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经食管与心内电生理参数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晓东;王健怡;黄敏

    [目的]通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儿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获得的电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TEAP电生理参数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评价,为广泛开展小儿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研究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27例SVT儿童的TEAP和IEPS的检查结果,男12例,女15例,年龄6~15岁[平均(10.1±2.5)岁],临床均有反复多次的SVT发作史.分别通过TEAP和IEPS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c);以心房分级递增法S1S1测房室结的文氏型阻滞点和2∶1阻滞点;用S1S1程控早搏刺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室前传有效不应期(AVERP).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折.[结果]27例SVT患儿中7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这(AVNRT),20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左侧旁道(LAP)6例,右侧旁道(RAP)14例;均通过射频消融(RFCA)术进行成功根治.TEAP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6.3%.通过TEAP和IEPS分别获得电生理参数,SNRT分别为(912.2±180.3)ms和(930.2±174.9)ms,CSNRT分别为(304.0±79.7)ms和(287.1±63.1)ms,SACTc分别为(84.3±21.8)ms和(94.6 ±23.2)ms,文氏点分别为(182.0±28.1)ms和(187.0 ±24.9)ms,2∶1阻滞点分别为(211.0 ±24.7)ms和(220.0±19.3)ms,AERP分别为(228.0±29.4)ms和(223.5±21.7)ms,AVERP分别为(298.5±71.8)ms和(277.7 ±57.5)ms.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P电生理参数是可靠的,值得在基层儿科临床单位进行广泛应用.

  • 食管心房调搏在婴幼儿窄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应用

    作者:刘麟;欧振恒;刘琮;曾少颖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婴幼儿窄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例年龄<3岁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完善TEAP检查,随后食管电生理检查分型为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后超速抑制终止心动过速.结果 41例患儿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8.5±9.6)个月.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27例,房性动过速3例,房性扑动4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特发性室速4例.经TEAP成功转复率为85.3%(35/41),无不良反应.结论 TEAP在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左心室假腱索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刘燕;郭培

    患者男性,34岁,因“心悸10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悸症状,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15~30 min,短1 min,劳累或饮酒后发作频繁。在当地医院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门诊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门诊彩超提示:左房扩大(35mm),左室未扩大(42mm),右房横径32 mm,右室前后径23 mm。左室腔可见条索状强回声,由心尖部连至室间隔中部(图1)。二尖瓣瓣膜回声正常,开放良好。前后叶逆向运动,活动曲线呈双峰[2]。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术:起搏电压在15~25 V间调节,脉宽10 ms,常规行S1S1,S1S2,S1S2S3,S1S2S3S4刺激,确定不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 smal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1],后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0.5 mg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滴,使心率达到120~130次/分,重复电生理刺激,于S1S2450/400 ms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频率220次/分[4](图2),R-R间期280 ms,R-P'120ms,R-P'<P'R。入院初步诊断: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左室假腱索。患者经手术切除左心室假腱索,并对其附着左心室游离壁局部组织做冷凝处理,1个月后再次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未诱发心动过速。

  • 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分析

    作者:马华;刘炳香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成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体表心电图有诊断意义,但在鉴别发病机理、分型上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食管心房调搏术可弥补体表心电图的不足,具有无创、简单、安全及经济的特点.1995年2月~2000年4月,我科对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食管心房调搏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及体会.

  • 提高食管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的研究

    作者:刘万合

    目的提高食管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方法对主诉为一过性心悸的病人,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记录到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的病征(室上性心动过速、间发预激综合征、长短P-R间期交替出现)时,根据诱发室上速的易难程度,分别给予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84例因心悸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人,检出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的心律失常36例行食管心房调搏术,其中短阵室上速29例,间发预激综合征4例,长短P-R间期交替出现3例.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室上速25例;另11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有7例室上速诱发成功,余4例给予心内电生理检查室上速诱发成功.结论(1)采取症状(心悸)→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方法,能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此法优于我们以往采取的症状→食管心房调搏术的简单步骤.(2)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室上速的检出率.

  • 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作者:刘晓英;张金山;杨晓青;刘万合

    近年来食管心房调搏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亦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开展,食管电生理检查在术前初步诊断与筛选病例、术后了解疗效、明确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就我院近年来食管心房调搏术中诱发的7例室性心律失常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食管心房调搏术诊断水平的同时,亦应吸取教训,确保食管心房调搏术的安全性,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这项检查项目.

  • 食管心房调搏对隐匿性房室旁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稳慧;席祖洋;丁家望;李松;李莉;杨俊

    隐匿性房室旁道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常见原因,但仅凭发作AVRT时体表心电图很难确定旁路的定位.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tphaged atrial pacing,TEAP)是临床上常用的无创伤性电生理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应用TEAP诊断隐匿性房室旁道并与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诊断结果对比分析,探讨TEAP对隐匿性旁道引起AVRT诊断价值.

  • 食管调搏治疗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东;龚小慧;裘刚;颜崇兵;孙婧婧

    目的 提高对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治疗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PSVT足月新生儿TEA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PSVT足月新生儿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8.46±8.28)d(15 h~28 d);其中11例经1次TEAP即成功转为窦性心律,5例经再次TEAP成功,3例经3次TEAP成功,1例在第2次TEAP时出现房颤后继续经2次TEAP后成功,4例失败.1次TEPA成功和非1次TEPA成功的PSVT足月新生儿在基础疾病发生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1次TEPA成功者有PSVT复发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的倾向,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A是治疗足月新生儿PSVT的有效方法.

