岗;曹钢;宋晖;陈燕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方法,总结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如阻力加大、克氏针弯曲,说明遇到骨皮质,调整进针方向.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锤子将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击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率:胸段97%(600/619),腰段99%(633/640).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后凸Cobb's角(T1~T12)60°~30°,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ⅠⅡ度.139例平均随访4.9年,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畸形,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冠状而角度丢失率平均为3.7%,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2例,均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克氏针制备螺钉钉道,是椎弓根螺钉植入的较好方法.钉棒结构具有良好的三维矫正控制力.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良好.

  •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体会

    作者:杨留柱;刘四仕;郭建祥

    腰椎滑脱症是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能够充分减压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受到术者推崇.现结合1例腰椎滑脱术后并马尾综合征的病例与大家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体会.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螺钉治疗36例临床研究

    作者:平志专

    目的: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运用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治疗,将我院同期收治的另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管矢状径以及Cobb角)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研究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管矢状径以及Cobb角分别是(96.9±27.8)%、(93.5±26.8)%、(4.8±2.9)°,对照组分别是(79.5±23.4)%、(76.3±22.3)%、(19.2±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rankel分级提升情况下,研究组36例患者中2例A级,4例B级,3例C级,7例D级,20例E级,对照组36例患者中12例A级,7例B级,5例C级,2例D级,10例E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来说,运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此手术安全简单,无并发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志军

    目的:观察分析后路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6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腰椎复位,并运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椎体间自体髂骨融合术。只有6例Meyerding分期为Ⅲ度的患者同时进行椎管神经根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患者JOA评分显效55例(88.71%)、有效4例(6.45%),总有效率为95.16%。滑脱复位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解剖复位55例(88.71%)、有效4例(6.45%),恢复各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融合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椎体融合53例(85.48%),椎体基本固定6例(9.68%),恢复各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疗效十分显著。

  •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锡才;王晓杰;吕静;黄磊

    目的 对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102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分为A、B组,平均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使手术时间缩短,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作者: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俊;周永红

    目的:针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明显,帮助患者恢复脊柱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一种新型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的研制

    作者:何彬;袁锋伟;谭文甫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分析.

  • 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石浩;王忠伟;张高翔;汪振国;贺志亮;苏凤哲;王德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腰背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出血量、内固定并发症等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伤椎复位、椎管容积恢复、出血减少、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可使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恢复脊柱生物力学性能,减少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功能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效果分析

    作者:糜大国;成红兵;周斌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合并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54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均有腰痛及一侧下肢疼痛)。其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31~63岁。单节段43例,其中 L3/42例,L4/527例,L5/S114例;双节段11例,其中L3/4和L4/52例,L4/5和L5/S19例。暴露单侧责任椎板及关节突,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切除椎间盘处理终板,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手术前后按JOA评分评定手术疗效。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和与 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节段平均45 min ,双节段平均72 min。术中出血90~370 ml ,其中单节段平均90 ml ,双节段180 ml。术前 JOA评分平均(10.7±0.6)分,术后3个月时平均(23.4±0.7)分。优良率为92.60%。随访19~32个月,平均23.1个月,2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治疗。末随访显示患者椎体间融合率96.3%,2例假关节形成,未发现断钉及 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合并单枚 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手术简单、有效、经济,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 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复位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石浩;王德成;王忠伟;张高翔;李家明;张兴国;何稚鸥;汪振国;贺志亮;苏凤哲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复位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科学性。方法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治疗,中医手法复位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0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 评分由术前的8.3分降到术后的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3.5﹪,脊柱后凸角(Cobbs角)恢复到6.4°,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2﹪,与手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压缩平均45.6﹪,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27.6°,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7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所有患者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并发症,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手法复位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能让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恢复脊柱生物力学性能,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曾忠友;吴鹏;宋永兴;张建乔;唐宏超;籍剑飞

