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塞氏病并发静脉窦血栓22例病例分析

    作者:邹真真;牛兵;曹秉振

    目的:分析白塞氏病并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线索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我院神经白塞氏病并发静脉窦血栓病例1例及中英文文献报道的21例病例,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归纳,寻找诊断线索,比较各治疗方案优劣。结果白塞氏病伴有静脉窦血栓的患者大多为男性,表现为头痛、双侧视乳头水肿。系统性症状中有性别特异性的为生殖器溃疡,神经系统症状可以作为白塞氏病的首发表现,上矢状窦常受累,腰穿提示颅压绝大数升高;与血栓形成有提示作用的为 C 反应蛋白,但是特异性较差,凝血指标无特殊标记物。治疗单独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联合抗凝、免疫抑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结论青年男性,慢性或亚急性起病的静脉窦血栓应高度怀疑神经白塞氏病;如果确诊的 BD 患者出现头痛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要警惕静脉窦血栓形成,尤其是伴有生殖器溃疡的男性患者;当缺乏系统性症状及确切病史时,皮肤活检及针刺反应有提示性作用;目前的治疗单独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联合抗凝、免疫抑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临床症状均有好转。

  • 35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尹西;蒲传强;田成林;李艳娜;刘华旭

    目的 分析35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特点,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2004-2014年间在我院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符合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50例,详细采集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个人及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从人口资料、病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结果 350例患者中,男性148例(42.3%),女性202例(57.7%),平均发病年龄为(35.51 ±12.07)岁;急性起病41例(12%),亚急性起病95例(27%),慢性214例(61%).病因方面,256例(73.1%)患者无明确病因;94例(26.9%)发现可能原因,如妊娠产褥、口服避孕药、头部和耳鼻感染等.临床表现方面,主要首发症状为头痛238例,视力下降82例;主要体征为视乳头水肿156例.腰穿检查的319例患者中,颅内压在70~ 760 mmHg,均值为308.6±86.1 mmHg;38%的病例脑脊液常规出现异常,57%的病例脑脊液生化出现异常.影像学检查的312例患者中,仅一个部位的静脉窦发生血栓者有109例(34.9%),2个及2个以上者为203例(65.1%).有多达267例(86%)患者无脑实质受损,仅有45例(14%)例有脑实质病变.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好发于青年,大多数无明确原因,高颅压是首要和主要临床表现,血栓好发于上矢状窦和横窦,且多数同时发生于多个部位,大多数不伴有脑实质受累.

  • 遗传性易栓症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作者:吕媛芝;李春荣;乔丽帆;刘珊;刘亢丁

    颅内静脉窦血栓( 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复杂,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易栓症( thrombophilia)是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1] ,现将1例遗传性易栓症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 肥厚性硬脑膜炎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作者:孙华山;王月;付洁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罕见疾病,迄今为止国内外都是个案报导[1~3]及荟萃分析[4].2005年我院遇到1例,现将这1例的诊断治疗过程报导如下.

  • 静脉窦血栓的MRI表现

    作者:梁庆乐

    目的:提高对静脉窦血栓的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5例静脉窦血栓的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1.5T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头颅MRI平扫加增强加MRV.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不一,基本病程1 h~6个月.头晕者2例,头痛、发热者2例,4例有肢体抽搐,不省人事3例.静脉窦血栓的MRI平扫表现为脑内单发或多发异常信号,类似脑出血、脑梗死或脑炎改变,部分类似转移瘤,也可表现为正常,MRV可见颅内静脉窦显示欠清,中断或充盈缺损区.结论:MRI诊断静脉窦血栓准确率高,影像表现有特征性,图像直观,直接显示血栓部位静脉窦中断或充盈缺损,是一种无创、直观可靠的检查方法,能更好地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芸;张玲燕;段劲峰;陈立芳;岳涛;罗兰;沈兰;张顺源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及预后.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2月~2012年6月我院10例确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静脉窦血栓形成症状分布:头痛占30%,视力下降占34%,抽搐占31%,瘫痪占5%等;发病年龄集中在31岁~43(平均年龄为37.36)岁;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脱水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快.结论:影像学方法诊断,肝素抗凝治疗为CVST的有效诊治手段.

