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骶尾部脊索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

    作者:刘建业;张云峰;苏明华;周再华

    患者,女,29岁,因妊娠期腰及双下肢疼痛5个月,于产后半月二便失禁,双下肢无力,无潮热盗汗,在当地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并在1个月后行L5S1全椎板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稍减.20余天后,腰骶部疼痛剧烈,给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显.于2个月后,我院以"骶尾部肿瘤待排"收入院,查:骶部膨大,向后凸起,肿块约25cm×25cm,边界不清,质地中等,压痛,无波动感,二便失禁,双下肢肌力Ⅲ级,皮肤痛、温、触觉消失,膝跟腱反射消失、骨盆分离挤压试验(+),肛门指检:扩约肌松弛,骶骨前缘无肿块.X片提示:骶椎明显膨大近一倍,双骶髂关节处呈溶骨性破坏,尾椎后缘骨膜隆起.术前胸部X线片有散在结核钙化点,术前CT示:L5S1椎间盘突出,余(-).细阅该片可见骶椎稍膨大.ESR:76mm/h,ASO≥500u,CRP(+),ALP44u/L,WBC18.5×109/L,RBC3.3×1012/L,Hb95g/L,N83%,L17%,骶椎组织活检:肉眼见组织有一层包膜,包膜下呈白色半透明胶冻样物质,易出血.镜下见:切面灰白实性分叶状,瘤细胞索状排列,可见囊泡状细胞.结果:脊索瘤(低度恶化),后确诊为:巨大脊索瘤.

  • 骶尾部动脉瘤性骨囊肿一例

    作者:王朝鲁;贾燕飞;特木巴根;于满柱

    患者,男,26岁.因骶尾部疼痛1年余而入院.该患者1年前不慎从马上跌落,当时因骶尾部疼痛,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服用跌打损伤药物后缓解.

  • 骶尾部损伤的手法治疗

    作者:刘小刚;黎作旭;陈卫衡

    骶尾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病.笔者近年来收治该病患者31例,采用手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手法治疗外伤性尾骨痛89例

    作者:罗杰;于栋;赵国东

    外伤性尾骨痛在临床上经常可见,常因臀部跌伤、撞击伤或被踢伤而致骶尾部骨折、脱位、骶尾韧带、软组织损伤及其他肿痛引起[1].白1998-2005年,采用导师孙树椿教授骶尾部手法,治疗外伤性尾骨痛89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 创愈灵涂膜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白书臣;熊昌源;李其兰;叶劲

    我们从1990年4月采用自己研制的创愈灵涂膜剂治疗新鲜创面、化脓感染性创面、小腿慢性溃疡、骶尾部褥疮、术后切口感染、脓肿切排术后、烧烫伤、外伤性指(趾)端残缺等138例,均获痊愈.报道如下.

  • 介绍一种治疗骶部褥疮的新方法

    作者:张功林;章鸣

    骶骨部是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而臀部皮瓣是治疗该部位常用的皮瓣供区,由于褥疮局部血循较差,或缝合后切口张力较大,采用常规的局部切除或皮瓣转移方式治疗,失败率较高[1,2].

  • 首尾针刺法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5例

    作者:布赫;马尧;张雪

    笔者于2009年1-12月采用首尾针刺法配合中药雄琥散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35例患者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岁;病程半天~7天,在3天之内者12例,4~7天者23例;疱疹分布于头面部者6例,胁肋部者16例,肩背部者10例,骶尾部及阴部者3例;发病经络:仅足少阳胆经发病者12例,仅足厥阴肝经发病者10例,两经同时发病者3例,带脉发病者10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带状疱疹的标准诊断.

  • 截瘫患者的褥疮治疗

    作者:刘岩

    褥疮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棘突隆起处、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其中以骶骨、大转子及坐骨为常见.本科于2008年至今对28例截瘫患者的骶部褥疮进行了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 中药治疗Ⅲ期褥疮2例

    作者:杨娟;尹国红

    1典型病例例1,女,83岁,因股骨胫骨折行皮牵引术,病情稳定后出院.回家7天后在骶尾部形成8×5×4大小褥疮,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脓液及部分坏死组织.我们采用验方治疗18天后创面全部愈合.例2,男,79岁,因脑梗塞留存右半身瘫痪后遗症,出院后长期卧床.在其右髋部形成4×5×2大小褥疮,创面有黄绿色脓液及部分坏死组织,采用验方治疗14天后痊愈.