  • 2种插管方法在食管心房调搏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玉燕;郭剑平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用于评价心脏窦房结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不断进展,接受此项检查的病人也日趋增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按照常规操作程序,食管电极导管一般要从鼻孔插入,但此法刺激性较大,在部分敏感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及调搏时的烧灼感、刺痛等症状而导致调搏的失败,总结经验,我们对敏感病人……

  •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婴幼儿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作者:陈明;覃杰华;谭晓林;黄峻;马力忠;张晓敏;吴嘉荣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婴幼儿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律失常患儿,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3d~3岁,予食管心房调搏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 确诊34例(56.7%)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13.3%)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4例(6.7%)为房性心动过速,2例(3.3%)为心房扑动,7例(1 1.7%)为室性心动过速,2例(3.3%)为心室预激,3例(5%)为房早未下传和其他.3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均经食管心房调搏成功复律,其中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律成功后仍有复发,患儿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停药观察无复发后出院.7例室速、3例自律性房速未能复律.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2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通过射频消融术成功根治.结论 TEAP可用于婴幼儿心律失常诊断、分型、复律,是一种安全无创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经食管心房调搏1026例结果分析

    作者:刘丹;惠杰;刘明;胡小武;NICKEL HUSSAIN;董苏;金林根;邬小玫;方祖祥

    目的 探讨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DF-5A型)对1026例被检查者(包括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急诊及病房等就诊者),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其中男性362例,年龄:15~85岁.结果 1026例被检查中,912例因“阵发性胸闷心悸不适”行TEAP,695例拟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17例拟诊窦房结功能不良,67例因PSVT发作,为中止PSVT;另有47例因不能配合而拒绝TEAP.695例拟诊PSVT者中,TEAP诱发并终止PSVT 278例(房室结双165例,旁道113例);64例被检查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但未能诱发PSVT.217例拟诊窦房结功能不良者,仅20例符合窦房结功能不良,且大多为老年人.53例被检查者在检查过程中分别出现短阵房速、房扑或房颤,其他被检查者为见明显异常.结论 DF-5A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安全和方便的诊疗措施.

  • 40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应用阿托品前后进行窦房结功能测定的结果分析

    作者:章文杰;张志民;白萍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经食管电极输入电脉冲起搏心脏,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治心律失常的无创方法.它具有无创伤、安全、简便并可多次重复检测等优点,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效能.

  • 食管心房调搏术64例护理

    作者:许安琪;王闽鸿;赵月英

    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非创性的临床电生理检查、诊断及治疗技术,利用食道心房调搏仪将食道电极导管安置于心房后部的食道内,通过发出调整或程序间接刺激心房,并记录心电活动,按照记录的电生理参数来检查、诊断及治疗某些心脏病.因其在操作过程中电极导管插入食管和起搏电压的大小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或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所以做好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顺利完成食管电极插入,判断佳起搏位置,把患者的痛苦程度降到小,并明显减少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我院近几年来开展该项检查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8例临床护理

    作者:刘芳;陈小云;郑祥梅;刘桂莲;殷彩玲

    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8例,男47例,女41例,12~78岁,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 食管心房调搏在儿童短P-R间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嵇民

    我科自1989年以来对49例体表心电图记录的QRS波正常、短P-R间期的患儿, 作食管心房调搏术, 为临床短P-R间期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覃杰华;谭晓林;黄峻;马力忠;张晓敏;吴嘉荣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进行TEAP电生理检查或复律的2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58%)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12%)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12%)为室速,2例(8%)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8%)为房性心动过速,1例(4%)为窦速伴心室预激.22例患儿进行了超速抑制,除2例房速和2例室速未能恢复窦律外,18例新生儿均成功复律.结论 TEAP能帮助诊断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且能用于复律.

  • 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接旺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0年4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共4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静脉点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转复成功率是95.0,转复时间是(5.4±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转复成功率是70.0%,转复时间是(67.8±18.7)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两组患者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经食管插管诊治快速心律失常

    作者:陈次滨;吴沃栋;黄致坤;黄清福;沈彦燊

    随心腔电生理的发展,经食管插入心导管进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如何给予正确评价,能否以心腔电生理替代食管心房调搏术,本文总结117例经食管插管诊治快速心律失常,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05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房扑动7例.

  • 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作者:郭璐映;刘儒;李新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40例,其中70例患者采用TEAP治疗(TEAP组),7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SBP、DBP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TEAP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TEAP组的复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TEAP 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2.136,P=0.033).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EAP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能够快速终止室上速,缩短复律时间,提高复律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 评价食管心房调搏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作者:杨芳;黄捷英;李莉;王丽萍

    目的:为评价食管心房调搏(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价值及各类型在食管心房调搏上的特征.方法:对10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射频消融术(RF).结果:发现食管心房调搏的诱发率为79.4%,食管心房调搏能鉴别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AVNRT S-F)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能鉴别左、右侧房室旁道所致AVRT顺向型,但不能进一步鉴别侧壁、后侧壁、后间隔等.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电极在食管中与左房的位置有关.故食管心房调搏可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术前判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