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徐方野;高苗苗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的植物酚性物质,现在则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3个碳原子链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按母核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查尔酮等诸多类型.长期以来,人们从蔬菜、水果和中草药制剂中摄取黄酮类成分,因此黄酮类化合物也许是为安全的非免疫原性药食兼用生物活性物质之一[1].近期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癌和防癌作用,尤其是对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和防癌作用乃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包括抗氧化和抗自由基活性、抗癌细胞增殖、干预癌细胞信号转导、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新生等途径来实现.本文就近年天然黄酮类单体的抗癌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从天然黄酮类单体中寻找抗癌先导化合物及新型抗癌候选药物筛选研究的思路.

  • 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安冬青;胡金霞;郑静;赵明芬;王萍

    目的:探讨天香丹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7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天香丹组口服中药天香丹,通心络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检测2组血清NO、NOS及VEGF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香丹组血清NO、NOS及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通心络组血清VEGF、N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天香丹组治疗后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通心络组(P<0.01).结论: 天香丹可升高血清VEGF、NO以及NOS含量,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人内皮细胞αv整合素及MMP-1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丹;董玉兰

    创伤修复是体内多种因子和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影响创伤修复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研究经bFGF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αv整合素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分泌的情况,从而分析bFGF促进内皮细胞迁移、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bFGF促进创伤修复作用提供依据.

  • 内皮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及中医药对其影响

    作者:刘磊;刘健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变化为滑膜炎及血管翳,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血管因子共同调控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参与血管新生。近年来,伴随着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机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取得了一定成就。

  • 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小鼠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区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王君;汪虹;王燕;刘海平;杨华

    组织工程皮肤在烧伤外科、整复外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缺乏血管网结构,导致缺血再灌注、无营养支持的时间较长,存在屏障功能不完善、抗感染能力差等问题.利用血管内皮祖细胞( EPC)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可明显促进血管新生[1],Isenberg等[2]利用EPC构建了小口径组织工程化动脉血管.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是能够有效动员EPC的生长因子[3],可提高外周血中EPC数量[4].

  • 治疗性血管化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鲍小刚;许国华

    由于疾病、创伤等导致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的器官功能衰竭或缺失,但可利用供体严重短缺,移植仅仅是解决小部分问题。目前本课题组从事大段骨缺损修复研究的瓶颈在于组织工程骨的活化,即成骨的同时建立一套早期、稳定的血管系统。只有实现缺损处骨移植体的快速血管化,才能发生骨生成,使修复继续进行,进而终达到移植体与自体骨的融合。治疗性血管生成策略能辅助组织工程技术制造出可移植的组织、器官替代物而实现组织、器官再生。虽然十几年来治疗性血管生成策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在组织工程骨中创造一种仿生机体的功能性血管系统依然是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一个主要瓶颈。本文旨在阐述目前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治疗性血管化研究的新思路,并从生物组织三要素,即细胞、细胞外基质和信号系统的角度分析相关细胞分子学机制,以寻找治疗性血管化策略的新契机,为解决临床大段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启示。

  • AICAR通过提高MSC移植存活率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研究

    作者:柏力;李刚;李立;潘险峰

    目的 探讨AICAR通过提高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生物材料中移植存活率的机制及对糖尿病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只5~8周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结扎股动脉,制备小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MSCs组、阿卡地新(AICAR)组以及AICAR-MSCs组,每组10只.利用流式细胞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AICAR对MSCs抗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检测条件培养基中VEGF含量.制备小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含AICAR刺激的MSCs覆盖创面,2周后CD31染色,分别观察创面血管新生状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MSCs对照组相比,细胞实验结果显示,AICAR刺激的MSCs实验组具有较低的MSCs凋亡率、良好的MSCs迁移能力和较高的VEGF分泌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ICAR刺激的MSCs覆盖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可促进血管新生,加速溃疡愈合.结论 AICAR通过抑制高糖对MSCs的凋亡影响,促进MSCs的存活和旁分泌作用,从而促进血管新生,加速溃疡愈合.