  • 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治疗体会

    作者:刘肃志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治疗效果,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治疗.术后两周逐渐拆线,伤口一期愈合,随访半年,患儿无不适.

  •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王远松;周建生;刘振华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骶管内蛛网膜囊肿14例,其中囊肿完全切除术8例、大部分切除术6例,并对其临床表现以及CT、脊髓造影、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5例均见骶管内有软组织阴影;脊髓造影显示硬脊膜有不整齐的充盈缺损或造影柱受压移位、甚至中断5例;MRI显示囊肿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表现为长T1和长T2像,信号与脑脊液一致.14例术后随访1~6a,手术优良率为85.71%.结论:MRI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目前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手术切除囊肿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为佳.

  • 腰臀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作者:徐文联;郭涛;祝宗华

    骶尾部褥疮比较常见,我们自2006年10月~2010年4月,采用以第三、第四腰动脉后支为血供的腰臀部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2 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6~91岁,平均年龄78.4岁.外伤性脊髓损伤截瘫5例,多发性骨折3 例,外伤性截瘫合并糖尿病1例,骶骨巨细胞瘤术后1例,脑外伤昏迷2例,均并发Ⅲ~Ⅳ褥疮,褥疮范围16.8 cm×10.4 cm~24.7 cm×16.5 cm.

  • 骶管囊肿内子宫内膜异位1例

    作者:刘福云;韦良魁;班振英;牛学强

    患者女,25岁,因“双足畸形2年”于2014年10月8日入院。患者出生后2个月因腰骶部有一直径约4 cm肿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脊髓脊膜膨出,于1990年1月20日行“脊膜膨出修补术”。术后有大便干结、2~3 d1次大便,小便频繁等后遗症。患者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28~30 d,经期4~5 d,月经量中等,月经规律,无痛经。2年前患者于结婚后逐渐出现双足内翻、足弓增高,右足较左足严重,右下肢进行性无力,肌力Ⅳ级,右足跟部、会阴部皮肤痛觉过敏,伴有右下肢放射痛,同时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腰骶部酸痛,未进行检查及治疗。患者婚后1年足月剖宫产,无流产、引产史。

  • 胎儿骶尾部先天性未成熟畸胎瘤尸检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奕至;杜雪梅;昌红;沈兵;赵洪禹;杨敏

    目的 探讨胎儿骶尾部先天性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胎儿骶尾部先天性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尸检病理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B超示胎儿脊柱骶尾部囊、实性混合回声.尸检发现胎儿骶尾部可见5.5 cm×5 cm ×4 cm大小肿物,切面呈囊实性,囊内含淡黄色液体.光镜下肿瘤由多个胚层组成,可见角化的鳞状上皮、纤毛上皮、软骨、平滑肌、肠管、内胚窦样结构、神经胶质细胞和原始神经管.免疫组化:小管样结构细胞nestin、vimentin和CD99(+),GFAP、NF和NeuN(-);周围神经胶质细胞GFAP和NF(+),NeuN(-);上皮细胞CK(+),内胚窦样结构S-100(+);Ki-67阳性率为20%,p53(-).结论 胎儿骶尾部先天性未成熟畸胎瘤罕见,确诊依赖于B超、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需要与成熟性畸胎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鉴别.

  • 婴儿骶尾部恶性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宫国良;陈静宁;张元鑫;周昭杰;刘晓雨

    目的 探讨婴儿骶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婴儿骶尾部恶性肿瘤进行常规镜检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例婴儿骶尾部恶性肿瘤中4例女婴,1例男婴;患儿发病年龄从出生至4个月不等.肿瘤均原发于骶尾部,包括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胚胎性癌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卵黄囊瘤1例,除4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有AFP的显著增高外,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 骶尾部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多发生在新生儿、婴儿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化疗,但预后较差.

