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探测胆囊肿瘤血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花;李英亮;陈汝福;陈云超;衣龙海;邹声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体外检测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期望发展一种无创伤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方法:36例胆囊癌和26例胆囊腺瘤患者术前均行CDPI探测胆囊肿瘤血流,术后切除标本行MVD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查,CDPI检测结果与术后MVD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DPI探测的胆囊腺瘤血流以CDPI Ⅰ型、Ⅱ型和周边血流为主,胆囊癌则以CDPIⅢ型、Ⅳ型和内部血流为主(P<0.05).CDPI检测到的肿瘤血管数目和分布与MVD测定结果呈正相关(P<0.05);CDPIⅢ型、Ⅳ型者,发生淋巴转移者及S+G2M期指数明显高于CDPI Ⅰ型、Ⅱ型(P<0.05).结论:CDPI能够在体外评价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是鉴别胆囊良恶性肿瘤和判断肿瘤的预后可靠的参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0-402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急性白血病1例

    1病例资料
      男,28岁,于2010年11月底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晕、乏力,伴面色苍白,症状呈进行性加重。2010-12-30就诊我院,查血常规示WBC1.4×109/L、NEU0.10×109/L、HGB67g/L、PLT5×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右髂后、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结果:有核细胞增生减低;骨髓活检结果:髓细胞增生低下,骨小梁空虚,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为主;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初予口服环孢素免疫抑制,同时应用各种造血刺激因子及雄激素促进骨髓造血,间断输红细胞、血小板支持,后给予抗人体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兔)(ATG 300mg,VD, d1-d5)治疗,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不能维持。2013年1月就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骨髓穿刺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RAEB-I骨髓像。随后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013年4月行骨髓穿刺提示:转化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行CAG方案化疗:G-CSF 200ug/(m2×d)皮下注射,d1-d14,阿克拉霉素10mg/d 静滴,d1-d4、阿糖胞苷10mg/m2皮下注射,1/12h,d1-d14。化疗结束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血小板因反复输注无效,终死于脑出血、肺出血而死亡。

  • 高效价冷凝集素导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型鉴定困难一例

    作者:朱洁好;周涛;叶伙梅;廖银梅;吴绮丽

    患者男,57岁,汉族,既往无输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2015年2月9日因双下肢乏力、消瘦6个月入院,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约3 cm,质韧,无压痛。3 d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可自行消退。完善相关检查并经流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胃镜检查示“真菌性食管炎”。2月10日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红细胞0.35×1012/L,血红蛋白64 g/L,血小板61×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1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 086 g/L,临床申请输注悬浮红细胞4 U。

  • 急性髓系白血病M6长期生存9年后转为M21例

    作者:李艳萌;李田阳;尚晓燕;曹梦媛;王静;甄建中;郭明;化罗明

    患者,男,42岁。因乏力及低热7 d于2014年8月1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曾于9年前因乏力第1次就诊于我院,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5.3×109· L-1,血红蛋白89 g/L,血小板47×109· L-1,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原粒细胞44%,早幼粒细胞0.5%,早幼红细胞21.5%,中幼红细胞30%,晚幼红细胞10%。红系可见巨幼变畸形核红细胞,巨核细胞偶见。后患者携相关病历资料前往北京上级医院确诊,终诊断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 M6。确诊后应用HDA(高三尖杉脂碱、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后予以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HA(高三尖杉脂碱、阿糖胞苷)方案、EA(依托泊苷、阿糖胞苷)、中剂量阿糖胞苷、AA (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方案、MA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等交替序贯巩固维持治疗3年。3年后停药,此后每半年来院复查1次血常规、骨髓象等,均为完全缓解,满5年临床治愈,患者能正常生活工作,未再检查及治疗。本次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76次/min,呼吸率20次/min,血压120/75 mmHg,神清,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轻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1×109· L-1,红细胞计数1.91×1012· L-1,血红蛋白62 g/L,血小板9×109· L-1。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粒占80%,红系受抑,占2%, POX 阳性,印象:AML-M2a ,建议相关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异常细胞群占有核细胞的79.90%;表达: CD34、 CD117、 CD7、CD33、CD123、MPO,弱表达的:CD38、CD13。结论:符合 AML 表型,请结合遗传学检查。 AML1/ETO 定量0。染色体检查报告:可见克隆性异常del(7)( q22)和der (7)。综上诊断支持M2。患者本次入院为长期生存达9年后,并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故重新给予诱导缓解化疗。综合既往治疗方案,给予1个疗程CAG方案( G-CSF 300μg/次,1次/d,d0起用,Acla 20 mg/次, d1~4用;Ara-C 20 mg/次,每12 h 1次,d1~14用)化疗,患者骨髓象达完全缓解。后其间断于我院序贯化疗。截至2015年5月仍在巩固治疗中。