  • 胚胎围植入期的内膜血管新生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王嘉宁;周莹;夏飞

    胚胎在具有容受性的内膜中充分植入是成功妊娠的前提,胚胎植入是一个受到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可概括为胚胎的定位、黏附和侵入3个阶段.血管新生贯穿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胚胎植入过程,并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生成素(Ang)、整合素(integrin)等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在胚胎植入前内膜准备和胚胎植入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子宫内膜血流灌注超声评价2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干预血管新生过程,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提高胚胎种植成功率奠定基础.

  • 青蒿琥酯抑制蜕膜-胎盘组织新生血管生成

    作者:周慧君;娄小娥;王明强;陈耀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终止妊娠的机制.方法:采用RIA测定妊娠大鼠血清孕酮(P),雌二醇(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蜕膜-胎盘及卵巢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Ⅷ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染色标记计数蜕膜-胎盘组织的微血管(MV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观察胚胎和骨髓的VEGF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孕体细胞凋亡.结果:青蒿琥酯40 mg/kg×5 d可使妊娠大鼠血清P水平显著下降(P<0.05),E2有下降趋势,TNF则有上升趋势;MVC密度显著下降(P<0.01),蜕膜-胎盘组织和骨髓的VEGF表达显著下调(P<0.01).由此推断,青蒿琥酯能通过下调孕体-蜕膜-胎盘复合体的微血管生成和VEGF表达,造成蜕膜-胎盘组织受损,影响蜕膜-胎盘分泌激素的功能而导致血中孕酮水平迅速下降,黄体退化和靠孕激素支持的子宫内膜进一步脱落,后使发育中的胚胎失去血液供应和营养,胚胎发育受阻,孕体被吸收.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蜕膜-胎盘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终止妊娠.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黄体形成和功能关系的研究概况

    作者:郑惠丽;倪江

    黄体由卵巢排卵后的卵泡所形成,为一临时性内分泌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孕酮和雌激素.无论是月经黄体还是妊娠黄体都要经历形成、维持与溶解的过程,该过程与血管新生、稳定和退化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近年被确认在调节新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它能特异性地刺激血管内皮的增生和迁移,并能增强血管渗透性,稳定成熟血管内皮.目前的研究表明,VEGF在血管新生及黄体的形成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VEGF与黄体形成和功能的关系可以为临床某些疾病如早期流产、过期妊娠、卵巢黄体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症等病因探讨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

  • MDS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作者:赵梅青;赵洪国;杜以萍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于MDS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43例MDS 病人血清VEGF水平,其中RA组16例,RAS组6例,RAEB组14例,RAEBT组7例,分析其与MDS分型及临床因素的关系,以正常人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RA组、RAS组病人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RAEB组、RAEBT组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RA、RAS及正常对照组(F=34.33,q=3.34~12.01,P<0.05).血清VEGF水平与病人的外周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有关(F=2.46、32.58,q=2.80~11.54,P<0.05).结论 VEGF水平与MDS的发展转归有关.

  • 麝香保心丸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于明;陈泽涛

    麝香保心丸以其能快速缓解胸闷、胸痛症状被当作冠心病的急救药物使用,但其临床价值还远不止于此[1].研究发现[2],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同时具有抗心肌纤维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且长期口服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 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宋祖贤;曹奕;王琳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神经保护、抗凝、溶栓、增加血容量、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等。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疗效。针刺既可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与血液循环,发挥脑保护作用,又可以激活脑组织不同区域,提高视觉皮层区域脑组织血氧饱和度[1]。针灸治疗还具有影响某些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抗自由基氧化等作用。缺血性损伤在内皮祖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脑缺血病程中,神经血管单元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和凋亡,因此及时恢复血供、开放侧支循环及促进血管新生十分重要。血管新生是指在原有血管基础上,通过内皮细胞芽生,血管分裂、分支而形成复杂血管网络,并使其功能与局部需要相适应的过程。

  • 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志凯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抑郁障碍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抑郁障碍的发生与脑微血管损伤及血管高危因素有着密切联系[2-4].近年来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与微血管损伤及血管新生的发生机制有关[5],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与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PI3K/AKT在抑郁障碍中的作用作综述如下.

