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裂球受损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浩;金志魁;耿春惠;帅祖兵;邱文英

    目的 探讨卵裂球受损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18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了解胚胎级别与冷冻受损的关系,分析受损程度(完整存活、受损率≤20%和> 20%组)和移植平均≥6、<6细胞胚胎对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 结果 1、2、3级胚胎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损伤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1).完整存活胚胎、受损率≤20%及>20%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移植≥6细胞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6细胞胚胎组(P<0.05). 结论 胚胎卵裂球受损率评价胚胎受损程度优于胚胎存活率.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胚胎质量、移植时胚胎细胞期和受损程度是影响妊娠率和种植率的胚胎学因素.

  • 胚胎植入及其细胞因子调节研究进展

    作者:蔡理全;段恩奎

    引言胚胎植入(embryo implantation)是指从卵子受精到胚泡着床的一系列细胞或分子生物学事件,主要包括游离胚泡(free blastocyst)、粘附和穿透(attachment and penetra tion)以及胎盘形成(placentation)[1].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精确调节.近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介导卵巢甾体激素调节子宫内膜或胚胎的细胞增殖分化,影响母胎生理状态和胚胎植入的局部微环境[2-4],均在围植入期(peri-implantation)执行重要生理功能.现就胚胎植入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因子的调节机理作简要综述.本课题为国家攀登计划(970211019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 子宫内膜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对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秀雅;马华刚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能否成功着床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和毛细血管网的建立对胚胎附着、植入部位的子宫内膜提供了丰富的血液循环,丰富的血管新生是胚胎植入的基础.影响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有很多,本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前列腺素(PG)、缺氧诱导因子(HI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炎症因子(inflammatory factor)对子宫内膜血管新生的分子调控进行了综述.

  •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与临床取材

    作者:易萍;李力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PGD作为一种可行的产前诊断,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的根本措施之一.临床取材与PGD诊断准确性及胚胎远期发育密切相关.目前, 极体及胚胎组织分析是PGD临床取材主要方式.

  •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胚胎植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宏瑞;杨秀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多功能细胞因子,通过与其受体(LIFR)和gp130结合发挥作用,联合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进而启动影响细胞分裂、分化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近些年来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LIF在胚胎植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在子宫内膜容受态的构建、囊胚生长发育和黏附、滋养外胚层细胞分化及入侵等植入关键环节,尤其LIF已被公认是子宫内膜容受态的标志之一.本文将结合新研究进展重点综述LIF在胚胎植入各环节中的调节作用.

  • Micro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才汗;王煜;王丽岩

    MicroRNA(简称miRNA)是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且对mRNA的表达产物有调控作用的一类非编码蛋白的RNA.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s在胚胎植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过程中miRNAs也许参与其中.本文综述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反复自然流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璇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在育龄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5%,其中,近50%的RSA属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及其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节不仅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而且在胚胎植入和胎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深入揭示其在RS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控途径,将有助于阐明RSA的发病机制,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路.

  • 孕酮依赖性糖蛋白与生殖

    作者:高雪峰;吴尔若

    人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同时子宫内膜自身也分泌一些蛋白及多肽类物质参与调节.孕酮依赖性糖蛋白(glycodelin)是子宫内膜分泌多的分泌蛋白之一,80~90年代初对该蛋白的结构、功能、生物学效应以及应用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由于胚胎植入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例如植入窗的新概念,故glycodelin又重新受到关注.现就glycodelin在生殖内分泌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大鼠胚泡植入过程中子宫内膜降钙素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陆楠;高英茂;李少玲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在大鼠胚泡植入过程中降钙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取植入前后不同时期的大鼠子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降钙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放射免疫学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 结果孕第3天,降钙素开始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于第4天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第6天腺腔分泌物、表面上皮细胞及蜕膜细胞呈阳性着色;第7天,腺上皮细胞的阳性着色基本消失,但表面上皮细胞和蜕膜细胞的阳性着色仍然存在.血清P从孕第2天开始上升,第5天达到高峰,此后下降.血清E2水平在孕第4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结论降钙素在子宫内膜细胞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胚泡植入密切相关,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孕第4天子宫内膜腺上皮中降钙素和血清雌激素水平达峰值是子宫内膜植入接受态的重要标志.