  • 重症医学科55例子痫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丽娜;吴铁军;邹秀丽;崔玉静;田辉

    目的 了解子痫患者的发病特点、抢救流程及产后母婴健康情况,提高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5年间55例子痫患者的入院情况、抢救流程、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产后转科情况及产后母婴的健康状况.结果 55例子痫患者中50例(90.1%)为农村孕妇,所有患者均未行正规产前检查.产前子痫患者均在抽搐前1h~7d有前兆不良感觉,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但未引起重视.39例(92.9%)产前子痫患者为当地医院转入我院,转院途中复发抽搐者30例(76.9%),52例患者行剖官产手术.产前子痫患者第一收治科室为ICU者均成功控制抽搐,再行剖宫产术.而第一收治科室为产科者,有28%抽搐控制不理想,转ICU控制抽搐后终止妊娠.妊娠≥37周患者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初次妊娠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妊娠<34周组(P<0.05),孕妇年龄(24.30±5.04)岁、机械通气比例(9.16±2.81)、ICU滞留时间(2.94±1.51)d均小于妊娠<34周组[(29.00±7.28)岁、(9.42±2.37)、(4.38±2.29)d](P<0.05).术后有21例患者行颅脑CT或MRI检查,19例(90.5%)患者结果阳性.结论 子痫是一种经济相关性疾病,注重产前检查,预防子痫的发生是根本.应加强基层医院对子痫的抢救能力,制定急诊→ICU→产科→ICU的抢救流程,减少母婴损害.应注重子痫患者颅脑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存在.

  • DSA三维成像技术在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

    作者:宋庆斌;王玉林;黄居易;王金龙;吴婷夏;凌锋

    目的 通过对50例经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MRV)诊断明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DSA影像的回顾,明确了DSA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静脉窦血栓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使用GE公司Advantx LCN+型X线血管造影机为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进行了静脉窦影像的三雏重建.结果 经过静脉窦影像的三维重建更加清晰的显示了静脉窦狭窄、血栓、粘连等在二维脑血管造影中一些显示不清的病变影像,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静脉窦影像的三维重建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 1例静脉窦血栓引起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作者:欧紫琳;王毅

    病例:男,55岁,右利手,小学2年级肆业,个体户.因"言语混乱、行为异常1个月"于2008年10月中旬入住本院神经内科.患者于1个月前晚间突发胡言乱语,不停玩弄火柴,在碗内放铁片说要烧水给客人喝,说爱人在外面上班赚大钱,要出去找人.患者尚能与家人交流,外出后能认识回家的路,生活可以自理.第3天在外地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1周后家人发现患者端碗不能,手臂上举无力,但能行走.半个月后出现大小便控制差,经提醒可纠正.3周后出现行走异常,拖步和小碎步,走路需搀扶,无宽基步态,无身体后仰.

  •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海燕;刘宁;王天红;王明远;张延朋

    目的: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在产褥期以头痛、呕吐起病,伴癫痫样发作;腰椎穿刺检测颅内压明显升高,头颅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必要时可行溶栓治疗.

  • 多排螺旋CT与MRI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作者:傅敏;赵振军;黎青莲;盛晓丽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静脉窦血栓的多排螺旋CT(muhiplana spiral 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比较MSCT和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静脉窦血栓的MSCT和MRI特征.结果 MSCT可清晰显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和听小骨破坏;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乙状窦血栓及其范围,其中2例血栓累及颈内静脉,且均有颈静脉球高位.MRI不能显示岩骨细微的骨质结构,但可以显示中耳炎性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增强MRI扫描可以显示静脉窦内血栓,但对血管与血栓的细节显示不如MSCT.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静脉窦血栓,增强MSCT可为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抗凝与局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对比分析

    作者:钟景阳;杜晓光;孙建彬

    目的 对比评价单纯抗凝与血管内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的CVST患者各30例,单纯抗凝组患者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12个月;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18例)、颈内动脉溶栓(6例)、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结合颈内动脉溶栓(6例)治疗,术后常规口服华法林12个月.结果 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30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有2例窦内接触性溶栓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增多并发症;单纯抗凝组27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3例患者影像学显示再通不明显,但临床症状改善,无出血并发症.出院前单纯抗凝组患者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13.4±1.6、1.8±0.7和14.2±1.3、1.4±0.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随访时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恢复好于单纯抗凝组,单纯抗凝组有2例患者自觉偶发头痛,其中1例为CVST复发.结论 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溶栓治疗手段.