  • 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的研究

    作者:徐喜慧;贺其图;贾国荣;宋芳;赵晓华;徐军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血管新生程度和骨髓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Vison免疫组化法,用兔抗人vWF(yonWille-brand factor)多克隆抗体标记骨髓内皮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骨髓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骨髓MVD在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髓液VEGF水平在AML、CML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各白血病组的MVD和VEGF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AML或CML组中VEGF水平和MVD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648,P<0.05;r=0.733,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微血管数增多,提示血管新生在白血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VEGF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血管新生

    作者:刘曰芬;李颖;王明琳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及其调控机制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1例MDS患者根据病情分成两组,将难治性贫血(RA)、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伴RAS分为A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伴有RAEB-t分为B组.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用ELISA的方法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MDS患者的MVD普遍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37,P>0.05);而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6.98,P<0.001)而且A、B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t=5.37,P<0.05).MDS患者VEGF水平显示:A、B两组均较对照组增高,且随着MDS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而逐渐增高,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86,P<0.02),而B组增高更为明显,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6.47,P<0.001),B组较A组增高(t=3.486,P<0.002).结论:血管新生及其调控因素的异常在MDS的发生、发展及估计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 血管新生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的研究及临床评价

    作者:王敏;顾健

    目的观察急慢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情况,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vWF标记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血管新生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VEGF水平,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新鲜分离的白血病细胞表面VEGFR表达.结果32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后获缓解者骨髓MV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例初诊白血病患者血浆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CR)的AL患者血浆VEGF含量降低至正常水平.31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27例不同程度表达VEGFR,而5例正常对照骨髓均无VEGFR表达.结论初诊白血病患者存在骨髓血管新生及血浆VEGF水平增高,白血病细胞不同程度表达VEGFR,阻断VEGF-VEGFR信号通路可成为白血病治疗新的靶点.

  • PTEN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宁;刘进忠

    PTEN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其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不仅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多药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下调PI3K-Akt-VEGF-HIF信号通路抑制多种肿瘤的血管新生.文章对近年来PTEN在调节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PTEN作为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靶点的治疗前景.

  • 恶性血液病与血管新生

    作者:杨崇礼

    实体瘤的进展伴有血管新生已早为人所知,造血系统的恶性病是否也伴有血管新生引起人们的重视.

  • Survivin调控相关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

    作者:郭文佳;张丽萍;王洪江;李卉;庞作良;李惠武

    目的:探讨与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调控相关的基因c-IAP2、Bcl-2、STAT3、cyclinD1、PTEN、VEGF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作用.方法:从50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筛选出Survivin mRNA差异表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远端无癌组织)的32例癌组织及远端无癌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c-IAP2、Bcl-2、STAT3、cyclinD1、PTEN、VEGF mRNA在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c-IAP2、Bcl-2、STAT3、cyclinD1、PTEN、VEGF mRNA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93.75%,78.13%、68.75%、65.63%、87.5%和84.38%;半定量光密度扫描结果显示,c-IAP2、STAT3、PTEN、VEGF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无癌组织(P均<0.05);Survivn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c-IAP2、STAT3、PTEN、VEGF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在食管癌组织中cyclinD1 mRNA的表达与c-IAP2、Bcl-2、PTEN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PTEN的表达与c-IAP2、STAT3、cyclinD1、VEGF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cyclinD1 mRNA的表达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Bcl-2、STAT3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 mRNA的表达则与食管癌患者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调控相关的基因c-IAP2、Bcl-2、STAT3、cyclinDl、PTEN、VEGF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886 条记录 94/95 页 « 12...87888990919293949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