  • 骶尾部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立波;邵汇琳;宋欣;陈薇;马亚琪;林海丽;刘爱军

    目的 探讨骶尾部卵黄囊瘤(Y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骶尾部卵黄囊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为女童,1例为男童,发病年龄16个月~44个月.以臀部或骶尾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到典型的内胚窦结构以及腺样、乳头状和疏松网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9例AFP(+),其中5例呈灶状(+),4例胞质呈弥漫性强(+);2例PLAP灶状(+);8例CK呈强(+),1例(-);9例CD30、HCG、EMA、CD15和CD117均(-).5例确诊后及时进行化疗,3例未化疗者短期内复发死亡,1例失访.结论 骶尾部卵黄囊瘤多见于女婴,恶性度高,化疗敏感,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与免疫组化染色.

  •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型畸胎瘤1例

    作者:张言敏;李开富;任飞翔;顾志荣

    胎儿女,20周.因发育畸形而行引产术.产后见婴儿发育不良,骶尾部见一巨大结节状肿物.婴儿头皮水肿,全身苍白.其母25岁,本次妊娠未服用任何药物,未接受放射线.妊娠19周腹部迅速增大,伴不规则腹痛.入院后查胎心132次/分,彩超示单活胎中期妊娠,胎儿畸形,羊水过多.

  • 儿童骶尾部有尾畸形1例

    作者:张红芳;陆远;邹赛英;张风莉;陈大仓

    患者男性,14岁.出生时骶尾部即发现有畸形,逐渐增大.查体:智力及全身发育良好,未见其他部位畸形.于骶尾部距臀沟后端约3 cm处可见一尾巴样畸形,自然下垂,不能随意摆动;长7 cm,近端直径2.5 cm,末端直径0.5 cm,,质软;表面为完整皮肤,无红肿破溃;无触痛;未触及异常包块.术中见畸形尾与骨膜及椎管均无关联,予以切除.病理检查巨检:尾巴样物一条,长7 cm,直径0.5~2.5 cm,表面为完整皮肤;切面淡黄色,质中等,未见骨、软骨组织或肿物.

    关键词: 儿童 骶尾部 畸形
  • 骶尾部神经脂肪瘤病合并巨指畸形一例

    作者:廖谦和;祝凯华

    患者男,21岁。因发现骶尾部肿块伴不适2年,于2014年1月20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间发现骶尾处有一肿物,约“花生米”大小,无明显不适,未给予重视,日后肿块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并伴有不适,遂来院求治。体检:患者发育正常,右手中指和无名指软组织肥大,两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向尺侧成15°角变形,两指的指力正常。下肢关节无畸形。骶尾部有一结节状肿块,略隆起于皮肤表面,大小约5.0 cm ×3.0 cm,表面无红肿破溃,质中,边界不清,压之有轻微疼痛,无波动感。骶尾部MR平扫:皮下软组织见片状信号灶,病灶边缘清楚,皮下脂肪尚能见到,可见部分浸润,提示为纤维性肿瘤(图1)。临床诊断:骶尾部肿瘤合并巨指畸形。2014年1月2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大小约4.0 cm ×3.0 cm,质中,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紧密,肿块深达骶骨下缘,手术分离后切除肿物。

  • 骶尾部恶性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鲍芳;李毓飞;项颖;戴一龙;张智弘

    患者男,39岁。因“骶尾部疼痛、麻木2年,加重1周”于2011年1月入院。患者是一名司机,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疼痛、麻木,晚上疼痛加重,未予重视,入院前1周疼痛、麻木加重,难以忍受,外院行MRI检查示“骶尾部肿瘤可能”,遂入院治疗。体检:膀胱区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入院后, MRI发现S1-4椎体、椎管内及椎体前方见肿块影(图1),S2-4椎体内病变呈膨胀性改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病变充填椎管内,部分骶神经显示不清。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S2-4骶骨明显破坏吸收,骶管明显受压变窄,向上累及S1水平, S5椎体信号不均匀。骶前软组织肿块与直肠脂肪界面清晰,两侧髂骨及骶骨翼信号不均匀。影像学诊断:S1-4椎体、骶管内及骶前占位性病变,考虑:(1)恶性肿瘤(淋巴瘤或骨髓瘤);(2)脊索瘤、巨细胞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遂行骶尾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S2以下骨皮质明显破坏,骨皮质变薄,局部肌肉受侵袭,骶管膨胀性增大;病变侵袭全部骶神经, S3以下神经根因病变组织侵袭不能游离,取部分病变组织行快速冷冻切片,排除淋巴瘤后,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

933 条记录 2/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