    目的:总结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的166例腰椎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4例,女102例;年龄24~74岁,平均51.9岁;病程8个月~30年,平均47.5个月;腰椎间盘退变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23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7例,腰椎退行性Ⅰ度滑脱(Meyerding分级系统)2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5例;单节段病变124例,双节段病变42例;L3.4 6例,L4.5 97例,L5S121例,L2,3、L3,41例,L3.4、L4,526例,L4.5、L5S115例.结果:166例患者术中无异常出血,均未输血;术中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椎弓根入点)骨折4例、终板损伤2例.切口皮肤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Ⅰ度163例371枚螺钉,Ⅱ度3例3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Ⅰ型157例199枚螺钉,Ⅱ型8例8枚螺钉,Ⅲ型1例1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偏短2例.失访5例,死亡2例,其余病例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35.4个月.随访过程中出现终板切割并融合器部分嵌入椎体14例14个节段.出现异常的双下肢疼痛l例.除11例11个节段不能明确外,其余148例189个节段获得椎间融合.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椎间融合器亦无前后向移位,未观察到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现象.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虽然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是一较好的手术方式,但仍面临着并发症的问题,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脊柱外科手术经验、术中严谨的操作、充分利用影像辅助系统,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脊柱侧凸数字导航模板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宇鹏;史亚民;王华东;侯树勋

    目的:设计新型脊柱侧凸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简称导板)并在手术中应用,评价其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0例脊柱侧凸病例(观察组)进行CT扫描,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型重建、模拟置钉和导板设计;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导板;在手术中应用导板辅助置钉,记录其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血肌酐含量变化、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CT扫描明确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评价置钉准确率,并与同期行徒手置钉的10例脊柱侧凸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包括特发性侧凸5例,先天性侧凸5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8岁,平均11.9岁;主弯Cobb角42.1°~78.4°,平均54.9°.对照组包括特发性侧凸5例,先天性侧凸5例,男2例,女8例;年龄6~17岁,平均12.6岁;主弯Cobb角38.2°~93.4°,平均56.6°.结果:观察组置钉167枚,其中Ⅰ级138枚(82.6%),Ⅱ级25枚(15.0%),Ⅲ级4枚(2.4%),无Ⅳ级螺钉;穿破皮质29枚(17.4%),可接受螺钉163枚(97.6%).对照组置钉165枚,其中Ⅰ级98枚(59.4%),Ⅱ级39枚(23.6%),Ⅲ级21枚(12.7%),Ⅳ级7枚(4.2%);穿破皮质67枚(40.6%),可接受螺钉137枚(83.0%).两组病例置钉分级、穿破皮质比例、可接受螺钉比例均有差异(Z=-5.013,P=0.000;x2=9.347,P=0.002;x2=20.242,P=0.000).Cobb角矫正率[(74.1±10.0)%vs(69.7±17.6)%,出血量(455±447) ml vs (415±389) ml,手术时间(163.5 ±53.7) min vs(164.0±48.7) min,术前与术后3d血Cr变化(-5.3±3.2)vs(-3.4±3.1)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6,P=0.496;t=0.214,P=0.833;t=0.022,P=0.983;t=1.375,P=0.192).两组均未见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凸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较徒手置钉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

  •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治疗脊椎滑脱症

    作者:陈良;崔凤德;赖显金

    我院自1993年4月~1997年12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椎滑脱32例,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5~56岁,平均43岁.滑脱平面L3,42 例、L4,59例、L5S121例.滑脱分型:崩裂型19例、退变型8例、峡部细长型5例.程度(Edmonson法):Ⅰ度7例、Ⅱ度15例、Ⅲ例10例.

  • 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卓益奋;陈正形;陈茂西;王仲夏;袁绍忠

    我们自1996年1月起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20~62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直接砸伤11例.损伤节段:T1211例,L123例,L29例,L34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爆裂型骨折37例,单纯压缩骨折7例,骨折脱位3例.

  • 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植入实验研究

    作者:徐卫星;陈其昕;李方才

    目的:探索C形臂X线监测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的方法,并评定其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①取6具正常成人T1-T2脊椎骨架标奉,分解出单个椎体,导针沿椎弓根轴线进针,分别于进针点、针前端位于椎弓根中部、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皮质下,通过C形臂X线透视,记录、分析椎弓根轴线导针在进针点及不同进针深度时在正侧位透视图像上导针前端的位置,以及相关位置对应关系变化规律.②按上述椎弓根轴线导针C形臂X线透视监测对应位置变化规律,作为C形臂X线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植入的方法.取6具T1-T2脊柱标本,C形臂X线机引导下分步植入椎弓根螺钉96枚,然后将脊椎标本作CT扫描,判定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根据CT扫描结果,优(椎弓根螺钉安全位于椎弓根内者)90枚,可(螺钉穿破椎弓根内或外侧骨皮质较少,突破在2 mm以内者)6枚,差(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骨皮质较多,突破在2 mm以上)0枚.结论:C形臂X线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是一种能提高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简单经济、确实可行的方法.

1628 条记录 2/82 页 « 12345678...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