  • 抑癌基因RB1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作者:黄品秀;李蓉;林洪波;赵善飞;刘波澜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RB1在小鼠不同阶段卵母细胞中的mRNA表达及DNA甲基化的状态,旨在探讨RB1基因在卵母细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为胚胎植入前肿瘤的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用改良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RB1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GⅤ期(生殖泡期)、MⅠ期(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期(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中的mRNA表达,即细胞裂解后直接逆转录+全转录扩增cDNA+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还进行DNA甲基化的研究:细胞裂解后直接进行亚硫酸盐处理,再进行半巢式PCR扩增出目的片段,把目的片段进行T载体(TA)克隆测序RB1在不同阶段卵母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 结果 RB1在小鼠GⅤ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的表达量分别是:(0.054±0.004)、(0.080±-0.005)、(0.101±0.005),RB1在MⅡ期中的表达量约是GⅤ期的2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1甲基化:MⅠ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的24个CpG位点C完全变成T,所有CpG位点完全非甲基化.GⅤ期偶见1~2个CpG位点甲基化,所有CpG位点基本完全非甲基化. 结论 RB1 mRNA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表达量不断增加,RB1 DNA在卵母细胞(GⅤ~MⅡ)中尚未发生甲基化.

  • MicroRNA-21在大鼠胚胎植入过程中的差异表达与调节

    作者:金孝华;夏红飞;宋培培;崔熠;韩仲吉;马旭

    目的 初步研究 microRNA-21(miR-21)在大鼠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Northern印迹和原位杂交分析了miR-21在大鼠胚胎植入前期和植入期的表达差异,检测miR-21在假孕、人工诱导蜕膜化和延迟着床激活大鼠子宫中的表达模式,分析了17β-雌二醇和孕酮对于大鼠子宫miR-21表达的影响. 结果 miR-21在植入前期和植入期的大鼠子宫中存在差异表达,在大鼠妊娠第5天miR-21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其主要分布在植入位点内腔基质细胞,在第5.5天子宫miR-21的表达量达到高.在假孕的D4~D7大鼠子宫中miR-21表达无差异,在延迟着床激活模型中大鼠子宫miR-2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miR-21在诱导蜕膜化的大鼠子宫中表达也显著增加,17β-雌二醇和孕酮可以抑制大鼠子宫miR-21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在植入期miR-21的表达增加主要是由胚泡引起的,并且其参与了蜕膜化过程. 结论 在大鼠妊娠早期,miR-21的表达增加可能有利于胚胎植入的发生.

  • 胚胎植入的临床疑惑

    作者:庄广伦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技术经历了三十年,而妊娠率还是徘徊在30%~40%之间,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胚胎植入率低,还有部分在种植后生化妊娠夭折,约20%为临床流产.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配子、胚胎的早期发育异常,特别是植入前的非整倍体的研究和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分析,而在内膜的接受性研究发展相对缓慢,很大程度上限于没有一个很好的人类胚胎植入模型.然而,临床上提出了诸多对胚胎植入问题的疑惑.

  • 宫颈妊娠6例分析

    作者:洪名云;游泽山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1/2500~1/18000,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其胚胎植入部位在子宫颈管内的宫颈粘膜内,由于不能早期诊断,以致需行子宫切除术,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保守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将本院1990~2001年诊治6例宫颈妊娠情况报告如下.

  • 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周娜;黄莉;董梅;吴远菲;殷潜生;卢小娟;罗铭;呙庆庆;李荔

    目的:对比本院生殖中心层流洁净手术室改进前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层流洁净手术室改进前3267个生殖周期为A组,改进后的3370个生殖周期为B组.按本中心常规辅助生殖方案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分析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胎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与不孕年限的影响后,B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仍显著高于A组(P<0.05),流产率低于A组(P<0.05).结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建立对于提高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生殖中心和医院中推广.