  • 多发性骨髓瘤伴发类白血病反应1例

    作者:严香菊;张长庚;姚新洁

    患者,女,75岁,主因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 WBC)升高1个月于2014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10余年间断食后上腹痛,近1年频繁发作,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0 mg/d、多潘立酮10 mg/d治疗。1个月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WBC升高(16.23×109· L-1),口服头孢克肟胶囊200 mg/次,2次/d,7 d后查血常规示 WBC 无降低(16.86×109· L-1)。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7/73 mmHg,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及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查血常规:WBC 32.55×109· L-1, RBC 3.00×1012· L-1,Hb 94 g/L,Plt 202×109· L-1,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07,单核细胞0.03;血沉100 mm/h。尿常规:潜血(+),余无异常。尿蛋白定量242 mg/24 h(正常范围24~141 mg/24 h)。便常规:白细胞(+),潜血弱阳性。肝肾功能检查:β2微球蛋白5.81 mg/L(正常范围1.00~3.00 mg/L),余正常。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较明显,杆状核粒细胞比例较高,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可见毒性颗粒。红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均少,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多;浆细胞增多,幼稚浆细胞约占12.5%,成熟浆细胞约占19.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371分。骨髓活检: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略升高,粒系各阶段细胞均可见,易见嗜酸性粒细胞,红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大致正常,局部浆细胞比例升高,可见纤维组织,银染色(+)。 X线检查:胸腰椎退行性改变,胸12椎体压缩骨折,腰4椎体Ⅰ度滑脱。流式细胞学检查:以CD38/SSC设门,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7.42%,表达CD138、CD38、cλ、CD56、CD200,弱表达 CD117、CD45、CD81、 CD20、 CD27、 CD28,不表达CD19、cκ。骨髓细胞融合基因:BCR/ABL、JAK2V617均阴性。补体 C3、C40.34,无异常。血液M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4.12 g/L (正常范围7.51~15.6 g/L),IgA 24.70 g/L(正常范围0.82~4.53 g/L ), IgM 0.08 g/L (正常范围0.46~3.04 g/L),IgE 5.00 IU/mL(正常范围0~165.3 IU/mL),轻链κ318.00 mg/dL (正常范围629~1350 mg/dL ),轻链λ1030.00 mg/dL (正常范围313~723 mg/dL ),κ/λ0.3087(正常范围1.53~3.29)。尿轻链定量:轻链κ1.85 mg/dL (正常范围0~1.85 mg/dL ),轻链λ46.30 mg/dL (正常范围0~5.00 mg/dL),κ/λ0.0400(正常范围1.53~3.29)。血液免疫固定电泳:未见 IgD 单克隆成分, IgG、IgA、IgM:在β区可见一条单克隆IgA-λ成分。尿免疫固定电泳 IgG、IgA、IgM:在γ区可见一条单克隆轻链λ成分。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A-λ轻链型Ⅱ期 A 组伴类白血病反应。给予TTD方案化疗,具体为:沙利度胺50 mg/d(用后可耐受,加量至100 mg/d)口服,吡柔比星20 mg 第1~3天,10 mg第4天,持续静脉泵入24 h,地塞米松20 mg第1~4天、9~12天静脉滴注。后复查血常规:WBC 4.11×109· L-1,RBC 2.82×1012· L-1,Hb 91 g/L, Plt 165×109· L-1,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0,单核细胞0.03。

  • 肝内胆管结石对下行性引流胆管粘膜的损害

    作者:卢实春;饶林强;张世羽;雷松;陈启勋;严律南

    为了解长期肝胆管结石对引流胆管粘膜的损害及其程度,我们在术中或术后通过胆道镜检查的方式连续观察了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管粘膜病损的分布,并在病损明显部位取组织活检,作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学检查,并以肝内胆管癌切除标本的实验检查结果作为阳性对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