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的正常变异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

    作者:李继振;张立峰;徐兴华;胡莉;王芳

    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的解剖变异及病变种类较多,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由于小部分病变在急性期病情恶化及不可预见的演化,因此必须尽早对脑静脉血栓做出正确诊断,以便早期干预.CT和MRI等影像检查提供了良好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解剖和血流的功能信息,是诊断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病变的重要方法.对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的正常变异、疾病谱及影像表现进行综述,提高对大脑静脉和静脉窦变异及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李东晓;李惟国;芦海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窦系统血管病,因病因和发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区别,不具有特异性,且由于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分析如下.

  • 静脉窦血栓20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占升

    随着CT、MRI及DSA检查手段的出现,静脉窦血栓(CVST)临床报道日见增多,但是由于其起病方式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许多患者因视力下降到眼科就诊,有多数患者到神经外科尤其是到介入神经外科时,视力已经几乎失明,虽然挽救了患者生命,但给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

  • 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及静脉窦血栓1例

    作者:郗红艳;曹端华;朱建国;刘秀丽;张凤春

    患者,男,36岁,主因头痛、呕吐、发热10 d于2012年5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色物质,伴发热,体温高39.8℃,当地县医院查腰穿提示化脓性脑膜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出现嗜睡,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查体:T 39.2℃,嗜睡,言语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阴性,颈抵抗4横指.既往体健.无耳、鼻流脓史.入院时腰椎穿刺:脑脊液呈淡黄色,压力260 mmH20,WBC 1500×106/L,N0.8,糖1.8 mmol/L,氯化物118.6 mmol/L,蛋白1.86 g/L.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 脑脊液细胞学853例临床分析

    作者:武进;郝小军;王俊梅;王哲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853例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CSFC 853例,脑脊液CFSC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格-姬染色、观察.结果 总结分析853例检查结果,阳性结果56例,占全部CSFC的6.57%.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39例(其中包括新型隐球菌感染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7例(脑室髓母细胞瘤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静脉窦血栓3例.结论 CSFC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很高临床应用价值.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结核、病毒、细菌多见,新型隐球菌、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少见,本文所见的肿瘤细胞以转移癌多见.

  •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延误诊断为静脉窦血栓一例

    作者:李军杰;宋晓微

    目的:加强对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和静脉窦血栓的认识,重视病史和影像学特征分析,减少误诊。方法通过分析1例上矢状窦血栓误诊为皮质静脉血栓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青年患者,急性起病,以逐渐进展的双侧肢体无力和间断的癫痫发作为临床特点,无发热、头痛等。初诊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继而确诊静脉窦血栓。前者临床更少见,易误诊。结论通过对本例初诊为孤立皮质静脉血栓继而确诊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的观察,结合文献复习,认为系统性疾病通常容易导致静脉窦血栓,而局限性、尤其是局部病变更倾向于引起皮质静脉血栓。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是皮质静脉血栓常见的表现,包括运动和感觉缺失、失语、偏瘫等,而静脉窦血栓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视物模糊以及意识障碍等。影像学上皮质静脉血栓相对较轻,部分病灶呈可逆性,预后相对较好。

  •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静脉窦血栓合并颅内出血一例

    作者:时婧;黄捷;王桂丽;杨清然

    患者女性,43岁,主因突发头痛后摔伤头部3 天,间断抽搐10小时于2010年7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3天前突发头痛、呕吐,神志恍惚,从床上摔下,于入院10小时前间断神志不清.查体:T 37℃、P 100次/分、R 24次/分、BP 146/89mmHg,两肺呼吸音粗,神志不清,浅昏迷,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存在疼痛躲避反应,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巴宾斯基征(+).头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顶叶、枕叶脑出血,脑梗死.诊断:亚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癫痫,脑梗死(出血性).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后,行头MRI+MRV检查.

  • 不规律口服避孕药引起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护理干预

    作者:高琴

    脑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通常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该病复杂之处还在于80%不能找到病因[1].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征,其中长期口服避孕药就是其中的一项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因其高效、方便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关于该药安全性的争论却一直在持续.人们过多方面宣传的是其带给妇女们的额外益处,例如有效控制月经周期,缓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等.所以在全球,口服避孕药成为育龄妇女避孕的佳选择,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人们对口服避孕药的合理应用还甚清楚.近我科室收治1例因不规律口服避孕药物引起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且未发现其他明显致病因素.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翟素巧;马东波;王晓军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0.5%~0.1%[1],颅内静脉窦血栓好发于年轻女性,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CVST的诊断1.1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或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 化疗药物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

    作者:程明礼;李晓玲;陈艳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年发病率2~4/100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病死率5%~15%[1].其病因未明,多与外伤、感染、雌激素水平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抗肿瘤化疗药物目前已被认为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和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其引起CVST却十分少见,国内外文献亦报道甚少[2].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收治1例因睾丸精原细胞瘤化疗后形成CVST的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1例双胎妊娠产后并发CVST的抢救和护理

    作者:武睿敏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其预后的关键因素[1].

  •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

    作者:张唯;王佩;薛金梅;贾战斗

    目的 探讨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经MRI、DSA确诊的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例,随机分成单纯肝素治疗组及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组较单纯肝素治疗组症状改善早且明显,脑脊液压力恢复明显(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

  • 外伤性静脉窦血栓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任登鹏;薛国强

    病例患者李某,男,22岁,因头部外伤后11天,四肢抽搐间断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1天驾驶摩托车时摔伤头部,伤后头痛头晕,至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患者无不适感觉,遂出院.伤后8天,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并小便失禁,持续约1分钟缓解,立即被送至当地另一家医院,复查头颅CT示右侧额顶部高密度病灶形成,考虑脑挫伤,给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鼻饲丙戊酸钠抗癫痫等治疗,伤后10天患者神志嗜睡,但伤后11天患者意识障碍又加深,呈浅昏迷状态,转入我院.至我院查头颅CT示右侧顶叶高密度病灶、左侧顶叶有低密度水肿带,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4.5×109/L、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生化系列未见明显异常.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冬梅;田卫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4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及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结果44例患者中,38例治愈,4例好转,1例无明显变化,1例死亡。结论给予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

    作者:郗金锁;张燕军;赵喜芳

    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1].本病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血栓形成的部位、严重程度及发生速度有关.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疗效分析

    作者:郭建雄;袁军

    目的:对比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12月于我科就诊的20例静脉窦血栓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监测PT及APT T ,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凝血功能对比,利用m RS量表行治疗后14 d及6个月疗效评估。结果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较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静脉窦血栓PT及APT T值延长,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较单纯利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静脉窦血栓更忧。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报告

    作者:赵明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可分为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两种,临床上较为少见.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属于静脉窦血栓,它多见于非炎症性血栓,常与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浆蛋白原增加以及凝血障碍有关.

  • 合并出血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作者:李妮;慕鸿泽;赵传胜

    对12例经颅脑CT、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颅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及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出血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预后不良.影像学表现与动脉性出血及肿瘤性出血难以鉴别,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及MRV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除加强脱水降颅压和其他生命支持外,溶栓及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静脉、静脉窦血栓症的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赫宽雄

    脑静脉、静脉窦血栓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明,但近年有增加倾向.本文概述脑静脉、静脉窦血栓症的病因、新的影像诊断以及急性期治疗.

  •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作者:赵志远

    目的: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症状的治疗进程当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当中接受治疗的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中择取98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则加以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措施,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位置瘀斑,没有影响治疗进程.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132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