  • 介入微导管窦内溶栓治疗产后重症静脉窦血栓

    作者:郭新宾;范一木;管生

    目的 探讨和评价应用介入微导管窦内溶栓治疗产后重型脑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11例产后重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微导管置人静脉窦血栓内,使用尿激酶溶栓.术后2周采用磁共振静脉造影(MRV)评价溶栓后静脉窦通畅情况.结果 出院前11例患者腰椎穿刺时脑脊液压在200 mmH2O以下,MRV检查证实9例静脉窦主干完全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2例部分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9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改善,2例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血管内静脉微导管溶栓治疗重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微创杯”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作者:

    一等奖:张戈民:三种介入性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照研究成果2000 (2)67  二等奖:程洁敏:肺动脉化疗药盒埋置术治疗肝癌肺转移2000 (3)158王厚忠:颅内外搭桥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联合治疗颅内巨大宽颈动脉瘤2000 (3)131  三等奖:王仲朴:颈动脉复杂性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2000 (1)10孔 健:介入法逆行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2000 (4)231徐仲英:地塞米松血管内支架影响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2000 (2)98  优秀奖:李宝民:多发性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溶栓治疗2000 (3)135余建民:数字电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照影的动态研究2000 (4)199微创医疗(上海)有限公司《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春荣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VST)是一种梗死性的脑血管病,其发病隐匿,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降低.本文报告8例DV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而了解本病.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淑荣;孙强;李国霖;赵庆杰

    目的临床证实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在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诊断静脉窦血栓的42例病例,从临床表现、MRA/MRV和CT影像学征象、长期抗凝加抗炎治疗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部位MRA/MRV显示:各种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血,影像模糊不清、低血流信号,一段或整段管径变细.抗炎治疗同时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4周,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论头MRA、MRV能较好地反映静脉窦血流状态,在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可作为常规检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VT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 易栓症致静脉窦血栓1例

    作者:曾婷婷;黄跃金;卢晓芬

    易栓症为临床血液科常见疾病,可引发全身多处静脉血栓,并发颅内静脉血栓也不少见,存在一些特征.现特将我科收治的1例易栓症导致静脉窦血栓病例报告如下.

  • 1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分析

    作者:毕敏;童绥君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围产期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肾病综合征2例,副鼻窦炎1例,另外7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扩容、抗凝及溶栓等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围产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溶栓、抗凝、扩容等疗效较好.

  • HASTE序列在静脉窦血栓患者视神经测量上的应用

    作者:张泽;孙峥;张开元;齐志刚;段建刚;李坤成

    目的 应用HASTE序列测量视神经眶内段直径并探讨显示视神经的佳MRI扫描方案.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20例静脉窦血栓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行球后视神经MRI检查,取球后3mm、9mm、15mm处眶内视神经直径、蛛网膜腔外径、径线比、蛛网膜腔面积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临床病程和BM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20例静脉窦血栓患者与相匹配正常对照组眶内段视神经直径、蛛网膜腔外径、蛛网膜腔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径线比P=0.01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径线比与临床病程、BMI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 HASTE序列能够准确显示视神经及蛛网膜下腔,获得视神经眶内段直径,为早期诊断视神经病变提供客观依据,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视神经损伤提供影像支持.

  • 脑静脉窦血栓的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彭君;杨茂生;杨连军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静脉窦血栓(CVST)及其继发的脑实质损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静脉窦血栓患者的常规MRI、DWI和MR静脉成像.结果 6例MRI和DWI显示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其中4例T1显示等及低信号,DWI为高及稍高信号;2例显示T1、T2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10例显示脑实质损害间接征象,其中8例表观扩散系数(ADC)呈高信号,DWI为稍高信号;2例ADC呈稍低信号,DWI为稍低信号;6例高信号内出现不同形状低信号出血.结论 DWI在显示静脉窦血栓的直接征象上与常规MRI比较无明显优势,而显示的继发脑实质损害主要为血管源性水肿及脑出血,不同于缺血性脑梗塞,DWI可对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132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