  • "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简介(一等奖)

    作者:《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1 胚胎植入的分子基础与相关疾病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完成人:段恩奎成果简介:该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胚胎植入和胎盘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因子;系统研究了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调控与葡萄胎发生的关系及分子机理;做出了几项具有临床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发现.

  • 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作者:张鸿慧;何玉宁;刘乔平;杨媛;吴治恒;张晓岚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间内允许胚胎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能力[1].胚胎植入成功在于有良好的胚胎和容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2].

  • PI3K/Akt/eNOS信号通路与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

    作者:申萌萌;刘雁峰;柳井杜莎;石玥;吴丽婷;穆国华;赵青竹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因素.PI3K/Akt/eNOS信号通路通过动员内皮祖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等方式促进血管生成.血管生成为胚胎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扩张螺旋动脉、形成毛细血管网提供基础,实现血管重铸,对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胚胎植入部位血流,以及胚胎植入后妊娠的维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PI3K/Akt/eNOS信号通路对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ART成功率的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Wnt信号通路与女性生殖

    作者:肖淼淼;肖辉雪

    Wnt信号通路因其启动蛋白为Wnt蛋白而得名.Wnt信号通路是细胞发育和调节生长的一个关键途径,通过Wnt基因编码的Wnt蛋白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浆内β-catenin转入细胞核,激活相关基因转录.在正常情况下对胚胎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当该途径异常时,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研究又表明Wnt信号通路与女性生殖密切相关.本文对经典的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与女性生殖系统的早期发育、Wnt信号通路与妊娠期相关疾病以及Wnt信号通路对正常妊娠建立的影响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四分子交联体 Tspan-5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海瑜;高天旸;任欣;李瑾

    四分子交联体 Tspan-5属于四分子交联体家族 TM4SF 的成员之一。研究表明,Tspan-5在神经细胞分化成熟、肿瘤细胞转移和破骨细胞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Tspan-5还表达于绒毛外滋养细胞中,并且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提示 Tspan-5可能在胚胎植入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研究发现 Tspan-5与 ADAM10相互作用,通过调节Notch 活性进而改变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性,这可能是 Tspan-5发挥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

  • 不同时间点针刺对控制性超排卵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朱书秀;刘杰;李长雷;柳威;付蔷;王芳;张媛媛;黄颖媛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中针刺治疗介入的佳时间点.方法:120只雌性鼠和60只雄性鼠,选取20只雌性鼠设为自然周期组,剩余100只雌性鼠制备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模型后,随机分为COH组、降调节日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起动日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0只.30只雄性鼠实验前1周输精管切断结扎,30只不结扎.降调节日组、Gn起动日组、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分别于降调节日、Gn起动日、HCG注射日和胚胎种植日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行电针治疗,予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自然周期组和COH组小鼠不予干预.注射HCG当日各组供体鼠与未结扎雄性鼠合笼,获取受精卵,并标注受孕日期,培养箱中培养;各组受体鼠与雄性结扎鼠1∶1合笼,次晨检查阴栓,见阴栓者为假孕小鼠,逐一标记见栓日期.于胚胎培养第68 h时,将供体鼠的胚胎移植至本组同日见阴栓的受体鼠内.观察各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RT-PCR检测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mRNA的表达.结果:COH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和子宫内膜IGF-1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自然周期组(均P<0.01);电针治疗后,Gn起动日组、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妊娠率较COH组显著提高(P<0.05,P<0.01),HCG注射日组平均着床位点数和IGF-1 mRNA表达较COH组明显增加(均P<0.01),且优于Gn起动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均P<0.01).结论:在针刺配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过程中,HCG注射日介入针刺治疗为其佳治疗时间点,可增加子宫内膜IGF-1的分泌,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平均着床位点数,改善胚胎着床.

167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